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种植综合技术曹庵草莓种植方法内容摘要:

过高,晴天中午适当通风散湿。 早上 89时,草莓心叶不吐水或掀开垄上地膜见表土发白时滴灌水,这样既可控制病害发生,又利于花期正常授粉。 垄沟铺草。 11 月底,在每个大棚的垄沟里铺新鲜干稻草 150 公斤,施有机肥 500600公斤,使垄沟稻草发酵增温,缓慢释放出二氧化碳气肥,这样做可提高棚内温度 ℃ ,提高草莓产量和抗病能力,促进果实早熟。 适期采收。 冬季或早春以果实九成熟、果面着色达 90%以上时采收,翌年 3 月底以果实七八成熟时采收为宜。 ( 7)怎样使大棚草莓优质 草莓大棚促成栽培,使果实成熟期大大提前。 有的只注重产量,忽视品质的提高,或虽重视但技术上不得要领,因而影响了大棚草莓的经济效益。 那么,怎样提高大棚草莓的品质呢。 一、选择适宜品种 棚栽草莓要选用在冬季和早春低温条件下开花多,自花授粉能力强,耐低温,黑心花少,果型大而整齐,畸形果少,果实风味佳的品种,如静宝、丰香、明宝、宝交早生等。 二、采用脱毒壮苗 草莓因病毒侵染引起品种退化,是导致品质变劣的主要原因之一。 应通过建立无 病苗繁殖基地,控制病毒病的发生。 生产上繁殖草莓苗时,要选择具有本品种特征的优良植株作为繁殖母株,并经常选优汰劣,使种性得以保持和提高。 三、适期定植扣棚 定植和扣棚过早,容易造成生长过旺,结果少,果实发育慢,病害严重。 反之,则结果迟,影响早期产量和品质。 一般在草莓花芽分化后尽早定植,我国南方在 9 月下旬前后定植,北方要适当提前。 扣棚要在草莓通过休眠、满足对低温要求后进行。 一般在白天气温低于 15℃ 时扣棚为好。 四、控制适宜温湿度 草莓果实发育的适温为 18~ 25℃。 要在冬季和早春达到这一温度,必须在大棚内套中棚再加小棚并盖地膜,力争棚温白天达到 25~ 28℃ ,夜间 5℃ 以上,最低温度0℃ 以上。 但出现 32℃ 以上高温时要及时通风降温。 土壤湿度以保持 70%~ 80%为宜,过大过小均会影响草莓根系活力和果实正常的生长发育。 五、合理施肥 大棚草莓结果期长,为防止脱肥早衰,要重施基肥,中后期多次喷肥,以满足其营养需求。 在施肥上要掌握适氮增磷钾。 一般每亩基施优质农家肥 4000 公斤,配施复合肥50 公斤,中后期结合喷药,喷多元微肥或 883 丰产灵等有机营养液,可促进中后期果实 的发育,提高果重及含糖量。 六、摘叶疏果 衰老叶制造光合产物少,而呼吸消耗大,对草莓生长和浆果发育不利,匍匐茎的无谓发生也消耗母体营养。 因此,结果期对下部衰老叶要及时摘除,并及早去除匍匐茎。 另外,在开花前后蔬除一定的高级次花果,不仅可降低畸形果率,也有利于集中养分供应低级次花果发育,使果个增大,提高整齐度。 七、综合防治病虫害 防治大棚草莓病虫害要以农业防治为主,药剂防治为辅。 即通过采用脱毒壮苗、高垄栽植、地膜覆盖、水旱轮作及避免干旱、高湿等措施预防病果、烂果的发生。 田间发现病烂 株叶和果实要及时清除,严防扩展蔓延。 药剂防治要注意开花前后不用药,以免影响授粉,使畸形果增多。 采果期要尽量少用药,必须用药时应选择残毒低的药剂,并且喷药后 2~ 3天内停止采果,防止果实残毒影响人体健康。 八、适时采收 大棚草莓果实以鲜食为主,必须在 70%以上果面呈红色时方可采收。 冬季和早春温度低,要在果实 8~ 9成熟进采收。 早春过后温度逐渐回升,采收期可适当提前。 采摘应在上午 8~ 10时或下午 4~ 6 时进行。 不摘露水果和晒热果,以免腐烂变质。 采摘时要轻拿、轻摘、轻放,不要损伤花萼,同时要分级盛放并包装。 ( 8)草莓蜜蜂传粉技术 大棚草莓栽培正值冬季和早春,温度低,湿度低,日照短,昆虫少,影响花药开裂及花粉飞散,授粉不良,易产生各种畸形果,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 创造良好的授粉条件,除注意通风换气、降低空气湿度外,主要的还是利用蜜蜂进行辅助授粉。 研究表明,采用密蜂传粉的大棚草莓,座果率明显提高,果实增产 3050%,畸形果数只有无蜂区的 20%。 在放风前 510 天,棚室内彻底防治 1 次病虫害,尤其是虫害。 蜂箱放进后,一般不能再施农药,尤其禁施杀虫剂。 在草莓开花前 1周,将蜂箱移入棚室内,一般 按 1 个棚室 1箱, 1株草莓 1 只蜂蜜的比例放养。 蜜蜂箱放在棚室中间部位光照好的地方,离地面 15 厘米,蜂箱出口应避开光线直射,以免蜜蜂飞出时迎光造成碰棚而增加死亡率。 放置时间宜在早晨或黄昏。 蜜蜂在气温 535℃ 出巢活动,生活最适温度为 1525℃ ,蜜蜂活动的温度与草莓花药裂开的最适温度( 1320℃ )相一致。 气温长期在 10℃ 以下时,蜜蜂减少或停止出巢活动,要创造蜜蜂授粉的良好环境,温度不能太低。 但气温超过 30℃ 时,应及时放风。 在生产上应了解蜜蜂的生活习性,尽量减少死亡。 实际操作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降低大棚内的湿度,尤其在长期阴雨天气后棚内湿度大,棚膜上聚集的水滴多,晴天蜜蜂外出活动时飞行困难容易被水打落死亡。 因此,阴天骤晴要加大通风散湿,蜂箱内可放置石灰瓶等干燥剂降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