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复垦方案报告内容摘要:

11 选矿处理量 万吨 /年 8 12 原矿品位 Cu % WO3 % Mo % 13 产品方案 铜精矿 % 钨精矿 % 钨中矿 % 钼中矿 % 14 选矿回收率 Cu( %) % WO3( %) % 铜钨 矿 项目土地复垦方案 报告书 9 WO3( %) % Mo( %) % 15 矿山工作制度 采矿 d/班 /h 300/2/8 选矿 d/班 /h 300/3/8 16 企业职工总人数 人 179 坑口 人 98 选矿厂 人 66 矿部 人 15 其中:管理及技术 人 10 服务人员 人 5 主要经济指标 17 产品产量 Cu( %) 吨 WO3( %) 吨 WO3( %) 吨 Mo( %) 吨 18 销售收入 万元 精矿单价 其中: Cu( %) 万元 9000 元 /t WO3( %) 万元 75000 元 /t WO3( %) 万元 350 元 / t Mo( %) 123 12020 元 /t 19 项目总投资 万元 其中:建设投资 万元 建设期利息 万元 流动资金 万元 330 20 总成本费用 元/ t 材料费 元/ t 动力费 元/ t 工资及福利费 元/ t 修理费 元/ t 7 安全费用 元/ t 8 其他支出 元/ t 经营成本 元/ t 折旧费 元/ t 摊销费 元/ t 财务费用 元/ t 20 增值税 万元/年 其中:销项税额 万元/年 进项税额 万元/年 21 年税金及附加 万元/年 其中:资源税 万元/年 40 城市建设维护费 万元/年 教育附加费 万元/年 22 年销售利润 万元/年 23 年所得税 万元/年 24 所得税后利润 万元/年 铜钨 矿 项目土地复垦方案 报告书 10 25 盈余公积金 万元/年 26 公益金 万元/年 27 未分配利润 万元/年 28 静态投资回收期( i=10%) 年 含基建期二年 29 动态投资回收期( i=10%) 年 含基建期二年 30 税后内部收益率 % 项目所在地区自然环境与社会经济概况 自然环境概况 气象条件 境内年平均气温 ℃ ,月平均最高气温 ℃ ,月平均最低气温 9℃ ;年均最高气温 ℃ ,年均最低气温 ℃ ;年平均日照 ;太阳辐射总量 /cm2,年有霜日平均 15 天,无霜期 298 天;年降雨量 1468mm,春末夏初雨量集中, 4—6 月总雨量平均 680mm,占全年总雨量的 %, 11—1 月降雨量少,为 ,占全年降雨量的 11%;年内风的频率以东风居首,东北风次之,年平均风速为。 水文条件 地表水体不发育,无大河流,但地表水系还是比较发育,主要有一条常年性溪流经由小铁寨南流,水流常年不断,受季节影响较大;其它小沟溪流量较小,汇水范围内植被发育。 平水期流量一般为 50— 90L/S。 地形、地貌以及地质条件 1. 地形地貌条件 地势北高南低、东高西低,属低山丘陵 地貌,海拔标高为 — ,山势陡峻,沟谷发育,地形坡度多为 20— 45176。 不等,为侵蚀切割地形植被较好。 区内最高峰海拔 ,海拔最低在矿区北西部西侧的俚坑一带水沟中约 ,侵蚀基准面为 265 m。 矿区地形地貌见照片 铜钨 矿 项目土地复垦方案 报告书 11 照片 矿区地形地貌 2. 工程地质条件 矿区岩石 主要 为花岗岩,岩石力学强度一般较高,坑道稳定性较好,并且矿区没有发现较大的软弱滑动面,影响坑道稳定性的主要 因素 为 构造 破碎带和节理裂隙, 破坏了岩石的完整性,岩石多呈碎块状,岩石质量较差。 在 坑口由于风化作用, 需 木质和水泥支护 ,破碎带及大量裂隙发育处也需进行安全支护。 矿区工程地质类型属于以块状岩类为主的工程地质条件 简单、中等类型。 3. 水文地质条件 矿区为低山丘陵区, 海拔标高 — , 地形陡峻、切割 较强 , 大部分 矿体位于侵蚀基准面以上 , 有利于坑道的自然排水。 区内断裂构造发育,多为 张 扭性。 矿坑充水因素主要为大气降水和裂隙水。 