矩形顶管施工方案_图文内容摘要:

...................................... 68 武汉轨道交通 X 号线一期工程土建第 X 标段 XX 站 附属顶管施工方案 第 1 页 共 66 页 武汉轨道交通 X 号线一期工程土建第 X 标段 XX 站 附属顶管 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及说明 编制依据 《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的通知(建质 [2020]87 号); 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及现场调查所掌握的地质、环境资料; 设计图纸及图纸会审文件; 对现场及始发、接收车站周边环境的实地深入调查和了解;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 JGJ332020);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JGJ462020); 《施工现场安全生产保障体系》( DBJ089032020);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 (JGJ592020);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质量安全检查指南(试行)》 (建质 [2020]68 号 ); 《顶管工程施工规 程》( DG/TJ0820492020); 1《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22020); 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2020); 1《建筑工地施工现场供电安全规范》( GB5019493); 1《钢筋焊接及验收规范》( JGJ182020); 1《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82020); 1《市政地下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 DG/TJ082362020); 1《工程测量规范》( GB500262020); 编制说明 本方案适用于 XX站 附属Ⅰ、Ⅱ 号出入口 过路段 顶管始发、正常掘进、到达段施工,包含端头加固、管节预制、设备和管节吊装、通道顶管掘进、接口环梁施工等内容。 二、工程概况 地理位置及周边环境 武汉市轨道交通 X号线 一期工程 XX 站 位于鹦鹉大道,沿鹦鹉大道南北武汉轨道交通 X 号线一期工程土建第 X 标段 XX 站 附属顶管施工方案 第 2 页 共 66 页 向敷设。 车站东临鱼塘,西邻月湖、琴台大剧院,南临长江一桥匝道,北临长江广场。 鹦鹉大道规划道路红线宽 80 米, 经过交通导改后, 现状双向 6机动车道(由南向北 3机动车道,由北向南 3机动车道)。 为连接汉阳、汉口、武昌三镇的交通主干道,车流量较大 ,现状地面下管线涉及水务、电信、电力等市政管线。 与附属结构Ⅰ、Ⅱ号出入口相关的管线主要有三条,如下图所示: 图 附属结构周边管线图 对附属结构施工影响较大为平衡东西月湖水位的 PS,1000 砼管,埋深 6 米,与顶管施工端面最近仅 50cm,已向南改签,现距Ⅰ号出入口施工范围最近 40 米,基本不影响施工;其次为铸铁 给水管 , 埋深 约 2 米 , 直径 450, 正在使用 ,距顶管施工端面约 米;再次为 2 号出入口敞口段附近污水管,距离开挖面 米;另外在鹦鹉大道上分布有雨水管路群, ,300 波纹管,埋深均在地下 1 米左右。 表 附属结构 和管线关系 建(构)筑物名称 与通道距离 规格 材质 目前状况 平衡月湖水位管 距Ⅰ号出入口顶 管段 米 ,1000 砼 已废除 给水管 距顶管施工端面 米 ,450 铸铁 正在使用 污水管 距Ⅱ号出入口敞口段开挖面 ,1000 砼 正在使用 雨水管群 地下 1 米 ,300 波纹管 正在使用 工程简介 武汉轨道交通 X 号线一期工程土建第 X 标段 XX 站 附属顶管施工方案 第 3 页 共 66 页 车站共设置 3 个出入口和 2个紧急疏散出入口,以满足乘客进出车站及疏散要求,同时兼顾过街功能。 