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明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内容摘要:

少或免除分包单位应承担的合同义务,完全纳入项目管理的制度规程中,防止“以包代管”。 3.将劳务外包队伍 纳入共同管理,从经济上、制度上,监督检查上、各种手段上等进行控制,确保工程质量、施工安全等。 4.不符合安全要求的劳务公司坚决不发包,符合安全要求的劳务公司也要实行安全与经济效益挂钩;对于施工过程安全管理混乱和发生事故的劳务公司施行一票否决,并坚决给予辞退。 5.以提高劳务外包队伍自身能力着手,通过形式多样的培训教育和宣传,使劳务外包队伍的安全、质量、文明施工等意识得到提升。 二、照明工程特种作业员工和特殊员工用工要求 (一)特种作业人员要求特种作业人员:指直接从事容易发生人员伤亡事故,对操作者本人、他人及 周围设施的安全有重大危险因素作业的人员。 涉及的作业范围通常有:电工作业、金属焊接切割作业、起重机械(含电梯)作业、企业内机动车辆驾驶(轮机驾驶)、登高架设作业。 1.资格条件要求 具备相应工种的安全技术知识;参加国家规定的安全技术理论和实际操作考核并成绩合格,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证。 2.培训要求 在独立上岗作业前,必须进行与本工种相适应的、专门的安全技术理论学习和实际操作训练。 3.管理要求 (1)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2)特种作业操作证每三年进行一次复审。 对离开特种作业岗位 6 个月以上的特种作业人员, 上岗前必须重新进行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 (二)特殊人员的要求 1.管道焊接的焊工的要求 (1)基本要求焊接应由持宥相应类别的“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焊工合格证书”的焊工担任。 (2)合格证管理要求焊工合格证(合格项目)有效期: 3 年。 中断受监察设备焊接工作6 个月以上的,再从事受监察设备焊接工作时,必须重新考试。 2.无损检测人员的要求 (1)级别分类和要求 无损检测人员的级别分为; I 级(初级)、Ⅱ级(中级)、Ⅲ级(高级)。 其中: I 级人员可进行无损检测操作,记录检测数据,整理检测资料。 Ⅱ级人员可编制一般 的无损检测程序,并按检测工艺独立进行检测操作,评定检测结果,签发检测报告。 Ⅲ级人员可根据标准编制无损检测工艺,审核或签发检测报告,解释检测结果,仲裁Ⅱ级人员对检测结论的技术争议。 持证人员只能从事与其资格证级别、方法相对应的无损检测工作。 (2)资格要求 一是从事无损检测的人员,必须经资格考核,取得相应的资格证。 二是持证人员的资格证书有效期为 5 年。 三、施工现场项目部主要管理人员的配备 1.施工现场项目部主要管理人员的配备根据项目大小和具体情况而定。 2.项目部负责人:项目经理、项目副经理、项目总工。 项 目经理必须具有建造师资格。 3.项目部管理人员:施工员、材料员、安全员、资料员、质量员五大员,必须持证上岗。 照明工程项目 施工 材料管理要求 照明工程材料的花费是工程成本的主体,其计划的优劣、质量的好坏是工期的重要保证。 本条主要知识点是:材料管理责任和计划要求,材料库存管理要求,材料领发、使用和回收要求,材料节约途径的探索要求。 一、材料管理责任和计划要求 1.材料管理责任制 项目材料管理应建立材料管理岗位责任制。 施工 员 是现场材料管理全面领导责任者:施工项目经理部主管材料人员是施工现场材料管理直接责任人 ;班组料具员在主管材料员业务指导下,协助班组长组织和监督本班组合理领、用、退料。 2.材料计划要求 项目开工前,向企业材料部门提出一次性计划,作为供应备料依据;在施工中,根据工程变更及调整的施工预算,及时向企业材料部门提出调整供料月计划,作为动态供料的依据;根据施工图纸、施工进度,在加工周朔允许时间内提出加工制品计划,作为供应部门组织加工和向现场送货的依据;根据施工平面图对现场设施的设计,按使用期提出施工设施用料计划,报供应部门作为送料的依据;按月对材料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不断改进材料供应。 二、材料库 存管理要求 1.进场验收要求。 在材料进场时必须根据进料计划、送料凭证、质量保证书或产品合格证,进行材料的数量和质量验收;验收工作按质量验收规范和计量检测规定进行;验收内容包括品种、规格、型号、质量、数量、证件等;验收要作好记录、办理验收手续;要求复检的材料应有取样送检证明报告;对不符合计划要求或质量不合格的材料应拒绝接收。 2.储存与保管要求。 