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中等职业学校示范性特色专业特色专业建设实施方案内容摘要:

化黑茶生产与加工技术研发中心 的各 种管理制度。 2. 开展科研工作。 2 人才互聘互培机制建 设 业之间双师型教师与技术骨干的互聘、互培共管机制。 培训员工 1000 人次以上。 、互培共管 机制。 训员工 1000 人次以上。 、互培 共管机制,实现校企双赢。 训员工 1000 人次以上。 3 顶岗实习基地与企业共建共管机制建设 1. 完善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制度。 2. 建好 安化怡清源、湖南建玲安化黑茶有限公司 等 2 个校外实训基地,签订校企合作协议。 1. 新建 安化久扬茶业、安化县茶马古道茶业有限公司 等 2 家校外实习基地,完成100 人的顶岗实习任务。 2. 化顶岗实习基地共建共管机制。 1. 新建 湖南省安化濂溪茶业有限公司 等校外实习基地,完成 150 人的顶岗实习任务。 2. 优化顶岗实习基地共建共管机制。 【资金预算】 表 322 校企合作制度建设资金预算表 (万元) 25 序号 建 设 内 容 2020 年 2020 年 2020 年 小计 1 建 立 校企黑茶教学产业联盟 2 3 3 8 2 人才互聘互培机制建设 3 4 5 12 3 顶岗实习基地与企业共建共管机制建设 3 3 4 10 合 计 8 10 12 30 【 保障措施 】 建立健全校企合作长效机制 ,校企间签订具有法律效力的合作协议。 (三) 完善 “专业 +基地 +农户 ”的人才培养模式 【 建设目标 】 完善 “专业 +基地 +农户”的人才培养模式 ,推行“做中学,做中教”的教学改革,职业资格证获证率达 95%以上。 【 建设思路 】 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安化黑茶产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出发,强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不断完善“在校内学技能,到基地练技能,去农户用技能”的开放式教学体系,构建 “专业 +基地 +农户”的 人才培养模式。 【 建设内容与进度 】 表 331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建设 内容与 进度表 26 序号 建设 内容 建设进度 2020 年 2020 年 2020 年 1 “专业 +基 地 +农户”的 人才 培养 模式 1.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 +基地 +农户”的产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1.完善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2.对“专业 +基地 +农户”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论证。 形成完善的 人才培养方案 和 人才培养模式。 2 教学模式与评价模式改革 全面 推行模拟教学、案例教学、场景教学、任务驱动教学等教学模式。 2. 建立 多方 参与的 过程评价、 结果评价相结合的 教学质量 评价标准。 行模块式教学、模拟教学、案例教学、场景教学、任务驱动教学等教学。 参与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技能培养相适应的教学模式。 元 参与的教学质量 评价体系。 3 顶岗实习 完善顶岗实习相关制度;顶岗实习率达到 90%以上。 顶岗实习率达 95%。 顶岗实习率达到 98%以上,顶岗实习技能培训效果检验。 【资金预算】 表 332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建设资金预算表 (万元) 序号 建 设 内 容 2020 年 2020 年 2020 年 小计 1 “专业 +基地 +农户”的 人才培养模式 3 3 2 8 2 教学模式与评价模式改革 1 1 1. 5 3 顶岗实习 1 1 合 计(万元) 5 5 5 15 27 【 保障措施 】 采取引进人才、请专家讲座、送培骨干教师等措施 ,为实现本项内容建设目标提供保障。 (四) 构建“对接岗位”的模块式课程体系 【 建设目标 】 构建与 有机茶生产、茶叶加工、茶叶营销等职业岗位 相对接的以行动为导向的系统化模块 课程体系。 【 建设思路 】 以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和服务终身发展为目标, 构建 贴近岗位实际 ,对接职业标准, 内容前沿 、有利于中高职衔接 的模块式专业 课程体系。 【 建设内容与进度 】 表 341 课程体系 建设 内容与 进度表 序号 建设 内容 建设进度 2020 年 2020 年 2020 年 1 制 定 3 门 核心课程标 准 业专家参与的课程体系建设调研报告。 植、加工、营销的岗位要求,构建以学生基本技 能与岗位核心技能为主线的课程体系。 3. 制定《茶树 栽培技术 》课程标准。 1.完善 以学生基本技 能和 岗位核心技能为主线的课程体系。 2. 制定 《茶叶加工技术》课程标准。 制定 《茶叶市场营销》课程标准。 28 2 建设优质核心课 程 “以行动为导向” 的 模块式课程建设方案。 《茶树栽培技术》核心课程 建设。 息资源库建设。 “以行动为 导向”的 模块式课程建设方案。 《茶叶加工 技术》核心课程 建设。 源库建设。 1.完成 《茶叶市场营销》核心 课程 建设。 2. 核心课程教学信息资源库建设。 3 校企共同开 发 5 本 校本教 材 写小组。 《茶树栽培技能训练》校本教材。 编写《黑茶加工技术》、《茶树遗传育种技能训练》校本教材。 1.编写 《茶叶加工技能训练》、《茶叶审评与检验技能训练》校本教材; 进行分析论证。 