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罐基础沥青砂垫层施工方案内容摘要:
在没有极端气候的地区,有时在设计中没有具体规定,下面提出一种施工选用材料参考。 a)当地绝对最高气温在此 35176。 C 以上时,沥青选取 10石油沥青,调配一些高标号石油沥青。 b)当地绝对最高气温在此 35176。 C 以下时,选派 30 甲石油沥青。 4)密实性 6 沥青砂浆的容重为 2200~2340kg/m3。 如果容重低于这个数值区间,则可判定沥青砂浆的密实性不好。 如果施工时没压实或砂粒中掺杂有大量有机物(草根、树叶等)就会出现这种现象。 5)不透水性 质量良好,压实率符合要求的沥青砂垫层有一定的耐水性和不透水性。 施工时若配合比不当(沥青胶结料太少),密实度不好,沥青炒焦都会造成沥沥青砂垫层透水。 一般现场作试验确定不透水性能的好坏。 有些表层发生剥蚀现象的沥青砂垫层,耐水性一定不合格。 6)有一定的耐久年限 一般沥青砂浆的寿命和耐久年限大于油罐使用寿命。 但由 于施工中的上述质量原因使沥青砂垫层的功能早期失效的情况时有发生,造成油罐底板腐蚀穿孔漏油,浸溶沥青砂垫层,更加快了沥青砂垫层的破坏。 造成恶性循环。 (当然也有油罐底板焊接质量问题,穿孔造沥青砂垫层破坏的情况) 7)石油沥青砂浆固化后的物理学性能指标 a) 20℃ 时抗压强度 300kpa b) 50℃ 时抗压强度 10kpa c)温度稳定系数( KTR20℃/R50℃ )不大于 3。 5 7 d)吸水率(体积)不大于 3%。 e)膨胀率不大于 1%。 九 、材料选择 1)沥青: 采用 60沥青,沥青采用现场熬制、配置时严格比例进行计量。 沥青质量应符合《 GB50494》标准 2)砂子: 采用中粗砂,含泥量不得大于 5%。 十 、设计配合比 配合比为:沥青 砂绝缘层 配合比为 沥青:中粗砂 =7: 93(重量比) 十一 、沥青砂浆垫层的操作程序 底层砂垫层处理: 油罐基础的沥青砂浆垫层下设有一 层 300 厚的砂垫层,它的作用是排除毛细管地下水,并使地基受压均匀并调整荷载,砂垫层一个优良的工程性质是易排水固结。 因此当罐体组装完后,砂垫层的变形已趋于稳定,施工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8。油罐基础沥青砂垫层施工方案
相关推荐
线的材质、规格。 管道组成件及管道支撑件在施工过程中应妥善保管,不得混淆或损坏,其色标或标记应明显清晰。 暂时不能安装的管子,应封闭管口。 ③阀门检验 根据型号、规格及其工作介质 逐个 进行严密性和阀体强度试验,试验合格后在阀门上粘贴试验合格证,并做好试压记录; ,阀门的强度试验压力为工作压力的 倍,严密性试验压力为工作压力的 倍。 试验压力在试验持续时间不少于 5min 内应保持不变 ,且阀体
(阴极保护 40%) 用磁性测厚仪测量沥青防腐绝缘层厚度 (防腐层防腐 30%) 测量土壤电阻率 (安全检查 30%) 试题一、检查运行中的绝缘法兰(接头)的绝缘性能 准备要求 ( 1)材料准备 序号 名称 规格 数量 备注 1 水 约 500ml 2 记录纸 A4 1张 ( 2)设备准备 序号 名称 规格 数量 备注 1 绝缘法兰 1 组 在用 ( 3)工、用、量具、文具准备 序号 名称 规格
每扇区用户数更多(包括 MDUMTU 用 户),并根据用户需求提供不同级别的服务 DFS(动态频率选择) 一些国家需要 DFS, Alvarion 独特的算法可以提高在雷达活动条件下的信道管理能力 最佳 AU 简化 SU安装, SU 进行全频段扫描,识别所有 AU,通过选择最佳 AU 使链路得以优化:在同步丢失时 ,SU 自动与列表中下一个 AU重心同步 自动“干净”信道选择
按我公司《现场仓库管理办法》对其物资进行防护、标识、储存、发放、回收、追溯等工作。 有关设备材料的定货、运输、验收及保管、安装等,我公司将严格按照本工程有关程序要求进行,并及时申报相关资料。 第五节 施工准备 入场前准备 熟悉图纸,根据图纸要求结合消防规范和工艺质量要求,提 出需现场配合的问题清单。 根据图上作业,指定各分项工程的工艺流程和需解决的相关问题清单。 制定该工程中重点部位的技术措施。
土构造柱 抗震节点详图》03G363,电气有接地要求的构造柱,竖筋与基础底板的钢筋相连接。 构造柱侧边所剩的墙垛长度小于 180mm 时,用同构造柱同等级的素砼找补齐。 构造柱的施工缝,按施工规范要求严格处理好,确保砼的连续、整体性。 板、梯钢筋绑扎 : 板筋绑扎之前,先清扫模板上的杂物,并在模板边缘划出钢筋间距标志线,根据图纸标注先放底筋,再放上部钢筋。 其操作顺序:划线→钢筋就位→校核→绑扎
础图固定。 一步制粒机换热方法: 评价标准: (1)蒸汽换热,蒸汽管道应接到位,接口管径 ″。 (2)电供热: 42 KW。 压缩空气安装: (1)喷液用压缩空气应接到位。 (2)净化压缩空气 (无菌、无油、无 1μ m 尘粒 )。 (3)压力 ~ ,耗量 ,接口 ″。 送风系统: 评价标准:空气经初效、中效、高效滤过滤器滤过供气 (30 万级净化风 )。 制粒机: (1)评价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