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支箱梁预制施工方法及工艺内容摘要:
上绑扎完 毕后,用专用吊具吊装到内模上。 绑扎桥面泄水管处的钢筋时,由于桥面泄水孔直径远远大于钢筋间距,在绑扎时可采取两种方法,其一将泄水管周围的钢筋在制作时制成弧形,其二将其断开,然后用 字形钢筋进行加固。 ②钢筋骨架吊入模型之前须放置垫块,以保证混凝土所需要的保护层。 钢筋骨架底部的垫块需要承担整个骨架的重量,因此要求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以免发生变形;侧面垫块由于不承受骨架的重量,但在安装外模时容易错动,因此,采用圆形的垫块,以保证侧面的保护层。 垫块的厚度要符合设计要求。 (3) 预应力管道成型 预应力钢束通过的混凝 土管道,采用抽拔管或金属波纹管形成。 13 钢筋骨架绑扎完毕后才可以穿抽拔管或金属波纹管,穿管时要注意以下事项 : ①穿管采用前面一人牵引,穿过相应的网眼,后面有人推进的方法。 穿管过程中要注意防止管壁破裂。 穿管前如发现有微小裂纹应及时修补 ,在得到监理工程师的签字认可后进行下一道工序。 ②定位网片应与梁体纵向分布筋、下缘箍筋绑在一起,并要求绑扎牢固。 ③在绑扎钢筋骨架时,管道定位网片应同时按设计位置安放定位,定位网片在沿梁长方向的定位误差不得超过 5mm。 ④抽拔管表面有明显刮伤时不准使用。 ⑤金属波纹管表面刮伤或直径 不圆以及有死弯的不准使用。 ⑥金属波纹管一般情况下采用通长管,如果需要搭接则需要在接头处套以略粗的波纹管,两端用胶带缠结牢固。 (4) 钢筋骨架吊装 钢筋骨架吊装采用专门制作的吊架,吊架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以保证在吊运过程中不会发生变形及扭曲。 利用龙门吊将绑扎好的箱梁钢筋骨架吊至生产台座。 起吊及移运过程中,严禁急速升降和快速行走制动,以避免钢筋骨架扭曲变形 ,同时注意保护预应力管道在吊运过程中不会受到损坏。 图 钢筋骨架吊架示意图 0. 40. 1 6969 9969 9600 0200 0200 0200 0200 0200 010 00 0 14 箱梁钢筋骨架采用整体绑扎,整体吊装。 在外模安装完毕后将钢筋骨架 吊入,之后安装内模走形轨道,推入内模。 注意端模安装完毕后对顶班钢筋的验收检查。 预制箱梁的模板主要包括底模、内模、外模、端模以及各种连接件、紧固件等。 模板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应能保证梁体各部分形状、尺寸及预埋件的准确位置。 模型进场后应对模型进行细致全面的检查,并进行试拼装。 模板及制作尺寸允许误差见表。 箱梁模板组装见见图 ,模板安装及拆除工艺见图 和图。 表 110 模板制作及安装允许误差 序号 项 目 允许偏差( mm ) 1 模板总长 177。 10mm 2 底模板宽 +5mm、 0 3 底模板中心线与设计位置偏差 ≤ 2mm 4 桥面板中心线与设计位置偏差 ≤ 10mm 5 腹板中心线与设计位置偏差 ≤ 10mm 6 横隔板中心位置偏差 ≤ 5mm 7 模板倾斜度偏差 ≤ 3‰ 8 底模不平整度 177。 2mm /m 9 桥面板宽 177。 10mm 10 腹板厚度 +10mm、 0 11 底板厚度 +10mm、 0 12 顶板厚度 +10mm、 0 13 横隔板厚度 +10mm、 5mm 14 支座板处底模相对高差 ≤ 2mm 15 端模板预留孔偏离设计位置误差 ≤ 3mm 15 箱梁模板组装图 16 模板拼装工艺流程图 17 模板拆卸工艺流程图 18 (1) 底模安装 预制箱梁采用固定钢底模。 底模是分段运输进场的,底模拼接时需要注意保证各段的中心线放在同一直线上。 底模预设 反拱,在放置钢筋骨架之前,必须对底模进行调整,使之符合要求。 开始预制梁时,由于存在沉降,每生产 完一孔梁,都需要对底模进行调整。 等沉降稳定后可以减少检查的频次。 (2) 外模安装 外模采用底部拉杆连接底模,通过元宝铁固定标高,顶部采用顶部拉杆连接。 利用通过斜支撑及千斤顶调整外模高度。 拆模时,松开螺栓,松动斜拉杆及千斤顶,打开元宝铁,外模会在重力的作用下,同底模分然后进行箱梁调移工序。 (3) 内模安装 箱梁钢筋骨架吊装调整就位后,开始安装内模。 首先安装内模走形轨道,调整完毕后,推动内模进入箱梁,依靠油缸的驱动能使模板张开和收缩,其张开状态的外形尺寸与箱梁的孔洞尺寸吻合,其收缩状态小于箱梁端隔墙的内腔, 以利于整体内模车通过端隔墙。 为保证腹板厚度,防止灌注混凝土时内模左右移动,将内模与外模(在通风孔处)及端模用螺栓联结,内模拼装完毕后检查腹板的厚度,不可因模板偏向一侧而使腹板的厚度改变。 (4) 端模安装 端模板进场后应对其进行全面的检查 ,保证其预留孔偏离设计位置不大于 3mm。 端模制作时分上下两部分:底板和两腹板为下部分,顶板为上部分。 安装端模时先安装下部分,将抽拔管或波纹管穿过相对的端模孔慢慢就位,因管道较多,安装模型时应特别注意不要将抽拔管或金属波纹管挤弯,否则会造成端部有死弯。 另一方面要注意锚垫板在 对位 19 时避免顶撞钢筋骨架,以免引起支座板移位。 当外模,内模,端模安装完后,可以安装上拉杆,利用上拉杆将内模用顶杆顶住,以防灌注混凝土时内模上浮,并利用上拉杆定位吊装孔。 