实现对库房的专人管理,明确责任;进库的材料要建立台账;现场的材料必须防火、防盗、防雨、防变质、防损坏;施工现场材料的放置要按平面布置图实施,做到标识清楚、摆放有序、合 乎堆放保管制度;对于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危险品要有专门库房存放,制定安全操作规程并详细说明该物质的性质,使用注意事项,可能发生的伤害及应采取的救护措施,严格出、入库管理;要日清、月结、定期盘点、账物相符。 三、材料领发、使用和回收要求 1.领发要求。 凡有定额的工程用料,凭限颧领料单领发材料;施工设施用料也实行定额发料制度,以设施用料计划进行总控制;超限额的用料,在用料前应办理手续,填制限额领料单,注明超耗原因,经签发批准后实施;建立领发料台账,记录领发和节超状况。 2.使用监督要求。 现场材料管理责任者应对 现场材料的使用进行分工监督。 包括:是否按规定进行用料交底和工序交接,是否按材料规格合理用料,是否严格执行配合比,是否认真执行领发料手续,是否做到随用随清、随清随用、工完料退场地清,是否做到按平面圈堆料,是否按要求保护材料等。 3.回收要求。 班组余料必须回收,及时办理退料手续,并在限额领料单中登记扣除。 四、材料节约途径的探索要求 材料量的节约,途径非常多。 这就要求我们运用科学管理方法进行探索。 1.运用 A、 B、 C 分类法,找出 A 类材料,它是管理重点,最具节约潜力。 2.运用存储理论,确定经济存储量、经济采购批 量、安全存储量、订购点等,用以节约库存费用。 3.研究材料节约的组织措施。 4.运用价值分析理论,明确降低成本的对象、改进设计和研究材料代用,实现材料费用减少和必要的功能。 掌握照明工程项目施工技术管理要求 照明工程施工技术是照明工程项目的支撑,为照明工程项目履行合同,加快进度,确保质量、安全,降低成本的保证。 本条主要知识点是:照明工程施工技术交底,设计变更的管理程序和规定,照明工程项目技术资料管理,照明工程项目竣工档案管理,工程建设工法。 一、照明工程施工技术交底 1.施工技术交底是有层次、有重点、 有针对性的一项重要的技术管理制度内容,交底应在开工前进行,并贯穿施工全过程。 施工技术交底有:设计交底,施工组织设计交底,施工方案交底,设计变更交底。 2.技术交底主要包括施工工艺与方法、技术要求、质量要求、安全要求及其他要求等。 3.照明安装工程技术交底的重点: 灯具的安装工艺、接线工艺、检测工艺等。 4.安全技术交底是对施工过程中存在较大安全风险的项目提出技术性的安全措施。 其主要包括的项目:高空作业、地下作业、大型设备的试运行以及其他高风险的作业等。 5.技术交底应分层次展开,直至交底到施工操作人员。 交底必 须在作业前进行,并有书面交底资料。 在工程开工前界定重要项目,对于重要项目的技术交底文件,应由项目技术负责人审核或批准,交底时技术负责人应到位。 6.技术交底人员应认真填写表格并签字,接受交底人也应在交底记录上签字。 交底资料和记录应由交底人或资料员进行收集、整理,并妥善保存。 竣工后作为工程档案进行归档。 二、设计变更的管理程序和规定 1.由设计变更者填写设计变更(修改)通知单,设计变更(修改)通知单中要包括:变更内容、变更原因、变更对费用、进度的影响、有关专业会签意见等内容。 2.设计变更(修改)由 施工员 审核 ,报项目经理批准后进行,重大设计变更(修改)应按具体情况和基本建设管理办法,由主管经理审定,报业主或原设计审批,设计上级部门批准确认,在施工现场如发生设计变更,可由施工方提出,但是应有设计方现场代表进行设计变更(修改)或签批施工核定单。 3.设计变更(修改)一般应由原设计人员完成,当由其他设讣人员完成时,除应具有相应的执业资质外,还要由原设计人员书面授权。 4.设计变更(修改)文件,亦应按原设计校审规定进行。 三、照明工程项目技术资料管理 1.照明安装工程技术资料是指项目施工所依据的以及在施工过程中形成的各 种技术文件资料的总汇,包括工程技术资料、施工技术资料、技术标准和技术规程及国家颁布的有关法令、法规等。 2.施工资料包括工程准备阶段文件、施工文件、竣工图和竣工验收文件。 工程文件的保存期限一般分为永久、长期、短期三种。 3.施工文件(或施工资料)是施工单位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形成的文件资料。 照明工程的施工资料主要包括:工程管理与验收资料、施工技术资料、施工测量记录、施工物资资料、施工记录、施工试验记录、施工质量验收记录。 施工资料的载体主要是纸质载体和光盘载体两种形式。 4.施工资料管理要求 (1)施工资料的形成 、收集和整理应当从合同签订及施工准备开始,直到竣工为止,贯穿于项目施工活动的全过程,必须完整无漏缺。 (2)施工资料的收发、有效性确认、保管、变更标注和审核审批应按文件和资料的规定工作程序,执行有关管理制度进行控制。 (3)施工资料应按报验、报审程序,通过相关单位审核后方可报建设(监理】单位。 报验、报审的时限性要求应该在相关文件中约定,并含有应承担的责任;无约定时,施工资料的报验、报审不得影响正常施工。 (4)施工技术文件作为项目施工的依据,应真实、有代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