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技术及其应用内容摘要:

根据培养基的物理状态,可将植物组织培养分为固体培养和液体培养。 所谓固体培养,是在培养基中加入固化剂,使培养基呈固体状态。 所采用的固化剂多为琼脂,最适浓度一般为 %~ 1%(重量 /体积 )。 液体培养是在培养基中不加入固化剂,培养基为液体状态。 为了保证液体培养时的氧气供应,可在液体培养基上架设纸桥或进行振荡培养。 生长在自然界的植物体对土壤的 pH 值有一定的要求,外植体培养时也不例外。 因此,最后还要将培养基的 pH 值调节到适当的水平。 对组织培养的外植体生长而言,培养基的组成成分是一个决定性的因素,不同的植物材料 要求不同的培养基,适于诱导愈伤组织的培养基不一定适于器官分化,适于固体培养的培养基不一定适于液体培养,因此要想获得成功,必须精心选择适宜的培养基。 一般常用的培养基有下列几种: MS 培养基 (Murashige 和 Skoog, 1962)、米勒培养剂 (Mil1er, 1963), H培养基 (Bourgin 和 Nitsch, 1967)、改良怀特培养基 (White, 1963)、 N6 培养剂 (朱至清等,1974)。 无菌条件 由于培养基的营养十分丰富,微生物极易滋生而造成污染,因此,在植物组织培养的整个过程中都必须保持严格的无菌条件。 外植体 (explant)的消毒通常采用氯化汞、过氧化氢、次氯酸钙、次氯酸钠或 70%的酒精等,消毒后需用无菌水充分冲洗。 培养基及接种用的用具必须进行高温高压 (在消毒锅中 )灭菌。 接种时须在超净工作台上进行,操作人员的手也必须经常用 70%的酒精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