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论中小企业会计信息披露制度内容摘要:

能力的直接体现,也是企业进入现代经济运行体系的 “ 通行证 ”。 与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缺乏规范的财务报告制度和财务信息披露通道,这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可持续成长的关键因素。 因为财务报告制度以及正常的信息披露通道,是企业与其他相关经济主体建立利益 “ 共同体 ” 的前提条件,也是企业建立可靠信誉体制的基本保障。 因此,我们认为将中小企业会计信息披露作为独立的研究对象,探讨规范会计信息披露行为和完善其制度 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 中小企业会计信息披露制度的概念 中小企业会计信息披露制度是公司为保障投资者利益、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而依照法律规定必须将其自身的财务变化、经营状况等信息和资料向有关管理部门报告,并向社会公开或公告,以便使投资者充分了解情况的制度。 它有利于公众更好的进行监督,使企业能够更加透明化。 二、 建立完善中小企业会计信息披露制度的重要性 中小 企业享有得天独厚的自主创新和技术创新优势, 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中小企业都是国民经济发展重要支柱,对社会稳定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与大企业相比, 其规模和 实力不及大企业 ,但 中小企业却有着与生俱来的强烈创新欲望、活力和动力。 又由于 中小企业源于市场、贴近市场,市场反应敏捷、创新动力强,加之中小企业机制活、决策快, 至 使中小企业能够抓住机会, 并 取得创新成果。 从国外看,各国的中小企业,特别是一些小企业 工厂虽不大,但自主开发享有的专利技术、独特的创新产品等却能独领国际市场。 所以 美国政府 则 把中小企业称作是 “ 美国经济的脊梁 ” ,日本则认为 “ 没有中小企业的发展就没有日本的繁荣 ” , 德国把中小企业称为国家的 “ 重要经济支柱 ”。 从我国看,据了解目前我国 新产品中的 80%是中小企业研 2 发 的,在专利发明和实用新型中中小企业占 65%以上。 此外,中小企业在推动创新,催生产业方面功不可没。 动漫设计、服务外包、文化创意、信息服务、家政服务等一批新兴产业蓬勃兴起,不仅是中小企业创新意识、创新动力的一种展现 ,且 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做出 了巨大的贡献,为我国社会的稳定发展提供了保障。 但 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存在,需要企业进行会计信息的对外披露。 目前中小企业对外会计信息披露的动机只是出于应付政府管理部门的目的,一般认为对外披露会计信息只会增加企业成本而 不会带来相应的收益,所以中小企业总是处于 被动的信息披露状态, 故 所披露的信息的质量和信息含量就不会很高。 这就使得中小企业在与外界沟通上出现了问题,从而限制了我国小企业的整体发展水平。 因此,建立健全我国中小企业会计信息披露制度是十分必要的,它的建立,能规范我国中小企业会计信息披露行为,对我国中小企业未来的长足发展 、 维持市场稳定 提供必要的制度保障。 三、中小企业会计信息披露制度应有的特征 (一) 权威性 对于信息使用者来说,这种信息披露的制度约束可能产生如下两方面的后果:一是增强了信息的透明度,改变企业未来经营业绩的预期,从而影响公司的价值;二是增强了信息的可 靠性,改变其关于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评价,从而影响会计信息在现代市场经济中的作用。 因此,以中小企业为主体的会计信息披露制度的出台与实施,有利于激励企业变革创新、指导会计基础工作薄弱的中小企业会计实务,提高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 实现市场风险的公开化,提高经济运行的市场化程度。 ( 二)简便有效性 会计信息的生成、披露与验证的任何一个环节都需要时间和资源投入,大量的、详细的会计信息披露与严格的审计,随之而来的是信息披露成本的增加。 然而,中小企业会计信息的主要使用者多数是政府有关部门、贷款金融机构和相关协作组织。 简便有效的、披露范围较小和审计要求较低的会计信息,可以大大降低中小企业的信息费用开支。 3 (三)保密性 对于以劳动密集型为主导产业的中小企业所处的行业市场进入门槛低,市场竞争程度高;同时,他们又处 于资源短缺的受限环境之中。 因此,在会计信息充分披露的程度上要体 现 保 密性,保护中小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利益 不受到损失。 (四)灵活性 中小企业利用 “ 小而专 ”“ 小而优 ”“ 小而精 ”“ 小而特 ” 成为社会化大生产的 组成部分,提供优质的零配件和各种社会服务,由此而形成与其他企业之间密切的分工协作关系,因而需要提供满足不同分工协作方式的特殊会计信息需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