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技术及自动化专业建设方案内容摘要:

径 ,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现代企业优秀文化理念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启动学生假期企业调研项目,教师设定调研提纲和要求,学生利用假期和社会活动机会,深入企业进行调研,扩大调研面,提高调研质量。 每 学年 组织学生下厂参观和下厂实习不少于 2次, 召开就业单位座谈会不少于 2 次,全面了解市场情况,为专业建设和发展提供基础信息。 调整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加强行业、企业的指导作用 调整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人员组成,增加生产一线技术人员和技能大师人员比例。 依托山东机械工程学会以及济南钢铁集团、山东开泰集团、山东临工集团、济南锅炉 集团等校企合作单位,选聘行业、企业的能工巧匠、技能鉴定考评员、行业培训机构专家等 4 名,调整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使专业指导委员会的组成为: 专兼职 教师 +用人单位 +行业专家,比例达到 1:1:1。 充分发挥专业指导委员会的作用,加大行业企业对专业建设的指导力度。 表 2. 拟从企业聘用的 焊接技术及自动化技术专业指导委员会成员 姓 名 性别 任职情况 职 称 职 务 学历 现从事专业 现工作单位 尹建国 男 委员 工程师 副总经理 专科 人力资源管理 山东开泰集团有限公司 穆霖 男 委员 高级工程师 劳资处处长 本科 人力资源管理 济南锅炉集团 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专业 建设方案 11 单汝刚 男 委员 高级工程师 培训 本科 质量检验 山东省特种设备检测院 张茂森 男 委员 工程师 副部长 本科 人力资源管理 中国北车集团济南轨道交通装备有限公司 王守仁 男 委员 教授 博士 理论教学 济南大学机械学院 郭泰 男 委员 高级工程师 专科 机械设计 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实习工厂 构建“平台 +模块”的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的构建 思路: 根据市场调研,焊接专业的培养目标为: 为 山东省高端制造业行业培养 焊接 产品 的 工艺编制、 工艺实施、 工艺改造、相关设备操作、维护和调试 、 焊接质量检验 等 技能型人才。 面对的岗位群主要有:普通金属材料的焊接、合金材料的焊接、焊接工艺的编制、焊接质量的初检、焊接设备的生产、焊接材料的生产等。 围绕 相关 工作岗位群,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整合理论与实践课程 ,构建 “二 平台 +二 模块 ” 的课程体系。 二平台:公共课程平台和专业课程平台 公共课程平台 培养学生 教育文化水平所必须的理论知识, 兼顾 必需、够用 、发展的要求 , 开设的课程有英语 、 高等数学 、 计算机基础 、 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 、体育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形势与政策(讲座) 、大学生就业规划 等。 专业课程平台:行业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 行业课程:主要是学生进入机械行业所应掌握的基础理论知识。 开设的课程有机械制图(计算机绘图)、机械零件、机械基础 、 电工电子技术、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专业 建设方案 12 工程材料与热处理、公差与技术测量、工程力学 等。 专业核心课程:主要是使学生对焊接专业的核心内容进行学习,使学生具备专业核心基本知识。 开设的课 程有: 焊接生产基础、 焊接基本原理、金属焊接性、 焊接专业英语、 钳工基本技能实训 、 焊接基本技能训练 、课程设计 等。 二模块:专业方向模块和职业拓展模块 专业方向模块: 重点设置焊接工艺加工、焊接检验和焊接产品营销三个专业方向。 根据专业方向的不同分别设置:焊接工艺、焊接结构、焊接设备、焊接材料、焊接检验、市场营销、企业管理等课程。 职业拓展模块: 包括技能拓展模块和素质拓展模块 技能拓展模块:主要是保证学生考取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和参加技能大赛所开设的课程。 