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专项标准实施方案内容摘要:
试验验证平台的验证结果,对 电力系统测完成 电力系统测控设备智能生产物2017. 50 12 测控设备智能生产物流标准验证报告 流标准验证报告 控设备智能生产物流标准 进行论证、分析 流标准 在试验验证平台的 验证报告 编写标准试点应用报告 张敬伟 完成 电力系统测控设备智能 制造相关标准在试点单位的应用报告 对 电力系统测控设备智能 制造相关标准在试点单位验证情况进行总结 完成 标准试点应用报告 2017. 20 4根据验证结果修正标准 张保增 张敬伟 侯长超 完成 电力系统测控设备智能 制造相关标准的修订和完善 根据试验验证结果,对 电力系统测控设备智能制造相关标准进行分析、完善 完成 电力系统测控设备智能 制造相关标准的修订 2017. 70 5编写项目 财务报告 张保增 完成 电力系统测控设备智能 制造相关标准的财务报告 对 电力系统测控设备智能 制造相关标准的制定、验证过程发生的财务费用进行收集、汇总 完成 项目 财务报告 2017. 5 6标准征求意见 张保增 完成 电力系统测控设备智能 制造相关标准征求意见 针对编制的标准,召集相关部门进行标准意见征求、研讨 完成 标准意见征求 2017. 20 注:表格可根据内容自行调整 四、项目技术方案 项目技术路线及其先进性和可行性分析 标准现状 目前国内外针对智能制造的理解五花八门,提法也各不相同。 有企业、智能制造、智慧制造、智能工厂 、绿色工厂、工业 、 CPS 系统、可持续制造等,都是从 某一个方面对下一代制造范式进行定义和讨论。 无论国内外目前都没有关于智能制造方面的标准,目前迫切需要有一个综合各方面的有关智能制造的标准化指导文件,能够对智能制造的研究有一个指导作用,对提出的新制造模式能够通过标准化进行检验评估,指导智能 13 制造向一个正确的方向发展。 针对智能用电测控设备方面的国内外标准目前已经发布不少,针对工业自动化方面的国家标准和部门标准也有一些,但关于智能制造方面的标准国内外仍未出现。 针对 智能生产 电力系统测控设备智能生产系统诊断、能力评估和维护的通用要求标准 , 目前相关的标准有《 GB/T 27758 工业自动化系统与集成诊断、能力评估以及维护应用集成》 、《 GB/T 22281 机器的状态监测和诊断数据处理、通信和表达》;针对 电力系统测控设备 生产过程系统先进控制与优化标准 , 目前相关的标准有国家标准《 GB/T 254852020工业自动化系统与集成 制造执行系统功能体系结构》、 《 GB/T 19892 批控制》、《 GB/T 17212 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 术语和定义》 、《 NEMA ICS 12020(R2020) Industrial Control and Systems General Requirements》、《 NEMA ICS 192020(R2020) Diagrams,Device Designations,and Symbols for Industrial Control and Systems》。 电 力系统测控设备 智能生产物流标准方面国内外的标准有《 GB/T 22263 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应用开发指南 》、《 GB/T 238312020 物流信息分类与代码 》、《 YC/T 302 烟草商业企业卷烟物流仓储管理系统数据交换 》 、《 YC/T 477 烟草商业企业卷烟物流配送管理信息系统功能规 范》、《 YC/T 487 自动导引车 (AGV)存取烟丝箱式自动化物流系统设计规范》 等。 符合项目编写的三个方面的智能制造标准目前国内外都没有出现, 但与之相关或者工业自动化方面的相关标准已经出现,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项目 需要参考国内外相关行业的标准和类似的国家和行业标准,自主制定电力系统测控设备方面的制造标准。 智能工厂标准,是对智能制造软装备和硬装备的综合集成,该标准领域在智能制造标准体系框架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智能工厂是智能装备的集成,侧重于各智能设备的协同合作;智能工厂标准基于智能装备标准。 另一方面, 智能工厂标准基于智能制造安全、评价、管理等基础标准,以及工业互联网技术;智能工厂提供服务,为智能服务标准提供实体基础。 技术路线 第一步,总结公司在精益制造和 6西格玛方面的实践经验,搜集国内外关于智能制造和工业 方面的文献,结合公司在电力系统测控设备方面的制造经验、制造标准和工业自动化方面国内外的标准文献,在深入理解智能制造理论的基础上,依据中国制造 2025 的智能制造思想, 采用综合标准化的方法,设计出系列标准。 第二步, 根据设计的系列标准,依 托现有的智能电能表生产线, 编写系列标准中 关于智能生产和和智能 生产物流 部分 的 标准,并 根据拟定的标准 14 建设标准验证平台, 对现有的 电力系统测控设备 生产线进行智能化改造,在现有的自动化生产线上根据平台验证标准进行改进, 提高公司的 生产 运营效率。 