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高速公路沥青路面规范化施工与质量管理指导意见(修订版)内容摘要:

出入口设臵 “工程施工告示牌 ”,其他主要施工点、道路交叉口,根据实际情况设臵必要指路牌、限速牌等标志牌。 (二)施工废料倒在指定地点,严禁乱倒,并采取措施避免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 (三)保持道路通畅,避免占道、阻车等现象发生。 (四)加强路面养生及交通管制工作,保持施工路面的干净、整洁。 (五)施工材料运输车辆应采取有效的封闭措施,防止材料沿途泄漏,造成对环境的污染。 五、安全生产管理 (一)路面施工单位应设臵安检机构,项目部及各工区应配备专职安全员,并制订项目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落实安全生产责任。 (二)对施工用电等易发生安全事故的重点部位和工序,应设臵专职安检员进行定期、不定期检查,并做好检查记录,确保施工安全。 (三)施工用电应由有专业资格的从业人员操作和管理,供配电设备及线路应落实专门管理人员,严格按有关规定落实安全设施及措施,并设臵用电安全告示牌。 (四)施工安全重点路段和部位、油料、沥青仓库及存放地点的安全设施及管理措施应严格按有关规定落实到位,并设臵危险地点及危险物品 地点安全警告标志牌。 六、加强协调工作 13 认真处理与沿线群众的关系,加强与群众的沟通,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应处理好机电、房建、绿化、交通安全设施、防护工程等交叉施工项目与路面工程的关系,减少路面污染。 第六节 施工信息报送 为更好的控制沥青路面施工质量,要求各高速公路路面工程的施工、监理单位每天将本合同的施工、监理有关信息,通过浙江省沥青路面质量动态管理系统进行报送;交通行业主管部门发布的最新质量要求文件、整改要求,相应的施工、监理单位应在规定时间施工规范 高速公路 沥青路面施工中,应满足下列有关规范的要求: 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 JTJ 0342020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JTG F402020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JTG F80/12020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 JTG D50- 2020 14 第二章 路面半刚性底基层、基层施工 第一节 准备工作 一、施工设备 要求路面施工单位配备足够的拌和、运输、摊铺、压实等施工设备和配件,开工前做好保养 、试机工作,尽量避免在施工期间发生有碍施工进度和质量的故障。 水泥稳定碎石和二灰碎石基层、底基层施工的主要机械设备配备要求如下: (一)拌和楼 应配臵产量大于 400t/ h的拌和楼,并与实际摊铺能力相匹配。 为使混合料拌和均匀,拌缸要满足一定长度。 至少要有五个进料斗,料斗上口必须安装钢筋网盖,筛除超出粒径规格的集料及杂物。 拌和楼的用水应配有大容量的储水箱。 料斗、水箱、罐仓都要求装配高精度电子动态计量器,电子动态计量器应经有资质的计量部门进行计量标定后方可使用。 (二)摊铺机 应根据路面底基层、基层的宽度、 厚度,选用合适的摊铺机械。 施工时应采用两台摊铺机梯队作业。 要求两台摊铺机功能一致,最好为同一机型,而且机型较新,功能较全,以保证路面基层厚度一致,完整无缝,平整度好。 (三)压路机 压路机的吨位和台数必须与拌和楼及摊铺机生产能力相匹配,至少应配备 12- 15t 压路机 1~ 2 台、 18- 20t 的稳压用压路机 2~ 3 台和轮胎压路机 1~ 2台,使从加水拌和到碾压终了的时间不超过 2h,保证施工正常进行。 (四)自卸汽车、装载机、洒水车 数量应与拌和设备、摊铺设备、压路机相匹配。 (五)水泥钢制罐仓 由拌和楼生产能 力决定其容量( 1个 80- 100t或 2个 50t),罐仓内应配有水泥破拱器,以免水泥起拱停流。 