主要有:焊工中高级职业技能鉴定、焊工特种作业职业资格鉴定、 钳工职业资格鉴定、电工职业资格鉴定以及职业大赛和机电产品创新大赛等相关课程。 素质拓展模块:加强学生综合素养而设置的模块。 主要有:英语三级能力考试课程、数学建模课程、中文写作大赛相关课程、企业调研、招生宣传以及各种社团活动内容。 (二)加大课程建设力度,提高课程建设水平 在省级精品课程《 焊接方法与设备 》建设基础上, 重点 《 建设 焊接基本原理 》 、 《 金属焊接性 》 、 《 焊接结构 》 、 《 焊接检验 》等专业核心技能课程,争取在两年内争取 4 门校级精品课程,力争再建设 1 门省级精品课程。 校企合作开发 《 焊接基本技能训练 》 、 《 焊接高级技能训练 》 、 《 顶岗实习 指导》 3 本教学指导书,编写中、高级焊工技能培训鉴定 2 本指导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专业 建设方案 13 手册,规范焊工实训和培训鉴定工作,提高焊接 专业 实训 教学 水平。 (三)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 实训设备的补充与建设 在现有实训基地的基础上,建设生产型实训场地 1 个,建设技能大师工作室 1个,建设专业名师工作室 1个。 本项目实施后,将搭建起高水平的专业教学、社会技能培训、应用技术开发和研究的焊接专业平台,体现出先进性、生产性和可持续性。 办学能力达 500 人以上的在校生规模,校内实训基地能够满足 200 人同时实训和操作的能力, 年 对 外培训 500 人以上的焊工培训能力,能够为中小企业开展技术研发、新技术推广应用等服务。 在全国同类院校中起示范引领作用。 表 校内 实验、实训室 建设计划 序号 实训室 名称 岗位 数量 每工位设备情况 可实现训练课题 1 生产型实 训基地 10 逆变脉冲氩弧焊机 2 台( 4 万元),逆变 CO2 焊机 2 台( 4 万元),交直流氩弧焊机 1 台( 万元),氧乙炔割圆机 1 台( 万元);车床 1台( 4 万元),铣床 1 台( 6 万元),刨床 1 台( 4 万元),工作平台 2 个( 3 万元),砂轮机、台钳、辅助工具、劳动保护用品等( 1 万元) 小型焊接件的生产和加工 2 自动焊实 训室 3 机器人焊接系统 1 套 自动完成特定工件的焊接加工等 3 技能大师 工作室 3 RT 定向 X 射线探伤机 1 台( 4 万元),UT 设备数字超声波探伤仪 1 台( 2 万元), MT 磁粉探伤机 (1 万元 ),配计算机 2 台,活动铅房 1 间,附件一宗 厚、薄壁工件探伤、检验 4 专业名师 工作室 2 硬度试验机 3 台,万能试验机 1 台,冲击试验机 1 台,数码成像金相显微镜 1 台,配计算机 2 台,附件 1 宗 硬度测量、拉伸冲击实验和金属材料分析 实训场所实景化建设 通过企业制度上墙、操作规范上墙 、安全要求上墙、实训项目功能上墙、实训操作流程上墙等“五上墙”工作,实现实训场地的 生产 实景化建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专业 建设方案 14 设,让学生在真实的 生产 环境中,使用真实的 生产 设备,完成真实的 生产加工 作任务,达到操作技能的真正提高,职业素养的实际养成。 (四)师资队伍建设 专业带头人的培养 对陈俊华 老师 进行重点培养,采取企业锻炼、科研倾斜、外出访问、参加会议等多种形式,为他提供学习、提高、交流的机会,使 他 进一步更新理念,提高水平,尽快成长为业内有较大影响的专家,带领专业教育教学改革和建设工作。 聘请 1 名 行业企业专家作为专业的兼职带头人,与 专职带头人一起,完成校企共建、校企共育的任务。 骨干教师培养 重点培养陈俊华、李士凯、张安刚三名教师作为骨干教师。 通过参加业务培训、职业技能培训、承担科研课题、到企业锻炼等多种功方式,提高其专业业务水平和技能操作水平,将其培养成业务能力强,德才兼备的双师型骨干教师。 专任教师“双师型”素质提升 建设期 内 安排 该专业的专业教师 轮流 到企业参加不少于 2 个月实践锻炼,要求 90%以上的专任专业教师 考取 中级以上焊工职业资格证书。 兼职教师队伍建设 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完善校企之间的人才柔性流动机制, 计划两年内从济南锅炉集团、 山东开泰 集团公司、济南第六机床厂、齐鲁电机制造有限公司等山东省重点装备制造企业中聘请 2~ 3 名在焊接自动化、新材料或特种材料焊接、焊接工艺设计等方面的技术专家、在全国焊接技能大赛获奖的技能能手,共同组成专业领军团队,以引领焊接专业及课程建设、师资提升、技能训练、技术服务。 聘请 57 名企业工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