通过信息化技术采集电能表生产线的数据,对生产线的性能包括产品合格率、生产线的产能、生产线的能源效率、生产线的稳定性进行监控,并记录分析生产数据。 第三步,分析比对智能改造后与改造之前的生产运营数据,根据智能制造评价体系对制造过程进行评价,分析改造前与改造后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查找其中出现的问题,并进一步改进 智能生产和智能生产物流标准 ,保证拟定标准 的合理性。 第四步,根据实践的结果,修正智能制造方面的标准,形成 智能制造 标准 征求稿。 根据拟定的智能制造标准实践经验,进一步针对智能工厂其他方面的标准进行编写制订。 路线图如下图所示: 形 成 标 准 征 求 意 见 稿研 究 电 力 系 统 测 控 设 备智 能 制 造 技 术 , 提 出 系列 标 准输 出 电 力 系 统 测 控 设 备 智 能 生 产 系 统诊 断 、 能 力 评 估 和 维 护 的 通 用 要 求 标准 草 案 、 电 力 系 统 测 控 设 备 生 产 过 程系 统 先 进 控 制 与 优 化 标 准 草 案 、 电 力系 统 测 控 设 备 智 能 生 产 物 流 标 准 草 案根 据 实 际 情 况 , 依 据 标 准 草 案 实 现 智能 生 产 和 智 能 生 产 物 流 系 统 , 运 行 智能 制 造 测 试 体 系 , 分 析 运 行 结 果 , 输出 智 能 制 造 验 证 体 系 运 行 报 告 , 输 出智 能 制 造 标 准 修 正 版 草 案输 出 智 能 技 术 规 范 全 过 程 试 验 验 证 报告 , 形 成 电 力 系 统 测 控 设 备 智 能 生 产系 统 诊 断 、 能 力 评 估 和 维 护 的 通 用 要求 标 准 草 案 、 电 力 系 统 测 控 设 备 生 产过 程 系 统 先 进 控 制 与 优 化 标 准 草 案 、电 力 系 统 测 控 设 备 智 能 生 产 物 流 标 准草 案 企 业 标 准 征 求 意 见 稿验 证 标 准 和 测 试 体 系编 写 重 点 标 准 项目的主要难点及创新点 15 项目的主要技术难点是根据智能制造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结果,结合公司在电力系统测控设备方面的制造标准和实践经验, 把工业 和 CPS(信息物理系统)的一般原则应用于特定的领域中, 总结出关于 电力系统测控设备 智能制造的理论,得出电力系 统测控设备的智能 生产和生产物流 的标准,目前仅有关于工业自动化和电力系统测控设备制造 、以及少数行业的物流标准, 针对 电力系统测控设备 智能制造的研究属于开拓性的研究,具有较高的不确定性。 另外智能制造具有公司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等多重目标,如何综合评估多个目标也是一个挑战。 针对智能制造的实践也需要较多的公司资源,需要在现有的基础上进行智能改造,冲击目前正常的生产,所以需要保证改造的合理性和正确性,避免对公司生产造成较大的影响。 项目的主要创新点在于 根据现有的文献资料,建立 一个关于智能制造技术的标准,用于指 导电力系统测控设备的智能化改造,推进我国电力系统测控设备制造行业的制造水平。 为智能制造一般标准的制定增加实践基础和理论依据。 扩充关于智能制造的领域知识。 项目的重点标准 项目的重点标准有以下三个: 1) 电力系统测控设备智能生产系统诊断、能力评估和维护 要求 标准 提供 电力系统测控设备 智能 诊断、能力评估和维护应用的评估标准,为诊断、能力评估和维护应用与其他应用的集成提供依据,为处理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提供一个系统的支撑 ,为处理资产管理生命周期提供一个系统的视图。 2) 电力系统测控设备智能 生产制造系统先进控制与优化标 准 标准 明确 智能 生产制造系统在电力系统测控设备制造企业中的定义、主要功能,生产制造系统的层次划分、功能体系结构,并提供了实际企业生产制造系统的参考示例。 可作为 电力系统测控设备 企业选择或评价生产制造系统、系统实施时的基础性依据。 3) 电力系统测控设备 智能生产物流标准 标准明确 生产物流信息系统在电力系统测控设备智能工厂整体系统架构中的定义、系统总体设计、总体要求、功能要求和接口支持等内容,具体应用范围涵盖 电力系统测控设备 生产过程中的存储、运输、装卸、包装等业务节点。 本标准适用于指导电力系统测控设备智能工厂构建过程中 的生产物流信息系统部分的开发、选型以及与其他系统的集成。 验证平台的建设目标及建设内容 16 验证平台的建设目标是建立一个关于电力系统测控设备(关于电能表、采集器、负控终端、集中器)的自动化生产系统 验证平台。 验证平台 能够电力系统测控设备 自动化生产线 进行自动诊断、维护、评估, 监测并保证自动化生产系统的正常运行;通过先进的控制和优化标准的实施,实现自动化生产系统的高效低耗运行,提高公司生产系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根据智能生产物流标准,实现物流系统的高效运营,保证生产系统的物流供应畅通。 在原有的生产基础上,实 现生产效率提高 10%,产品不良率降低 10%,电能利用率提高 4% ,生产产品质量的逐步提高。 