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升农牧种猪育种方案内容摘要:
避免群体近交系数增长过快,要求公猪个体间、公猪和母猪间无亲 缘关系,母猪个体间尽量避免有亲缘关系,使遗传基础广泛。 外貌特征:符合品种特征,体型外貌良好、四肢健壮、体长、体高、后躯发育良好,健康无病。 外生殖器发育正常,有效奶头数不少于 6对。 无遗传疾病:凡有遗传疾病或隐性有害基因携带者,均不能选入基础群。 四 、选育猪群的繁殖: 配种方 式: 在种猪场内全面推广和应用人工授精技术。 将每年 全育种公司 种猪评比中评出的最优秀公猪统一纳入育种公司 人工授精中 心饲养,同时中心也可从国外或省外引入优秀公猪或精液。 各场定期从育种公司 人工授精中心引入优秀公猪的精液,要求共同公猪的配种 比例至少占到各场当年配种数的 10%以上,并鼓励场间遗传材料的交换,以密切场间遗传联系。 通过这种遗传联系使 全育种公司 各种猪场内的种猪形成一个规模巨大的超级选育核心群体。 以加大选择强度、提高优秀种公猪的利用率和优良基因的传播速度、降低公猪留种率、加速遗传改良的进展。 19 同时,也可降低维持大量种公猪的费用,节约成本。 配种管理: 各选育群应根据实际情况制订精液引入计划和人工授精的配种计划。 如采用本场公猪的精液配种,则应该强调选配方案的制订,努力将各世代选育群体的近交系数控制在 以内。 同时,为了加快改良进展, 应该尽量缩短世代间隔,力争选育群一年一个世代。 群体后备母猪 8月龄左右开始配种,配种过程尽可能在一个发情期内完成,以利于随后的性能测定过程的实施和方便管理。 为达到此目的,可采用同期发情技术。 在选育群的繁殖过程中,尤其应该注意强调对系谱记录的管理和运用。 五、性能测定 性能测定的实施是选育取得成功的保证。 选育中以场内测 定为主,由各场派专人负责测定后备猪群的产肉性状和繁殖性状,育种中心 将统一派专人定期对 全育种公司 各种猪场后备猪的生产性状进行测定。 主要测定项目如下: 后备猪生长发育测定 : ( 1) 、每繁殖一个世代 ,均需进行测定 ( 2) 、测定头数:后备母猪每窝选测 1- 2 头,后备公猪选测 1头 ( 3) 、测定期:从出生至 100 千克( 80- 105 千克)体重结束 肥育性能测定 : ( 1) 、基础群或一世代和选育结束时,各测定一次。 选育过程中,各选育群可增加测定次数。 ( 2) 、测定从 70 日龄开始至体重达 100 千克结束 胴体和肉质性状测定 : 肥育测定后对后备猪进行胴体和肉质性状测定。 以上各项测定的项目和方法,严格按《后备猪、肥育猪性能测定技术规程》的规定进行。 六 、继代猪的选择 选种时间: 20 第一次选择:在 70 日龄保育期结 束时进行。 主要根据仔猪个体发育情况和质量性状选择。 每窝选留 1公 2母供性能测定。 第二次选择:在体重达 100 千克性能测定结束时进行。 根据性能测定资料,应用综合选择指数选择,在符合质量性状要求的前提下,按指数高低选留继代猪。 性状选择: 质量性状选择:具有该品种特征,外形结构良好,体躯长,后躯丰满,无遗传缺陷、公猪睾丸发育良好,母猪乳头 7 对以上,排列良好。 数量性状选择:以生长速度、饲料利用率,胴体瘦肉率为主选性状。 以体重达 100 公斤日龄(平均日增重)和活体膘厚二性状动物模型 BLUP 法(最佳线性无偏预测法) 估算育种值进行选择。 继代猪选留数:公猪要求 5∶ 1,母猪要求 3∶ 1 选留。 考虑到后备母猪的配种受胎率,以及妊娠和产仔等各环节可能出现的情况,各世代继代猪选留数,应按选育群母猪数增加 20%选留,以确保选育群体的规模。 七 、饲养管理规范 在选育全程中,要求各类猪的营养水平,饲养管理措施,力求做到稳定,减少环境偏差,以便考查各世代的遗传改进量。 (一)、各类猪群的饲养 仔猪: ( 1) 初生期:做好人工接产,早喂初乳,防止冻死压死,提高仔猪存活率。 ( 2)补饲期:早诱饲和补饲,采用颗粒料自由采食,自由饮水。 ( 3) 保育期:仔猪 34 周龄断奶至 70 日龄阶段为保育期。 保育期饲喂哺乳仔猪料,保育期结束前 710 天逐步过渡饲喂性能测定猪料,为性能测定做好准备。 性能测定猪: ( 1)按拟定的营养水平配合饲粮,整个测定期中使用相同的饲粮,饲粮配方力求稳定。 ( 2)设置自动料箱,自由采食。 如无条件设自动料箱,每日投料两次,投料 21 量以下一次投料时不剩料为度,避免控制采食量。 ( 3)注意饲料调制和适口性,增加采食量。 配种准备期的后备公母猪 ( 1)性能测定结束后,选作继代猪的后备公母猪,采用限量饲喂,调整体况配种。 ( 2)后备母 猪日喂料 2 千克,后备公猪增加 1020%,每日按时定量分 2 次饲喂。 ( 3)根据猪只体重的生长和体况,调整饲料喂量。 ( 4)每日可适量补喂青饲料。 繁殖母猪 ( 1)每日按时定量分 2次饲喂,并视体况适当增减喂量。 ( 2)体况良好的妊娠母猪,临产前 5 天左右适当减料,产后 5天逐步增加到哺乳期喂量。 ( 3)体况良好的哺乳母猪,断奶前应适当减料。 ( 4)繁殖母猪可补喂青饲料。 种公猪 ( 1)使用繁殖母猪饲粮 ( 2)非配种期每头每日定量饲喂 2千克,配种期饲喂 千克。 并根据公猪体况增减喂量。 ( 3)每日按定量分 2次饲喂。 (二)、 各类猪 群 的管理 猪群保健: ( 1)免疫: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按程序免疫接种,预防主要传染病的发生。 ( 2)建立有关防疫卫生制度,并严格执行。 ( 3)清洁与消毒:经常保持圈舍清洁干燥,实行定期消毒制度。 ( 4)经常注意猪群健康情况,及时诊治。 哺乳期和保育期仔猪: 22 ( 1)采取保温措施,保持适宜的小环境温度。 ( 2)经常保持圈舍清洁干燥,尽量减少水洗作业,降低相对湿度。 ( 3)针对各场实际情况,制定措施预防仔猪腹泻。 性能测定猪(见后备猪性能测定技术规程) 繁殖母猪 ( 1)配 种期母猪:要注意发情观察,按选育计划要求配种,并作好配种记录。 如未怀孕及时补配。 ( 2)妊娠后期母猪:单圈饲养,临产前进行圈舍消毒,并作好接产准备。 采用高床产仔的母猪,产前 7天应进入产仔栏。 ( 3)分娩母猪:作好人工接产和初生仔猪编号、称重、记录等工作。 种公猪 ( 1)配种前应进行精液品质检查,视情况调整营养水平和饲养管理措施 ( 2)配种期中,应定期检查精液品质,并注意利用强度。 八 、资料收集与总结 记录表格: 种公猪登记卡 公猪配种成绩表 种母猪登记卡 母猪繁殖哺乳记录 配种记录 生长发育测定记录 屠宰和胴体分离记录 饲料消耗记录 肉质测定记录 资料记录、保存与整理: 数据资料应由专人负责收集、保管与整理。 所有数据资料,均需准确地进行记录。 记录表一式两分,一分归档保存,一 23 分现场使用。 所有数据资料 除用表格记录外,均及时准确地输入电脑贮存,以便整理资料。 每一世代选育结束后,分析整理资料,并写出总结报告。 数据资料处理时,不可任意挑选或舍弃,以便能客观地反映群体性能水平。 