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机工程基础新题库内容摘要:
C.法线 /右手螺旋法则 D.切线 /右手螺旋法则[0126]力偶矩矢的模等于 ________。 A.组成力偶的力的大小 B.力偶矩的大小 C.组成力偶的两力的合力大小 D.力偶臂的大小 [0127]对刚体而言,力偶矩矢是一个 ________。 A.定位矢量 B.自由矢量 C.滑动矢量 D.旋转矢量 [0128]下列关于力偶的说法 ________是错误的。 A.等值、反向、平行而不共线的二力称为力偶 B.力偶没有合力,不能用一个力来平衡 C.力偶是力学中的一个基本量 D.作用于刚 体上的力偶矩矢量是一个定位矢量 [0129]下列关于力偶的说法 ________是错误的。 A.等值、反向、平行而不共线的二力称为力偶 B.力偶没有合力,不能用一个力来平衡 C.力偶可以进一步简化为一个合力,所以力偶不是力学中的一个基本量 9 D.作用于刚体上的力偶矩矢量是一个自由矢量 [0130]刚体受两个力作用而平衡的充分与必要条件是此二力等值、反向、共线。 这是 ________。 A.二力平衡公理 B.加减平衡力系公理 C.力的可传递性原理 D.作用与反作用公理 [0131]二力平衡公理 ________。 A.仅适用于刚体 B.对刚体与变形体均适用 C.仅适用于变形体 D.对刚体与变形体均不适用 [0132]受两个力作用的刚体平衡的充分与必要条件是这两个力的 ________。 A.大小相等 B.方向相反 C.作用线相同 D. A+B+C [0133]刚体受两个力作用而平衡的 ________是此二力等值、反向、共线。 A.充分条件 B.必要条件 C. A或 B D. A和 B [0134]物体受两个力作用而平衡的 ________是此二力等值、反向、共线。 A.充分条件 B.必要条件 C. A或 B D. A和 B [0135]下列 ________是二力平衡原理。 A.刚体受两个力作用而平衡的充分与必要条件是此二力等值、反向、共线 B.在作用于刚体上的任一力系中,加上或减去任一平衡力系所得到的新力系与原力系等效 C.力的作用点可沿其作用线在同一刚体内任意移动并不改变其作用效果 D.两物体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等值、反向、共线,分别作用在这两个物体上 [0136]若刚体受三个力作用而平衡,且其中有两个力相交,则这三个力 ________。 A.必定在同一平面内 B.必定有二力平行 C.必定互相垂直 D.无法确定 [0137]若刚体受三个力作用而平衡,且其中有两个力相交,则这三个力 ________。 A.必定互相垂直 B.必定有二力平行 C.必定汇交于一点 D.无法确定 [0138]若刚体受三个力作用而平衡,且其中有两个力相交,则这三个力 ________。 A.必定在同一平面内 B.必定汇交于一点 C.必定互相垂直 D.必定在同一平面内且汇交于一点 [0139]二力构件是指 ________。 A.只受两个力作用的构件 B.只受两个互相平行的力作用的构件 C.只受两个互相垂直的力作用的构件 D.只受两个力作用 而处于平衡的构件 [0140]二力构件的受力特点是 ________。 A.所受的两个力必相互垂直 B.所受的两个力必相互平行 C.所受的两个力必等值、反向、共线 D.无法确定 [0141]在作用于刚体上的力系中,加上或减去任意一个平衡力系,并不改变原力系对刚体的作用效果。 这是 ________。 A.二力平衡公理 B.加减平衡力系公理 C.力的可传递性原理 D.作用与反作用公理 [0142]加减平衡力系原理 ________。 A.仅适用于刚体 B.对刚体与变形体均适用 C.仅适用于变形体 D.对刚 体与变形体均不适用 [0143]力的作用点可沿其作用线在同一刚体内任意移动并不改变其作用效果。 这是 ________。 A.二力平衡公理 B.加减平衡力系公理 C.力的可传递性原理 D.作用与反作用公理 [0144]力的可传递性原理 ________。 A.仅适用于刚体 B.对刚体与变形体均适用 C.仅适用于变形体 D.对刚体与变形体均不适用 [0145]下列 ________可以适用于变形体。 10 A.二力平衡公理 B.加减平衡力系公理 C.力的可传递性原理 D.作用与反作用公理 [0146]下列 ________对刚体和变形体均适用。 A.二力平衡公理 B.加减平衡力系公理 C.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 D.力的可传递性原理 [0147]下列 ________是加减平衡力系公理。 A.刚体受两个力作用而平衡的充分与必要条件是此二力等值、反向、共线 B.在作用于刚体上的任一力系中,加上或减去任一平衡力系所得到的新力系与原力系等效 C.力的作用点可沿其作用线在同一刚体内任意移动并不改变其作用效果 D.两物体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等值、反向、共线,分别作用在这两个物体上 [0148]下列 ________是力的可 传递性原理。 A.刚体受两个力作用而平衡的充分与必要条件是此二力等值、反向、共线 B.在作用于刚体上的任一力系中,加上或减去任一平衡力系所得到的新力系与原力系等效 C.力的作用点可沿其作用线在同一刚体内任意移动并不改变其作用效果 D.两物体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等值、反向、共线,分别作用在这两个物体上 [0149]作用在刚体上的力是 ________。 