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养猪技术手册(修改版)内容摘要:

配种头数可供参考: 1 岁以内的青年公猪每日只可配种一次,每周最多 5 次;成年公猪每日可配两次,每 周最多 10 次。 配种或采精宜在早晚饲喂前进行,日配两次时应早晚各一次,间隔 8 10 小时以上。 配种后不要立即饮水、洗浴和饲 喂。 夏季天热时,公猪体力消耗显著,受胎率下降,因而在酷热的夏季要做到猪舍通风 良好,常给公猪洗澡,并注意预防睾丸炎,尤其在育成公猪过第一个夏天时要特别 注意这个问题。 造成公猪突然无精或死精的常见原因有:环境气温过高,睾丸炎,使用过度,饲养 水平过低,营养不全等。 因此在配种季节要注意精液品质的检查,根据精液品质及 时调整营养、运动和配种次数。 发生无精或死精时还可采用丙酸睾丸素进行治疗。 要特别注意做好交配记录,做到谱系清晰,防止近亲繁殖 第四章 母猪饲养管理及选择 第一节 后备母猪选育 种母猪必须具备生产足量的健康仔猪并能全部哺乳存活的能力,要达到这一目的,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选择和培育理想体形的种猪:留作后备母猪的仔猪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会发生变化,不一定全部都能用,需要定向选育,首先是要培育出中等肥瘦的体形,所谓中等肥瘦,其测量方法是以体长(两耳之间上额中突起至尾根部的背线)和胸围(肘后部用绳绕胸围拉紧的长度)两者相比,中型品种母猪理想的体长和胸围之比为 10: ,大型品种母猪理想的体长和胸围之比为 10:。 如果两者无差别或胸围大于体 长,即表示过肥,不适于作繁殖用。 合理饲养使其营养丰富、体躯紧凑、后躯丰圆、充满活力的健康的长方形体态尤为理想。 二、饲料要定量:猪是只知吃睡的家畜,不定量饲喂就容易过肥。 后备母猪体重达 80kg后要离开肥猪群,按种猪方法定量饲养以控制其发育,喂以含纤维素较多的配合饲料,限制饲喂高热能的饲料,到 8 月龄配种期间,日增重要控制在 450500 克。 饲料量的多少,以从给食到离槽的采食量为一次定量,日粮为这个数的三倍,采食量同猪的活体重之比,按风干配合饲料量计算:大约仔猪为 %,育成猪为 %,成年猪为 %,或采取限时自由采食方法,自由饮水。 饲喂时应根据个体情况酌情加减饲料量。 三、适当的运动和调教:阳光与猪的发育与疾病有密切的关系,给予后备母猪一定量的舍外运动,不仅使躯干发达、四肢结实,也能吸收太阳的紫外线照射,对种猪的健康十分重要。 实践证明不愿接近饲养员的猪发育缓慢,易流产和发生难产,分娩后也常有咬死、压死仔猪现象,因此从育成阶段就应适当调教后备猪,掌握猪只的个性,温和的呼叫、轻轻地抚摸。 猪体最敏感的部位是耳根部和下腹部,接触这些部位容易进行调教。 四、后备母猪对某些矿 物质、维生素的需要量比生长肥育猪要高一些,如后备母猪在50120kg 阶段,对钙、磷和有效磷的需要量比生长肥育猪要高 个百分点。 五、当后备母猪大于 140 日龄,体重大于 95kg 时,应将性欲高且口中有沫的公猪(必须喂饱)赶入后备母猪栏内(每次 15 分钟)进行充分接触试情,以提高后备母猪的发性率。 六、后备母猪第一次配种的条件: 1)大于 190 日龄; 2)体重 120~130kg; 3)背膘厚应在 16~18mm; 4)第二个发情期, 5)是否处于生产流程的最佳阶段。 第二节 母猪配种与选配 一、选配 所谓选配就是根据公母猪以前后代生产记录、本身生产记录或其父母及祖先生产记录(生长速度、饲料利用率、抗病能力、产仔率、是否有隐性遗传基因等),对交配的公猪和母猪进行合理的选择,以便在其后代中得到最佳的配合力,使其后代在生产实际中能够体现最佳的生产能力(生长速度、饲料利用率、抗病能力、产仔率等),从而可以利用有限的种猪资源提高生产。 二、母猪适时配种 所谓适时配种,就是正确掌握母猪的发情和排卵规律,及时交配或输精,使精子与 卵子在生活力最旺盛的时候相遇,达到受胎的目的。 