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土挤密桩施工方案上院1内容摘要:

入施工准备,且施工过程中经常检查; 3)成孔 后应及时进行验孔,检查人员与机组人员要密切配合,机组应及时通知检查人员,检查人员对检查项目逐项检查、记录,合格后立即转入下道工序。 4)施工顺序由里向外,间隔 12 孔,隔行隔排跳打。 5)施工员和质检员要做好详细的施工记录和质量记录。 夯实成桩过程控制要求及质量标准 1)成孔工序完成并经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回填; 2)本道工序应首先再次复核桩位和调平桩机,并校核其垂直度保证垂直度小于%,桩位偏差小于 5%方可进行成孔; 3)回填土前,应首先在孔底进行原土夯实。 孔底原土夯实后,方可回填素土,每次填量 为 立方,并做详细的计量和检查验证工作,填料工序确认后方可进行夯实挤桩,夯锤重量 吨,控制夯锤的自由落程一般为 3m,根据试桩控制结果,桩顶标高 以下,一般为 68 击, 以上为 8 击,计量验证夯扩直径为增桩体直径达到 500mm,控制桩位偏差小于 5%,按照上述工序自下而上进行成桩; 4)成桩过程中,再桩的上部夯锤的自由落程达不到 4m 时,增加夯锤击数,但控制夯锤的自由落程不得小于 3m。 5)成孔后及时检查桩孔的质量,对超差等采取措施及时处理,随时观察和掌握可能遇到的异常现象,如地下障碍、墓 穴等。 6)施工期间,要随时验证和调整有关施工技术参数,以确保成桩质量; 11 7)在成桩过程中应按规范规定要做详细的检测试验工作,以确保桩体压实系数不小于 ,桩间土平均挤密系数不小于。 8)在施工过程中,要加强管理,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技术规范规程,按照核定的施工参数和技术标准确性进行施工; 9)施工员、技术员、质检员要做好详细的施工记录和质量记录,及时向项目经理、项目工程师和监理工程师汇报质量问题,以便及时解决; 过程控制要求及质量标准 1)土的粒径小于 50mm,并不得有软素土,一般要求土的含水 量 19%22%; 2)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素土的含水率,力增接近最优含水率,所用黄土为现场开挖土。 3)质检员和试验员要取样抽查混合料的含水量以及其它质量标准,以控制混合料的质量达到技术标准,抽查取样每天 12 次; 4)拌合料的素土一般采用基坑开挖土,不足部分采取外运黄土; 5)本场地采用 DDC 工艺重锤夯实,如因地下含水量较大,可采用现场开挖渣填土和少量建筑垃圾作为硬料,解决地下含水量较大和地质松软等问题。 6)施工员、质检员和试验员要做好详细的施工记录,质量记录和试验检查记录,以便控制混合料的质量; 7)拌合料含水率控制以实验室击实报告提供的数据为准。 六 、过程管理控制要求 本工程施工 管理实施 GB/T19001IS09001 质量体系管理要求标准,贯彻执行我公司的质量手册,支持性程序文件和我公司有关管理文件,管理职责的规定,并制定合理的质量保证措施。 12 1)按照公司的质量体系文件要求,项目部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和质量保证体系,项目经理负责并层层落实管理职责; 2)工程师和质检员要做好测量定位、操平放线和班组的施工质量检查工作,加强关键工序的技术试验、技术规定、技术检查以及质量事故审理和隐蔽工程检查验收工作 ; 3)项目经理和项目工程师做好图纸会审,并组织施工管理人员认真学习研究图纸,确保对施工人员的技术交底、做到清楚、准确; 4)全部施工人员持证上岗,实行技术员、施工员、质检员、安全员全天跟班工作制,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及时处理; 5)实现项目经理领导下的项目工程师技术负责制,除该项目质检员外,班组设兼职质检员,并认真执行“三检制”,努力做到层层负责,人人把关; 6)各道工序之间,未经技术人员,质检人员、监理检查验证,不得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7)做好各道工序的施工记录,质量记录和质量检查记录,以便控制施工 过程的质量。 七 、管理组织 本工程施工成立项目管理部,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墙面落实我公司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机施工安全管理目标制,实施 ISO2020GB/TI90002020 的质量管理体系和质量保证体系,确保工程质量达到合格标准,施工管理达到文明安全工地标准。 管理人员: 13 项目经理部组成人员名单 序号 姓名 职务 职称 1 王健恒 项目经理 2 党宝国 项目 副 经理 3 党斌 技术员 4 田新跃 施工员(工长) 5 浦玮 安全员 6 李 青 资料员 各岗位人员职责: 项 目经理质量职责: 项目经理负责贯彻执行公司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对项目部的质量管理和施工质量负全责。 具体负责: 1) 项目经理向公司总经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