A.定位矢量 B.滑动矢量 C.旋转矢量 D.双向矢量 [0150]作用在刚体上的力可以等效地向刚体上的任意点平移,但需附加一力偶,其力偶矩矢量等于原力 对平移点的力矩矢量。 这是 ________。 A.力的等效定理 B.力的可传递性原理 C.附加力偶矩定理 D.力的平移定理 [0151]下列 ________是一般力系的简化基础。 A.二力平衡公理 B.力的可传递性原理 C.作用和反作用公理 D.力的平移定理 [0152]力的平移定理 ________。 A.仅适用于刚体 B.对刚体与变形体均适用 C.仅适用于变形体 D.对刚体与变形体均不适用 [0153]力的平移定理指出,作用在刚体上的力可以 ________,但必须同时附加一个力偶。 A.随意移 动到刚体上的任一点 B.平行移动到刚体上的任一点 C.随意移动到刚体的形心上 D.垂直移动到刚体上的任一点 [0154]力的平移定理指出,作用在刚体上的力 ________。 A.可以任意移到刚体上的每一点,无须任何条件 B.可以平行移动到刚体上的任一点,无须任何条件 C.可以任意移到刚体上的每一点,但必须同时附加一个力偶 D.可以平行移动到刚体上的任一点,但必须同时附加一个力偶 [0155]作用在物体上同一点的两个力,可以合成为作用于该点一个合力,合力的大小和方向是以这两个力矢量为邻边所构成的平行四边形的 对角线来表示。 这是 ________。 A.二力平衡公理 B.加减平衡力系公理 C.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 D.力的可传递性原理 [0156]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 ________。 A.仅适用于刚体 B.对刚体与变形体均适用 C.仅适用于变形体 D.对刚体与变形体均不适用 [0157]下列 ________可以适用于变形体。 A.二力平衡公理 B.加减平衡力系公理 C.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 D.力的可传递性原理 [0158]合力 ________分力。 A.大于 B.等于 C.小于 D.不一定大于 11 [0159]分力 ________合力。 A.大于 B.等于 C.小于 D.不一定小于 [0160]下列 ________是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 A.刚体受两个力作用而平衡的充分与必要条件是此二力等值、反向、共线 B.在作用于刚体上的任一力系中,加上或减去任一平衡力系所得到的新力系与原力系等效 C.作用在物体上同一点的两个力,可以合成为作用于该点一个合力,合力的大小和方向是以这两个力矢量为邻边所构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来表示 D.两物体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等值、反向、共线,分别作用在这两个物体上 [0161]若两个力的大小相等,这两个力在同一轴上投影的大小 ________。 A.一定相等 B.不一定相等 C.一定不相等 D.代数和为零 [0162]若两个力在同一轴上投影的大小相等,这两个力的大小 ________。 A.一定相等 B.不一定相等 C.一定不相等 D.代数和为零[0163]力在坐标轴上的投影是 ________,力在坐标轴方向的分力是 ________。 A.代数量 /代数量 B.矢量 /代数量 C.代数量 /矢量 D.矢量 /矢量 [0164]一般来说,力的大小 ________该力在任一轴上投影的 大小。 A.大于 B.等于 C.小于 D.不小于 [0165]一般来说,力在任一轴上投影的大小 ________该力本身的大小。 A.小于 B.等于 C.大于 D.不大于 [0166]力在不相互垂直的两个轴上的投影大小 ________力沿这两个轴的分力的大小。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不等于 [0167]力在相互垂直的两个轴上的投影大小 ________力沿这两个轴的分力的大小。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不等于 [0168]力在正交坐标轴上的投影大小与力沿这两个轴的分力的大小 ________;力在不相互垂直的两个轴上的投影大小与力沿这两个轴的分力的大小 ________。 A.相等 /相等 B.相等 /不相等 C.不相等 /相等 D.不相等 /不相等 [0169]两物体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等值、反向、共线,分别作用在这两个物体上。 这是________。 A.二力平衡公理 B.加减平衡力系公理 C.力的可传递性原理 D.作用与反作用公理 [0170]作用与反作用公理 ________。 A.仅适用于刚体 B.对刚体与变形体均适用 C.仅适用于变形体 D.对刚体与变形体均不适用 [0171]下列 ________对刚体和变形体均适用。 A.二力平衡原理 B.加减平衡力系原理 C.力的可传递性原理 D.作用与反作用定律 [0172]下列 ________是力的作用与反作用定律。 A.刚体受两个力作用而平衡的充分与必要条件是此二力等值、反向、共线 B.在作用于刚体上的任一力系中,加上或减去任一平衡力系所得到的新力系与原力系等效 C.