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会计制度经典材料内容摘要:

会计制度总则的内容包括 1 会计制度制定的前提:该内容中包括会计制度制定的目的、依据、实施的范围和要求。 2 会计工作的一般原则规定:该内容中包括会计基本准则在总则中的应用。 3 会计基础工作要求:该内容包括会计记录工作的要求 (会计记录质量要求和会计报表要求 )。 二、会计制度制定前提的内容及其表 述举例 会计制度制定的前提包括制定的目的和依据、实施范围和要求。 其中目的和依据是制定会计制度的主要前提。 在制定企业内部会计制度时,会计制度制定的目的和依据可以表述为:“为了加强企业会计工作,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适应市场经济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企业统一会计制度》,特制定本制度。 ” 会计制度实施范围和对实施企业的要求是会计制度存在的一个前提条件。 财政部制发的《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中会计制度制定的实施范围和要求表述为:“本制度适用于按照规定程序,经批准设立的股份有限公 司。 ” (一 )会计工作一般原则规定 会计工作的一般原则规定,主要体现的是企业基本准则在总则中的应用。 其基本内容包括: 1.会计四项基本前提的应用。 会计年度采用日历年度、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会计事项的记录采用借贷记账法等等。 2.会计工作一般原则规定的说明。 会计工作的一般原则在这里主要体现为对会计核算的原则例如资产计价、成本与费用的确认以及会计政策的变更等等进行说明。 (二 )会计基础工作要求的内容 会计基础工作包括核算工作、设置会计机构、配备会计人员等等。 这里只对会计核算的基础工作要求作一一说明。 会计核算基础工作要求包括会计记录工作的要求、会计记录的质量要求和会计报表的要求。 1.会计记录工作的要求。 会计记录工作的要求包括两个层次:一是应根据会计法和统一会计制度建立账册,进行核算,及时提供真实、完整的会计信息;二是应根据本制度的规定,设置和使用会计科目。 2.会计记录的质量要求。 (1)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要符合一致性原则和一贯性原则; (2)不得伪造、变造会计凭证、账簿,不得报送虚假报表。 3.会计报表的要求。 (1)企业单位必须按照会计制度规定定期编制会计报表; (2)会计 报表应做到数字真实、计算准确、内容完整、说明清楚; (3)会计报表之间、会计报表项目之间,凡有对应关系的应相互一致; (4)企业向提供的报表种类,编报时间以及报表附注的内容等等。 三、会计工作任务设计的必要性和内容 会计制度是会计管理的重要手段,是企业工作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贯彻执行好会计制度,做好会计工作,单靠少数会计人员不行,还需要企业负责人和广大职工的共同努力。 所以在会计制度总则中,明确会计工作任务是十分必要的。 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和加强会计工作,发挥会计在经营管理中的作用。 会计工作任务是 对会计目标的具体化,体现着会计的职能。 概括的讲 ,会计工作任务的内容大体包括有: 1.进行会计核算; 自考会计制度全教材讲义 2.实施会计监督; 3.预测经济前景; 4.参与经营决策; 5.考核经济责任。 第四章 会计科目的设计 一、会计科目设计的作用和原则: (一 ) 会计科目设计的作用表现为: 1 对会计核算内容进行具体分类; 2 为编制会计凭证提供依据 ; 3 为开设账户建立账簿提供依据; 4 为编制会计报表建立基础。 (二 ) 会计科目设计原则: 1.全面反映经济业务活 动; 2.满足经济管理需要; 3.恰当地处理科目与子、细目的关系; 4.科目名称内容含义清楚、简明实用; 5.便于为社会各方提供信息。 二、会计科目设计的步骤 会计科目是会计对象要素进行具体分类项目的名称,会计对象要素是会计科目建立的基础。 会计科目设计是会计制度设计的一个重要环节。 会计科目设计的步骤为: 1.对经济业务进行科学分类 ,会计科目。 对经济活动分类应从粗到细。 根据经济业务性质,企业经济业务可分为财务状况和生产经营过程两大类。 企业的财务状况是由资产的取得及其增减变化、负债的形成 与偿还、资本的投入与增减变动等经济业务活动组成;生产经营过程由材料物资采购、材料投产与资金耗费、成本费用的发生、资金的收回及利润的形成和分配等组成。 然后,可以对各类业务再进行细分,例如资产可以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负债可分为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等等。 最后再将各小类进行细分,从而确定会计科目。 2.确定会计科目名称和主要内容。 3.对会计科目进行编号。 对会计科目进行编号主要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了解、掌握和使用会计科目。 也便于更好的了解会计科目表和会计科目体系。 4.编写会计科目的使用说明。 会计 科目使用说明中应规定会计科目核算内容和核算范围、核算方法、核算应遵循的要求、特殊事项的处理以及明细核算的要求等等。 5.列出主要业务会计分录。 主要列举重要经济业务的会计分录,以便使用这学习和参考。 6.试行和修订会计科目。 三、会计科目设计的方法 会计科目的设计方法分为一般设计方法和具体设计方法。 一般设计方法包括借鉴设计法、补充修订法、归纳合并法和经济业务推导法。 会计科目设计的具体方法包括会计科目的分类、会计科目的设置、特殊科目的设置和明细科目的设置。 会计科目的分类: (1)会计科 目按经济内容分,工业企业的会计科目分为资产类、负债自考会计制度全教材讲义 类、所有者权益类、成本类和损益类等五大类。 商品流通企业的会计科目分为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和损益类等四大类。 上述大类可进一步细分,如将资产类进一步划分为流动资产类和非流动资产类,流动资产类可再划分为货币资金、短期投资、应收款项和存货等四类。 其他类别也可进一步划分。 (2)按会计科目与会计报表的关系,会计科目可划分为表内科目和表外科目。 会计科目的设置: 会计科目的设置应结合经济业务进行。 各个经济业务过程中应设置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