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业薪酬管理方案内容摘要:
置业薪酬管理方案 首创置业薪酬管理方案(讨论稿)2002年 9月核心议题1. 薪酬体系设计原则2. 薪酬结构划分3. 薪酬标准及薪酬水平4. 薪酬发放5. 薪酬管理流程1 薪酬体系设计原则 内部公平 置业各类人员采用基本一致的薪酬结构 个人收入水平与其绩效表现相关 调整职务级别与薪酬等级的绝对对应关系, 通过职位评估确定职位等级,进而确定薪酬等级 外部竞争 保障薪酬的行业与地区竞争力,结合公司战略定位,薪酬总体水平与行业内中高水平企业相比照核心议题1. 薪酬体系设计原则2. 薪酬结构划分3. 薪酬标准及薪酬水平4. 薪酬发放5. 薪酬管理流程2 薪酬结构划分额度固定,由岗位所在薪酬等级确定。 依据个人业绩完成情况,员工基本工资与浮动工资的比例核定为 60:40至 25:75不同职级人员津贴额度不同福利项目依据国家、地方行业及企业规定支付本部员工薪酬结构月绩效工资月津贴福利月基本工资年终绩效工资年终发放 6个月绩效工资公司本部员工薪酬结构:浮动工资2 薪酬结构划分额度固定,由岗位所在薪酬等级确定。 不同职级人员津贴额度不同福利项目依据国家、地方行业及企业规定支付公司核定发放奖金总额 (税后利润的 3,由项目公司经理进行二次分配;未结算项目在产生项目销售收入后每年可预支一定比例发放子公司经理薪酬结构:薪酬结构 月津贴福利月基本工资年终项目奖金2 薪酬结构划分薪酬结构员工类别固定工资部分 浮动工资部分 津贴福利部分月基本工资月绩效工资年终绩效工资年终项目奖金交通补贴通讯补贴住房补贴医药补贴本部高管 * 无 * 无 * * * *本部员工 * * * 无 * * * *子公司经理 * 无 无 * * * * *各部分人员所对应的薪酬结构:核心议题1. 薪酬体系设计原则2. 薪酬结构划分3. 薪酬标准及薪酬水平4. 薪酬发放5. 薪酬管理流程3 薪酬标准与薪酬水平制定薪酬标准的基本程序:工作分析职位评估职位等级 /薪酬等级职级薪酬标准个人收入标准行业薪酬参照实施职位评估的前提建立薪酬等级的基础确定各职位的薪酬等级划分确定所有职位的薪酬水平确定所有员工的薪酬水平3 薪酬标准与薪酬水平首创置业职位评估结果 职位等级划分:职位等级 /薪酬等级 典型职位11级 公司总裁10级 公司副总(董事)9级 公司副总(非董事)8级 业务总监7级 本部各部门经理6级 子公司经理、副经理5级 本部骨干职位4级 本部较重要职位、子公司财务经理,3级 本部一般职位2级 本部辅助职位1级 本部外聘职位3 薪酬标准与薪酬水平各职级薪酬标准与区间(各职级年薪示例 初级职员 辅助职位 一般职位 较重要职位骨干职位 子公司经理部门经理 总监 副总(非董事)副总(董事)总裁等级1 等级2 等级3 等级4 等级5 等级6 等级7 等级8 等级 9 等级 10 等级1 128000 49000 81200 96600 116200 168000 378000 588000 1260000 1680000 294000027000 47250 78300 93150 112050 162000 364500 567000 1215000 1620000 283500026000 45500 75400 89700 107900 156000 351000 546000 1170000 1560000 273000025000 43750 72500 86250 103750 150000 337500 525000 1125000 1500000 262500024000 42000 69600 82800 99600 144000 324000 504000 1080000 1440000 252000023000 40250 66700 79350 95450 138000 310500 483000 1035000 1380000 241500022000 38500 63800 75900 91300 132000 297000 462000 990000 1320000 231000021000 36750 60900 72450 87150 126000 283500 441000 945000 1260000 220500020000 35000 58000 69000 83000 120000 270000 420000 900000 1200000 21000006 0 :4 0 6 0 :4 0 6 0 :4 0 6 0 :4 0 6 0 :4 0 5 0 :5 0 4 0 :6 0 3 0 :7 0 3 0 :7 0 2 5 :7 5115%110%105%各职级年薪区间140%135%120%130%125%100%固定工资:浮动工资3 薪酬标准与薪酬水平各薪酬等级所对应的基本工资与绩效工资的比例: 通过职位评估及薪酬调研所确定的各职位职级工资中包含基本工资与绩效工资两项,二者按一定比例构成; 月基本工资为固定值; 月绩效工资按员工考核期内的实际绩效水平上下浮动; 年终绩效工资按其年绩效水平上下浮动3 薪酬标准与薪酬水平各薪酬等级所对应的基本工资与浮动工资的比例:薪酬等级 基本工资 浮动工资11级 25% 75%10级 30% 