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鳅养殖手册内容摘要:

常检查网衣,有洞立即补上。 网箱养殖密度大,要注意病害防治。 平时要定期用生石灰泼洒,或用漂白粉挂袋,方法是每次用 2 层纱布包裹 100 克漂白粉挂于食台周围,一次挂 2~ 3 只袋。 要及时清除食台残饵。 无土饲养法 国外泥鳅养殖多采用多孔材料代替泥土进行立体养殖,效果很好。 有的以细沙代替泥土,养殖密度可提高四倍,一年中泥鳅个体可长 5 厘米左右。 无土养殖解决了捕捞不便、劳动强度大、起捕率不高的问题,为大规模生产泥鳅开辟了广阔的前 景。 而且,无土养殖的泥鳅口味好。 饲养池为水泥池,面积 30 平方米,水深 米。 池中放置长 25厘米、孔径 60 厘米的维尼纶 多孔管 10800 根。 每 20 根为一排,每2 排扎成 1 层,每 3 层垒成 1 堆,总共 90 堆。 每池放养每尾重 ~ 克的鳅苗 7000 尾。 每天投饵 2 次,投饵量为泥鳅总体重的 3%~5%。 池水以每分钟 立方米的量循环交换。 共饲养 90 天,每平方米产量达 2 千克,折合每 平方米产泥鳅 1300 千克。 也有把大小为 40 厘米 20 厘米 15 厘米的三孔水泥砖竖立池底,饲养管理同上。 饲养 90 天,每平方米 产量可达 千克,折合每 平方米产泥鳅 2500 千克。 沟渠围栏饲养法 利用沟渠流水饲养泥鳅,在其上、下游处设拦网 放种饲养。 一般广州市信豚水产技术有限公司(整理) 第 17 页 共 63 页 每平方米放养 1 龄鳅种 ~ 3 千克,饲养 4~ 6 各月后,每平方米产量达 10~ 12 千克。 这种饲养方式需全部投喂高质量的人工配合饵料,成本较高。 水槽饲养法 在有水源但不宜建池的地方可用此法饲养泥鳅。 水槽长 米,宽和高各 1 米。 在其一侧或两侧开设直径 3~ 5 厘米的进、排水孔。 孔口安装网目 2~ 3 毫米的密眼金属网。 槽内堆放粪肥和泥土,水深30 厘米左右,注水可 用水管由上向下注入,也可将槽放在流水处,任水自由进入、排出。 水槽应置于向阳避风处,水温不能低于 15℃。 每只水槽可放养 3~ 5 厘米的泥鳅苗 1~ 千克。 投喂糠麸、糟渣、蚕蛹、螺蚌和禽畜内脏,每天投喂 1 次。 一般 4 月份放种,到年底可增重 8~ 10 倍,每只水槽可收获泥鳅 8~ 15 千克。 庭院式养殖 庭院式养殖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在家中设缸或编织筐、砖砌小池,以塑料膜铺填,上面再铺泥,形成容器进行养殖;另一种是在房前屋后 庭院中挖小池,规格为 100~ 200 平方米,深 60~ 70 厘米,池底铺泥,水深约 50 厘米。 小池每 平方米可放泥鳅苗约 1 千克,大池每 100平方米放养泥鳅苗种 8~ 10千克。 根据换水条件增减放养量。 养殖过程中注意勤喂饵料,勤换水,投饵要少量多次。 饵料除鱼粉等动物性饵料外,还要投喂部分植物性饵料,如米饭、麸皮、酒糟、菜叶、水草、米糠、豆渣、饼粕等,也可喂些配合饵料。 坑道施肥以家广州市信豚水产技术有限公司(整理) 第 18 页 共 63 页 畜肥为主。 庭院养泥鳅可自繁、自育苗种,只要保留适量亲泥鳅便能获得足量的苗种。 在繁殖季节,成熟亲鳅不必注射激素,只要 在饲养水体中给予微流水刺激,就能繁殖。 