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化水、化水、纯净水设计手册内容摘要:

/小时; 3. 1000mm 长滤芯 每根滤芯可过 吨 /小时。 十三 . 阻垢加药的设计 清力公司的阻垢剂 PTP0100,加药量一般为 24ppm,可根据原水水质报告,在设计软件上计算出加药量,实际添加量一般在设计值上加。 可按下公式计算加药箱中应加入浓缩液的体积: U = ( Q a V ) 247。 ( 8 1000ρ 浓 X ) U应加入浓缩液的体积 (单位: L) Q反渗透给水流量, (单位: m3/h) a加药剂量 (单位: ppm, g/T) V加药箱有效容积 (单位: L) ρ 阻垢剂浓缩液密度 (单位: Kg/L)(ρ 浓 =,ρ 标 =) X加药计量泵实际工作出力 (单位: L/h) 1000单位换算系数 (单位: g/Kg) 8浓缩倍数 李 XX, 山东潍坊, 20201111 第 8 页 十四 . 反渗透系统的设计 反渗透系统因为投资较高,一般不考虑备用, 但是针对 50T/H 以上的系统一般设计为 2- 3 套独立的装置,出水总量满足供水即可。 系统的回收率为 75%,脱盐率按选用膜元件的性能确定,浓水原则上应该无压力排放,但为了降低运行费用,我司建议将浓水收集至反洗水箱,用来反洗机械过滤器,反洗水箱容量的确定看具体系统的大小,满足过滤器的 12 次用量即可。 膜元件的选择以膜供应厂家提供的选型原则为准,在进行软 件模拟后确定。 高压泵的选择要考虑 3 年后的增压,故要在软件模拟数据之上加 2- 3kg。 十五 . 反渗透清洗系统的选择 清洗泵的大小根据下表的流量和压力再加上管路和滤芯的压力损失来选择,水泵的材质必须是 316 不锈钢或非金属聚酯复合材料。 在高流量循环期间每支压力容器推荐清洗流量 清洗压力 元件直径 (in) 每支压力容器的流量值 psig bar gpm m3/h 20~60 ~ 3~5 ~ 20~60 ~ 4 8~10 ~ 20~60 ~ 6 16~20 ~ 20~60 ~ 8 30~40 ~ 20~60 ~ 8 35~45 ~ 混合循环清洗水箱可以是聚丙烯或玻璃钢 (FRP),清洗水箱应有盖子和温度表计,提高清洗温度有利于提高清洗效率。 一个确定清洗箱大小的大致原则是将空的压力容器的体积加上清洗液循环管路的体积而得。 清洗系统的过滤器安装在清洗水泵的出口,为一次性使用,使用周期为 3- 4 个月 ,故清洗过滤器的出水量可比正常出水量高 2- 3 倍,单支过滤芯的出水量可比保安过滤器的滤芯出水量增加一倍,过滤器的规格按装填滤芯数量选择。 滤芯出水量选型表格如下: 李 XX, 山东潍坊, 20201111 第 9 页 250mm 长滤芯 每根滤芯可过水 1 吨 /小时; 500mm 长滤芯 每根滤芯可过水 2 吨 /小时; 1000mm 长滤芯 每根滤芯可过水 4 吨 /小时。 十六 . 中间水箱的有效容量设计规则 对单元制系统,应为每套水处理设备出力的 2- 5min 贮水量,且最小不应少于 2M3;对于母管制系统,总有效容量应为水处理设备出力的 15- 30min 的贮水量。 十七 . 鼓风填料式除碳器的设计 A 鼓风填料式除碳器的直径 根据设计处理水量由下表确定: 设备直径 mm 处理水量 m3/h 空气耗量 m3/h 600 336- 504 800 600- 900 1000 936- 1404 1100 1128- 1692 1250 1464- 2196 1400 1836- 2754 1600 2400- 3600 1800 3036- 4554 2020 3744- 5616 2200 4536- 6804 2500 5868- 8802 2800 7356- 11034 3200 9612- 14418 技术条件 淋水密度: 60 m3/;填料: D25*25*3mm 拉希瓷环; 进水碳酸硬度:~ ;出水残余 CO25mg/L; 汽水比: 20- 30 m3/ m3 注:上表仅供参考,选型时要看供货厂家提供的数据及选择的填料而定。 B 鼓风填料式除碳器的填料高度的确定 因为水温会影响二氧化碳在水中溶解度( 见下表),所以应根据除碳器直径按设计处理水温及进水中二氧化碳量按下表确定填料层高度。 不同温度时二氧化碳的溶解度( ) 水温 ℃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CO2溶解度g/ m3 3347 2774 2319 1971 1689 1450 1250 1106 974 862 762 鼓风填料式除碳器填料高度 进水温度 ℃ 进水中 CO2 含量 mg/L 67 114 165 222 287 360 443 填料层高度 m 李 XX, 山东潍坊, 20201111 第 10 页 15 20 25 30 35 40 十八 . 混床的运行设计及再生工艺过程技术数据 流速:一级混床的设计运行流速为 40- 60m/H,二级混床的设计运行流速为 60- 80 m/H; 填料:常规情况下树脂装填高度为 001 7MB 600mm, 201 7MB 1200mm; 再生工艺过程技术数据: 再生工艺过程技术数据 操作步骤 工艺参数 两步法 同时法 小反洗 流速 m/h 时间 min 终点 10- 15 15- 20 树脂分层明显 10- 15 15- 20 树脂分层明显 再生 阳树脂 再生 进酸流速 m/h 进酸浓度% 用酸量 kg 顶压水流速 m/h 时间 min 5 2- 3 # 5 视进酸情况定 5 2- 3 # - - 阴树脂 再生 进碱流速 m/h 进碱浓度% 用碱量 kg 托碱水流速 m/h 时间 min 5 1- # 5 视进碱情况定 5 1- # - - 对流情况 顶压水流速 m/h 托碱水流速 m/h 5 5 5 5 终点 硬度~ 0umol/L HsiO3- 50ug/L 硬度~ 0umol/L HsiO3- 50ug/L 混脂 风压 Mpa 时间 min 风量 m3/ 终点 - 3- 5。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