九、 核心群选育 技术指标 核心群性状选择指标 核心群种公猪 选育指标 品种 日增重 (g/d) 030kg 日增重 (g/d) 30100kg 瘦肉率 (%) 使用寿命 其它 杜洛克 371 1022 汉普夏 358 843 长白 375 969 大白 357 943 核心群种母猪 选育指标 品种 日增重 (g/d) 030kg 日增重 (g/d) 30100kg 瘦肉率 (%) 使用寿命 其它 杜洛克 368 973 汉普夏 359 807 长白 378 937 大白 358 913 种猪测定站公猪性能指标 品种 日增重 (g/d) 30100kg 料肉比 瘦肉率 (%) 使用寿命 屠宰损失 kg 杜洛克 975 汉普夏 854 长白 929 大白 916 育种值测定 : 采用最佳线性无偏估计法 (BLUP) 育种值估计采用下列动物模型 : Y = S + K + a + I + p +e S: 场年季效应 K: 性别效应 24 A: 育种值效应 I: 窝效应 P: 圈舍效应 E: 随机误差效应 育种计划核心群母猪 95%应用人工授精技术 , 通过人工授精和测定站测定,各育种群之间建立有效的遗传联系并使多性状 BLUP 测定效应得以遗传传递。 年 遗传进展 每头猪每年的遗传边际效益为 12 元 RMB( 美元 /年 ) 品种 日增重 (g/d) 030kg 日增重 (g/d) 30100kg 料肉比 瘦肉率 (%) 屠宰损失 kg 使用寿命 杜洛克 汉普夏 长白 大白 平均 健康与抗病力 控制和消灭猪瘟、伪狂犬、猪水疱病、结核病、旋毛虫病、萎缩性鼻炎、疥螨、肺炎等疾病。 育种方法 核心群 (杜洛克、汉普夏、长白、大白 )进行纯系选育提高 , 通过种猪性能测定和实施人工授精,依据 BLUP 育种值有 计划地开展选种选配,保持与丹麦原种猪的同步遗传进展。 父母代 实施杂交计划。 杂交计划使用两个母系猪(丹系长白和丹系大白)以及两个父系(丹系杜洛克和丹系汉普夏)。 商品猪 70%使用杜洛克作为终端杂交公猪, 30%使用 HD 和 YD 公猪。 25 第六章 种猪 性能 测定 一 、测定性状 序号 检测类别 检测项目 标准代号 一 生长肥育性能 1.达 100kg 体重的日龄 2. 30~ 100kg 日增重 二 膘厚 3. 100kg 体重时活体膘厚 三 活体眼肌面积 4.活体眼肌面积 四 估计瘦肉率 5.估计 瘦肉率 五 繁殖性能 6.总产仔数 7.活产仔数 8.产仔间隔 9. 21 日龄窝重 10.初产日龄 11. 21 日龄哺育率 六 饲料报酬 12.饲料报酬 七 胴体品质 13.宰前体重 14.胴体重 15.屠宰率 16.胴体膘厚 17.胴体眼肌面积 18.腿臀比例 19.胴体瘦肉率 八 肉质 20.肌肉 pH 值 21.肉色 22.系水力 23.滴水损失 24.大理石纹 25.肌肉脂肪含量 二 、测定规程 后备猪及肥育性能测定技术规程 后备猪生长发育测定 : ( 1) 、 供测猪的选择与分群 后备母猪:每窝选留小母猪 1- 2 头,使留种比例在 30%以下。 后备公猪:每窝选留小公猪 1 头,留种比例为 10%。 26 公猪和母猪分圈饲养。 供测猪 在同一分娩季节中选择,时间力求接近。 并要求发育正常,健康无病。 ( 2) 、 测定时间 每个世代的后备猪,均需进行生长发育测定。 测定从出生开始,至 100 千克体重结束。 肥育性能测定 : ( 1) 、 供测猪的选择与分群 肥育性能测定以未去势母猪为供测猪。 每个公猪后裔中,选择 4 头供肥育性能测定。 每个公猪的 4 头后裔合圈饲养。 供测猪应在同一分娩季节中选择,日龄和体重接近,供测猪应发育正常健康。 ( 2) 、 测定次数 选育过程中,肥育性能测定不少于 2 次 : 第一次:在组建基础群或一世代时进行,测定数不少于 16 头,屠宰数不少于 8 头; 第二次:在选育结束年度进行,测定数每个公猪后裔不少于 4 头,屠宰数每个公猪后裔不少于 2 头。 测定的起止时间:从 70 日龄开始,体重达 100 公斤时结束。 为了准确掌握体重,在接近结束时,进行试称重。 测定期 的技术管理 ( 1) 、 预防注射与驱虫:供试 猪在 60— 70 日龄内进行。 ( 2) 、 饲养管理条件: 要求尽量减少环境误差。 同类供测猪的圈舍、圈养头数、饲料调配、饲喂方法等条件,要保持一致。 