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料厂建筑石料用灰岩矿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内容摘要:
40m3, 无 填方,弃方 3540m3,弃方堆放在排土场。 详见表 75及图 11。 表 75 项目建设土石方平衡表 (单位 :m3) 分区 挖方 填方 调出 调入 弃方 采石区 3540 0 0 0 3540 加工区 0 0 0 0 0 场 区 道路 0 0 0 0 0 排土场 0 0 0 3540 35 8940 0 3540 图 11 土石方平衡及流向框图 (单位 :m3) 新增水土流失量预测 土壤流失量预测 总挖方 3540m3 采石区 3540m3 总弃方 3540m3 总弃方 180m3 排土场 3540m3 20 水土流失量预测采用类比法。 首先 通过对项目区附近已建工程自然条件及工程施工情况调查,确定类比工程合理性,选定类比工程,经 查阅该项目水土保持监测资料,并进行现场调查,确认类比项目 工程 监测数据合理,本项目的土壤侵蚀模数可 以 参考类比工程 监测数据。 其次根据项目施工方法、施工工艺等特点,设置类似监测小区,采用天然和人工模拟降雨试验,取得不同预测单元的土壤侵蚀模数。 将类比工程 监测数据与部分实测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合专家咨询及当地水土保持实验场观测数据,结合现场查勘情况,确定本项目各工程部位的土壤侵蚀模数见表 75。 表 75 许家沟乡大豹子沟建筑石料用灰岩矿 土壤侵蚀模数表 工程部位 土壤侵蚀模数( t/km2a) 施工期 植被恢复期 运行期 采石区 4560 加工区 1050 排土场区 3600 ( 1)水土流失背景值 水土流失背景值由扰动地表面积乘以相应的现状土壤侵蚀模数及预测时段计算求得。 水土流失背景值按不同的工程部位进行计算。 预测时段包括施工期、植被恢复期、生产运行期。 水土流失背景值计算采用下列公式: n W0= ∑ MiF iT i i=1 21 式中: W0—水土流失背景值, t; Mi—不同侵蚀区域现状土壤侵蚀模数, t/; Fi—不同侵蚀区域面积, km2; Ti—不同侵蚀区域预测时段, a。 经计算,水土流失背景值为 ,见表 74。 表 74 水土流失背景值计算表 工程部位 面积 (km2) 现状土壤侵蚀模数 (t/) 预测时段( a) 流失量( t) 采石区 750 5 加工区 750 5 排土场区 750 5 合计 ( 2)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量预测 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量预测采用下式计算: n W = ∑MiF iT i i=1 式中: Fi—不同侵蚀区域面积 , km2; Mi—不同侵蚀区域 土壤侵蚀模数, t/; Ti—不同侵蚀区域 预测时段, a。 经计算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量为 ,见表 75。 22 表 75 可能造成水土流失量计算表 工程部位 面积(km2) 土壤侵蚀模数( t/) 预测时段( a) 流失量( t) 施工期 恢复期 运行期 施工期 恢复期 运行期 施工期 恢复期 运行期 小计 采石区 4560 5 加 工区 1050 5 排土场区 3600 5 27 27 合计 3)新增水土流失量预测 新增水土流失量采用以下公式计算: W1=W–W0 式中: W1—新增水土流失量, t; W—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量, t; W0—水土流 失背景值, t。 经计算,新增水土流失量为 ,见表 76。 表 76 新增水土流失量计算表 工程部位 可能水土流失总量 ( t) 水土流失背景值 ( t) 新增水土流失量 ( t) 采石区 加工区 排土场区 27 合计 水土流失危害预测 诱发不良地质灾害,威胁项目区及下游安全 本项目区水土流失的危害主要表现在原地貌、土地和植被遭受到破坏,恶化了生态环境,特别是新开挖坡面的形成,其高陡不稳定的边坡极易发生坍塌、滑坡,若遭遇到暴雨和地震,更有可能发生大 23 体积的松散岩土崩塌,严重威胁其周边环境的安全。 在生产运行期,水土流失主要发生在弃渣场以及新开挖坡面。 另外,生产开挖造成的岩土、石灰粉的流失,将会使下游排水系统遭到淤塞、破坏,项目区及其周边环境将进一步恶化。 破坏土地资源,造成项目区生态环境失调 本项目基本建设期开挖 扰动地表及浅层地质结构,破坏了原地貌植被,表土层抗蚀能力减弱,加剧了降雨径流的冲刷,导致水土资源遭到破坏。 