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于 80%~ 小于90% 4 三 大于或等于 50%~ 小于80% 3 四 大于或等于 20%~ 小于50% 2 五 小于 20% 1 32 F 等标污染负荷 PH 等级 PH 得分 一 大于 6 .5 5 二 4 三 大于 小于或等于 大于或等于 6 .小于 7 3 四 2 五 大于或等于 小于或等于 8 1 33 重要环境因素评价标准 总评价公式 重要 EA标准 M=A•B •C •D •E M大于或等于1000 M=A+B+C+E+F M大于或等于 15 M=A •(B+C+D+E) M大于或等于 30 M=A •MAX(B、 C、 D、 E) M大于或等于 12 34 3) 重要环境因素清单 序号 重要环境因素(明确污染因子 /组分 /物质) 存在部门及工艺过程 环境影响 管理计划 目标指标 运行/应 急 评价: 日期: 审核: 日期: 批准: 日期: 35 环境因素识别评价方法:  识别方法:  以生命周期分析和污染预防的思想为指导,采用过程分析法、现场观察法、以及问卷调查法相结合的办法识别环境因素。  重要环境因素评价   、恢复能力、发生频率、相关方的利益;  ;  、法规、规章、标准和其他要求;  、能源、资源管理、化学危险品、土地复垦、水土保持等方面的规章和要求。 36 环境因素识别评价方法:   采用是非判断法加综合打分法相结合的办法评价,对资源能源的消耗,直接采用是非判断法判断,对其它的环境因素先采用是非判断法判断,判断结果为 “ 非 ” 者再采用综合打分法进行评价。   a. 凡是违法的或超标的,直接定为重要环境因素;  b. 紧急状态下的环境因素列为重要环境因素;  c. 凡列入 171。 国家危险废物名录 187。 的固体废弃物均列为重要环境因素;  d. 能源资源的消耗 —— 对有考核的部门,其水、电、煤、油、气的消耗直接定为重要环境因素。 37 环境影响发生频 等级 发生频次 得分 一 频繁发生,连续发生至每日一次经常发生, 5 二 每日少于一次至每周一次 4 三 每周一次至每月一次很少发生, 3 四 每月少于一次至每年一次不发生 /几乎不发生, 2 五 一年以上一次 1 38 .环境影响的恢复能力 等级 发生频次 得分 一 频繁发生,连续发生至每日一次经常发生, 5 二 每日少于一次至每周一次 4 三 每周一次至每月一次很少发生, 3 四 每月少于一次至每年一次不发生 /几乎不发生, 2 五 一年以上一次 1 体系策划与建立 1. 体系策划的内容和工作顺序 2. 制定环境方针 3. EMS体系文件框架设计 4. 确定结构及职责 1. 体系策划的内容和工作顺序 1) 制定环境方针 2) 设计体系文件框架 3) 确定组织机构及职责 4) 制定环境目标 、 指标和管理方案 5) 确定程序文件清单 6) 制定文件编写计划 41 2 制定环境方针 3. 环境管理体系文件的框架设计 适用、充分、简洁、有效、便于管理 4. 环境管理体系的组织结构 和职责划分 ( 1 ) 一般要求 ( 2 ) 职责和权限 ( 3 ) 需要注意的问题 (1) 一般要求 1) 组织结构四要素 2) 协商和确定 3) 不同层次和部门具有不同职责 4) 信息交流畅通 5) 考虑初评结果 6) 最高领导者承担最终责任 7) 部门领导承担部门的责任 8) 每一个层次和岗位都有相应责任 9) 与职责对应的权限和资源应该有保障 组织结构四要素  组织结构图  工作职责和范围描述  汇报途径  任务指示 (2) 职责和权限 1) 层次 2) 职责划分的索引和文件化 1) 层次 l 最高管理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