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安装工程技术标书内容摘要:
178。 ;多芯电缆线芯最小截面不应小于 178。 穿管绝缘导线或电缆的总面积不应超过管内截面积的 40%,敷设于封闭式线槽内的绝缘导线或电缆的总面积不应大于线槽的净截面积的 50%。 导线在管内或线槽内,不应有接头或扭结。 导线的接头应在接线盒内焊接或压接。 不同系统、不同电压、不同电流类别的线路不应穿在同一根管内或线槽同一槽孔内。 15 火灾报警器的传输线路应选择不同颜色的绝缘导线,探测器的“+ ” 线为红色 , “ - ” 线应为蓝色 ,其余线应根据不同用途采用其它颜色区分。 相同一工程中相同用途的导线颜色应一致,接线端子应有标号。 导线或电缆在接线盒、伸缩缝、消防设备等处应留有足够的余量。 在管内或线槽内穿线应在建筑物抹灰及地面工程结束后进行。 在穿线前应将管内或线槽内的积水及杂物清除干净,管口带上护口。 ,截面积为 50mm178。 以下时 ,长度每超过 30m 应在接线盒处进行固定。 ,受力导线不应降低原机械强度,亦不能降低原绝缘强度,为满足上 述要求,导线连接时应采取下述方法: ( 1) 塑料导线 4mm178。 以下时一般应使用剥削钳剥削掉导线绝缘层,如有编织的导线应用电工刀剥去外层纺织层,并留有约 14mm的绝缘台,线芯长度随接线方法和要求的机械强度而定。 ( 2) 导线绝缘台并齐合拢,在距绝缘台约 14mm 处用其中一根线芯在另一根线芯缠绕 57圈后剪断,把余头并齐折回压在缠绕线上,并进行涮锡处理。 ( 3) LC 安全型压线帽:是铜线压线帽,分为黄、白、红三色,分别适用于 178。 、178。 、 178。 、 4mm178。 的 24 根导线的连接。 其操作方法是: 将 导线绝缘层 剥去 1013mm(按帽的型号决定),清除氧化物,按规定选用适当的压线帽,将线芯插入压线帽的压接管内,若填不实,可将线芯折头(剥长加倍),填满为止。 线芯插到底后,导线绝缘层应与压接管的管口平齐,并包在帽壳内,然后用专用压线钳压实即可。 ( 4) 多股铜芯线用螺丝压接时,应将软线芯扭紧做成眼圈状,或采用小铜鼻子压接,涮锡涂净后将其压平再用螺丝加垫 压 紧牢固。 ( 5) 铜单股导线与针孔式接线桩连接(压接),要把连接的导线的线芯插入接线桩头针孔内,导线裸露出针孔 12mm,针孔大于线芯直径1倍时,需要折回头插入压接。 如果是多股软铜丝,应扭紧涮锡,擦干净再压接。 ( 6) 导线连接的包扎:选用橡胶(或塑料)绝缘带从导线接头始端的完好绝缘层开始,缠绕 1- 2个绝缘带幅宽度,再以半幅度重叠进行缠绕。 在包扎过程中应尽可能的收紧绝缘带。 最后在绝缘层上缠绕 1- 2 圈后,再进行回缠。 然后用黑胶布包扎,包扎时要衔接好,以半幅宽度边压边进行缠绕,同时在包扎进程 16 澡收紧胶布,导线接头处两端用黑胶布封严密。 导线敷设连接完成后,应进行检查,无误后采用 500V、量程为 0- 500MΩ的兆表,对导线之间、线对地、线对屏蔽等进行摇测,其绝缘电 阻值不应低于 20MΩ。 注意不能带着消防设备进行摇测。 摇动速度就保持在 140r/min 左右 ,读数时应采用 1分钟后的读数为宜。 火灾自动报警设备安装要求 进场火灾自动报警设备应根据设计图纸的要求,对型号、数量、规格、品种、外观等进行检查,并提供国家消防电子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以有效的检测检验合格的报告,及其它有关安装接线要求的资料。 同时办理检查手续。 点型火灾探测器的安装要求: ( 1) 感烟感温探测器的保护面积和保护半径应符合下表要求。 火灾探测器的 种类 地面面积 S( m178。 ) 房间高度 h( m) 探测器的保护面积 A 和保护半径 R 屋顶坡度θ θ≤ 15186。 15186。 <θ≤ 30186。 θ> 30186。 A (m178。 ) R (m178。 ) A (m178。 ) R (m178。 ) A (m178。 ) R (m178。 ) 感 烟 探测器 S≤ 80 h≤ 14 80 80 80 S> 80 6< h≤ 14 80 100 140 h≤ 16 60 80 7..2 100 感 温 探测器 S≤ 30 h≤ 8 30 30 30 S30 h≤ 8 20 30 40 ( 2) 在顶棚上设置感烟、感温探测器时,梁的高度对探测器安装数量影响。 A 当梁突出顶棚高度小于 200mm 的顶棚上设置感烟、感温探测器时,可不考虑 对探测器保护面积的影响。 B 当梁突出顶棚的高度在 200mm600mm时 ,就按设计消防规定来确定梁的影响和一只探测器能保护的梁间区域的个数。 C 当梁突出顶棚的高度超过 600mm,被梁隔断的每个梁间区域应至少设置一只探测器。 D 当被梁隔断区域面积超过一只探测器的保护面积时,应 视为一个探测区域,计算探测器的设置数量。 17 E 房间被书架、设备或隔断等分隔,其顶部至顶棚或梁的距离小于房间净高的5%时,则每个被隔开的部分就设置探测器。 F 探测器周围 ,不应有遮挡物,探测器至墙壁、梁边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 G 探测器至空调送风口边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 ,至多孔送风顶棚孔口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 .(是指在距离探测器中心半径为 材料填实,或采取类似的挡风措施 )。 H 在宽度小于3 m 走道顶棚上设置探测器时,宜居中布置。 感温探测器的安装间距不应超 过 10m感烟探测器安装间距不应超过 15m探测器至端墙的距离,不应大于探测器安装间距的一半。 I 在电梯井、升降机井设置探测器时其位置宜在井道上方的机房顶棚上。 J 下列场所可不设火灾探测器: ○ 1 、厕所、浴室等潮湿场所; ○ 2 、不能有效探测火灾的场所; ○ 3 、不便于使用、维修的场所(重点部位除外); K探测器的底座应固定可靠,在吊顶上安装时应先把盒子固定在主龙骨上或在顶棚上生根作支架,其连接导线必须可靠压接或焊接,当采用焊接 时不得使用带腐蚀性的助焊剂,外接导线应有 ,入端处应有明显标志。 L 探测器确认灯应面向便于人员观察的主要入口方向。 M 探测器底座的穿线孔宜封堵,安装时应采取保护措施(如装上防护罩)。 N 探测器的接线应按设计和厂家要求接线,但“+ ” 线应为红色,“- ” 应为蓝色,其余线根据不同用途采用其它颜色区分,但同一工程中相同的导线颜色应一致。 O 探测器的头在即将调试时方可安装,安装前应妥善保管,并应采取防尘、防潮、防腐蚀等措施。 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的安装 ( 1) 报警区内的每个防火区 应至少设置一只手动报警按钮,从一个防火分区内的任何位置到最近一个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的步行距离不应大于 30m。 ( 2) 手动火灾报警按钮应安装在明显和便于操作的墙上,距地高度 ,安装牢固不应倾斜。 18 ( 3) 手动火灾报警按钮外接导应留有 的余量 ,且在端部应有明显标志。 端子箱和模块箱安装 ( 1) 端子箱和模块箱一般设置在专用的竖井内,应根据设计要求的高度用金属膨胀螺栓固定的在墙壁上明装,且安装时应端正牢固,不得倾斜。 ( 2) 用对线器进行对线编号,然后将导线留有一定的余量,把控制中心来的干线 和火灾报警器及其它的控制线路分别绑扎成束,分别设在端子板两侧,左边为控制中心引来的干线 ,右边为火灾报警探测器和其它设备来的控制线路。 ( 3) 压线前应对导线的绝缘进行摇测,合格后再按设计和厂家要求压线。 ( 4) 模块箱内的模块按厂家和设计要求安装配 ,合理布置,且安装应牢固端正,并有用途标志和线号。 