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工程施工验收资料表格汇编_图文内容摘要:
厢中心 上样板对角线 下样板对角线 安装单位 专业技术负责人 质量检查员 放线人 注:表中的符号要与示意图中的符号字母一致;对角线指门口中心点与轿厢道轨端面中心的距离。 电梯电气装置安装检查记 录(一) 豫 DT— 工程名称 建设单位 检查区域 检查日期 序号 检验项目 检验内容及其规范标准要求 检查结果 1 主电源开关 位置在机房入口,各台易识别,容易适当,距地面 ~ 不应切断与电梯有关的照明、通风、插座及报警电路 2 机房照明 与电梯分开,在机房入口处设开关,地面照度≦ 200LX 3 轿厢照明和 通风电路 电源可由相应的主开关进线侧获得 在相应主开关近旁设置电源开关进行控制 4 轿顶照明及 插座 应装设照明装置或设置安全电压的电源插座 轿顶检修 220V 电源插座( 2P+PE 型)应设明显标志 5 井道照明 电源宜由机房照明回路获得,在机房和坑底设置控制开关 在井道最高和最低处 ,并设中间灯,照度≦ 50LX 6 接地保护 所有电气设备的外露可导电部分均应可靠接地或接露 保护线和工作零线始终分开,保护线采用黄绿双色绝缘导线 保护干线截面积不得小于电源相线,支线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各接地保护端应易识别,不得串联接地,接地电阻值应≧ 4Ω 电梯轿厢可利用随行电缆的钢芯或不少于 2 根芯 线接地 7 控制屏柜 布局合格,固定可靠,基础高出地面 100~ 200mm 垂直度偏差≧ 正面距门窗、维修侧距墙≦ 600mm,距机械设备≦ 500mm 8 防护罩壳 在机房内必须防止直接触电。 所有外壳防护等级最低为 IP2X 9 线路敷设 各台电梯的供电电源应单独敷设或采取隔离措施 机房、井道内应使用金属电线管槽,严禁使用可燃性的管槽 签字栏 建设(监理)单位 安装单位 专业技术负责人 专业质检员 班组长 电梯电气装置安装检查记录(二) 豫 DT— 工程名称 建设单位 检查区域 检查日期 序号 检验项目 检验内容及其规范标准要求 检查结果 10 电线管槽 距轿厢、钢丝绳 机房内≦ 50mm,井道内≦ 20mm 水平和垂直偏差 机房内≧ 2/1000 井道内≧ 5/1000,全长≧ 50mm 均应可靠接地或接零,但线槽、软管不得作保护线使用 轿厢顶部电线应敷设在被固定的金属电线管、槽内 11 电线槽 在机房地面敷设时,其壁厚≦ 位置正确,安装牢固,每根线槽不应少于 2 点固定 接口严密,出线口无毛刺,槽盖齐全平整,便于开启 12 电线管 应用管卡固定,间距均匀(符合电气安装标准) 与线槽、箱、盒连接处应用锁母锁紧,管口装设护口 暗敷设时,保护层厚度≦ 15mm 13 金属软管 用于不易受机械损伤的分支线路,长度≦ 2m 不得损伤和松散,与箱、盒、设备连接处应使用专用接头 应安装平直牢固,固定点间距均匀应≧ 1m 端头及拐弯处固定距离应≧ ,弯曲半径应≦其外径的 4 倍 与管、箱、盒应采用专用接地夹连接,保护线应采用≦ 4mm2 多股铜线 14 轿厢操作盘及显示面板 应与轿厢贴实,洁净无划伤 按钮触动应灵活无卡阻,信号应清晰正确,无串光现象 15 防腐 附属构架、电线槽、电线管等均应涂防锈漆或镀锌,无遗漏 签字栏 建设(监理)单位 安装单位 专业技术负责人 专业质检员 班组长 电梯电气装置安装检查记录(三) 豫 DT— 工程名称 建设单位 检查区域 检查日期 序号 检验项目 检验内容及其规范标准要求 检查结果 16 导线 应使用额定电压不低于 500V 的铜芯绝缘导线 电缆的绝缘或护套表面应有制造厂名、型号和电压的连续标志,标志应字迹清楚,容易辨认且耐擦 动力线路与控制线路应隔离敷设,抗干扰线路按产品要求 电线管、槽内无积水、污垢 接线编号齐全清晰,保护线端子、电压 220V 以上的端子和主电源断开后仍带电超过 50V 的端子应有明显标记 出入电线管、槽的电线应有护口或其他保护措施 电线槽拐弯、导线受力处应加绝缘衬垫,垂直部分应可靠固定 电线管内导线总截面积≧管内净截面积的 40% 电线槽内导线总截面积≧槽内净截面积的 60% 配线应绑扎整齐,留备用线,其长度与箱、盒内最长的导线相同 线槽内应减少接头,接头冷压端子压接可靠,绝缘良好 全部电线接头、连接端子及连接器应设置于柜、盒内或为此目的而设置的屏上 导线和电缆的保护外皮应完全进入开关和设备的壳体或应进入一个合适的封闭装置中 如果不使用工具就能将连接件或插接式装置拔出时,则应保证重新插入时,绝不会插错 17 绝缘电阻 导体之间、导体对地之间应> 1000Ω /V。 