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展览馆工程管桁架钢结构制作方案内容摘要:
位置; 桁架装配位置示意图二 20m m调 整板20m m调 整板H250x 125 x6 x9H250x 125 x6 x91定位块20m m调 整板5定位块4H40 0x2 00x 8x1 3H250x 125 x6 x9KT63定位块2KB 以人为本 科技为先 第 18页 共 50 页 桁架在胎具上的安装示意图 在胎架上对主管的各节点的中心线进行划线; ① 桁架的结构形式为弦杆贯通,腹杆焊接在弦杆上,其节点为腹杆与弦杆直 接焊接的相贯节点,其形式有如下几种: 装配支管并定位焊,对支管接头定位焊时,不得少于 4点;定位焊后检验定位焊后组件的正确性。 定位好后,对纵横桁架进行焊接,焊接时,为保证 焊接质量,尽量避免仰焊、立焊。 焊接工作应尽量在工厂或预拼装场内进行,在符合强度、刚度要求的专门的钢胎架上将散件组装成整体。 在组装时严禁强迫就位。 ,由于体型要求,杆件在焊接球可能相碰,此时应首先保证大直径钢管与焊接球焊接,小直径管与焊接球或大直径管相贯,要求同相贯 以人为本 科技为先 第 19页 共 50 页 节点。 桁架结构采用腹杆与弦杆直接焊接的相贯节点,弦杆截面贯通,腹杆焊接于弦杆之上, 焊接时,对如下图所示节点,当支管与主管的夹角小于 90度时,支管端部的相贯焊缝分为 A, B, C, D 四个区域, 其中 A, B区采用等强坡口对接熔透焊缝, D 区采用角焊缝,焊缝高度为 倍管壁厚,焊缝在 C 区应平滑过渡。 当支管与主管相垂直时,支管端部的相贯焊缝分为 A, B两个区域,当支管壁厚不大于 5mm 时可不开坡口,由于在趾部为熔透焊缝,在根部为角焊缝,侧边由熔透焊缝逐渐过度到角焊缝,同时考虑焊接变形,因此必须先焊趾部,再焊根部,最后焊侧边。 A:趾部 B:侧边 C:根部 以人为本 科技为先 第 20页 共 50 页 Y 型节点焊缝位置分区 桁架支座节点处的焊接,其加劲肋、短钢柱与支座底板之间及加劲肋与短钢柱之间均用双面角焊缝连 接,满焊。 桁架的焊接 要求 人员要求 焊工应按《焊工技术考试规程》的规定,通过考试并取得合格证后,方可持证上岗从事焊接作业。 焊工资质应与施焊条件及焊缝质量等级相适应,严禁低资质焊工施焊高质量等级的焊缝。 焊接设备和方法的要求 尽量采用工厂焊接,并优先采用自动焊接和半自动焊接。 选用的焊接设备应具 满足焊接工艺要求和安全可靠的性能。 焊接顺序的选择应考虑焊接变形的因素,尽量采用对称焊接,对收缩量大的部位应先焊,焊接过程中要平衡加热量,使焊接变形和收缩量减小。 对厚度 较大的碳钢和 低合金钢应采用焊前预热和焊后热处理措施,预热及焊后热处理温度 按照下表进行: 预热温度 钢材 牌号 接头最厚部件的板厚 t(mm) t25 25≤t≤40 40t≤60 60t≤80 t80 Q345 ~ 60℃ 80℃ 100℃ 140℃ Q235 ~ ~ 60℃ 80℃ 100℃ 焊后应对焊疤补焊磨平,清除焊渣和飞溅物。 钢管等空心构件的端口采用钢板作为封头板时,采用连续焊缝密闭 ,使内外空气隔绝,并确保组装、安装过程中构件内不得积水。 对接焊缝质量等级为二级,角焊缝质量等级为三级。 