力的作用点可沿其作用线在同一刚体内任意移动并不改变其作用效果 D.两物体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等值、反向、共线,分别作用在这两个物体上 [0173]作用 与反作用公理指出,两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总是大小 ________、方向 ________,沿同一直线分别作用在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上。 A.相等 /相同 B.不等 /相同 C.相等 /相反 D.不等 /相反 [0174]作用与反作用公理指出,两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即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沿同一直线 ________。 A.同时作用在施力的那个物体上 B.同时作用在受力的那个物体上 C.同时作用在相互作用的任何一个物体上 D.分别作用在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上 12 [0175]作用与反作用公理指出,两物体间的 相互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沿 ________分别作用在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上。 A.相互平行但不重合的两条直线 B.同一直线 C.相互垂直的两条直线 D.任意两条直线 [0176]作用与反作用公理指出:有作用力 ________反作用力。 A.就可能会有 B.就一定有 C.就一定没有 D.但不一定有 [0177]当一个物体的运动受到周围物体的限制时,这些周围的物体就称为 ________。 A.限制 B.约束 C.制约 D.控制体 [0178]工程中约束的种类很多,对于一些常见的约束,按其特性 可以归纳为 ________等几种基本类型。 ①柔性约束;②光滑接触面约束;③铰链约束;④固定端约束;⑤滑动约束;⑥扭转约束。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③④⑤⑥ D.①③④⑥ [0179]一般来说,物体受到的力可分为两类,即 ________。 A.主动力和被动力 B.重力和惯性力 C.主动力和约束反力 D.约束力和约束反力 [0180]关于主动力和约束反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________。 A.一般情况下,约束反力是由主动力的作用所引起的,它随主动力的改变而改变 B.一般情况下,主动力是由约 束反力的作用所引起的,它随约束反力的改变而改变 C.一般情况下,约束反力与主动力是互不相关的,两者可以任意改变 D.一般情况下,约束反力与约束力共同制约着主动力,两者的和等于主动力 [0181]一般情况下,约束反力属于 ________。 A.主动力 B.惯性力 C。轮机工程基础新题库
相关推荐
式 、 锚杆式 、 薄壁式 、 衡重式 、 悬臂式 、 扶壁式 、 锚定板式 、 拱式 、 桩板式 、 垛式。 常用的挡土墙一般是由墙身、基础、排水设施和伸缩缝等部分组成。 排水设施作用 :挡土墙应设置排水措施,以疏干墙后填料的水分,防止地面水下渗造成墙后积水,使墙身承受额外的静水压力,消除粘性土填料因含水量增加而产生的膨胀压力,减少季节性冰冻地区填料的冻胀压力。 为防止
Y N Y N 施工方案报工程师批准 预制台座及模板制作 采取补救措施 自检后报 工程师 装 设 模 板 自检后报工程师 浇 筑 砼 砼养生、清理孔道 砼强度检验并报工程师 报 工 程 师 出 厂 安 装 钢 筋 成 型 浇筑封头砼、养生 封头砼强度级构件尺寸检验 水泥、钢材试验、砼配合比设计 采取补救措施 构 件 报 废 构 件 报 废 桥梁安装施工工艺流程图 N N Y Y N Y N Y
的依据。 断面经监理工程师复核签字认可后即可测设路基坡脚线及中线。 填筑施工方法 路基“三阶段 、 四区段、八流程”施工工艺流程图 路基填筑 准备阶段 施工阶段 竣工验收阶段 填筑区段 平整区段 碾压区段 检测区段 施工准备 基底处理 分层填筑 摊铺整平 洒水或晾晒 碾压夯实 检验签证 路基整修 试验段施工方案 蛮金二级公路 B 标 12 填料来源和挖运方法
罚劣的指导思想,鼓励大家积极创优,确保工程质量,杜绝不合格品的出现。 建立各级工程质量责任制。 各级行政领导、技术负责人对其主管或分管的工程质量终生负责。 如发生工程质量事故,都要追究相应的行政和法律责任。 ( 1)项目经理质量责任制 ① 项目经理是工程质量的第一责任人,对项目部所属施工队的工作质量,工程质量进行全面直接领导。 ② 项目经理要认真组织落实质量目标和创优规划
达到≥ 90%的规定要求。 当填土高度小于路床厚度时,基底压实度不小于 96%。 清理出的表土应集中堆放,作为绿化用回填土。 ( 3)路基 用地范围内的树木、灌木丛等应在施工前砍伐或移植,砍伐的树木应堆放在监理工程师认可的地方。 清理场地及施工过程中,尽量保护公路两侧的植物,确保 路堑的上口、边沟及排水沟的外边缘、路基填方的坡脚外的树木或灌木不被破坏。 ( 4)清除的耕植土不得丢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