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工程图形文字符号内容摘要:
凹瘪现象,一般弯扁程度不应大于管子外径的10%。 ( 16) 电缆管安装时应小于 %的排水坡度。 ( 17) 电缆敷设必 须符合以下规定:电缆严禁有绞拧,铠装压扁,护层断裂和表面严重划伤生等缺陷,直埋铺设时,严禁在管道的上面或下面敷设,并且做好隐敞工程记录。 ( 18) 制作电缆终端的接头前应检查电缆绝缘纸受潮及相位连接情况所使用的绝缘材料应符合要求,配件应齐全,制作过程应一次完成,不得受潮。 ( 19) 电力 电缆的终端头与电缆接头的外壳与该处的金属电缆外套及铠装层均应接地良好,接地线应采用其截面不小于 10MM2 的钢绞线,剥切时不得伤及线芯的绝缘层。 5. 防雷接地装置质量控制 根据《接地装置安装》 86D563 《利用建筑物金属体 做防雷及接地装置安装》 86SD566 《等电位联接安装》 97SD567。 ( 1) 避雷网焊接时应搭接焊接,搭接长度为其宽度的 2 倍,双面施焊,不少于三边。 不能出现夹渣、咬肉,裂纹及处理不干净的现象,施焊处做好防腐处理。 ( 2) 利用主筋作引下线时,按设计要求找出全部主筋位置,用油漆作好标记距室外地坪 米焊好测试点,随钢筋逐层串联焊接至顶层,焊接出一定长度的引下线,搭接长度下应小于 100mm 的 Ф12镀锌圆钢。 做好隐检记录。 ( 3) 工作接地、保护接地、防雷接地、总等电位端子板共用一个接地网的接地装置,电阻不大于 4 欧姆。 所有带电的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均可靠接地。 ( 4) 接地网埋入深度和接地体的打入深度要符合设计要求。 ( 5) 接地连接方式采用搭接焊,搭接的长度不小于扁钢宽度的 2 倍、圆钢直径的 6 倍,三棱边焊接。 ( 6) 接地母线在距接地体顶端 50mm 处与接地体焊接。 焊口牢固无虚焊,焊口补刷青漆。 ( 7) 对埋地的接地极、接地线在回填之前,由业主现场施工员确认后,方可进行回填,并及时绘制隐蔽工程记录。 ( 8) 接地电阻的测试严格按要求设计要求进行,在雨季到来之前,主接地系统施工完毕。 ( 9) 工艺设备的静电接地 点和电气设备的保护接地点采用螺栓与接地干线相联。 ( 10) 避雷带及其接地装置,采取自下而上的施工程序,首先安装接地装置,再安装引下线,最后安装避雷带。 ( 11) 接地干线如过建筑物沉降缝时,留有余量,接地干线过墙壁时用钢管保护。 ( 12) 避雷线及接地引线采用满焊连接。 避雷线的支撑点均匀牢固,引下线在距地平面 1800mm 处设置断接卡。 6.配电箱回路及用电设备绝缘的质量控制。 对电气配线系统绝缘电阻需测试两次,第一次测试记录是在配线工程穿线、焊接包头后进行,应按配线系统回路测试,应真实无遗漏。 第二次测 试记录是在电气设备安装完毕后,通电调试之前再进行一次全面测试。 测试方法要求与第一次绝缘电阻测试要求相同。 四 .质量管理点的管理措施 1. 质量管理点的设置:监理工程师对安装工程质量目标的重要项目、薄弱环节、关键部位、施工部位需控制重要的质量特性,对影响工期质量、安全等重要因素的环节、新工艺、新技术的施工环节及易出质量通病的项目设置管理点。 2. 操作标准:首先由项目技术负责人制定管理点工艺流程图,编出过程号,然后按 “施工要点和要求 ”及所列规范、质量标准制定详细的质量管理点作业指导书,由各专业施工员向班组作 详细的技术交底。 监理工程师必须严格按质量控制点和质量要求进行认真检查,如发现质量不合格,应与施工员一道认真查找原因,制订整改措施及预防措施,直至合格为止。 对质量管理点进行多频次监控,随时抽查并保证 100%的合格率。 