在庭院式养殖中,可与黄鳝、革胡子鲶一起进行混养。 另外,泥鳅可以与常规家鱼、鳗鲡等混养 ,尤以鳗鲡、鲢、鳙草鱼混养效果好。 泥鳅不与家鱼争食,且能疏松底质,促进有机物分解及微生物的繁衍,为鱼类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但是,鲤、鲫、罗非鱼等与其争食厉害,互相影响大,故不宜混养。 泥鳅和家鱼混养时 ,一般每平方米放养 100~ 200 尾,约占总放养量的 20%。 大水面鱼、鳝、鳅混养 据方云东( 1999)报道:在 100 平方米的荡滩中进行鱼、鳝、鳅混养,年底共收获鲢鱼 8750 千克,银鲫鱼种 15000 千克,黄鳝 1550 千克,泥鳅 2020 千克。 具体做法如下。 准备工作和苗种放养 荡滩面 积 100 平方米,平均水深 米,池埂修固坚实、不渗漏。 配备柴油机 2 台, 2 套拖排泵,船 2 条,冬季干塘,用石灰消毒,清整,曝晒半个月。 苗种来源:鲢、银鲫为专用塘培育,黄鳝、泥鳅为市场收购。 放养情况见表 2。 表 2 鱼、鳝、鳅放养情况 广州市信豚水产技术有限公司(整理) 第 19 页 共 63 页 饲养管理 黄鳝种当天收捕当天放养,选腹部颜色黄且杂有斑点者,规格40~ 50 尾 /千克。 苗种下塘先用 3%~ 4%食盐水浸浴 5 分钟。 种植水草:在浅水区移植水花生,浮水区栽种荷藕,水生植物覆盖面积占 15%左右。 投喂颗粒饲料,按鱼的存塘量的比例投喂,每 10 天调 整 投喂量比例。 高温季节勤换水, 7~ 8 月份 2 天加换新水 1 次,每次换水量为四分之一至三分之一。 加强防逃工作,进、排水口和较低易逃埂段加铁丝网或聚乙烯网,并深埋土中,防鳅、鳝逃逸。 从养殖中体会到,在大水面混养中, 鱼 产量宜设计在 200~ 300千克 / 平方米,便于进行水质控制。 黄鳝产量设计在 10~ 15 千克 / 平方米,避免过密而互残。 饲养泥鳅可利用残饵,繁殖的小泥鳅可作黄鳝活饵料。 从鳝、鳅经济效益分析:黄鳝苗成本为 3200 元,泥鳅苗成本为广州市信豚水产技术有限公司(整理) 第 20 页 共 63 页 2020 元;鳝、鳅销售收入 91000 元,获利 85800 元, 每 平方米平均获利 858 元。 泥鳅的越冬管理 泥鳅对水温的变化相当敏感,除我国南方终年水温不低于 15℃地区,可常年饲养泥鳅,不必考虑低温越冬措施以外,其他地区一年中泥鳅的饲养期为 7~ 10 个月不等,有 2~ 5 个月的低温越冬期, 当水温降至 10℃左右时,泥鳅就会进入冬眠期。 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冬季泥鳅一般会钻入泥土中 15 厘米深处越冬。 由于其体表可分泌粘液,使体表及周围保持湿润,即使 1 个月不下雨也不会死亡。 泥鳅在越冬前和许多需要越冬的水生动物一样,必须积累营养和能量准备越冬。 因此,应加强越冬前饲料管理 ,多投喂一些营养丰富的饵料,让泥鳅吃饱吃好,以利越冬。 泥鳅越冬育肥的饵料配比应为动物性饵料和植物性饵料各占 50%。 随着水温的下降,泥鳅的摄食量要开始下降,这时投饵量应逐渐减少。 当水温降至 15℃ 时,每天只需投喂泥鳅总体重 1%的饵料;当水温降至 13℃以下时,则可停止投饵;当水温继续下降至 5℃时,泥鳅就潜入淤泥深处越冬。 