钢管相贯线焊缝 (包括钢管与节点板及焊接球相贯连接焊缝 )要求如下: 1) 相贯线焊缝,应沿全周连续焊接并平滑过渡。 焊缝的质量等级:桁架弦杆、腹 以人为本 科技为先 第 21页 共 50 页 杆钢管间对接焊缝为一级;全熔透焊缝为二级,角焊缝和部分熔透焊缝为三级。 2) 多层焊接应连续施悍,每一层焊缝焊完后应及时检查,如发现有影响焊缝质量的缺陷, 必须清除后再焊。 3) 当多根支管同时交于一节点,且支管同时相贯时,支管按大管径和壁厚优先。 支管与支管相贯处一律满焊。 4) 圆管相贯时,支管端部的相贯线焊缝位置 沿支管周边分为 A(趾部)、 B(侧面)、 C(踵部)三个区域。 5) 当焊管壁厚 ≤ 6mm时,采用全周角焊缝。 6) 当焊管壁厚> 6mm时,所夹锐角θ ≥ 75176。 时,采用全周带坡口的全熔透焊缝。 焊缝, C 区采用带坡口的部分熔透焊缝(当夹角θ< 35176。 时可采用角焊缝),各区相接处坡口及焊缝应圆滑过渡。 7) 对全熔透和部分熔透焊缝,其有效焊缝高度 he,且 he( t 为支管的壁厚)。 对角焊缝,最小焊脚尺寸为 t(t 为较厚焊件厚度)。 钢管插入节点板连接焊缝要求如下: 1) 焊缝应沿全周连续焊接并平 滑过渡。 2) 钢管与节点板连接焊缝为受力焊缝;封板与节点板连接焊缝为构造焊缝,保证钢管密封。 并确保组装、安装过程中构件内不得积水。 3) 构造焊缝采用角焊缝;受力焊缝当焊管壁厚 ≤ 6mm 时,采用双面角焊缝,焊管壁厚 6mm时,采用全熔透对接焊缝。 焊缝其他要求同钢管相贯焊缝。 主钢管与节点板连接焊缝要求如下: 1) 主钢管拼接处钢管断开,钢管坡口与节点板采用全熔透对接焊缝。 2) 其他部位钢管连续,采用如 下 图 所示对接焊缝。 h=min(t,t1/2) 以人为本 科技为先 第 22页 共 50 页 3) 所有主钢管与节点板连接焊缝质量等级为 二级。 其他要求同钢管相贯焊缝。 节点板之间连接焊缝要求如下: 1) 节点板之间连接焊缝尽量采用图 所示对接焊缝。 焊缝等级要求二级。 2) 采用其他连接方式要求连接板与连接焊缝等强。 3) 其他要求同钢管相贯焊缝。 ⑴ 定位焊焊缝所采用的焊接材料及焊接工艺要求应与正式焊缝的要求相同。 ⑵ 定位焊焊缝的焊接应避免在焊缝的起始、结束和拐角处施焊,弧坑应填满,严禁在焊接区以外的母材上引弧和熄弧。 ⑶ 定位焊尺寸参见下表要求执行。 母材厚度 (mm) 定位焊焊缝长度( mm) 焊缝间隙 (mm) 手工焊 自动、半自动 t≤ 20 40- 50 50- 60 300- 400 20t≤ 40 50- 60 50- 60 300- 400 t40 50- 60 60- 70 300- 400 ⑷ 定位焊的焊脚尺寸不应大于焊缝设计尺寸的 2/3,且不大于 8mm,但不应小于 4mm。 ⑸ 定位焊焊缝有裂纹、气孔、夹渣等缺陷时,必须清除后重新焊接,如最后进 以人为本 科技为先 第 23页 共 50 页 行埋弧焊时,弧坑、气孔可不必清除。 d. 引弧和熄弧板 重要的对接接头和 T 接头的两端应装焊引弧板和熄弧板,其材料及接头原则上应与母材相同,其尺 寸为:手工焊、半自动 — 50 30 6mm;自动焊 — 100 50 8mm;焊后用气割割除,磨平割口。 e. 