出入口通道型式为整体式钢筋混凝土矩形结构,敞口段及始发接 收井采用明挖法施工,围护结构采用钻孔灌注桩 +旋喷止水桩及内支撑系统支护。 Ⅰ 、Ⅱ 号出入口位于车站东南侧鹦鹉大道上的绿化带中,平行于鹦鹉大道布置。 其中过鹦鹉大道段采用顶管法施工,敞口段及始发接收井采用明挖法施工;Ⅰ号出入口长约 85 米,敞口段宽 米, Ⅱ号出入口长约 90 米,敞口段宽 米, 顶管段尺寸 均 为 (外包尺寸 )m。 Ⅰ号出入口顶管在鹦鹉大道东侧始发井始发,在鹦鹉大道西侧接收井接收,顶管段平均埋深 米;Ⅱ号出入口顶管在鹦鹉大道东侧始发井始发,掘进至鹦鹉大道西侧后顶管弃壳,顶管段平均埋 深 7米, 顶管管片 均 采用预制管片。 顶管段上方的鹦鹉大道是 连接汉阳、汉口、武昌三镇的交通主干道,车流量较大 ,对地面沉降控制要求高,施工难度较大。 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 工程地质 场区位于武汉市江汉一桥南岸,地形较为平缓,场区地面高程。 根据本次勘察资料显示,拟建工程场区所处地貌为长江Ⅰ级阶地,属河流堆积平原区。 车站范围内地层主要为近代人工填筑土层( Qml/)、湖积层( Ql/4)第四系全新统冲积层( Qal/4)。 场区沿线基岩主要为志留系( S)泥岩、粉砂岩,岩面整体上向北倾向 汉江。 据野外钻孔岩性描述、原位测试结果及室内土工试验成果,将拟建工程场地勘探深度范围内的地层划分为 5 大层 18 个亚层。 附属结构 开挖土层自上而下分为:( 11)杂填土,( 12)素填土,( 13b)黏土,( 31)黏土,( 32)粉质粘土,( 35)粉质粘土夹粉砂。 出入口敞口段底板位于 ( 31)黏土 层,顶管掘进断面位于 ( 13b)黏土 层。 13b 黏土:灰色~灰褐色,软塑,局部流塑,质较均,部分段含贝壳碎片,靠近月湖侧部分段顶部为淤泥质黏土。 呈层状分布于人工填土层下部,揭示层厚~。 水文地质 场区地表水体主要为月湖湖水,其水量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地表径流和人工蓄水,水位变幅较小。 武汉轨道交通 X 号线一期工程土建第 X 标段 XX 站 附属顶管施工方案 第 4 页 共 66 页 根据含水介质和地下水的赋存状况,可将场区内地下水划分为上层滞水、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承压水、基岩裂隙水三种类型。 1)上层滞水 主要赋存于填土层中,其含水与透水性取决于填土的类型。 上层滞水的水位连续性差,无统一的自由水面,接受大气降水和供、排水管道渗漏水垂直下渗补给,水量有限。 勘察期间,稳定水位埋深多在 ~。 2)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承压水 主要赋存于 35层粉质黏土夹粉砂及 41 层粉、细砂层中, 具承压性。 3)基岩裂隙水 主要赋存于强~中等风化基岩裂隙中,与上覆透水层水力联系密切。 基岩裂隙水总体水量贫乏。 根据水质分析成果, 对顶管施工影响较大主要为地表水,即月湖湖水。 另外,施工场地内分布有雨水管路网,管路埋深约地下 1米,部分管路可能存在破损情况,管内存水会向周围土 体渗漏。 图 XX 站 总平面图 武汉轨道交通 X 号线一期工程土建第 X 标段 XX 站 附属顶管施工方案 第 5 页 共 66 页 图 Ⅰ号出入口场地布置图 图 Ⅱ号出入口场地布置图 武汉轨道交通 X 号线一期工程土建第 X 标段 XX 站 附属顶管施工方案 第 6 页 共 66 页 三、 施工计划 工期 计划 Ⅰ号出入口 Ⅰ号出入口顶管施工计划为: 2020 年 7月 25 日 —— 2020 年 8月 20 日。 Ⅱ 号出入口 Ⅱ号出入口顶管施工计划为: 2020 年 8月 22 日 —— 2020 年 9月 20 日。 