每一猪舍由固定的饲养人员饲喂,如两名以上饲养员,应以一人为主,其它为辅,力求供测猪只待遇一致。 ( 3) 、 测重 后备猪在 80- 105 千克称重,结束场内测定。 同胞肥育测定猪,在起始时和结束时,应分别称重一次。 称重必需在早饲前空腹进行,每次称前均应检查和校正衡器的准确度。 27 ( 4) 、 活体测膘 测定时间:后备猪和肥育猪活体测膘在 80- 105 千克结束称重时同时进行。 测膘部位: 在距背中线 5 厘米处测量 A超:胸腰椎结合处左右各一点 ; 腰荐椎结合处左右各一点 , 计算四点平均值,表示活体膘厚。 B 超:左边倒数第 3 与第 4肋间。 ( 5) 、 淘汰及病、死猪的处理 在测定期中,发生病猪应立即治疗,并作好记载。 如。海升农牧种猪育种方案
相关推荐
提高工作效率和减少费用,并且符合现代办公方式的发展特点。 c) 自定义实现个性化 基于 B/S 的应用结构,使软件的二次开发性能大大提高,用户无需再为应 用环境煞费苦心。 在 海天 OA 产品中,无论是企业工作流还是应用表单,用户都可以进行自定义设计,保证系统具备完全的伸缩性,随时满足不同规模用户现在和未来的任何应用需求。 d) 无线应用支持 A. 异地办公 B. 手机短信支持 e) 管理人性化
应对法》 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国务院令第 376号) 2020 年,针对埃博拉疫情不断发展,我省成立了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建立卫生部门牵头的办公室,根据我省工作实际及相关法律法规制定部门分工工作方案,各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做好应急处理的有关工作。 市 卫生局 负责组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调查、控制和医疗救治工作。 市 经信局 组织协调各电信运营企业为应急处理提供通信保障。 序号
、从事工种、工作时间等有效证明。 海南省建筑施工现场各方责任主体义务须知 解决欠薪问题, 总包单位领导和项目部经理是第一责任人,劳务用工单位负责人是直接责任人。 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应 成立 企业工地 解决欠薪 问题 领导小组 ,由双方现场负责人及相关工作人员组成,出现欠薪问题时第一时间介入处理。 施工 单位应当及时与劳动者办理月度书面工作量及工资额结算手续,将工资直接支付给农民工本人
分认识活动月的重要性,落实专人负责,以提高活动的质量。 注重协作,形成合力。 组委会下设的各职能部门和各项活动的主办(联办)部门要明确分工,周密筹划,各负其责,并加强联系协作,形成整体合力,扩大活动效果。 人人参与,班级为主。 各班级要积极支持和推荐学生参加各项 活动,服从学校的整体安排。 要充分发挥班主任和学生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以校园文化月为契机,提高各班级的管理水平。
如果对处理决定不满意仍可以继续向总经理申诉。 第九章 员工职务行为准则基本原则1.公司倡导守法、廉洁、诚实、敬业的职业道德。 2.员工的一切职务行为,都必须以维护公司利益,对社会负责为目的。 任何私人理由都不应成为其职务行为的动机。 3.因违反职业道德,给公司造成经济损失者,公司将依法追索经济赔偿;情节严重,公司怀疑其涉嫌犯罪的,将提请司法机关追究其刑事责任。 4.在员工招聘或任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