验证平台的主要建设内容为搭建信息化系统,通过传感器实现对生产过程的数据采集,实现生产过程的实时监控 ; 通过对搜集到的数据处理,可以得到生产过程的规律和问题; 通过对监控数据的处理,可以对生产过程进行智能控制; 管理人员可以方便实时的 观察到自己想要得历史数据和实时生产数据;可以根据生产过程数据得到生产过程的健康状况,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保证生产系统的健康经济运转;可以根据生产状况,提出合理的建议。 标准项目试点方案 标准项 目试点单位选择 许继集团有限公司的子公司 河南许继仪表有限公司。 河南许继仪表有限公司生产产品包括智能电能表、负控终端、集中器等电力测控设备。 具有多条智能电能表生产线。 测控终端设备制造自动化生产线由仪表公司自主设计,可以进行三相电能表、负控终端、集中器等产品的生产。 五、基础条件和优势 项目责任单位和联合单位、团队的基本情况 许继集团有限公司是电力装备制造商和提供解决方案的系统集成商,为用户提供电网调度自动化、配电网自动化、变电站自动化、电网安全稳定控制系统、直流输变电设备、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电 源装置、电能仪表、通信设备、开关、变压器等输变电设备,从二次设备到一次设备的配套产品及服务,是中国目前同行业产品最多、品种最全、配套能力最强的电力装备制造企业之一。 在智能用电领域,公司具有一个近百人智能电能表及智能管理设备开发团队,在智能电能表硬件、软件可靠性方面有着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 许继集团有限公司是国家电力装备行业大型骨干和主导企业;国家 520家重点企业和国家重大技术装备国产化基地,国家首批创新型企业,河南省高新技术企业,公司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国家高压直流输变电装 17 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省继 电保护及自动化重点实验室;河南省风力发电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两个国家产品检测中心(国家继电保护及自动化设备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国家电工仪器仪表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两个全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全国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全国电工仪器。智能制造专项标准实施方案
相关推荐
工程前期主要是辅材的进场,工程后期则主要是主材的进场,设备安装及阶段验收等。 由于主材、辅材使用性质不同,进场时间不同,因此需要区别对待,分别组织管理。 仓库设置 为加强工程物料管理,特此请求建设单位协助提供房间作临时仓库堆放设备器材用,位置靠近工地附近,要求通风、干燥适宜、水电供应、防盗安 全设施齐全。 结合《仓库物品管理制度》,作好物料的入库、发放、盘点登记等工作。 设备采购、生产与入库
...................................................................... 44 4.楼宇对讲系统施工方案 ..................................................................................................... 44
Page 9 of 32 WG1011 感应厚卡 86mm*54mm* 白卡 ,感应性能最好 .质地坚韧,耐用。 WG1012 感应薄卡 86mm*54mm* 信用卡规格 ,超薄,美观实用。 WG1013 感应厚薄卡 : 86mm*54mm* 略厚,性价比好。 异型卡 : 一般做成钥匙扣的形状,便于携带,感应距离偏短。 (白色 ,带卡号喷码 ) 推荐二(一卡通配置): Mifare One
阻应不大于 1Ω,宜用两根截面积不小于 25mm2的铜芯绝缘线穿管敷设到共同接地极上。 当采用基础钢筋作为共同接极时,连接处应有铜铁过 渡接头。 C.电子设备的接地 1.电子设备的信号接地、逻辑接地、功率接地、屏蔽接地和保护接地等,一般合用一个接地极,其接地电阻不大于 4Ω;当电子设备的接地与工频交流接地、防雷接地合用一个接地极时,其接地电阻不大于 1Ω。 屏蔽接地如单独设置,则其接地电阻一般为
像机、闭路电视信号、高清电视信号等通过 AV 输入输出设备进行演播; ? 多路音视频切换功能:系统支持 16 路音视频输入, 4 路音视频输出(一路到计算机做监听、监视用 ,一路到功放、投影机做 播放用),且任意 一路音视频输入可切换到任意一路音视频输出端口; ? 演播和监视功能:控制计算机内置节目监视窗口,在播 放一路节目的同时还可利用计算机的显示器对另一路输出节目进行监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