70%9级 30% 70%8级 40% 60%7级 50% 50%6级 X 0% 40%4级 60% 40%3级 60% 40%2级 60% 40%1级 60% 40%3 薪酬标准与薪酬水平员工个人收入标准的确定:参考:学历进入:该员工所在职位对应的薪酬等级确定:个人基本收入参考:司龄参考:胜任力参考:业绩表现3 薪酬标准与薪酬水平确定员工个人对应的薪酬等级:新进人员工资起点,参考影响因素计算工资标准本等级员工工资最高点置业系统内人员工资起点,参考影响因素计算工资标准薪酬区间 等级 1 等级 11140% 28000 135% 27000 130% 26000 125% 25000 120% 24000 115% 23000 110% 22000 105% 21000 100% 20000 3 薪酬标准与薪酬水平确定员工个人收入标准的参考因素:参考因素 影响方式学历高于职位说明书要求一级 高于职位说明书要求二级+1级 +2级司龄 置业系统 2年以上 置业系统 4年以上+1级 +2级胜任力具有本专业领域高级职称或注册资格证书行业稀缺人才+1级 +2级业绩表现连续两次 岗位连续工作 2年、业绩合格+1级 +1级核心议题1. 薪酬体系设计原则2. 薪酬结构划分3. 薪酬标准及薪酬水平4. 薪酬发放5. 薪酬管理流程4 薪酬发放当月发放滞后发放:本考核期(季度、半年)的绩效工资,在下个考核期按月平均发放当月发放月津贴福利月绩效工资月基本工资年终绩效工资 年终发放 6月绩效工资年项目奖金 年终经过利润核算后发放核心议题1. 薪酬体系设计原则2. 薪酬结构划分3. 薪酬标准及薪酬水平4. 薪酬发放5. 薪酬管理流程 薪酬总额预算程序 :董事会 人力资源部 财务部 业务 /职能部门下达年度经营计划制定公司薪酬计算办法预算本部门薪酬薪酬试算与调整确定薪酬总额审定公司年度薪酬计划执行结束通过未通过5 薪酬管理流程 月度薪酬发放程序:人力资源部 财务部 业务 /职能部门评估上季度个人业绩核定个人应发工资发放 问题反馈结束没问题有问题5 薪酬管理流程 个人薪酬调整程序:人力资源部 业务 /职能部门人员职位变动建议该职位薪酬水平调整工资结束判断该职位是否需要调整薪酬是同该职位上级主管确认5 薪酬管理流程谢谢大家。置业薪酬管理方案
相关推荐
itecture Sub Leader) PSL (Program Sub Leader) TSL (Test Sub Leader) 中层: BSE (Bridge Senior Engineer) ASE (Architecture Senior Engineer) PSE (Program Senior Engineer) TSE (Test Senior Engineer) 底层
的问题 1. 在发展党员常用文书中 , 入党志愿书是唯一的党组织印发 、 申请入党人填写的材料。 入党志愿有规定的篇幅 , 不能象其他材料可以不受字数限制地填写。 为此 , 首 先 要 注 意 字 数。 2. 入党志愿要在 “ 入党申请书 ” 、“ 思想汇报 ” 、 “ 自传 ” 等基础上进一步加工 、 提炼 , 字斟句酌 , 把自己最想向党组织表达的思想写出来。 3. 入党志愿要写的郑重 、
(1)会计程序对一切利益集团都必须公平对待; (2)财务报告应保持真实或不弄虚作假; (3)会计数据应当是“公允的”或无偏向的。 33 美国会计学家吉姆斯 w 帕蒂洛 强调应当把道德标准作为会计的主要概念,即财务会计的基本标准应当是道德标准, 道德标准和它的方法应符合逻辑和前后一贯,而其推理过程的最终验证在于现实中的应用。 34 亨德里克森 “公允”和“无偏见”
中国企业薪酬体系:六大变革挑战及其对策 中国企业薪酬体系:六大变革挑战及其对策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副教授人力资源管理系主任 挑战一: 如何树立正确的薪酬管理理念 四,福利计划的唯一功能健 念?的职 国家。 改革开放二 二年。 我们在薪酬管理的理念方面还有很多误区误区一,靳十 与战略没有关系;。 误区一, 以为基于职位的支付对所有位都是最合适的方法;误区三,奖金计划是万能的,而且一成功。
①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成功的经验进行标准化,以利于今后遵循;失败的教训有针对性的提出防范性意见; ②把没有解决的遗留问题转入下一个循环,作为下期循环应考虑的目标。 (一 )PDCA循环 第十章 质量管理 现代企业管理课件 第二节 全面质量保证体系 1. PDCA循环顺序进行,靠组织力量推动,像车轮一样向前进,周而复始,不断循环。 (二 )PDCA循环的特点 2.大环套小环,相互推动
第一节 生产计划 (三 )品种搭配 进行合理的品种搭配。 这主要应该考虑几个方面的问题: 1.对经常生产和产量较大的产品,要考虑在保证市场供应和满足顾客订货的前提下,尽量在全年各季度、各月份安排均衡生产,以保持企业生产过程的稳定性。 2.对于企业生产的非主要品种,组织“集中轮番”生产,加大产品生产的批量,完成一种产品的全年生产任务之后,再安排其他品种的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