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基础、地脚螺栓、垫铁安装工艺内容摘要:

度高的联动设备,要求更严。 因此,在地脚螺栓埋设之后和设备安装之前,必须对其进行检查和矫正。 当发生偏差。 而必须进行处理时,应根据设备的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一般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处理方法: ( 1)地脚螺栓中心偏差的处理 1)螺栓直径在 24~ 30mm以下,中心线偏移 10mm以内时,可先用氧乙炔焰把螺栓烤红,再用大锤将螺栓敲弯,或 用千斤顶弯,也可以用螺栓钩矫正,见图 14,矫正后要用钢板焊牢加固。 2)螺栓直径小于 30mm,中心线偏移 10~ 30mm的,要用氧乙炔焰把螺栓烤红,再用大 锤将螺栓敲弯后,用钢板焊牢加固,防止拧紧螺栓时复原,见图 15。 3)若螺栓间距不对,则可按图 16 所示,将螺栓用氧乙炔焰烤红之后,用大锤将螺栓敲弯,在中间焊上钢板加固,在以后灌浆时把它灌死。 4)对于大螺栓 (直径在 30mm以上 )发生较大偏差时,可按图 1— 7 的方法处理。 即螺栓切断之后,用一块钢板焊在螺栓中问。 如螺栓强度不够 ,可在螺栓两侧焊上两块加固钢板,其长度不应小于螺栓直径的 3— 4 倍。 ( 2)地脚螺栓标高偏差的处理 1)螺栓过高时,须将高出部分割去再套螺纹,在套螺纹时,要防止油类滴到混凝土基础上腐蚀和影响基础的质量。 2)螺栓偏低而偏差值不大时 (在 15mm以内 ),可用氧乙炔焰把螺栓烤红,然后把它拉长。 拉长的方法是用两迭垫板作支座,再在其上边架一块中间有孔的钢板套在地脚螺栓上,上面用螺母拧紧,借助拧紧螺母的力量而将螺栓烤红处拉长。 螺栓直径拉细处,必须加焊 2~ 3 块钢板,作为加固之用。 如设备已放在基础上搬动不便,在机座凸缘强度足够的情况下,就可以直接在底座上拧紧螺母,把螺栓拉长。 当拧到适当长度后,必须将螺母松开,以免螺栓冷却后拉力过大,甚至压裂底座凸缘。 3)如螺栓过低(低于其要求高度 15mm),不能用加热法拉长,可在螺栓周边挖一深坑,在距坑底约 100mm处将螺栓切断,另焊一新制作的螺栓,标高要符合要求,然后再用圆钢加固。 圆钢长度一般是螺栓直径的 4~ 5 倍。 ( 3)地脚螺栓在基础内松动的处理 在拧紧地脚螺栓时,可能将螺栓拔活,此时应先将螺 栓调整到原位置,然后在螺栓上焊纵横两个U 形钢筋,最后用水将坑清洗干净并灌浆,待凝固后再拧紧螺母。 ( 4)活地脚螺栓偏差的处理 活地脚螺栓偏差的处理方法,大致与固定地脚螺栓的方法相同,只是可以将地脚螺栓取出来处理。 如螺栓过长,可在机床上切去一段再套螺纹;如螺栓过短,可用热锻法伸长;如位置不符,用弯曲法矫正。 (三)垫铁 垫铁的种类、型式、规格及要求 垫铁的种类、型式很多,按垫铁的材料分为两种:一种是铸铁垫铁,它的厚度一般在 20mm以上;另一种钢垫铁,它的厚度一般在 ~ 20mm之间。 按垫铁的形状,可分为六种:有平垫铁、斜垫铁、开口垫铁、开孔垫铁、钩头成对斜垫铁、调整垫铁等。 ( 1)平垫铁和斜垫铁 平垫铁和斜垫铁的形式、规格 ,见图 1— 8 和表 1— 1— 4。 承受主要载荷或设备振动大、构造精密的设备应用成对斜垫铁,即把两块斜度相同而斜向相反的斜主铁贴合在一起使用,设备找平后用电焊焊牢。 具有强烈振动或连续振动的设备,应使用平垫铁。 平垫铁和斜垫铁的平面,一般不需要加工,有特殊要求的设备,应进行加工,并且还要进行刮研。 斜垫铁刮研时,要成对配研,两块垫铁的接触面积要达到 75%以上,刮削配研后,还要放在标准平板上检查其平行度。 表 1— 3 平垫铁尺寸 (单位: mm) 编号 L B H 应用范围 1 110 70 3,6,9,12,15,25,40 设备重量 5t以下, 20~ 35mm直径的地脚螺栓 2 135 80 3,6,9,12,15,25,40 设备重 量 5t以上, 35~ 50mm直径的地脚螺栓 3 150 100 25,40 表 1— 4 斜垫铁尺寸 (单位: mm) 编号 L B H H1 L1 应用范围 1 100 60 13 5 5 设备重量 5t以下, 20~ 35mm直径的地脚螺栓 2 120 75 15 6 10 设备重量 5t以上, 35~ 50mm直径的地脚螺栓 ( 2)开口型和开孔型垫铁 这种垫铁用于设备支座形式为安装在金属结构或地平面上,支承面积又较小的设备 上。 它的尺寸与普通平垫铁相同,其开孔的大小比地脚螺栓大 2~ 5mm,垫铁的宽度应根据设备 的底脚尺寸而定,一般应与设备底脚宽度相等,如需焊接固定时,应比底脚宽度稍大些。 垫铁长度应比设备长度长 20~ 40mm,厚度按实际需要而定。 垫铁的敷设方法 ( 1)标准垫法 如图 1— 9 所示,这种垫法是将垫铁放在地脚螺栓的两侧。 它是放置垫铁的基本作法,;一般多采用这种垫法。 ( 2)十字形垫法 见图 1— 10,这种垫法适用于设备较小,地脚螺栓距离较近的情况。 (。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