因此矿区属于以裂隙含水层充水为主 的 水文地质条件简单的矿床。 4. 环境地质条件 矿区地质环境良好,属于环境地质一类。 矿区附近无污染源,地表、地下水水质良好,矿石 和废石不易分解出有害成分。 土壤状况 矿区均为低山丘陵区,山上为林地、灌木林地和杂草地,雨水充足,项目区主要为 铜钨 矿 项目土地复垦方案 报告书 12 红壤,土体呈红 — 红棕色,表土层暗棕色,多含铁、铝成分。 本项目区土层深厚,土体分异明显,铁铝富集较明显,粘土矿物以高岭石为主伴蛭石和水云母,土壤下层为较厚的粘重土壤,可做为尾矿库和废石场土地复垦时覆盖土源。 表层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为177。 ,全氮 177。 ,全磷 177。 ,全钾 175177。 ,速效磷甚缺,速效钾 100177。 69mmg/kg, 阳离子代换量 177。 , pH 值为 —。 矿区土壤剖面见照片 照片 矿区土壤剖面 植被状况 矿区内 水系密布,雨量丰沛,区内树木繁茂,杂草丛生,植被发育 ,植物多样性程度高。 山地植被有两种类型: 草本植被主要有各种蕨类植被和大芒、硬骨草、画眉草等,分布于海拔 700m以上的中山地区。 针阔叶混交林主要分布于海拔 300~ 700m的山坑峡谷及山坡上,在山谷中主要生长阔叶林,在山坡山脊处主要生长针叶林。 部分山地地区还生长有毛竹。 矿区植被见照片 铜钨 矿 项目土地复垦方案 报告书 13 照片 矿区植被 社会经济状况 2020 年 6 月,始兴被列为 “全国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地区 ”和被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为全省第一个生态建设示范县; 2020 年 9 月,全国 “三绿工程 ”办公室又将始兴县定为全国仅有的四个 “争创全国 „三绿工程 ‟示范县 ”之一。 全县有林面积 254 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 %,森林覆盖率达 %,活立木蓄积量 1000 万立方米,年生长量 60 万立方米,年产商品材 10 万立方米,均居全省之冠。 毛竹 20 万亩,蓄积量 2200 万条,年产毛竹 100 万条。 全县水电蕴藏量 万千瓦,小水电总装机容量累计已达 万千瓦。 罗坝镇行政区域总面积 316 平方公里,由原罗坝镇、原刘张家山乡、都亨乡合并而成,东与澄江镇和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毗邻,南与刘张家山林场和司前镇接壤,西与深渡水瑶族乡交界,北与顿岗镇交接。 东西长 18 公里,南北宽 20 公里。 下辖 12 个村委会、 1 个居委会和一个国营林场, 146 个村民小组,全镇总人口 21700 多人,其中农业人口 20700 人,耕地面积 公顷。 据统计, 2020 年全镇农村经济总收入 13700万元,对比上一年增长 %,人均纯收入 元 , 对比上一年增长 元。 发源于县境东南部山区的罗坝河从东南向西北贯穿全镇中部,交通发达,县道 X346 线及县道 X344 线两条道路全部水泥硬底化,横贯全镇中部,镇通村公路,除瑶民村外,其余各行政村全部实现了公路水泥硬底化,村通村公路,大部分自然村实现了道路水泥硬底 铜钨 矿 项目土地复垦方案 报告书 14 化。 全镇 12 个村委会办公条件逐步得到完善,实现办公楼房化。 教育、文教、卫生、文化逐步完善,全镇共有中学 2 间,小学校 7 间,除燎原小学外,其他学校全部实现了教学办公楼房化,在校学生 2376 人,初中毕业生升学率 70%,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文化设 施齐全,广播电视覆盖全镇, 90%的家庭可收看有线电视,群众文化生活日益丰富。 