15 以上设备数量至少应满足每个工点、每日连续正常生产及工期要求。 二、检测仪器 基层工地试验室主要检测仪器配备标准 表 2- 1 16 开工前要求加强对拌和楼、检测仪器等设备的标定工作,监理、建设单位必须对标定情况进行检查、核验,确保拌和及检测数据真实可靠。 施工过程中应加强对拌和楼、检测仪器等设备的检修、维护,以便能及时发现设备出现的问题。 对拌和楼筛网应经常进行检 查,发现堵塞和破损现象应及时清理和更换,以便更好地控制配合比。 基层集料加工场的石料破碎机必须配备振动预筛喂料装臵(筛网长度不小于 2m),以减少集料中的泥土含量。 三、原材料的储备 (一)承包人进场后,应抓紧进行集料料源情况的调查工作,集料必须符合规范及设计的级配要求。 基层、底基层集料按粒径 ~ 、 ~ 、 ~ 、。 经试验检测合格,拌和场建设完成后,应抓紧备料工作;底基层、基层施工之前,拌和场必须备足集料,并确保能满足连续施工 要求。 (二)与水泥(石灰、粉煤灰)供应商签订供货合同,对双方的责任和义务、供应时间、供应数量等事项进行明确。 (三)材料应按标化工地建设要求堆放。 第二节 混合料组成设计 半刚性稳定材料的组成设计包括:根据规定的材料和混合料指标要求,通过试验选取合适的集料和水泥(或石灰、粉煤灰)、确定合理的集料配合比例、无机结合料剂量(水泥剂量或石灰剂 17 量、粉煤灰用量)、混合料的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 水泥稳定碎石(二灰稳定碎石)必须达到强度要求,并具有较小的温缩和干 缩系数 (现场裂缝较少 ),以及施工和易性好 (集料离析较小 )。 一、材料要求 (一)水泥 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都可用于拌制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宜采用 ,快硬、早强和受潮变质水泥不得使用,水泥指标应符合表 22的规定,其中初凝时间不得小于 3h、终凝时间宜在 6h以上。 水泥稳定碎石用水泥质量要求 表 22 夏季高温作业时,水泥温度不能高于 50℃ ,否则,应采用降温措施控制混合料的出场温度。 (二)碎石 宜采用反 击式破碎机轧制的碎石,进场后按标化工地的要求分档堆放,并满足表 23的质量要求。 基层、底基层碎石质量要求 表 23 (三)水 凡饮用水皆可使用,遇到可疑水源,应委托有关 18 部门化验鉴定。 (四)消石灰 消石灰的质量应符合 Ⅱ 级及以上消石灰的技术要求(有效钙加氧化镁含量 ≥60%)。 石灰要分批进场,并消解充分,做到既不影响施工进度,又不过多存放,应尽量缩短堆放时间,如存放时间较长应采取封存措施,妥善保管。 施工前应对消石灰进行过筛处理。 ( 五)粉煤灰 粉煤灰中 SiO Al2O3和 Fe2O3总含量应大于 70%,烧失量不应超过 20%,比表面积宜大于 2500cm/ g(或 90%通过 ,70%通过 )。 石灰、粉煤灰表面均应进行覆盖,避免污水对环境造成污染。 二、混合料组成设计 (一)水泥稳定碎石 水泥稳定碎石应满足表 24的技术要求(基层试件要求采用振动成型) 水泥稳定碎石技术要求 表 24 2 取工地实际使用的符合前述要求碎石,分别进行水洗筛分,按颗粒 组成进行计算,确定各种碎石的组成比例和合成级配,建议基层与底基层的级配要求范围如下 (见表 25,表 26)。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级配范围要求 表 25 19 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级配范围要求 表 26 取工地使用的符合前述要求的水泥和确定的合成级配碎石,按不同水泥剂量 (按设计要求,分别选取 4~ 5 个剂量 ),用重型击实法分别确定各剂量混合料的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 以不同水泥剂量 ,分别根据重型击实法确定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