材料计划 投入顶管机顶进施工的施工材料 计划 如下表 : 表 材料 投入 表 序号 材料名称 规格 单位 数量 备注 1 管节 6900mm 4900mm 1500mm 节 31 2 管节 6900mm 4900mm 1000mm 节 2 3 膨润土 T 16 4 水泥 T 4 5 电缆线 m 95 设备计划 投入顶管机顶进施工的设备、工机具等 计划 如下表 : 表 顶管顶进施工 设备、 工机具 计划表 序号 名 称 规 格 单位 数量 备注 1 履带式起重机 QUY200/200t 履带吊 台 1 2 交流电焊机 400A 台 2 3 钢丝绳 637+1φ65mm10m 条 4 4 钢丝绳 637+1φ56mm10m 条 4 5 钢丝绳 637+1φ34mm10m 条 4 6 钢丝绳 637+10m 条 2 7 土压平衡顶管机 6900mm 4900mm 台 1 8 对讲机 台 4 9 卷扬机 台 1 武汉轨道交通 X 号线一期工程土建第 X 标段 XX 站 附属顶管施工方案 第 7 页 共 66 页 序号 名 称 规 格 单位 数量 备注 序号 名 称 规 格 单位 数量 备注 10 出土小车 台 2 11 注浆泵 SYB50501 台 2 12 潜水泵 台 3 13 污泥泵 NL10016 台 3 14 空压机 3m3 台 2 15 全站仪 GTS6 台 1 16 经纬仪 J2 台 2 17 水准仪 S3 台 2 四、 顶管机概况 刀具配置 图 矩形顶管机示意面 本顶管机配置刀盘 8个,各刀盘直径: ,2450 4 只、 ,2020 2 只、 ,1300 2 只,武汉轨道交通 X 号线一期工程土建第 X 标段 XX 站 附属顶管施工方案 第 8 页 共 66 页 厚度 200mm;刀具配备有先行刀、切削刀、中心刀三种,考虑到每次顶进距离较短,在本顶管选型中不考虑顶进过程中换刀。 主要参数如下: 开口率: 60% 切削率: % 搅拌率: % 耐磨措施: 耐磨焊 刀座设计: 花键联接 刀具配置、焊接样式,数量详见下文 : 先行刀配置 适当配置先行刀,先行刀在开挖面沿径向分层切削,先行刀高度稍低于中心刀但高于切削刀,与切削刀保持一定的高度差,发挥其高耐磨、工作截面相对较小和分配扭矩小的特点,可以有效防止切削刀的超前 磨损。 主切削刀 主切削刀正反方向布置,确保每个轨迹最少有 2 把;主切削刀排列方式为整体连续排列。 针对粉质粘土、粉土和粉细砂地质,主切削刀部分的合金采用大块圆角、高韧性、高耐磨性合金侧嵌式,以保证主切削刀能够承受粉质粘土、粉土、粉细砂的冲击和磨损,用于切削,进土。 周边切削刀配置 在此地质条件下,刀盘外缘配置周边切削刀,保证开挖直径。 中心刀配置 顶管机 8个刀盘中心采用中心刀,用于切削、定位。 搅拌棒配置 为了预防结泥饼,每只刀盘幅臂背后焊接搅拌棒,在刀盘转动的 同时,搅拌棒跟随转动,防止土体在刀盘形成结泥饼及快速排渣,具体尺寸详见下图。 武汉轨道交通 X 号线一期工程土建第 X 标段 XX 站 附属顶管施工方案 第 9 页 共 66 页 图 搅拌棒设置图 刀具磨损检测 因顶进距离短,地层对刀具磨损较小,在刀具耐磨性上做了加强,无需配置刀具耐磨损检测。 以下是顶管机刀盘配置示意图 下部直径 D2450 的刀盘配置 图 下部直径 D2450 的刀盘配置图 表 下部直径 D2450 的刀盘配置 表 下部 D2450 刀盘(刀盘一) 序号 名称 数量 功能 1 中心刀 1 切削、定位 2 主切削刀 A 19 切削,进土 3 主切 削刀 B 19 切削,进土 4 边切削刀 A 6 成孔切削,进土 5 边切削刀 B 6 成孔切削,进土 6 周边切削刀 6 保径 武汉轨道交通 X 号线一期工程土建第 X 标段 XX 站 附属顶管施工方案 第 10 页 共 66 页 7 双刃先行刀 22 先行分割切削 上部直径 D2450 的刀盘配置 图 上部直径 D2450 的刀盘配置图 表 上部直径 D2450 的刀盘配置 表 上部 D2450 刀盘(刀盘二) 序号 名称 数量 功能 1 中心刀 1 切削、定位 2 主切削刀 A 17 切削,进土 3 主切削刀 B 17 切削,进土 4 边切削刀 A 6 成孔切削,进土 5 边切削刀 B 6 成孔切削,进土 6 周边切削刀 6 保径 7 双刃先行刀 22 先行分割切削 中部 D1300 刀盘配置示意图 武汉轨道交通 X 号线一期工程土建第 X 标段 XX 站 附属顶管施工方案 第 11 页 共 66 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