以沼气池建设来推动农村能源改革,促进农村改水、改厕、改灶“五改”工程,“蚕 —— 沼 —— 桑”、“猪 —— 沼 —— 果”两种生态农业模式得到广泛的推广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生态和经济效益。 目前全镇建成沼气池 2105 个,占全镇农业总户数的 52%。 矿 区内土地利用现状 参照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于 2020 年 8 月 10 日联合发布的“土地利用现状分类”标准( GB/T21010— 2020),根据矿区土地利用现状图和实地踏勘结果统计出 矿区土地利用现状、复垦区土地利用现状。 1. 矿区土地利用现状 矿区范围内土地总面积为 hm2,其中林地 、灌溉水田 、居民点。 土地利用情况及权属情况详见表。 表 矿区土地利用现状表 单位: hm2 一级地类 二级地类 三级地类 权属单位 所占比例 名称 编号 角田村 农用地 耕地 灌溉水田 111 % 林地 有林地 131 % 总计 % 建设用地 住宅用地 农村宅基地 253 % 总计 % 2. 破坏复垦区土地利用现状 根据《广东省始兴县小铁寨矿区猴子脑段铜钨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以及现场踏勘调查,破坏复垦区总面积为 ,全部为山地植被,即有林地。 破坏复垦区土 铜钨 矿 项目土地复垦方案 报告书 15 地利用表详见表 . 表 破坏复垦区土地利用 现状 表 单位: hm2 一级地类 二级地类 三级地类 破坏单元 破坏面积 所占比例 名称 编号 农用地 林地 有林地 131 尾矿库 % 废石场 % 表土堆存场 % 采矿工业场地 % 其他压占地 % 总计 % 铜钨 矿 项目土地复垦方案 报告书 16 项目生产工艺流程 矿 床 开采 1. 开采范围 根据开发利用方案,该项目确定的开采范围为拟申请划定矿区范围批复的范围。 2. 矿体赋存状 态及地形特点 设计开采的七条矿体呈脉状产出 ,矿体主要埋深在地表 480— 700 米标高间,平均水平厚度 — 米,倾角 62176。 — 85176。 ,都是急倾斜矿体。 矿体围岩主要为花岗岩,大部分围岩物理力学强度较好,岩石完整,坚硬、稳固性好。 矿区属低山丘陵地貌,山势陡峻,地形起伏较大,地形坡度 20176。 — 45176。 ,区内无国家重点保护的建筑和设施。 设计开采矿体全部位于当地侵蚀基准面以上,矿体围岩富水性中等偏弱,裂隙水是矿坑充水的主要因素,其补给主接受大气降水的补给。 3. 矿体特征 V V V V V V1 V14 等主要矿体特征如下: V1:分布于猴子脑矿段的最北部,主要由地表采沟 CG6 CG70、 CG71 揭露,浅部有 PD82控制。 地表实际控制长度约 150米,走向延长约 300米,地表出露标高 610640米,倾向延深 125 米,平均脉幅 米。 总体产状倾向北北西,倾角 7580 度。 脉石英灰白色,油脂光泽较强,致密块状,脉侧有云英岩。 脉中见黄铜矿、黑钨矿等金属矿物,Cu平均品位 %、 WO3 平均品位 %。 V2: V1 南侧平距 6080 米处,由西往东分别有 CG6 CG6 CG6 ML5 CG6ML5 CG6 CG6 ML60、 ML61 等点揭露控制,浅部有 PD82 揭露控制。 地表断续控制长度约 820 米,地表出露标高 600640 米,控制倾向深 115 米,平均脉幅 米。 倾向北北西,倾角 7580 度。 脉石英灰白色,强油脂光泽,致密块状,脉侧有云英岩。 民窿及坑道中揭露的矿脉不均匀见有黄铜矿、闪锌矿、黄铁矿、辉钼矿、黑钨矿等金属矿物, Cu平均品位 %, Mo 平均品位 %、 WO3 平均品位 %。 V3:紧邻 V2 的南侧平距 3050 米,由地表及浅部的 CG5 ML5 CG5 CG5ML5 ML5 ML。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