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建设方案二〇一一年内容摘要:

后再根据职业成长及认知规律递进重构行动领域转换为课程既转换成学习领域,最后根据职业特征及完整思维分解学习领域为主题学习单元,也就是学习情境设计。 课程开发思路 如图 2 所示 : 工作任务分析:根据专业相应工作岗位及岗位群实施典型 工作任务分析 行动领域归纳:根据能力复杂程度整合典型工作任务形成综合能力领域 学习领域转换:根据职业成长及认知规律递进重构行动领域转换为课程 学习情境设计: 根据职业特征及完整思维分解学习领域为主题学习单元 工作过程 分析 教学过程 分析 工作任务分析 教学设计实施 课程门类设置 桥 职业性 教育性 15 图 2 课程开发思路 ● 工作岗位及岗 位群实施典型工作任务分析: 表 2工作岗位及岗位群实施典型工作任务分析 工作岗位群 工作岗位 典型工作任务 机械制造工艺规程的编制与实施、机械加工工艺装备的设计制造、产品的质量监督、 加工设备的 控制与管理 质量检验 零件工序检验 零件成品检验 部件检验 产品综合检验 车间工艺员 工艺规程校对和修改 车间工艺现场指导 车间调度或管理员 车间调度 车间管理(工艺文件管理、下发加工订单等) 车间工具库管理 生产线线长 生产线日常工作运转与维护 工艺装备设计 工 艺装备设计 车间工艺装备调试、维护 机、电、液、气等各类控制设备的安装、调试、运行与日常维护 机、电、液、气等各类控制设备的安装、调试 机械设备安装、调试 电控制设备 安装、调试 液、气控制设备 安装、调试 机、电、液、气等各类控制设备的日常运行 与 维护 机械设备 日常运行 与 维护 电控制设备日常运行 与 维护 液、气控制设备日常运行 与 维护 各类 机械加工 设备 、 数控加工设备的操作 、 工艺编程、调试及日常维护 普通车、铣、钻、镗、刨、磨、钳加工设备操作 轴类零件车削、磨削加工 套类零 件车、钻、镗加工 箱体类零件刨、铣、钻、镗 支架类零件加工 连杆类零件加工 16 数控车、铣、磨、加工中心、电火花、线切割加工设备操作 高精度轴类、套类零件数控精密加工 箱体类零件基准平面数控铣削加工 箱体类零件基准平面、支承孔系加工中心加工操作 电极数控电加工 数控车、铣、磨、加工中心、电火花、线切割编程 各类机械结构零件加工程序编制 普通加工设备 调试及日常维护 普通加工设备易损部位日常维护及维修 普通加工设备关键部件(导轨、主轴、刀架等)日常维护及维修 数控加工设备 日常维护 数控加工设备机械部件 日常维护 与维修 数控加工设备控制部件 日常维护 与维修 使用各种二维、三维机械CAD/CAM 软件,进行设计、绘图、编程 绘图员 协助工程设计师绘制工程图 利用 二维 CAD软件进行工程设计 工艺装备 CAD设计 利用 三维机械 CAD/CAM 软件进行工程设计 机床夹具、汽车焊接夹具 CAM 设计 ● 行动领域归纳及学习领域转换: 表 3行动领域归纳及学习领域转换 典型工作任务 行动领域 学习领域 零件工序检验 产品质量检测 公差与技术测量 零件成品检验 部件检验 检测与转换技术 产品综合检验 工艺规程校对和修改 车间组织管理与加工工艺指导 机械制造工艺 夹具设计 车间工艺现场指导 车间调度 车间管理(工艺文件管理、下发加工订单等) 17 车间工具库管理 生产线日常工作运转与维护 工艺装备设计 通用、专用机床夹具设计 车间工艺装备调试、维护 机械设备安装、调试 机电设备安装与调试 机电设备安装与调试 电控制设备 安装、调试 液压与气压传动 液、气控制设备 安装、调试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 可编程控制器 机械设备 日常运行 与 维护 机电设备维护与维修 机电设备维护与维修 电控制设备日常运行 与 维护 液、气控制设备日常运行 与维护 轴类零件车削、磨削加工 结构零件机械加工 机械制造工艺 套类零件车、钻、镗加工 机械制造基础 箱体类零件刨、铣、钻、镗 机械加工实训 支架类零件加工 连杆类零件加工 高精度轴类、套类零件数控精密加工 精加工结构零件数控加工 数控加工实训 箱体类零件基准平面数控铣削加工 箱体类零件基准平面、支承孔系加工中心加工操作 电极数控电加工 各类 机械结构零件加工程序编制 结构零件数控编程 