母猪排卵一般发生在发情开始后 2448 小时,排卵高峰在发情后 36 小时左右,母猪排 卵持续 1015 小时或稍长时间。 卵子在生殖道内保持受精能力的时间是 810 小时,而精子在母猪生殖道内一般能保持 1020 小时有受精能力。 因此,配种要选择在母猪排卵前 23小时进行。 生产实践中,只要发情母猪接受公猪爬跨或用手按压母猪腰部呆立不动,就可以让母猪第一次配种,再过 812 小时进行第二次配种,效果较好。 观察到母猪的阴门肿胀开始消退,阴门开始裂缝,颜色由潮红变为淡红,便是适宜的配种时间。 配种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交配时间应选在饲喂前或饲喂后两小 时进行,交配地点以母猪舍附近为好,绝对禁止在公猪舍附近配种,以免引起其它公猪的骚动不安。 配种前用毛巾蘸 %的高锰酸钾溶液擦拭母猪臀部、肛门和外阴部以及公猪的包皮周围及阴茎,以减少母猪阴道和子宫的感染机会,减少流产和死胎。 当公猪爬上母猪后要及时拉开母猪尾巴,避免公猪阴茎长时间在外边摩擦受伤或造成体外射精。 交配时要保持环境安静,交配结束后要用手轻轻按压母猪腰部,不让它弓腰或立即躺卧以防止精液倒流。 准确及时记录配种日期和公、母猪耳号。 一般规模化猪场应在断奶后 6 天内进行 配种,超过 6 天建议推迟到下一个情期。 三、促进母猪发情排卵方法 为促使不发情母猪和屡配不孕的母猪正常发情排卵,在加强饲养管理的基础上可采 取如下催情措施: 诱情: 用试情公猪追逐久不发情的母猪,或把公母猪关在同一圈内,公猪的接触、 爬跨等刺激可促进发情排卵。 并窝:如实行季节分娩,母猪可在较集中的时间产仔,将产仔少的母猪所产的仔猪给其它母猪寄养,使这些母猪不再哺乳,就可很快发情配种。 激素催情:在生产中使用的激素有孕马血清、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及合成雌激素等。 按摩乳房:每 天早晨按摩乳房 10 分钟,连续 35 天,可促进母猪发情。 合圈:使不发情的母猪与正在发情的母猪合圈饲养通过发情母猪的爬跨可促进未发情的母猪发情排卵。 加强运动也有利于母猪发情。 第三节 妊娠母猪饲养管理 在妊娠母猪的饲养很重要,母猪在妊娠过程中就要做好分娩后给仔猪哺乳的准备,哺乳期母猪从日粮中所获得的营养几乎全部用于泌乳来哺育仔猪,因此一般来说在分娩和哺乳期所失去的体重应等于在妊娠期间所得到的补充,如果不注意妊娠母猪的营养,导致母猪在分娩和哺乳期失重过多,不仅会影响在下一个繁殖周期的发情受孕,而且会 直接危及母猪的健康。 一、妊娠母猪特点 世界上胎儿的发育,开始比较缓慢,随后逐渐加快,仔猪出生体重的 65%是在分娩前 一个月以内增加的,因此,妊娠母猪的饲养分为妊娠前期和妊娠后期两个阶段比较合理。 妊娠前期(妊娠前三个月)饲喂妊娠母猪配合饲料,妊娠后期 (妊娠最后一个月)饲喂哺乳母猪配合饲料。 二、妊娠母猪营养特点 为保证胎儿发育的营养需要,妊娠母猪对蛋白质和氨基酸、矿物质及各种维生素营养都有一定的要求。 配种时体重 175kg 的母猪,若妊娠期体增重 40kg,预 期窝产仔数 12 头,其妊娠期对各种营养物质 的需求如下表所示: 三、妊娠母猪饲养管理注意事项 妊娠母猪一般合群饲养,以提高圈舍利用率。 分群时应对母猪大小、强弱、体 况、配种时间等加以区分,以免大欺小,强欺弱。 妊娠前期每圈可养 45 头,妊娠后期每圈 23头,临产前 57 天转入分娩舍(产房)。 适当运动:在妊娠的第一个月为了恢复母猪体力。 重点是保证营养供 给,使母猪充分休息,少运动。 一个月后应使妊娠母猪每天自由运动 23 小时,以增强 体质并接受充足的阳光,妊娠后期应适当减少运动,临产前 57 天停止运动。 注意防暑降温和防寒保温 ,注意防病和猪体卫生,并要避免因机械损伤造成流产。 第四节 哺乳母猪饲养管理 一、哺乳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