焊缝清理及处理 ⑴ 多层和多道焊时,在焊接过程中应严格清除焊道或焊层间的焊渣、夹渣、氧化物等,可采用砂轮、凿子及钢丝刷等工具进行清理。 ⑵ 从接头的两侧进行焊接完全焊透的对接焊缝时,在反面开始焊接之前,应采用适当的方法(如碳刨、凿子等)清理根部至正面完整焊缝金属为止,清理部分的深度不得大于该部分的宽度。 ⑶ 每一焊道熔敷金属的深度或熔敷的最大宽度不应超过焊道表面的宽度。 ⑷ 同一焊缝应连续施焊,一次完成 ;不能一次完成的焊缝应注意焊后的缓冷和重新焊接前的预热。 ⑸ 加筋板、连接板的端部焊接应采用不间断围角焊,引弧和熄弧点位置应距端部大于 100mm,弧坑应填满。 ⑹ 焊接过程中,尽可能采用平焊位置或船形位置进行焊接。 f. 工艺的选用 ⑴ 不同板厚的接头焊接时,应按较厚板的要求选择焊接工艺。 ⑵ 不同材质间的板接头焊接时,应按强度较高材料选用焊接工艺要求,焊材应按强度较低材料选配。 (3) 钢管相贯线焊接要领: 钢管对接: 钢管对接焊缝主要为桁架上下弦杆、大直径管材,现场焊接方式主要为手工电弧焊。 对接焊接是本次安装焊接的重中之重,必须从组对、校正、复验、预留焊接 以人为本 科技为先 第 24页 共 50 页 收缩量、焊接定位、焊前防护、清理、焊接、焊后热调、质量检验等工序严格控制,才能确保接头焊后质量全面达到标准。 组对:组对前将坡口内壁 1015mm 仔细去除锈蚀。 坡口外壁自坡口边 1015mm范围内也必须仔细驱除锈蚀与污物;组对时,不得在接近坡口处管壁上引弧点焊夹具或硬性敲打,以防圆率受到破坏;同径管错口现象必须控制在规范允许范围之内。 注意必须从组装质量始按 I 级标准控制。 校正复验、预留焊接收缩量:加工制作可能产生的误差以及运输中产生的变形,到 现场组对时将集中反映在接头处。 因此,组对后校正是必须的,焊前应经专用器具对同心度、圆率、纵向、曲率过渡线等认真核对,确认无误差后采用千斤顶之类起重机具布置在接头左右不小于 距离处,预先将构件顶升到管口上部间隙大于下部间隙。 应当注意的是正在焊接的接头禁止加荷载,否则对焊接接头十分不利。 对接接头的焊接采用特殊的左右两根同时施焊方式,操作者分别采取共同先在外侧起焊,后在内侧施焊的顺序,自根部起始至面缝止,每层次均按此顺序实施。 根部焊接:根部施焊应自下部超始出处超越中心线 10mm 起弧,与定位 焊接接头处应前行 10mm 收弧,再次始焊应在定位焊缝上退行 10mm 起弧,在顶部中心处熄弧时应超越中心线至少 15mm 并填满弧坑;另一半焊接前应将前半部始焊及收弧处修磨成缓坡状并确认无未熔合即为熔透现象后在前半部焊缝上引弧。 仰焊接头处应用力上顶,完全击穿;上部接头处应不熄弧连续引带到至接头处 5mm 时稍用力下压,并连弧超越中心线至少一个熔池长度( 1015mm)方允许熄弧。 次层焊接:焊接前剔除首层焊道上的凸起部分及引弧收弧造成的多余部分,仔细检查坡口边沿有无未熔合及凹陷夹角,如有必须除去。 飞溅与雾状附着物,采用角 向磨光机时,应注意不得伤及坡口边沿。 此层的焊接在仰焊部分时采用小直径焊条,仰爬坡时电流稍调小,立焊部位时选用较大直径焊条,电流适中,焊至爬坡时电流逐渐增大,在平焊部位再次增大,其余要求与首层相同。 填充层焊接:填充层的焊接工艺过程与次层完全相同,仅在接近面层时,注 以人为本 科技为先 第 25页 共 50 页 意均匀流出 的深度,且不得伤及坡边。 