SR: 沿钢线槽敷设 BE: 沿屋架或跨屋架敷设 CLE:沿柱或跨柱敷设 WE: 沿墙面敷设 CE: 沿天棚面或顶棚面敷设 ACE:在能进入人的吊顶内敷设 BC: 暗敷设在梁内 CLC:暗敷设在柱内 WC: 暗敷设在墙内 CC: 暗敷 设在顶棚内 ACC:暗敷设在不能进入的顶棚内 FC: 暗敷设在地面内 SCE:吊顶内敷设 ,要穿金属管 一,导线穿管表示 SC焊接钢管 MT电线管 PCPVC 塑料硬管 FPC阻燃塑料硬管 CT桥架 MR金属线槽 M钢索 CP金属软管 PR塑料线槽 RC镀锌钢管 二,导线敷设方式的表示 DB直埋 TC电缆沟 BC暗敷在梁内 CLC暗敷在柱内 WC暗敷在墙内 CE沿天棚顶敷设 CC暗敷在天棚顶内 SCE吊顶内敷设 F地板及地坪下 SR沿钢索 BE沿屋架,梁 WE沿墙明敷 三,灯具安装方式的表示 CS链吊 DS管吊 W墙壁安装 C吸顶 R嵌入 S支架 CL柱上 沿钢线槽: SR 沿屋架或跨屋架: BE 沿柱或跨柱: CLE 穿焊接钢管敷设: SC 穿电线管敷设: MT 穿硬塑料管敷设: PC 穿阻燃半硬聚氯乙烯管敷设: FPC 电缆桥架敷设: CT 金属线槽敷设: MR 塑料线槽敷设: PR 用钢索敷设: M 穿聚氯乙烯塑料波纹电线管敷设: KPC 穿金属软管敷设: CP 直接埋设: DB 电缆沟敷设: TC 导线敷设部位的标注 沿或跨梁(屋架)敷设: AB 暗敷在梁内: BC 沿或跨柱敷设: AC 暗敷设在柱内: CLC 沿墙面敷设: WS 暗敷设在墙内: WC 沿天棚或顶板面敷设: CE 暗敷设在屋面或顶板内: CC 吊顶内敷设: SCE 地板或地。电气工程图形文字符号
相关推荐
360 华达机械厂 17 21 40 58 72 湖南双峰农机行业 73 99 126 146 168 娄底煤矿机械 行业 29 39 45 62 83 三一集团 50 56 70 83 92 浙江万向集团 22 25 28 36 54 深圳其它订单培养企业 75 83 104 152 186 东莞订单培养企业 30 32 40 67 91 合计 562 677 822 1035 1304
机的源泉。 年轻干部一定要修炼勇于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 雄心。 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 要有那么一股蓬勃朝气的冲劲、闯劲。 要克服自满思想。 不能满足于自己的成绩,以创新的意识、创新 的精神、创新的思路开展工作。 要克服畏难情绪。 要有战胜困难的勇气,解决问题的决心,应对挑战的办法。 要正确处理好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关系,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处理好借鉴经验与结合实际的关系。 九是 信心。
明的相、零、地线的位置接线,暗装开关、插座的面板应与墙面平。 安装时先将盒内甩出的导线留出维修长度,削出线芯,将独芯导线线芯直接插入开关、插座面板的接线孔内,用顶丝压紧,注意线芯不得外露,然后将开关或插座推入盒内,用配套螺丝固定牢固,固定时要使面板端正。 装 明装配电箱底口距地 ,用膨胀螺栓直接固定在墙上,配电箱应安装在安全、干燥、易操作的场所,配电箱内配线应排列整齐,并绑扎成束,压头牢固可靠
............................. 40 附件五: ............................................................................................................................................ 42 附件六: ............
训室建设的探讨 高职电气化铁道技术专业人才需求调研与人才培养建议 探究电气化铁道供电系统新技术的发展 试析电气化铁道供电系统负序电流 试析电气化铁道供电系统负序电流 电气化铁道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与人才需求的研究 探究电气化铁道供电系统新技术的发展 电气化铁道接触网线路防雷技术探讨 电气化 铁道长大隧道牵引回流与接地技术分析 电气化铁道接触网防雷研究与改造 交流电气化铁道通信电磁防护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