动力电路和电气安全装置电路应≦ ;控制回路和照明回路≦ 签字栏 建设(监理)单位 安装单位 专业技术负责人 专业质检员 班组长 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安装与土建交接检查记录 豫 DT— 020 工程名称 建设单位 土建设计图号 电梯厂设计图号 梯 号 交接检查日期 土建布置示意图: 检测项目 设计要求 检测数据 允许偏差( mm) 水平基准线标识 机房宽度 机房深度 支承宽度 支承长度 中间支承长度 支承水平间距 0~ 15 扶梯提升高度 15~ +15 支承预埋铁尺寸 提升设备预留措施 检查意见: 参加 检查 单位 建设(监理)单位 土建单位 安装单位 代表: 年 月 日 代表: 年 月 日 代表: 年 月 日 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的相邻区域检查记录 豫 DT— 021 工程名称 建设单位 检查区域 检查日期 序 号 检验项目 检验内容及其规范标准要求 检查结果 1 出入口畅通区 其宽度不应少于扶手带中心线之间的 距离,纵深尺寸从扶手带转向端起应不小于 ;如该区宽度大于扶手带中心间距两倍时,其纵深尺寸可减至 2m 2 照明 地面处的光照度:室内≦ 50LX,室外≦ 15LX 3 防碰挡板 当扶手带中心线与障碍物或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的交叉间距小于 时,应在外盖板上方设置无锐利边缘的垂直防碰挡板,其高度应不小于 ,软连接的链绳自由长度应小于 75mm 4 净空高度 梯级、踏板或胶带上空垂直净高度严禁小于 5 防护栏 自动扶梯与楼层地面开口部之间应设置保证安全的栏杆或屏障,其高度严禁小于 6 防护网 当开口与扶梯间距大于 200mm 时,应设防止物品下落的防护网,网孔密度不能让直径大于 50mm 的球落下,骨架应用钢材制作 7 护板 出入口应设置防儿童钻爬的护板,其高度应不小于 ,与扶手装置及其他设施的间隙应不大于 100mm 8 扶手带外缘 与墙壁或障碍物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 80mm,该距离应保持至梯级、踏板或胶带上方不小于 的高度 相邻平行或交叉设置的自动扶梯,其扶手带外缘间距不应小于 120mm 9 标志须知 应采用汉字,位置明显,材料经久耐用。 内容应符 合GB16899《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的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的规定 签 字 栏 建设(监理)单位 安装单位 专业技术负责人 专业质检员 班组长 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电气装置检查记录(一) 豫 DT— 工程名称 建设单位 检查区域 检查日期 序 号 检验项目 检验内容及其规范标准要求 检查结果 1 主开关 每台 1 个,装设在驱动主机或控制装置附近,能迅速而容易的操纵,具有稳定的断开和闭合位置,并能保持在断开的位置不切断电源插座或检修照明电路的电源 2 照明电路 、开关、插座 各分离机房、驱动和转向站内应设固定的照明和插座 在金属结构内应常备手提行灯,并配备足够的电源插座 插座应是 220V( 2P+PE 型)或安全电压型式 电源应和主机电源分开,或由主开关之前的分支电缆供电。 各回路的保护开关应位于主开关近旁,并应有明显的标志 3 防护罩壳 在各分离机房驱动和转向站内应采用防护等级至少为 IP2X的防护罩以防止直接触电 4 接地保护 电气设备金属罩壳均应有易识别的接地端。 接地线应分别直接可靠的接至接地端上,不得互相串接后接地,接地电阻值≧ 4Ω 接地保护线应采用黄绿双色绝缘铜芯导线,并应与零线始终分开 接地干线的截面积不得小于相线;支路采用裸铜线时应≦4mm2,采用绝缘铜芯导线时应≦ 金属软管或线槽均应可靠接地或接零,但不得作为保护线使用 签 字 栏 建设(监理)单位 安装单位 专业技术负责人 专业质检员 班组长 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电气装置检查记录(二) 豫 DT— 工程名称 建设单位 检查区域 检查日期 序 号 检验项目 检验内容及其规范标准要求 检查结果 5 线路敷设 各台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的电源线路应单独敷设或采取隔离措施 所有管线应采取不延燃型材料,并应有防止机械损伤的措施 导线敷设总截面积(包括外护层)不得超过线槽净截面积的60%;不得超过线管净截面积的 40% 动力线路与控制线路应隔离敷设,抗干扰线路按产品要求 配线应绑扎整齐,接线编号应齐全清晰 6 金属软管 不得损伤和松散,与箱、盒、设备连接处应使用专用接头 应安装平直牢固,固定点间距均匀且应≧ 1m,端头及拐弯处固定距离应≧ ,弯曲半径≦其外径的 4 倍 与管、箱、盒应采用专用接地夹连接,保护线应用≦ 4mm2多股铜线 7 导线连接 电缆的绝缘或护套表面应有制造厂名、型号和电压的连续标志,标志应字迹清楚,容易辨认且耐擦 保护线端子、电压 220V 以上的端子和主电源断开反仍带电超过 50V 的端子应有明显标记 全部电线接头、连接端子及连接器应设置于柜、盒内;导线和电缆的保护外皮应完全进入开关和设备的壳体内 8 绝缘电阻 导体之间、导体对地之间应> 1000Ω /V。 