面层的焊接:管、贯面层焊接,直接关系到接头的外观质量能否满足质量要求,因此在面层焊接时,应注意选用较小电流值并注意在坡口边熔合时间稍长,接头重新燃弧动作要快捷。 焊后清理与检查:上、下弦主管焊后应认 真出去飞溅与焊渣,并认真采用量规等器具对外观几何尺寸进行检查,不得有低凹、焊瘤、咬边、气孔、未熔合、裂纹等缺陷存在。 经自检满足外观质量标准的接头应鉴上焊工编号钢印,并采用氧炔焰调整接头上、下部温差。 处理完毕立即采用不少于两层石棉布紧裹并用扎丝捆紧。 上、下弦管、管接头焊接完毕后,应待冷却至常温后进行 UT 检验,经检验合格后的接头质量必须符合 GB1134589 的 I 级焊缝标准。 经确认达到设计标准的接头方可允许拆去防护措施。 (4)焊接顺序 I 管子的焊接顺序 a、 360 度逆时针滚动平焊 以人为本 科技为先 第 26页 共 50 页 b、半位置 (旋转 180度。某展览馆工程管桁架钢结构制作方案
相关推荐
位移允许偏差 5 mm。 实测 10 点,有 9 在允许偏差范围内,占 90 % ; ② 标高允许偏差 A5 mm。 实测 15 点,有 14/15 在允许偏差范围内,占 %; ③ 截面尺寸允许偏差 A10 mm。 实测 15 点,有 14 点在允许偏差范围内,占 %; 总共实测 45 点,有 42 点在允许偏差范围内,占 %。 模板工程评定为合格(不参加评定)。 钢筋
案,并协调各班组之间的技术质量问题。 与设计、监理保持经常沟通,保证设计、监理的要求与指令在各班组中贯彻实施。 某某工程 8 8 组织技术骨干力量对本项目的关键技术难题进行科研攻关,进行新工艺、新技术的研究,确保项目施工顺利进行。 组织有关人员对材料、设备的供货质量进行验收、认可,对不合格者坚决退货。 及时组织技术人员解决工程施工中出现的技术问题。 组织安全管理人员监督整个工程项目的施工安全
挖好后,还要报请监理人员进行验收,不合格的及时返工。 起掘苗木 a、掘前准备按设计要求到苗圃选择合格的苗木,并作出标记。 所选苗木要求规格 大小相近、单株壮苗、抗性强、无病害的苗木。 为有利挖掘操作和少伤根系,苗木过湿的提前开沟排水,过干燥的提前 23 天灌水。 b 、起苗方法与质量要求:按藤长的 1/3 为半径定根幅画圆,于圆外绕起苗,垂直挖下至一定深度,切断侧根。
库。 系统界面:参数实时动态显示,界面完全汉化,支持 3D 电子地图;支持树形结构、场地布局,设备照片或图片直接显示屏幕上,场景逼真,鼠标控制,操作简单,可根据现场情况随意定制主界面和各个子系统的界面。 SERVER、 CLIENT 及 IE 均采用模块结构,当用到何种设备时,才装载此设备所需的模块,未用到的模块不用装载。 数据采集响应时间: 前端机房数据采控时间 1S;
3 直埋预制保温管道施工 、管件和接口材料,必须具有制造厂的产品证明书,并按国家现行钢管制造技术标准进行检验。 每批钢管应进行不少于一组试件的材质化学成份和机械性能试验。 检测值应符合国家现行产品标准规定。 钢号、直径、壁厚等 外观检验, 管表面不得有裂纹,显著锈蚀,重皮,压延不良等妨碍使用的缺陷,管壁厚在 ,表面凹陷不得超过 ;壁厚在 4mm以上者,不得超过 1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