扰动地貌植被,降低土壤蓄水保土能力 石料厂建设过程中,扰动地貌植被,减少地表植被覆盖率,降低土壤蓄水保土能力,改变土壤团粒结构,土地肥力下降,破坏了自然生态环境平衡,使生态环境趋向于恶性循环。 预测结果、综合分析及指导性意见 主要预测结论 综合上述预测结果,本项目建设期扰动地表、损坏或占压土地、植被的面积为 ; 可能 造成水土流失量 ,新增水土流失量。 综合分析及指导性意见 ( 1)采石区和排土场区水土流失量较大,是防治的重点区域。 ( 2)根据上述水土流失特点分析及预测结果,本项目引发的水土流失存在于生产期全过程,因此对水土流失的防治也应贯穿始终。 但具体到各工程区域,因施工进度不同或运行状况的变化,其相应的防治工作应协调进行、适时到位。 ( 3)即使对于同一工程区域,其建设期或运行期的不同阶段, 24 水土流失强度也在变化,需在水土保持措施的技术要求和进度安排等方面予以考虑。 另外,对地表扰动剧烈的施工活动,或不宜在汛期施工的项目,要尽可能避开 6~9月的水 土流失关键期,否则要做到能及时进行防护。 ( 4)水土流失的重点区域也应是实施水土保持监测的重点地段,水土流失发生时段也应是水土保持监测的重点时段,要特别注意做好监测。 此外每年的汛期(特别是大雨时),更是监测的重要时段。 这样将重点区域和重点时段相结合,重点与一般兼顾,将有利于该项目水土保持监测数据的完整和准确。 8 水土流失防治目标及防治措施布设 水土流失防治目标 结合项目及项目区实际,按照有关水土流失防治标准要求,建立有效控制的水土流失防治体系,确定水土流失防治目标为:扰动土地治理率 90%;水土流失治理程度 80%;土壤流失控制比为 ;拦渣率 95%;植被恢复系数 90%;林草植被覆盖率 20%。 水土流失防治措施的布设原则 水土流失防治措施的布设应结合工程实际和项目区水土流失现状,因地制宜、因害设防、总体设计、全面布局、科学配置;减少对原地貌和植被的破坏面积,合理布设排土场,剥离表土集中堆放于排土场,采取有效防护措施;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尊重自然规律。 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体系和总体布局 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体系 本方案水土流失预防措施主要包括: 25 ① 进一步优化主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提高防护效果,减少占用、扰动地表面积,尽量减少项目建设造成的新增水土流失。 ② 加强施工管理,科学规划施工场地,合理安排施工进度,尽量减少临时工程占地,缩短临时占地使用时间,及时恢复土地原有功能;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尽量避开雨天施工;防止破坏植被,加剧水土流失;对全体施工人员进行水保知识的宣传和规范施工、文明施工的教育,以增强其水土保持意识,将造成水土流失的人为因素降至最小。 ③ 布设永久排水沟体系,施工中的排土 按指定地点堆放到排土场 ,特别要注意有计划的剥离、保护和利用表土。 水土保持措施总体布局 本方案水土保持措施的布设本着 ―统筹全局,分区防治,合理安排,突出重点 ‖和 ―因地制宜,生态优先 ‖的原则,使工程、植物、施工管理等措施有机结合,永久性、临时性、过渡性措施适时布设,乔木、灌木、草本植物适地立体配置,最终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布设科学合理的水土保持体系。 其总体布局如下: ① 采石区设永久截水沟,采石过程中剥离的表土临时堆放,采石完毕迹地覆土终期绿化; ② 厂区空闲地带绿化; ③ 排土场区上游及两侧设截水沟,下游设挡渣墙,排土场坡面撒草籽、平台覆土植树进行终期治理; ④ 场 区 道路设排水沟。 水土保持工程设计 采石区重点防治区 截水沟 在开采终期为防止降水径流 流入场内,在采石区西侧边缘垂直于等高线修建永久梯形截水沟,并与场外自然沟道相连通。 截水沟沟长 350m,沟底宽度 ,沟深 ,边坡 1: 1,共需挖方 175m3, 26 土方就地平整,无弃方。 终期治理 在采石迹地底面台地上覆土种草,覆土利用原地表土,种植狗芽根,且充分利用矿山开采表土间植紫穗槐,株距 ,行 距。 植草面积 ,植树约 万株。 加工区防治 本区植物措施面积约 ,以提高植被覆盖率和绿化标准。 本着因地制宜适树的原则, 种植狗芽根,间植紫穗槐,株距,行距。 植草面积 , 植树 万 株。 排土场区 排土场面积为 ,堆高约 4 米,采石剥离表土量为 万 m3,可容纳所弃土方量。 