另外,根据设计要求、混凝土配合比、施工实际情况在内外模、底模设计时应预留混凝土压缩量并在拼装底模时设置反拱。 (5) 钢配件的制作要符合《钢筋焊接及验收规范》 GBJ18— 84 的要求,钢配件制作完毕,必须通过检查合格后方可使用,安装必须牢固,位置准确,外露部分进行防锈处理,处理的方法及标准符合设计要求。 支座板应保持平整,安装后预制梁四个支座 板相对高差不超过2mm。 当梁体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如设计无具体规定时,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 60%以上,梁体混凝土芯部与表面、箱内与箱外、表层与环境温差均不大于 15℃,且能保证梁体棱角完整时可以拆模。 但气温急剧变化时不宜拆模。 拆模时,先拆除端模,然后卸掉紧固件,拆掉内模撑杆,利用液压装置收起侧板,然后落下顶板,推出内模。 保证油缸同步的措施:液压整体内模在扩收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油缸不同步而造成扭曲变形而报废,无法修整。 为保证模板运行中不发生倾斜、扭曲等现象,液压系统采用一个电 机带 4 个齿轮泵,分别由管道连至 4 个油缸,每个泵仅负责一个油缸,依靠定量泵油来控制油缸同步。 由于模板与混凝土之间粘结力的原因,拆模时可能发生小车被拉起现象。 当模板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力大于小车自重时,就会出现上浮现象,为此须按小车自重与受力情况进行检算。 20 混凝土工程施工工艺见图。 图 混凝土工程施工工艺流程图 混凝土拌和用 6 台 50m3/h 强制式混凝土搅拌机,具有微机控制自动计量系统,并配备了制冰及加热拌和用水的设备。 粗、细骨料中的含水量应及时测 定,并按实际测定值调整用水量及砂石骨料用量;禁止拌和物出机后加水。 混凝土搅拌时投料顺序为:先投放砂、石和用水量的 70%~ 80%,砂石料检查 施工配合比 模板、钢筋检查 混凝土拌合 浇筑腹板砼 高 混凝土输送 浇筑底板混凝土 浇筑腹板混凝土 浇筑顶板混凝土 抹 面 自动养护棚就位 拆 模 通气蒸养 洒水养护 附着式振动器振动 附着式振动器振动 插入式振动器振动 平板式振动器振动。简支箱梁预制施工方法及工艺
相关推荐
A 需要由多种库存商品 B、 C、 D、 E、F 组成,所需商品 B、 C、 D、 E、 F 固定不变的,而商品 A 又要经常使用,就可以做一个商品 A的组成模板。 每次需要购入或销售该商品时,只需调出该模板即可生成该商品的草稿单据,这样就避免了每当要使用该商品时都要去 做一张“商品拆装单”,它大大的减少了你的录入,提高了经济效率。 在生产模版具有筛选功能,根据模版名称,生成商品,摘要筛选。
1 结束 审核 审核 审核 审批准 审批准 审核 审核 审批准 资金回收 筹资账务 处理 编制《筹资分析报告》 6 78 8 4 筹资业务管理流程控制 控制事项 详细描述及说明 阶段 控制 D1 1.财务部每年根据下年度初步资金预算及有关资金安排预测资金使用情况,编制筹资计划报财务部经理、财务总监审核并报总经理审批 2.筹资主管根据筹资计划办理与相关金融机构的借款或融资业务手续,借款合同或融资
.除在不可抗力或双方协议的情况下,本协议书不能取消。 3.如双方在协议期内有任何争议,应友好协商解决。 若协商不成,可提交深圳市经济仲裁机构促裁。 第十条本协议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持一份。 第十一条本协议从协议签定日起生效。 甲方(盖章): _________乙方(盖章): _________ 代表(签字): _________代表(签字): _________ _________年 ____月
分 策划中心 工作流程 (一)项目介入阶段 1. 认知 客户需求 ① 了解客户需求,解答客户问题; ② 对客户需求的理解陈述; ③ 界定工作范围; ④ 描述提出方案或方法的基本原理; ⑤ 项目组织的介绍; ⑥ 项目完成所要求的进度计划; ⑦ 确认项目执行可能产生的成本预算; ⑧ 确认客户期望项目团队提供什么样的交付物; ⑨ 确认客户期望的规格和特征; ⑩ 商定进一步洽谈的内容、时间及地点。
录单存草稿 审核 审核完成后过账 同一级允许设置多个人,只 要其中一个人审核就行 代销管理 提供受托业务和委托业务 委托发货 委托调价 委托结算 受托收货 受托调价 受托结算 信用管理 提供信用额度设置,单据信用提示和信用分析 同时提供信用付款天数管理和超期应收款报警 换货管理 提供采购换货和销售换货两种业务 开换货单 多套编号 提供多套编号设置和单据多套编号打印 序列号 提供商品严格序列号设置
8 80 kN 9 90 kN 10 100 kN 起裂荷载 (kN) 40KN 破坏荷载 (kN) 注:起裂荷载为裂缝开始出现 裂缝 时所加荷载的数值。 第 2 部分: 每级荷载作用下的应变值 荷载 应变值 测点 4 读数 测点 5 读数 测点 6 读数 测点 7 读数 1 10 kN 38 50 38 88 2 20 kN 99 168 109 174 3 30 kN 258 376 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