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管理体系审核员培训(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CCICCAS 来自 料库下载 45 信息交流 组织应建立并保持一套程序 , 用于有关其环境因素和环境管理体系的: a) 组织内各层次和职能间的内部信息交流; b) 与外部相关方联络的接收 、 文件形成和答复。 组织应考虑对涉及重要环境因素的外部联络的处理 , 并记录其决定。 CCICCAS 来自 料库下载 46 环境管理体系文件 组织应以书面或电子形式建立并保持下列信息 : a) 对管理体系核心要素及其相互作用的描述; b) 查询相关文件的途径。 CCICCAS 来自 料库下载 47 文件控制 组织应建立并保持一套程序 , 以控制本标准所要求的所有文件 ,从而确保: a) 文件便于查找; b) 对文件进行定期评审 , 必要时予以修订并由受权人员确认其适宜性; c) 凡对环境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具有关键作用的岗位 , 都可能得到有关文件的现行版本; d) 迅速将失效文件从所有发放和使用场所撤回 , 或采取其他措施防止误用; e) 对出于法律和 (或 )保留信息的需要而留存的失效文件予以标识。 所有文件均须字迹清楚 , 注明日期 (包括修订日期 ), 标识明确 ,妥善保管 , 并在规定期间内予以留存。 应规定并保持有关建立和修改各种类型文件的程序与职责。 CCICCAS 来自 料库下载 48 运行控制 组织应根据其方针 、 目标和指标 , 确定与所标识的重要环境因素有关的运行与活动。 应针对这些活动 (包括维护工作 )制定计划 , 确保它们在程序规定的条件下进行。 程序的建立应符合下述要求: a) 对于缺乏程序指导可能导致偏离环境方针和目标与指标的运行 , 应建立并保持一套以文件支持的程序; b) 在程序中对运行标准予以规定; c) 对于组织所使用的产品和服务中可标识的重要环境因素 , 应建立并保持一套管理程序 , 并将有关的程序与要求通报供方和承包方。 CCICCAS 来自 料库下载 49 应急准备和响应 组织应建立并保持一套程序 , 以确定潜在的事故或紧急情况 , 做出响应 , 并预防或减少可能伴随的环境影响。 必要时 , 特别是在事故或紧急情况发生后 ,组织应对应急准备和响应的程序予以评审和修订。 可行时 , 组织还应定期试验上述程序 CCICCAS 来自 料库下载 50 监测和测量 组织应建立并保持一套以文件支持的程序 , 对可能具有重大环境影响的运行与活动的关键特性进行例行监测和测量。 其中应包括对环境表现 、 有关的运行控制 、 对组织环境目标和指标符合情况的跟踪信息进行记录。 监测设备应予校准并妥善维护 , 并根据组织的程序保存校准与维护记录。 组织应建立并保持一个以文件支持的程序 , 以定期评价对有关环境法律 、 法规的遵循情况。 CCICCAS 来自 料库下载 51 不符合 ,纠正与预防措施 组织应建立并保持一套程序 , 用来规定有关的职责和权限 , 对不符合进行处理与调查 , 采取措施减少由此产生的影响 , 采取纠正与预防措施并予完成。 任何旨在消除已存在和潜在不符合的原因的纠正或预防措施 , 应与该问题的严重性和伴随的环境影响相适应。 对于纠正与预防措施所引起的对程序文件的任何更改 , 组织应遵照实施并予以记录。 CCICCAS 来自 料库下载 52 记录  组织应建立并保持一套程序,用来标识、保存与处置有关环境管理的记录。 这些记录中还应包括培训记录和审核与评审结果。 环境记录应字迹清楚 , 标识明确 , 具备对相关活动 、产品或服务的可追溯性。 对环境记录的保存和管理应使之便于查阅 , 避免损坏 、 变质或遗失。 应规定其保存期限并予记录。 组织应保存记录 , 在对其体系及自身适宜时 , 用来证明符合本标准的要求。 CCICCAS 来自 料库下载 53 环境管理体系审核  组织应制定并保持用于定期开展环境管理体系审核的一个或多个方案和一些程序,进行审核的目的是: a) 判定环境管理体系: 1) 是否符合对环境管理工作的预定安排和本标准的要求; 2) 是否得到了正确的实施和保持。 b) 向管理者报送审核结果。 组织的审核方案 ( 包括时间表 ) 的制定 , 应立足于所涉及活动的环境重要性和以前审核的结果。 为全面起见 , 审核程序中应包括审核的范围 、 频次和方法 ,以及实施审核和报告结果的职责与要求。 CCICCAS 来自 料库下载 54 管理评审  组织的最高管理者应按其规定的时间间隔,对环境管理体系进行评审,以确保体系的持续适用性、充分性和有效性。 管理评审过程应确保收集必要的信息,以供管理者进行评价工作。 评审工作应形成文件。 管理评审应根据环境管理体系审核的结果 、 不断变化的客观环境和持续改进的承诺 , 指出对方针 、 目标以及环境管理体系的其他要素加以修正的可能的需要。 CCICCAS EMS 55 小组活动 2 GB/T24001环境管理体系要素的逻辑关系 CCICCAS 来自 料库下载 56 环境管理体系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 管理评审 环境方针 组织结构和职责 、意识和能力 信息交流 运行控制 文件控制 记 录 监测和测量 不符合、纠正 与预防措施 环境因素 目标和指标 环境管理方案 法律与其他要求 环境管理体系审核 CCICCAS 来自 料库下载 57 第 3章 环境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  环境法 环境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或国际间共同制定我国参加并认可,强制执行,为调整因保护环境和自然资源、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的活动中所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 我国环境保护的基本政策 我国环境保护的基本政策是: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谁污染、谁负责和强化环境管理的政策。 CCICCAS 来自 料库下载 58 环境法体系 CCICCAS 来自 料库下载 59 有关环境的法律法规介绍  我国已签订的主要国际公约 《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 《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 《控制危险废物越境转移及其处置的巴塞尔公约》 《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生物多样性公约》 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我国宪法在环境与资源保护方面规定了国家的基本权利、义务和方针 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是我国环境保护的基本法。 