火灾报警控制器安装 ( 1)火灾报警控制器(以下简称控制器)接收火灾探测器和火灾报警按钮的火灾信号及其它报警信号,发出声、光报警,指示火灾发生的部位,按照预先编制的逻辑,发出控制信号,联动各种灭火控制 设备,迅速有效的扑灭火灾。 为保证设备的功能,必须做到精心施工,确保安装质量。 火灾报警器一般应设置在消防中心、消防值班室、警卫室及其它规定有人值班的房间或场所。 不受尘土、腐蚀气体;振动、冲击等影响。 ( 2)设备安装前土建工作应具备下列条件: A、屋顶、楼板施工完毕,不得有渗漏。 B、结束室内地面、门窗、吊顶等安装。 C、有损设备安装的装饰工作全部结束。 ( 3)区域报警控制器在墙上安装时,其底边距地面高度不应小于 ,可用金属膨胀螺栓或埋注螺栓进行安装,固定要牢固、端正,安装在轻质墙上时应采取加 固措施。 靠近门轴的侧面距离小应小于 ,正面操作距离不应小于。 ( 4)集中报警控制室或消防控制中心设备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落地安装时, 其底宜高出地面 固定牢固 . 槽钢要先调直除锈,并刷防锈漆,安装时用水平尺、小线找好平直度,然后用螺栓固定牢固。 B、控制柜按设计要求进行排列,根据柜的固定孔距在基础槽钢上钻孔,安装时从一端开始逐台就位,用螺丝固定,用小线找平找直后再将各螺栓紧固。 C、控制设备前操作距离,单列布置时不应小于 ,双列布置时不应小于 2m, 19 在有人值班经常工作的一面,控制 盘到墙的距离不应小于 3m,盘后维修距离不应小于1 m,控制盘排列长度大于 4m时,控制盘两端应设置宽度不小于 1 的通道。 ( 5)引入火灾报警控制器的电缆、导线接等应符合下列要求: A、对引入的电缆或导线,首先应用对线器进行校线。 按图纸要求编号,然后摇测相同,对地等绝缘电阻,不应小于 20MΩ,全部合格后按不同电压等级、用途、电流类别分别绑扎成束引到端子板,按接线图进行压线,注意每个接线端子接线不应超过二根 ,盘圈应按顺时针方向 ,多股线应涮锡 ,导线应有适当余量 ,标志编号应正确且与图纸一致 ,字迹清晰 ,不易褪色,配线应整齐 ,避免交叉,固定牢固。 B、导线引入线完成后,在进线管处应封堵,控制器主电源引入线应直接与消防电源连接,严禁使用接头连接,主电源应有明显标志。 C、凡引入有交流供电的消防控制设备,外壳及基础应可靠接地,一般应压接在电源线的 PE线上。 D、消防控制室一般应根据设计要求设置专用接地装置作为工作接地(是指消防控制设备信号地域逻辑地)。 当采用独立工作接地时电阻应小于 4mΩ,当采用联合接地时,接地电阻应小于 1mΩ,控制室引至接地体的接地干线应采用一根不小于 16mm178。 的绝缘铜线或独芯电缆 ,穿入保护管后 ,两端分别压接在控 制设备工作接地板和室外接地体上 .消防控制室的工作接地板引至各消防控制设备和火灾报警控制器的工作接地线应采用不小于 4 mm178。 铜芯绝缘穿入保护管构成一个零电位的接地网络 ,以保证火灾报警设备的工作稳定可靠 .接地装置施工过程中 ,分不同阶段应作电气接地装置隐检,接地电阻摇测,平面示意图等质量检查记录。 其它火灾报警设备和联动设备安装,按有关规范和设计厂家要求进行安装接线。 调试要求、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调试,应在建筑内部装修和系统施工结束后进行。 调试前施工人员 应向调试人员提交竣工图、设计变更记录、施工记录(包括隐蔽工程验收记录),检验记录(包括绝缘电阻、接地电阻测试记录)、竣工报告。 20 调试负责人必须由有资格的专业技术人员担任,一般由生产厂工程师或生产厂委托的经过训练的人员担任。 其资格审查由公安消防监督机构负责。 调试前应按下列要求进行检查: ( 1) 按设计要求查验,设备规格、型号、备品、备件等。 ( 2) 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要求检查系统的施工质量。 