挡渣墙 本项目区共设计渣场 1处,渣场位于项目区东南侧,本方案对渣场的处理措施是在坡脚处修建挡渣墙,并在渣场上游及两侧修建截水沟,经踏 勘测量拟定渣场挡渣墙高度为 (段长 40m); 挡渣墙采用重力式浆砌石挡渣墙型式,经计算,挡渣墙工程量为,土方量 40m3,浆砌石。 排土场下游边坡防护设计 ( 1)边坡防护工程等级参考《堤防工程设计规范》( GB50286-98)确定为 5级,边坡稳定安全系数参照 5级堤防工程,防御洪水标准采用 10年一遇,边坡按照 1: ,随填随加固,边坡坡面利用粒径较大的废石进行坡面平整。 ( 2)堆石要求 一级坡度形成后再向上弃渣,以确保废石不产生水土流失;另一 27 方面,废石堆置 一定高度后(顶部基本呈平面),向上倒石时应分层堆置、摊平,必要时应进行适当的碾压,以防堆石体过于松散而危及边坡稳定。 根据场地容量和废石产量,每层堆石厚度不超过。 截水沟 为防止山坡降水径流 冲刷渣场,拟在渣场上游及两侧修建截水沟,截水沟共长 150m,截水沟按 10 年一 遇洪水流量设计 横断面,采用梯形断面浆砌石护砌,沟深 ,底宽 ,边坡 1: 1,浆砌石厚 ,经计算,需开挖土方 192m3,浆砌石 117m3。 终期治理 本区植物措施主要用于渣山顶部及坡面的植物护坡,本着因地制宜适地造树 的原则,拟在渣山顶部 种植狗芽根, 间植紫穗槐、坡面撒播结缕草,行距 2m,株距 ,坡面撒播草籽。 经计算,需植树 3733 株,植草面积。 场 区 道路防治区 需在厂外沿道路设置永久排水沟,并与场外自然沟道相连通。 排水沟长 1946m,采用土质梯形断面,沟深 ,底宽 ,边坡 1:1,需开挖土方 973m3。 水土保持方案工程量 水土保持工程量见下表: 工程量汇总表 防治区 工程名称 植物措施 工程措施( m3) 灌木 (株) 攀缘植物 (株 ) 植草 ( hm2) 土方 ( m3) 浆砌石 ( m3) 采石区 截水沟 275 绿化 12500 加工区 绿化 667 28 排土场区 挡渣墙 125 截水沟 640 390 绿化 3733 场 区 道路 排水沟 475 合计 16900 1515 水土保持工程实施进度安排 本建设项目水保工程报批后应立即进行防治,以减少项目生产期的水土流失量。 本项目水保工程的施工期为 2020 年 1。石料厂建筑石料用灰岩矿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
相关推荐
矿业 工程实践经历不足或没有工程经历的教师,采取集中训练和长期培训相结合的方法。 一方面,通过与企业的技术项目合作、专题训练等方式派遣到相关企业进行每年至少累积 3~ 6 月的工程实践,熟悉生产过程、工程技术和管理。 每年选送不同 研究 方向的 2~ 3 名教师进入相应企业通过直接参加实际生产完成相关的工程项目研究和技术服务工作,获得一定的工程实践经验。 另一方面,在校内聘请具有丰富工程实践经
(六)瓦斯抽放 4 抽放钻场(钻孔)有观测记录牌板,各种记录、台帐齐全 每个抽放系统必须定期测定瓦斯流量、负压、浓度与参数,泵站每小时测定一次,干支管与抽放钻场 定期进行 检查 ; 定期检查抽放系统,抽放管路无破损、无泄漏、无积水,抽放管路要吊高或垫高,离地面高度不小于。 抽放检测仪表齐全,定期校正,保证正常使用 ; 瓦斯抽放管理机构健全,人员配备必须满足抽放需求; 各类抽放记录、台账建立健全
家的经验表明,科学的失业保险应该是( B、多重保障 ) 我国《失业保险条例》的正式颁布是在( D、 1999年 ) “待业”一词在我国最早出现于( A、 1982 年 ) 标志着我国失业保险制度正式建立的第一步失业保险行政法规是( B、 1986 年《国营企业职工待业保险暂行规定》 ) 下列可以认定为工伤或视同工伤的是 D、违反操作规程导致伤亡的。 下列费用不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的项目是 C
监理机构应跟踪掌握施工现场的实际进度情况,采用动态的控制方法,对工程进度主动控制。 监理规划中,进度控制一般应包括以下内容: ①进度控制的原则; ②进度控制的任务; ③进度控制的工作制度; ④进度控制的目标; ⑤进度预控的方法及手段; ⑥进度控制点的设置; ⑦工程延期的控制。 ( 5)造价控制 13 造价控制的基本原则,应严格执行建设工程施工合同中所确定的合同价、单价和约定的工程款支付方式
大致平行。 石料厚度 200~ 300mm。 石料宽度及长度应分别为石料厚度的 1~ 倍和 ~ 3 倍。 石料的尖锐边角应凿去。 所有垂直于外露面的镶面石的表面,应如图 所示修凿,其表面凹陷深度不得大于 20mm。 角隅石或墩尖端的镶面石, 8 根据需要应修凿至 所需形状。 长度厚度宽度≥70mm宽度≥70mm厚度长度顺石 丁石 图 镶面块石的修凿(画影线表示修凿部分) 材料堆放 堆放水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