动力电路和电气安全装置电路应≦。 控制回路和照明回路≦ 签 字 栏 建设(监理)单位 安装单位 专业技术负责人 专业质检员 班组长 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整机安装质量检查记录 豫 DT— 023 工程名称 建设单位 梯 号 检查日期 序号 检验项目 检验内容及其规范标准要求 检查结果 1 一般 要求 所有外露部件如装饰板、围裙板、扶手支架、扶手导轨、内外盖板、护壁板等应表面完整光滑,其接缝处的凸台不应大于 2 装饰板(围板) 应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和刚度,除梯级、踏板或胶带以及扶手带以外的运动部分均应完全封闭在 无孔的围板内(可设通风孔) 3 护壁板(护栏板) 应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其边缘应呈圆角或倒角状,对接处间隙不应大于 4mm(玻璃护壁板之间应有间隙) 4 围裙板梯 级踏板 应设防夹装置或在梯级踏面两端提供黄色标记 与梯级或踏板任一侧的水平间隙应≧ 4mm,两侧间隙总和≧ 7mm 与自动人行道踏板或胶带的间隙应≧ 4mm,围裙板垂直投影不允许与踏板或胶带产生水平间隙 5 扶手带 截面形状与导向件组合后,不应挤夹手指,开口处与导向件的距离在任何情况均不得超过 8mm 导向和张紧在正常工作 情况时不会脱离扶手导轨 6 桁架 (机架) 应能承受扶梯满载重量,其最大挠度应符合 GB16899 中 的要求(可核查有关证明文件) 支承固定可靠,当提升高度大于 5m 时,应设中间支承或采取其它增强措施。 金属结构表面应有防锈措施(可核查隐检记录) 7 驱动 装置 驱动主机运转时不得有杂音、冲击和异常的振动 减速器箱体分割面、视孔,端盖处及油管接头均不应有渗漏油现象。 驱动链、扶手驱动链、梯级链应保持良好润滑 制动器与制动轮工作表面应保持清洁,动作应灵活可靠 飞轮上应有与自 动扶梯、自动人行道运行方向相对应的标志。 手轮、制动盘等光滑圆形部件,至少应部分良好漆成黄色 8 盘车装置 应操作方便,安全可靠,不允许采用曲柄或多孔手轮 手动盘车装置附近应备有使用说明书。电梯工程施工验收资料表格汇编_图文
本资源仅提供20页预览,下载后可查看全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相关推荐
电梯维保工作指导手册
轿顶装饰板的清洁,轿内照明的检查 每次 ( 2) 轿内操纵箱面板及按钮的清洁 每次 ( 3) 内部通话装置及报警装置工作情况的检查 每次 ( 1) 检查轿顶环境,清除轿顶污物 每次 ( 2) 油盒加油及毡芯的磨损情况检查 每次 ( 3) 钢丝绳头的安装情况,巴氏合金状态开口销安装情况检查 每次 ( 4) 轿顶操纵箱各开关照明情况检查 每次 ( 5) 限速器钢丝绳夹子的安装情况及松驰情况 每次 (
电梯视频监控系统方案
******电梯视频监控系统 ****** 二、 系统组成 ( 1) 系统结构图 ( 2) 系统结构说明 每台电梯的轿厢内安装彩色半球形摄像机,通过视频线将视频信号传送到电梯信号采集器,然后采集器再将信号传 送到监控中心并播放。 ( 3) 系统组成 a、 彩色半球形摄像机 ,主要负责采集电梯轿箱内模拟视频信号。 b、 电梯信号采集器 ,主要负责将电梯信息叠加在视频信号并传送至监控主机。 c、
电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纪录
轿门的试验必须符合下列规定: 1 每层层门必须能够用三角钥匙正常开启: 2 当一个层门或轿门 (在多扇门中任何一扇门 )非正常打开时,电梯严禁启动或继续运行。 曳引式电梯的曳引能力试验必须符合下列规定: 1 轿厢在行程上部范围空载上行及行程下部范围载有 125%额定载重量下行,分别停层 3 次以上,轿厢必须可靠地制停 (空载上行工况应平层 )。 轿厢载有 125%额定载重量以正常运行速度下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