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污染控制工程试卷二内容摘要:
过微生物的新陈代谢作用,将废水中有机物的一部分转化为微生物的细胞物质,另一部分转化为比较稳定的化学物质的方法。 3. 物理吸附:若吸附剂和吸附质之间是通过分子间的引力(范德华力)而产生的吸附称为物理吸附。 4. 氧化还原法:通过药剂与 污染物的氧化还原反应,把废水中有毒害的污染物转化为无毒或微毒物质的处理方法称为氧化还原法。 :是与 活性污泥法 并列的一类废水好氧生物处理技术,是一种固定膜法,是土壤自净过程的人工化和强化,主要去除废水中溶解性的和胶体状的有机污染物 (四)、简答题。 答:生物转盘是由盘片,接触反应槽、转轴及驱动装置所组成。 盘片串联成组,其中贯以转轴,转轴的两端安设在半圆形的接触反应槽的支座上。 转盘面积的 45%~ 50%浸没在槽内的污水中,转轴高出水面 10~25cm。 盘片上夹杂着生物膜,因此,盘片是生物膜的载体,起着生物滤池中滤料的相同作用。 运行时,转盘表面的生物膜交替与废水和大气相接触。 与废水接触时,生物膜吸附废水中的有机物,同时也分解所吸附的有机物;与空气接触时,可吸附空气中的氧,并继续氧化所吸附的有机物。 这样,盘片上的生物膜交替与废水和大气相接触,反复循环,使废水中的 有机物在好氧微生物(即生物膜)作用下得到净化。 盘片上的生物膜不断生长和不断自行脱落,所以在转盘后应设二次沉淀池。 2.为什么 A/O 法具有生物脱氮的功能。 简述 A/O 法的工艺流程。 答: A1/O 工艺又称为前置反硝化生物脱氮工艺,其脱氮原理是:在 A 池(反硝化缺氧池)中,回流污泥中的反硝化菌利用原污水中的有机物作为碳源,将回流混合液中的大量硝态氮( NO3- N)还原成 N。水污染控制工程试卷二
相关推荐
Q计 =1/2/ Q总 K2 K2:不稳定系数 K2=《重型设备吊装工艺计算》 Q计 =1/2 8209 =4925Kg ③起吊吊点校核计算 ④滑轮的选择 选择两个 5吨的滑轮 ⑤起升卷扬机选择 选 5吨单同慢速卷扬机两台做起升卷扬机。 4.生料仓盖的其他部分所用材料均用此法吊装,然后在顶部再组焊。 5.技术要求 钢梁的制作安装,单榀允许的不垂直度为177。 10mm,梁通过支座重
过秤。 磅秤每班开工前应检查校正。 B、袋装水泥,当以袋计量时,应抽查其量是否准确。 C、严格控制加水量,每班开工前,实测砂、石料的含水量,根据天气变化,由工地试验确定施工配合比。 D、混凝土原材料按质量计的允许误差,不应超过下列规定: 水泥177。 1% 粗细骨料177。 3% 水177。 1% 外加剂177。 2% 3) 搅拌第一盘混凝土拌合物前,应先用适量的混凝土拌合物或砂浆搅拌,拌后排弃
作为托架,干固后沿保温板顶面水平方向自下而上横向 砌贴保温板,上下两排保温板应错缝 1/2 板长。 ( 2)、保温板粘贴采用满粘法粘贴 ,粘贴时将保温板表面灰尘用手轻轻拍打干净,再用铁抹子在保温板上均匀批刮胶粘剂厚不小于 3mm,批刮面积应达到 100%,及时粘贴到基层上,板与板之间的接缝缝隙不得大于 2mm。 保温板与基层粘结面积不小于 85%。 ( 3)、保温板在墙面转角处,应先排好尺寸
1 挤密桩施工 3 装载机 ZL50 1 材料、土石方等转运 4 自卸汽车 红岩 16t 1 材料运输 5 发电机组 2 临时供电 6 小型 滚筒 搅拌机 XJ1500 1 材料拌制 PC2008 挖掘机性能参数表 名 称 单位 PC2008 工作重 量 kg 19900 额定功率 PS(kW) 150(110) 标准斗容 m 性能 行走速度 高速 km/h 中速 km/h 低速 km/h
3. 所有人员必须严格执行劳保用品穿戴制度,高空作业应系好安全带,系安全绳; 4. 使用氧割、电焊、手提工具等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杜绝违章作业现象,防止安全事故发生; 5. 负责现场吊装设备的指挥、吊装工作,严格遵守“十不吊”原则,防止安全事故发生 ,起吊设备(如汽车吊、手拉葫芦等)由乙方负责租用 ; 6. 指定专人 彭伟欢(业务) 13925117477 负责现场协调,
,可考虑采用气浮池代替二沉池。 ( 10 分)与好氧生物处理比较,厌氧生物处理有何优缺点。 4 答:工艺优点 ( 1)应用范 围广。 好氧工艺只适用于中、低浓度和易生物降解的有机废水处理;而厌氧工艺既适用于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也适用于中、低浓度和难生物降解的有机废水处理。 ( 2)能耗低。 当原水 BOD5达到 1500mg/L时,沼气能量可以抵消消耗能量,原水有机物浓度越高,剩余能量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