由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1989年 12月 26日通过并公布实施。 CCICCAS 来自 料库下载 60 污染防治法和 资源保护法  污染防治法 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 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 ⑤《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  资源保护法 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  ②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 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 ⑤《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CCICCAS 来自 料库下载 61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 是指为了严格控制新的污染,对可能影响环境的工程建设、开发活动和各种规划项目,在工程兴建以前,对它的规划选址、设计以及在建设施工过程中和建成投产以后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进行调查、预测和评价,提出环境影响及防治方案报告,经主管当局批准后,进行建设的制度。 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20xx年 10月 28日九屇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于 20xx年 9月1日正式实施。 环境影响评价法共五章 38条,分为总则、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法律责任、附则。 CCICCAS 来自 料库下载 62 “ 三同时 ” 制度  是指建设项目需要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的制度。  其目的是为了防止建设项目产生新污染,破坏生态环境。 它与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相辅相成,是贯彻预防为主法律原则的一项重要的法律制度,是我国环境保护工作中一项创举。 CCICCAS 来自 料库下载 63 征收排污费制度  征收排污费制度是指对一切向环境排放污染物的单位和个体生产经营者,依照国家和地方法律和标准的规定,实行排污征收费用的制度。  它是根据 “ 谁污染谁负责 ” 的原则制定的,污染者要承担对社会污染损害的责任,运用经济手段,控制污染的一项重要环境政策。  20xx年 1月 30日国务院第 54次常务会议通过了 《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 ,自 20xx年 7月 1日起施行。 共六章 26条,分为总则、污染物排放种类、数量的核定;排污费的征收;排污费的使用;罚则和附则。 CCICCAS 来自 料库下载 64 限期治理制度  限期治理制度是指国家为了保障人民利益,对现已存在危害环境、并位于环境敏感区域的污染源,或位于非敏感区域,造成严重污染或潜在严重污染的污染源,由法定机关作出决定,强令其在规定的期限内完成治理任务并达到规定要求的制度。  如:国家重污染防治的三河(淮河、海河、辽河)、三湖(太湖、巢湖、滇池)、两区(酸雨、二氧化硫控制区)、一市(北京市)、一海(渤海湾),是限期治理的重点区域。 CCICCAS 来自 料库下载 65 排污申报登记制度  排污申报登记制度是指由排污者向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报其污染物的排放和防治情况,接受监督管理的一项法律制度。  排污申报登记制度是以改善环境质量为目标,以污染物总量控制为基础,对排污单位排放的污染物、污染物排放量和污染物排放去向所作的规定 CCICCAS 来自 料库下载 66 环境保护许可证制度  环境保护许可证制度是指从事有害或可能有害环境的活动之前,必须向有关管理机关提出申请,经审查批准,发给许可证后,方可进行该活动的一整套管理措施。  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等法律中已明确规定了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 CCICCAS 来自 料库下载 67 3 环境标准  环境标准通常是指为了防治环境污染、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社会物质财富和人体健康、保障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对环境保护中需要统一规定的各项技术规范和技术要求总称。  环境标准的性质  环境标准从属性上可分为强制性和推荐性标准。  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和法律法规规定必须强制执行的其他环境标准,属于强制性环境标准,强制性环境标准必须按法规规定强制执行。  强制性环境标准以外的环境标准属于推荐性标准。 推荐性环境标准被强制性环境标准引用,也必须强制执行。 CCICCAS 来自 料库下载 68 环境标准的分类  ①环境质量标准  ②污染物排放标准  ③方法标准  ④标准样品标准  ⑤基础标准  环境标准分国家环境标准、地方环境标准和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标准  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分国家环境标准和地方环境标准两个层次。  地方标准不能与国家标准相冲突,地方标准必须严于国家标准。 地方标准发布后,管辖区域内的一切企事业单位执行地方环境标准。 CCICCAS 来自 料库下载 69 水环境标准  ①《地表水环境质量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