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技术交底内容摘要:
预报 方法选择 地质复杂隧道的预测预报应坚持隧道洞内探测与洞外地质勘探相结合、地质方法与物探方法相结合,开展多层次、多手段的综合超前地质预报,并贯穿于施工全过程。 不同地质灾害的预报方式可采用: A 级预报:采用地质分析法、地震波反射法、声波反射法、地质雷达、红外探测、超前水平钻探等手段进行综合预报。 B 级预报:采用地质分析法、地震波反射法、或声波反射法,辅以红外探测、地质雷达,进行必要的超前水平钻孔。 当发现局部地段工程地质条件复杂时,按 A 级要求实施。 C 级 预报:以地质分 析法为主。 对重要的地质(层)界面、断层或 5 物探异常地段可采用地震波反射法或声波反射法进行探测,必要时采用红外探测和超前水平钻孔。 D 级预报:采用地质分析法。 四 、 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方法 和技术要求 综合 超前物探 、 地质雷达 地质雷达是基于电磁波在有效介质中的传播特性工作的。 发射天线发出微波频段的电磁波后,遇到不均匀介质或介电常数有差异时会发生反射,反射信号由接收天线接收记录,经微机处理形成雷达剖面图。 解译人员对雷达剖面图进行解译分析,提出掌子面前方不良地质体的位置和规模。 该法对 30m 范围内的不良地质体, 尤其是含水地质体探测效果好。 地质雷达主要在临近含水构造地段使用,近距离探测富水溶洞、暗河、含水断层等。 、 LDS- 1A陆地声纳仪 LDS- 1A 陆地声纳仪具有轻便、操作智能化、工作时间短、操作简单、震源用锤击、工作人员少等优点,预报时在掌子面上布置水平和铅垂方向各一条测线,标出测点位置,然后一人在激震点上用 8~ 12 磅锤敲击岩面,另一人用手按住检波器,用黄油耦合剂使它贴在岩面的测点位置上施测,检波器接受的震动信号记录在仪器中。 各测点施测完毕后,进行内业数据处理分析和判断资料,施测时间在 30~ 50min 之 间。 通过打印出来的时间剖面图及显示图可作地质判断及计算不良地质体的空间位置。 、 超前水平钻探 超前钻探是隧道施工期超前地质预测预报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也是对其它探测手段成果的验证和补充。 通过钻孔钻进速度测试和对钻孔岩芯的观察及相关试验获取隧道掌子面前方岩石的强度指标、可钻性 6 指标、地层岩性资料、岩体完整程度及地下水、气状况等诸方面的资料。 预报分为单孔和多孔水平钻探两种,其中多孔按 6 孔设计, 超前探孔孔径为 89mm, 孔深一般 30m,采用地质钻机接杆钻孔。 钻孔布置:超前钻孔的位置布置在全断面拱顶处与边墙中部及两边拱脚处。 钻孔布置图如下: 为防止遇高压水时突水失控,开孔采用 φ120 钻头,孔内放入 长的 φ108 钢管做为孔口管,孔口管伸出掌子面 50cm,孔壁间用环氧环脂加水泥浆锚固,孔口管伸出部分安封闭装置,并与注浆泵联接,以便遇高压水时及时封堵并注浆。 钻孔时作业平台要求平稳、牢固,钻机施工时不晃动。 施钻过程中,由地质工程师详细记录钻速、水质、水量变化情况,并对岩芯进行统一编录、收集,综合判断预报前方水文、地质情况。 常规地质法 对掌 子面已揭露出的岩层进行地质素描 (观察岩石的矿物成分及其含量、构造特征和特殊标志 ),给予准确定名,测量岩层产状和厚度。 测量该岩层距离已揭露的标志性岩层或界面的距离,并计算其垂直层面的厚度。 将该岩层与地表实测地层剖面图和地层柱状图相比,确定其在地表点2点1点5 点6点3点42号 探孔 6号 探孔 3号 探孔正洞超前探孔布置示意图正洞超前探孔布置示意图 7 地层 (岩层 )层序中的位置和层位。 依据实测地层剖面图和地层柱状图的岩层层序,反复比较分析,最终推断出掌子面前方一定范围内即将出现的岩层在隧道中的位置和规模。 施工过程中,每次爆破后由地质工程师进行地质素描,并采用数码摄像机对开挖后、没有支护前的隧道侧壁、洞顶和掌子面 按一定纵向间距进行摄像,通过编辑、制作成具有里程标志的连续影视资料,从而分析、计算隧道围岩地层节理、裂隙的变化情况。 内容包括掌子面正面及侧面稳定状态、岩层产状、岩性风化程度、节理裂隙发育程度 (产状、间距、长度、充填物、数量 )、喷射混凝土开裂、掉块现象、涌水情况、水质情况、水的影响、不良气体浓度等。 同时定期对地表水文环境进行观测和监测记录,及时了解隧道施工对地。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技术交底
相关推荐
和 修补 结 束 排水盲管及止水条材料检验和试验 11 结构防排水施工流程图 3.环向、纵向排水管安装 4.防水板安装 环向、纵向 排水盲管施工流程图 钻定位孔 安装锚栓 捆扎盲管 环、纵向盲管连接 铺设盲管 材料检验 1 . 缓冲层及防水板材料检查、检验; 2 . 缓冲层及防水板截取。 1 . 工作平台就位; 2 . 接通电路线; 3 . 画出隧道中线横断面。 铺设准备 防水板固定 防水板焊接
底及每层路堤施工完成后,项次 检查项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检查方法和频率 高速公路 一级公路 其他公路 1 压实度 层厚和碾压遍数符合要求 查施工记录 2 纵断高程 ( mm) +10, 20 +10, 30 水准仪:每 200m 测 4 断面 3 中线偏位 ( mm) 50 100 经纬仪:每 200m 测 4 点弯道加 HY、 YH 两点 4 宽度 ( mm) 符合设计要求 米尺:每
施工: 概况: 进水方涵为 2排,断面尺寸为 2800 2400mm;出水方涵为单排,断面尺寸为 3050 3050mm。 方涵混凝土为 C S混凝土含碱量。 垫层混凝土为 C15 级,100mm 厚。 钢筋为 HPB235(φ) , HRB335(Ф)。 测量放线: 1)开工前由业主组织有关部门进行交桩、交线,并提供测量控制点,经闭合后方可使用。 2)测量人员根据已引入的导线点及水准点
资料时,可先按预留变形量作为 Uo控制值,在施工中加以调整。 u(mm) u(mm) t(d) t(d) 正常曲线 反常曲线 a b 10 根据位移控制基准,位移管理按表 8分为三个等级。 表 8 变形管理等级 管理等级 距开挖面 1B 距开挖面 2B 应对措施 Ⅲ U U1B /3 U U2B /3 正常施工 Ⅱ U1B /3≤ U≤ 2 U1B /3 U2B /3≤ U≤ 2 U2B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