泥鳅越冬除了要有足够的营养、能量及良好的体质外,还 要有良好的越冬环境。 要选择背风向阳、保水性能好、池底淤泥厚的池塘作越冬池。 为便于越冬,越冬池蓄水要比一般池塘深,要保 证越冬池有充足良好的广州市信豚水产技术有限公司(整理) 第 21 页 共 63 页 水源条件。 越冬前要对越冬池、食台等进行清整消毒处理,防止有毒有害物质危害泥鳅越冬。 越冬池消毒清理后,泥鳅入池前,先施用适量有机肥料,可用猪、牛、家禽等的粪便撒铺于池底,增加淤泥厚度,发酵增温,为泥鳅越冬提供较为理想的“温床”,以利于保温越冬。 选择规格大、体质健壮、无病无伤的鳅种作为来年繁殖用的亲本。 这样的泥鳅抗寒、抗病能力较强,有利于越冬成活率的提高。 越冬泥鳅的放养密度一般可比常规饲养高 2~ 3 倍。 . 保温防寒措施 加强越冬期间的 进、排水管理。 越冬期间的水温应保持在 2~10℃,池水水位应比平时略高,一般水深应控制在 ~ 2 米。 加注新水时应尽可能用地下水。 在池塘或水田中开挖深度在 30 厘米以上的坑、溜,使底层的温度有一定的保障。 若在坑、溜上加盖稻草,保温效果更好。 如果是农家庭院用小坑 道使泥鳅自然过冬,可将越冬泥鳅适当集中,上面加铺畜、禽粪便保温,效果更好。 此外,还可采用越冬箱进行越冬。 其方法是:制作木质越冬箱,规格为( 90~ 100)厘米( 25~ 35)厘米( 20~ 25)厘米,箱内装细软泥土 18~ 20 厘米,每箱可放养 6~ 8 千克泥鳅。 土和泥鳅要分广州市信豚水产技术有限公司(整理) 第 22 页 共 63 页 层装箱。 装箱时,要先放 3~ 4 厘米厚的细土,再放 2 千克左右泥鳅,如此装 3~ 5 层,最后装满细软泥土,钉好箱盖。 箱盖上要事先打 6~8 个小孔,以便通气。 箱盖钉牢后,选择背风向阳的越冬池,将越冬箱沉入 1 米以下的 中,以利于泥鳅安全越冬。 四 泥鳅 病害防治 鳅病发生的主要原因 水产动物病害发生主要是由于生存环境、病原体存在及水产动物本身体质三方面相互协同作用而引起的。 水质、底质是其生存的主要环境。 环境不适、投饵不足或营养成分不平衡,会使水产动物体质下降。 投喂过量又会引起水质、底质恶化。 恶化的环境又使养 殖对象食欲减退,体质下降,病原体也容易繁衍,这样便会引起病害发生。 如不及时对症治疗,就会引起病害蔓延,病症家中,形成爆发性死亡。 病害防治的原则是以防为主, 治疗为辅,以免经济损失。 常见疾病的防治 养殖泥鳅的水域一般较浅,且多为静水,所以水质容易恶化。 在防病方面应注意科学合理投饵、施肥,放养密度要适当,经常加注新水,保持水质“肥、活、爽”。 如是外购苗种,要做到预先消毒防病、剔除病弱苗种。 稻田养殖时,防止药、肥伤害。 现把泥鳅常见的疾病既防治方法分述如下。 水霉病 广州市信豚水产技术有限公司(整理) 第 23 页 共 63 页 此病的病因是有水霉菌寄生。 病鳅 行动迟缓,食欲减退或消失,肉眼可见体表簇生白色棉絮状物,最后衰弱而死。 在孵化季节流行,能引起大批受精卵死亡。 此病多发生于水温较低时期,当鱼体受伤时极易感染。 防治办法 主要有: ① 避免鱼体受伤, 捕捉、运输泥鳅时,尽量避免机械损伤 水霉病菌往往在受伤部位寄生繁衍。 ② 鳅种下塘前用3%~ 5%的食盐水溶液浸浴 5~ 10 分钟。 ③ 受精卵受感染, 用 4%的食盐水浸 泡 5~ 10 分钟 , 连续 2 天,鱼巢使用前预先用食盐水浸泡。 ④ 泥鳅感染时用 %小苏打和食盐混合液全池泼洒。 同时还有一些方法供参考: ① 水深 1 米每亩用食盐 ~ 1 公斤,尿素 公斤、漂白粉 1 公斤(含氯为 30%)化水溶解后全池泼洒、连用 2~ 3 天。 ② 水深 1 米每亩用五倍子 1 公斤捣碎用开水浸泡 12 小时后加盐~ 1 公斤全池泼洒,每天 1 次,连续 3 天。 ③ 旱烟叶 10 公斤煮水后全池泼洒,连治 3 天。 ④ 菖蒲 ~ 5 公斤加人尿 5 公斤或加尿素 公斤混合后全池泼洒(菖蒲与 ~ 1 公斤食盐捣烂成液体)。 ⑤ 每亩水深 1 米用盐 1 公斤和 3 公斤菖蒲汁化开后全池泼洒。 ⑥ 二氧化氯,浓度为 20ppm( 1 方水配 20 克二氧化氯)全池泼洒。 ⑦ 每立方米水体用 2~ 3 克 亚甲基蓝全池泼洒,隔 2 天再泼洒 1 次。 广州市信豚水产技术有限公司(整理) 第 24 页 共 63 页 烂鳍病 此病是由短杆菌引起的。 病鳅的鳍、腹部皮肤及肛门周围充血、溃烂,尾鳍、胸鳍发白并溃烂,鱼体两侧自头部至尾部浮肿,并有红斑 肌肉外露,停食,衰弱致死。 夏季易流行。 防治办法 主要有: ① 1g/m3 漂白粉全池泼洒,或 酮全池泼洒; ② 用 20g/m3 的呋喃那斯溶液浸洗病鱼 15~ 20 分钟 ,或按 %的呋喃那斯拌入饲料连喂 3 天,或 1%~ 5%氯霉素、土霉素或金霉素容易浸浴病鳅 10~ 15 分钟,每天 1 次,连用 2 天见效, 5天即愈。 打印病 此 病由嗜水单胞杆菌中嗜水亚种引起,病鳅主要表现为身体上病灶浮肿,椭圆或圆形,红色,患部主要在尾柄两侧,似打上印章,故名之为打印病。 7~ 9 月份为主要流行季节。 如遇此病,可用漂白粉化水,全池泼洒,使池水的浓度为 1 106。 车轮虫病 病因为车轮虫寄生。 车轮虫主要寄生于泥鳅的鳃和体表,感染后病鳅食欲减少,离群独游。 严重时虫体密布,轻则影响生长,重则死亡。 5~ 8 月份流行。 防治此病的方法主要有: ① 用生石灰彻底清塘后再放养鳅种。 ② 发病后每立方米水体用 广州市信豚水产技术有限公司(整理) 第 25 页 共 63 页 洒。 三代虫病 病因为三代虫寄生。 主要寄生于体表和鳃, 病鳅体瘦弱,常浮于水面,不安,或在水面打转,体表粘液增多。 5~ 6 月份流行,对鳅种危害极大。 防治此病的方法主要是用浓度为 20 106 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浴病鳅 15~ 20 分钟,浓度为 10 106 时则浸浴 30~ 50 分钟。 根据水温、体质情况选用以上浓度。 或 用。 气泡病 病因为水中溶氧不足或含气体过多。 表现为泥鳅吞吸气泡,浮于水面不能下潜,腹部鼓气,苗期易发生。 平时应注意合理投饵, 及时清除池中腐败物,不施用未发酵的 肥料 ,防止水质恶化。 发现此病后,应及时采取措施,立即加注新水,并用食盐水泼洒,每 平方米水面用量为 4~ 6 千克,或 立即冲入清水或黄泥浆水。 舌杯虫病 病因为舌杯虫侵入鳃或皮肤。 舌杯虫附着在泥鳅鳃或皮肤时,平时摄取周围水中食物,对寄主组织没有破坏作用,感染程度不高时危害不大。 如果与车轮虫并发或大量发生时,能引起泥鳅死亡。 对幼鳅,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