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 普通加工设备易损部位日常维护及维修 机械设备维修 机电设备维护与 维修 普通加工设备关键部件(导轨、主轴、刀架等)日常维护及维修 数控加工设备机械部件 日常维护 与维修 数控设备维修 数控加工设备控制部件 日常维护 与维修 协助工程设计师绘制工程图 机械产品设计 机械制图 工艺装备设计 机械设计 机械零件的 CAD 绘图 CAD 绘图 机械零件的计算机辅助设计 机械零件的 CAM编程 CAD/CAM 18 与制造 ● 专业核心课程 学习情境设 计 表 4 专业核心课程学习情境设计 学习情境 学习领域 学习情境 1 学习情境 2 学习情境 3 学习情境 4 学习情境 5 学习领域 1(课程:机械制造工艺) 阶梯轴工艺规程制定与实施 机床主轴工艺规程制定与实施 套筒工艺规程制定与实施 箱体工艺规程制定与实施 学习领域 2(课程:CAD/CAM) 结构件三维造型 结构件三维造型转二维工程图 产品三维装配 结构件数控CAM 软件编程 学习领域 3(课程:机械制造 基础 ) 车刀选用、刃磨;车床结构与操作 铣刀选用、刃磨;铣床结构与操作 钻头选用;钻床结构与操作 砂轮 选用;磨床结构与操作 其他普通机床结构与操作 学习领域 5(课程:数控实训操作) 数控车实训操作 数控铣实训操作 数控加工中心实训操作 ② 核心课程建设 在现有省级精品课程《夹具设计》基础上, 2 年内共建设 5 门专业核心课程,争取再建 12 门省级精品课程, 34 门院级精品课程,编写专业特色教材 8 本。 核心课程建设如表 5 所示: 表 6 核心课程建设 序号 课程名称 课程建设目标 2020年度之前 2020年度 2020年度 1 夹具设计 省级精品课程 / / 2 数控机床操作与编程 / 院级精品课程 / 3 CAD/CAM 应用技术 院级精品课程 / 省级精品课程 4 机械制造工艺 / 院级精品课程 / 5 机械制图 / / 院级精品课程 通过教材开发过程的校企结合,达到提高教材的实用性、针对性和服务企业生产实践的目的。 以学生易于掌握、教师易于传授、符合 19 企业实际需要为原则,在教材内容的组合 编排上, 结合 “任务”的工作流程和技能训练 ,推出模块式的理论,实训“一体化”教材。 力争将校企合作开发的课程的教材建设成精品规划教材。 教材建设 如表 7所示: 表 7 教材建设 序号 教 材 名 称 类 型 建设时间 1 机加工实训 校本实训教材 2020 年 2 数控车实训 校本实训教材 3 数控铣实训 校本实训教材 2020 年 4 夹具设计 学习领域教材 2020 年 5 机械制图 学习领域教材 6 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 学习领域教材 7 机械制造工艺 学习领域教材 2020 年 8 CAD/CAM 应用技术 学习领域教材 ③ 利用网络技术建设教学资源库 教学资源库建设思路是围绕“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课程体系,根据本专业的教学特点, 全员参与,开发多媒体课件(教学中使用的机构动画,录像等、幻灯投影、示教板和基于教、学、做一体化教学过程录像等);开发与课程体系配套的教学手段、特色教材;开发与课程体系配套的课程标准、行程性考核标准和办法、评价标准等。 ( 2)实施进度及经费预算 1) 2020 年 1 月 — 2020 年 6 月:进行调研,调整、修改并确定岗位职业能力标准、构建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课程体系、拟定核心专业课程、精品教材建设方案等,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 构建思路是首先在对工作岗位群进行充分调研分析,在此基础上,根据岗位工作任务和岗位职业 能力要求,提出机械制造及自动化 20 专业岗位群应具备的知识、技能、素质结构,并构建以任务项目为载体,以生产车间为实施地点,以完成任务载体的工艺、生产管理工作流程为主线的基于教、学、做一体化的课程体系。 2) 2020 年 7 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