对属于施工中出现的问题,应会同有关单位协商解决,并有文字记录。 ( 3) 检查检验 系统线路的配线、接线、线路电阻、绝缘电阻,接地电阻、终端电阻、线号、接地、线的颜色等是否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发现错线、开路、短路等达不到要求的应及时处理,排除故障。 火灾报警系统应先分别对探测器、消防控制设备等逐个进行单机通电检查试验。 单机检查试验合格,进行系统调试,报警控制器通电接入系统做火灾报警自检功能、消音、复位功能、故障报警功能、火灾优先功能、报警记忆功能、电源自动转换和备用电源的自动充电功能、备用电源的欠压和过压报警功能等功能检查。 按设计要求分别用主电源和备用电源供 电,逐个逐项检查试验火灾报警系统的各种控制功能和联动功能,其控制功能和联动功能应正常。 检查主电源: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主电源和备用电源,其容量应符合有关国家标准要求,备用电源连续充放电三次应正常,主电源、备用电源转换正常。 系统控制功能调试后应用专用的加烟加温等试验器,应分别对各类探测器逐个试验,确认无误后可投入运行。 对于其它报警设备要逐个试验无误后投入运行。 按系统调试程序进行系统功能自检。 系统调试完全正常后,应连续无故障运行 140h,写出调试 开通报告,进行验收工作。 系统验收程序 火灾报警系统安装调试完成后,由施工单位、调试单位对工程质量、调试质量、施工资料进行预检,同时进行质量评定,发现质量问题应及时解决处理,直至达到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为止。 预检全部合格后,施工单位、调试单位应请建设单位、设计、监理等单位,对工程进行竣工验收检查,无误后办理竣工验收单。 21 建设单位或。消防安装工程技术标书
相关推荐
7 7 第六章 管理软件介绍 6. 1 软件系统说明 定额消费系统使用“企业一卡通”软件中的人事、消费模块工作;不定额 IC卡消费系统使用“企业 IC 卡一卡通”软件中的人事、消费模块工作; POS 消费使用“读头消费软件”来工作。 版本选择: 单机版、网络版、 Inter 版 语言支持: 中文简体、中文繁体 数据库选择: Access 数据库和 SQL sever 数据库可选;
4.求名动机 5.求廉动机 6.求便动机 7.模仿或从众动机 8.癖好动机 第二节 早起动机理论 一、本能说 • 人的本能由遗传决定,本能是一切思想和行为的基本源泉和动力。 • 本能行为条件:与生俱来无习得性;人类的行为模式相同。 • 营销上,可以针对人们的本能强化刺激效果。 二、精神分析说 ①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论 ( 1)人的精神组成:意识、前意识、潜意识。 ( 2)人格结构:本我、自我
窗口中向后查找并定位到第一条符合条件的记录。 关闭:关闭窗口。 排序 图24 查找、排序和过滤窗口 —— 排序 排序:将可选字段列表框中字段拖入排序字段列表框,选择排序字段排序方向后,安排序按钮进行排序。 关闭:关闭窗口。 过滤 图 25 查找、排序和过滤窗口 —— 过滤 增加:在查找窗口中插入一条条件记录。 删除:删除当前条件记录。 过滤:对上一级主窗口中数据进行过滤。 取消过滤
七月目 录第一部分销售渠道技巧第二部分开发家庭装修公司的网络技巧第三部分开发工程公司的技巧第炬斌虐勿舞勘护蛇徐纸绅辈栅犀厕雕撕指荧污焊饮诧孝唬棒舒叛甜招哭溪捎茫才吴崩逼爪椽归眩煞跟吞钮陡观妈接娟瞩嚎芽坍妮田悔需履揭毁彦澎 a、在小区业务员或店内导购成功拉取主家先用公司油漆后,可介绍联盟的装修公司进行施工,为装修公司带来业务。 涂料营销工作指 导手册 1涂料营销指导手册共 37页,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