【资金预算】 表 342 课程体系建设资金预算表 (万元) 序号 建 设 内 容 2020 2020 2020 小计 1 制定 3 门核心课程标准 1 1 1 3 2 建设优质核心课程 8 8 10 26 3 校企共同开发 5 本校本教材 8 8 10 26 合 计(万元) 17 17 21 55 【 保障措施 】 实行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定期办公制度, 校企共建教材开发 团队,给予经费保障,确保课程体系建设顺利进行。 (五)打造专兼结合的“双师型”专业教学团队 【 建设目标 】 29 到 2020 年, 建成一支素质优良,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学团队。 研究生学历 1 人 以上 ,省级专业带头人 2 名 , 市级专 业带头人 2 名 , 能 主讲 2 门核心课程的骨干教师 达 8 名 ;“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 100%;增聘兼职教师 6 名 ; 教师下企业轮训 比例达到 100%;把果蔬花卉生产技术 专业教学团队建设 “ 省 级专业教学团队”。 【 建设思路 】 加强 校企合作 , 通过校企互培互聘 , 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提升教师 队伍教学、科研、职业指导能力和服务水 平。 通过内培外引, 建立健全教师培养培训机制,打造一支师德高尚、技能精湛、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 建设内容与进度 】 表 351 教师队伍建设 内容与 进度表 序号 建设 内容 建设进度 2020 年 2020 年 2020 年 1 专业带头人培养 《专业带头人培养方案》, 原有省级专业带头人黄太平参加素质提高培训,掌握各种黑茶加工工艺。 省级专业带头人。 刘有荣老师进行专业素质提升培训。 培养吴景平老师成为市 级专业带头人。 培养李映辉老师成为市级专业带 头人。 省级专业带头人有省级科研成果。 2 骨干教师的培养 培养掌握黑茶加工工艺与黑茶审评 能力的省、市级骨干教师 2 人。 培养 掌握 有机茶栽培与繁育 技术的骨干教师 2 人,精通黑茶加工工艺的骨干教师 1 人。 培养 掌握 有机茶栽培与繁育 技术 的骨干教师 1 人 , 培养具备 茶叶营销 能力的 骨干教师 2 名。 30 3 双师型 教师的培 养 培训计划 ,培养“双师型”教师 2 人,双师型”教师达90%以上。 素质提升培训 4人。 “双师型”教师 2 人,双师型”教师达 100%。 、茶叶加工等技师和高级技师 4 人。 实施双师型教师素质提升计划,原有双师型教师素质提升培训 4 人,获得技师和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 4 兼职 教师的培养 1.建立校企互聘互培机制 ,建立兼职教 师数据库。 2.选聘 6 名 兼职教师。 据库,加强兼职教师理论教学水平培训。 6 名兼职教师参与教学与实训指导。 库,加强兼职教师理论教学水平培训,培养 12 名 省(市)级专业带头人。 参与教学与实训指导。 【资金预算】 表 352 教师队 伍建设资金预算表 (万元) 序号 建设内容 2020 年 2020 年 2020 年 小计 1 专业带头人 培养 4 4 4 12 2 骨干教师的培养 2 2 3 7 3 “双师”教师的培养 2 2 3 7 4 兼职教师的培养 2 2 2 6 合 计 10 10 12 32 【 保障措施 】 建立健全各种切实可行的制度,强化责任,形成竞争机制、激励机制、淘汰机制。 (六) 建设功能齐全、设备先进的实践教学平台 【 建设目标 】 31 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力度,建成集教学、生产、科研、培训、技能鉴定为一体的设备 先进、功能齐全、服务能力强的实训基地。 成立黑茶种植与加工技术 培训中心,每年培养黑茶生产与加工专业技能型人才 200 人,培训黑茶行业从业人员 1000 人次。 【 建设思路 】 按照“所有专业技能训练项目都有对应的实训室, 专业核心技能训练项目都有对应的生产实训基地”的要求, 按照“理实一体”和“共建、共管 、共赢”的原则, 建好“技能教室”和校内外实训基地。 完善校企共建共管机制。 【 建设内容与进度 】 表 361 实践教学条件建设 内容与 进度表 序号 建设 内容 建设进度 2020 年 2020 年 2020 年 1 技能教室建 设 新建模拟 茶 树栽培技术 技能教室 1 间。 新建黑茶加工技能教室制 1 间。 新建黑茶营销技能教室 1 间。 2 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 建设 100 亩高标准茶树种植基地。 建成 100 亩高标准 茶树种植基地。 建 好 100 亩高标准茶树种植基地。 3 校外实习基地建 设 新建安化怡清源、湖南建玲安化黑茶有限公司 2 家校外实训基地,校外实习基地数达 10个。 新建安化久扬茶业、安化县茶马古道茶业有限公司 2 家校外实训基地, 校外实习基地数达 12 个。 新建 湖南省安化濂溪茶业有限公司 校外实训基地 ,校外实习基地数达 13 个。 4 实习实训管理制度建 设 1.完善 果蔬花卉生产技术专业学生实习实训管理 制度。 2.建立 学校与企业“双导师”制度。 1. 完善果蔬花卉生产技术 专业学生实习实训管理制度。 2.完善学校与企业 “双导师”制度。 进一步完善 “双导师”制度。 32 【资金预算】 表 362 实践教学条件建设资金预算表 (万元) 序号 建 设 内 容 2020 年 2020 年 2020 年 小计 1 技能教室建设 14 14 17 45 2 校内实训室建设 13 14 16 43 4 校外实习基地建设。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