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企业制度及相关经济组织理论(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自的权利、责任和利益,形成利益制衡机制。 • 参与方或利益主体 – 股东大会:终极所有权 – 董事会:法人财产权(占有和支配权) – 管理者/经理层:使用权 • 关系: – 股东大会与董事会、管理者是信任托管关系 – 董事会:保证股东和企业目标,监督管理经理层 – 经理人员: • 负责企业的经营业绩 • 能力是基础 • 报酬机制是关键 现代企业制度理论 17 现代企业制度与契约观 • 契约:指两人或多人之间为在相互之间设定合法义务而达成的具有法律强制力的协议。 • 科斯:企业就是一个各种契约构成的组织,是各种要素投入者为了各自的目的而联合起来的具有法人地位的契约集合体。 • 契约是新制度经济学和现代企业理论的核心概念 • 契约关系的存在和发展 – 市场经济的主体特点决定的 – 契约是保证社会活动正常运行的具体标准 – 契约明确社会主体的权利和义务,是社会主体活动的基本依据 现代企业制度理论 18 治理结构的再认识 • 公司治理结构是一种经济关系 • 公司治理结构是一种契约关系 • 公司治理结构是一种制度安排 • 公司治理结构是一种权利制衡机制 • 公司治理结构是一种基于特定产权的经济民主形式 现代企业制度理论 19 第二节 激励与代理理论 • 激励:使组织成员产生满足某种需要的动机进而使个人行为与组织目标趋同的管理活动。 激励是管理的本质属性之一。 • 激励问题的产生:个人自身利益与他人或组织利益不相一致 • 研究重点是如何保证组织中不同的人都愿意承担他应承担的工作、报告正确的信息,即按人们的期望行动。 现代企业制度理论 20 激励兼容 • 初始假设: – 合同委托者和代理者双方的信息是不对称的。 – 人不总是诚实的,但人的行为是可以改变的。 • 激励兼容 是一种信息激励机制,它通过协调委托、代理双方的利益,使被激励方主动地公布自己地真实信息,由不诚实转变为诚实,达到组织中各成员目标的一致。 • 激励兼容约束与经济激励和文化激励共同作用于组织背景,可以起到提高组织效率的作用。 • 激励兼容信息机制虽不能完全消除不对称信息带来的资源配置的扭曲,但可以使资源配置达到“次优”状态。 现代企业制度理论 21 代理理论的主要概念( 1) • 代理关系:一个或若干个委托人聘用其他人(即代理人)代表他们从事某种活动的一种契约关系,其中包括授予代理人某些决策权。 • 代理问题: – 问题的产生:信息不对称和有限理性 • 信号传递:代理人为了显示自己的特征有意选择某种信号 • 信息甄别:代理人根据自己的优势选择最有利于自己的契约 • 隐藏知识:委托人了解行动,不了解代理人的自然状态 • 隐藏行动:委托人了解结果,不了解代理人的自然状态和行动 – 代理问题的实质:通过设立一系列约束和激励条件(契约),使代理人受到有效激励并全心全意为委托人服务,使各自的利益达到最大化 现代企业制度理论 22 代理理论的主要概念( 2) • 结果不确定性、信息、风险和代理契约 – 结果不确定性 • 环境的不确定性 • 人的有限理性(认知能力和语言上的障碍) – 目标不一致性(利益冲突) • 人的自利性(追逐自利的目标同时使用策略性行为,如隐瞒真实信息、交易意图的不实陈述和欺诈等) • 人的风险回避性 • 信息(经济价值和特殊商品)的不对称性 – 代理合同:约束和控制双同双方 现代企业制度理论 23 代理理论的主要概念( 3) • 代理成本 :由代理关系的产生与维持而发生的一定费用 – 监督 成本:系指委托人为限制和监督代理人的行为而支出的费用 – 订约 成本:系指代理人为取得代理关系,主动采取措施保证不会损害。现代企业制度及相关经济组织理论(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