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楼工程钢结构施工方案内容摘要:

mm 范围内的铁锈及污物要清理干净。 钢板接料焊缝必须采用埋弧自动焊, H 型钢接料采用手工电弧焊或 CO2 气体保护焊,焊缝两端需加引弧板和熄弧板,其材质与母材相同。 焊接完毕后用半自动切割机根据所需尺寸进行切割,并修磨平整。 翼缘和腹板δ 20mm 时采用 V型坡口。 接料焊缝要求焊透,必须采用碳弧气刨清根,接料焊接后必须经超声波探伤合格后再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翼缘板厚度不同的钢板拼接时,当板厚相差超过 4㎜时,应在厚板与薄板之间做成斜度小于 1: 的坡度。 6)、下 料 焊接 H型钢柱钢板下料采用 GS/Z4000 数控 /直条切割机和 CG14000B 多头直条气割机进行; H型钢下料采用 YGJ1500 系列智能控制带锯床进行。 第 16 页 共 64 页 切割下料前应预先校直,将切割区钢材表面的油污、铁锈、潮气应清除干净。 下料板材边缘光洁度达不到验收规范要求时,应使用砂轮机打磨光洁,并根据需要进行堆焊后用砂轮机打磨平整。 切割下料的允许偏差如下: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 1 零件宽度长度 177。 2 切割面平面度 , 且不大于 3 割纹深度 4 局部缺口深度 7)、组立 H 型钢组立采取人工组立或根据情况在自动组立机上进行; 组立前应对焊接面仔细检查,消除氧化皮等杂物,划线使用划针;定位焊采用 CO2 气保焊,定位焊焊脚高度不得大于设计焊缝焊脚高度的 2/3;定位焊缝长度为 50㎜,焊道间距为 250 ㎜。 定位焊不得有裂纹、夹渣、焊瘤等缺陷;注意定位焊长度,以保证足够强度。 8)、焊接 参与本工程的所有焊工必须取得上岗证书,并在其允许范围内工作。 焊工在焊接过程中应严格遵守工艺操作规程,并对其焊接的产品质量负责。 对焊前准备不符合技术要求的构件,焊工有权拒绝操作并报主管工 程师。 本工程钢结构的焊接全过程,必须在主管工程师的负责下进行生产施工。 本工程采用的焊接方法:埋弧自动焊,手工电弧焊和 CO2 气体保护焊。 手工焊时,对于 Q345B 钢采用 E5015 和 E5016 型焊条,其性能应符合《低合金焊条》( GB511885)的规定;对于 Q235B 和 Q235B 钢或 Q345B 焊接时采用 E4300~ E431E431 E4316 焊条,其性能应符合《碳钢焊条》( GBT5117- 95)的规定。 埋弧焊用焊丝按母材选用 H08A、 H08Mn2Si 等,质量符合《熔化焊用钢丝》( GBT1495794)及《气体保护焊用焊丝》 GBT14958 的规定。 焊剂应匹配得当。 焊条焊剂也可由制作者根据规范另行选择。 当在低温或潮湿的天气情况下施焊是,焊条和焊剂必须进行烘焙,烘干的焊条应放在 100150℃ 保温筒(箱)内;焊条重复烘焙的次数不宜超过两次。 ( 1)焊前准备 ① 焊接前在焊缝区域 50100mm 范围内清除氧化铁皮、铁锈、水、油漆、污物,要求露出金属光泽。 第 17 页 共 64 页 ② 在埋弧自动焊的被焊钢材表面,除按上述要求清理外,对于在焊接过程中焊剂可能触及的水、锈、油污等杂物一律清除干净,以防混于焊剂内。 ③ 焊接区域的除锈一般应在组装前 进行,构件组装后应注意保护,如重新锈蚀或附有水分、油污等杂物应重新清理。 ④ 所有焊件坡口必须符合设计图纸和有关技术要求,凡未达到要求的均应进行修整。 ( 2)焊接引熄弧板的安装 ① 对接、 T形对接、角接焊缝、应在焊缝始、终安装焊接引熄弧板。 ② 引熄弧板坡口应与主焊缝坡口吻合,也可用碳弧气刨刨出坡口。 ③ 引熄弧板的材质应与母材相同,其厚度应与对应的钢板厚度相同。 ④ 引熄弧板的长度:手弧焊或 CO2 气体保护焊大于 20mm,埋弧自动焊大于100mm。 ⑤ 引熄弧板在去除时,应用氧 乙炔气割,不准用锤击落。 在距离母材 13mm处割去, 然后用角磨砂轮打磨光顺,与构件表面齐平。 ( 3)环境气候的影响: ① 当环境温度低于 0℃时,不得焊接施工;但如果将焊缝两侧 100mm 范围加热到 36℃以上时,允许施工。 ② 强风的环境中焊接,应在焊接区域周围设置挡风屏。 ( 4)焊接工艺 ① 选择焊接顺序时应遵循下列原则: a、使焊接变形和收缩量最小; b、使焊接过程加热平衡; c、收缩量大的部位先焊接,收缩量小部位后焊接; d、尽量采用对称焊法。 ② 焊接时引弧应在引弧板上进行,焊接过程再引弧应在焊缝坡口内,不允许在非焊接区的母材表面上引弧,以防将母材划伤。 收弧时应将弧坑填满,避免 收弧时出现弧坑裂纹。 ( 5)对接焊接 ① 要求熔透的双面对接焊缝,在一面焊接结束,另一面焊接前应彻底清除焊根缺陷至露出焊缝金属光泽,方可进行焊接,但采用埋弧自动焊并能保证焊透的情况下,允许不进行清根。 第 18 页 共 64 页 ② 用背面钢垫板的对接坡口焊缝,垫板与母材之间的结合必须紧密,应使焊接金属与垫板完全熔合。 ③ 不同厚度度的钢板对接,其厚板一侧应加工成平缓过渡形状,当板厚差超过 4mm 时,厚板一侧应加工成 1: 5 的斜度,对接处与薄板等厚。 ④ 对接焊缝,除特别指定以外,应使焊缝余高最小,余高值不得超过 3mm,并平滑过渡至母材表面。 ( 6)贴角 焊接 ① 贴角焊缝的两侧焊角不得有明显差别,对不等角贴角焊缝要注意保证焊缝尺寸,并使焊趾平滑过渡。 ② 贴角焊缝一般成弧形平滑过渡。 ③ 贴角焊缝在构件的端部转角处应有良好的包角焊。 包角焊的高度应为 倍的焊角尺寸,包角焊缝的起落弧点应距端部 10mm 以上。 ( 7)部分熔透焊接: 部分熔透焊缝的焊接,焊前必须检查坡口深度,以确保要求的熔透深度。 ( 8) H型柱焊接 ① H型钢焊接时,为控制焊接变形,应按合理的顺序进行焊接。 ② 为了保证全熔透部位的主焊缝熔透,应将需熔透部位的腹板开坡口,坡口可采用刨边机或半自动火焰切割机进行。 其 坡口形式为:板厚小于 14mm 的开单面坡口 ,留 6mm 钝边;板厚大于或等于 14mm 的开双面坡口,中间留 56mm钝边。 ③ H型钢组立完后先用 CO2 气体保护焊对坡口进行铺底,再用自动埋弧焊焊接;坡口面焊完后,其反面用碳弧气刨进行清根,将其中的夹渣、气孔等缺陷清理干净,然后再进行焊接。 ④ H型钢梁局部熔透焊缝允许不开坡口,直接进行焊接。 ⑤ 柱底板焊接时应用定位夹具使钢柱底面与柱底板顶紧贴紧,由两侧对称施焊。 ( 9)焊接工艺参数 ① 手工电弧焊工艺参数:主要有焊接电流、焊条直径和焊接层次。 ② 焊条直径根据构件厚度及焊接位置来选择。 平焊时焊条直径可选择大 第 19 页 共 64 页 些,立焊时焊条直径不大于 5mm,仰焊和横焊最大焊条直径为 4mm,多层焊及坡口第一层焊缝使用的焊条直径为。 ③ 焊接层次 中、厚板手工电弧焊应采用多层多道。 ④ 埋弧自动焊工艺参数:主要有焊接电流、电弧电压、焊接速度、焊丝直径及焊丝伸出长度等。 不同焊丝直径适用的焊接电流及焊接电流与相应的电弧电压。 焊丝伸出长度的波动范围为 510mm;当采用细焊丝时,其伸出长度为 2030mm; 45mm 直径的焊丝伸出长度为 2060mm。 ⑤ CO2 气体保护焊工艺参数:主要有焊接电流、电弧电压、焊丝 直径、焊接速度、焊丝伸出长度、气体流量等:( a)焊丝直径根据工件厚度来选择。 一般薄板均采用 的焊丝焊接,中厚板选用 的焊丝焊接。 ( b)不同直径的焊丝选用焊接电流的范围见表 57。 ( c)电弧电压与焊接电流要严格匹配,对于一定的电流范围,一般只有一个最佳电压。 ( d)焊接速度应根据焊缝形式和焊接电流来选择。 ( e)在焊接过程中应尽量使焊丝的伸出长度不变,短路过渡焊接时,焊丝的伸出长度应控制在 613mm。 ( f)对于直径 ≦ 的细焊丝,其气体流量宜控制在 1025L/min; 直径 的焊丝,其气体流量宜控制在 3050L/min。 ⑥ 碳弧气刨。 应采用直流电流,反接电极。 操作时,碳棒与工件间应有合适的倾斜角度,以防产生“夹碳”或“贴渣”等缺陷。 如遇“夹碳”,应在夹碳边缘 510mm 处重新起弧,深度要比夹碳处深 23mm;“贴渣”处可以采用砂轮打磨的方法处理。 ( 10)减少焊接变形的措施 ① 下料装配时预留焊接收缩余量。 ② 装配前,矫正每一构件的变形,保证装配公差要求。 ③ 使用必要的装配胎架、工装夹具。 ④ 同一构件上尽量采用热量对称分布方式施焊。 ( 11)焊缝完工的清理 焊工焊接完工后 ,应对焊缝进行清理,去除焊渣及焊接飞溅后,仔细检查缝外观质量,合格后提交检验,并在合格焊缝附近打上焊工钢印。 第 20 页 共 64 页 ( 12)现场焊接接头的保护 在钢结构构件现场焊接接头及两侧 50100mm 范围内不得进行工厂油漆,可使用粘不干胶纸对现场焊接接头进行保护。 ( 13)不良焊接的修补① 焊缝同一部位的返修次数,不宜超过 2 次,超过 2 次时,必须经过焊接主管工程师核准后,方可按返修工艺进行返修。 ② 焊缝出现裂纹时,焊工不得擅自处理,应及时报告焊接技术人员查清原因后,定出修补工艺措施,方可处理。 ③ 对焊缝金属中的裂纹,在修补前应用 无损检测方法确定裂纹的界限范围;在去除时,应自裂纹的端头算起,两端至少各加 50mm 用碳弧气刨刨掉后,再进行修补。 对其它焊接缺陷同样采用碳弧气刨刨掉。 焊缝尺寸大小、凹陷、咬边超标,应进行补焊。 对出现的焊瘤、焊缝超高,用砂轮打磨。 ④ 焊接变形的矫正可采用机械矫正或火焰加热矫正两种方法,但无论用何种方法,均以不损坏材质为原则,尤其是火焰矫正时,应严格控制加热温度(一般不超过正火温度)。 ( 14)焊接质量检验 ① 钢结构的焊接检验应包括检查和验收两项内容,因而焊接和检验不能仅仅局限于焊接完毕后,应贯穿在焊接作业的全过程。 ② 焊接前的加工及装配尺寸允许偏差要求:应符合《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52020)的规定。 ③ 焊缝的外形尺寸及表面缺陷允许偏差要求:应设计要求及《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52020)的规定。 ④ 焊缝内部缺陷检查 焊缝内部检查必须在外观检查合格后进行,焊缝内部检查应在焊接 24 小时后进行。 10)、边缘加工 为了保证焊接质量以及装配的准确性,对拼接钢柱顶面及地面加工坡口和铣平,对受弯钢梁翼缘端部进行坡口加工。 坡口加工采用专用坡口切割机,铣端面采用设备为端面铣床。 端面铣平后的构 件其偏差应控制在允许偏差范围内(见下表)。 坡口面粗糙度或槽痕应符合相关规范规定,一旦出现粗糙度或槽痕超过规定值,应加以修理 第 21 页 共 64 页 打磨。 加工后外露铣平面及坡口表面涂焊口防锈剂加以保护。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 1 两端铣平时构件长度 177。 2 铣平面的平面度 3 铣平面对轴线的垂直度 L/500 11)、组装 组装前先检查组装用零件的编号、材质、尺寸、数量和加工精度是否符合图纸和工艺要求,确认后进行装配。 装配用的工具必须经计量检测合格。 组装平台必须平整,并且强度、刚度满足组装要求,经检验合 格方可使用。 构件组装要按工艺流程进行,零件连接处焊缝两侧 50100mm 范围内的油污、铁锈等清理干净,装配时要认真控制好各零件的安装位置,避免使用大锤敲打和强制装配。 12) .材料:钢材 Q345B。 焊条 E50 、高层民用建筑结构节点构造详图 01SG519 3|锚栓采用 Q235 钢制作,安装时应采用刚强的固定架定位,做法详图集 01SG519 的33 页 04SG523p 的 50 页。 4.施工前应放出构件实样,确认各处尺寸准确无误之后方可正式下料施工,所有穿钢筋孔 前应按砼梁图放出大样,并在 工厂开孔,孔洞位置要求准确,确认尺寸准确无误之后方可施 工,在工地安装时不得以 任何形式制孔。 5.施工时先预埋柱脚垫板及锚栓,采用钢锲调正型钢后,柱脚垫板和柱脚底板之间须 2 次浇灌 ≥ C40 细石砼或铁屑沙浆,施工时应采用压力灌浆。 6.钢柱做法详见 型钢混泥土组合结构构造 04SG523 图集。 7.钢筋穿过腹板,翼缘时,洞口需要补强。 其做法 详图集 04SG523p22, 26 页。 8.柱大样另详结 D207。 13)、产品标识 所有构件均应按施工图上的构件号,在构件上清楚贴好标签,标 签内容如下: 第 22 页 共 64 页 工程名称: 部位名称: 图 号: 构件名称: 构件编号: 构件状态: 质等级量: 执行标准: 施工单位: 检查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