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石护岸工程监理细则内容摘要:

( 4) 各放样测点相对设计的限值误差,平面为177。 50mm,高程为177。 30mm,高程负值不得连续出现,并不得超过总测点的 30%。 ( 5) 测量完成后,承包商应将所有测量资料,包括计算和图纸作为《测量放线报验单》的附件报监理工程师,经监理工程师审核后决定批准或不批准。 承包商通过复核放样,还应向监理工程师递交一份书面资料,证明原设计的原地形和原工程量是正确的;如果有异议时正式递交一份表格,列出原设计错误的位置、标高以及工程量,经监理工程师复核后转报业主。 ㎜ ( 6) 承包商因 施工需要需增加控制点、临时水准点、辅助基线等时,应申请监理工程师现场监督、检查、复核并认可。 ( 1) 水下抛石 石料 应 按设计要求,选用石质坚硬,比重不小于 的石料,形状以砣石为佳。 严禁 使用薄片状石料、易风化及易碎的岩石。 ( 2) 石料尺寸 应 符合设计要求。 为保证抛石整体密实性,石料均应进行级配,粒径 30cm 的占 10%, 粒径 40cm 的占 20%, 粒径 40- 60cm 的占 70%。 为满足多层次抛投和设计厚度的要求, 石料粒径 不宜大于 60cm。 ( 1) 抛投前的实验。 抛石前,应对不同质量的石块动 态测量抛投区的水深、流速、漂距。 累积后建立对照表 ,掌握抛石位移规律。 ( 2) 施工依据。 综合设计图纸、前期测量、漂距,制定网格图。 网格纵距(沿水流方向) 25 米,横距(垂直水流方向) 10- 25 米。 监理工程师审验合格后,方可作为施工依据。 ( 3) 抛护顺序。 水下抛石尽量在最桔水位时进行,抛护顺序应自上游往下游进行;在横断面上应先深后浅,由远及近。 水深流急时,应先用较大石块 6 在护脚部位下游侧抛一石埂,然后再逐次向上游侧抛投。 ( 4) 抛投过程控制。 承包商依据实验所得的对照表,确定具体施工条件下的漂距,以此作为船只在抛投网格上定位的参照,在岸上测量和管理人员的指挥下,精确定位,报监理工程师查验。 监理工程师审验合格后,上船验方。 在石料规格、尺寸及质量抽检合格的前提下,一般每船测 3- 5 个横断面求平均值,长度取 1- 2 个断面求平均值,高度取 5个以上点求平均值。 以三平均值的乘积作为此船方量。 为力求准确公正,验方应由 1- 2名监理人员和 2- 3 名项目经理部人员共同完成。 验方完成后,在监理工程师旁站监督下,承包商应组织人员立即抛投。 注意分多层抛护均匀,不空档,更要特别注意消除顺流向的带状空档。 抛护过程中,应依据船只所验方量和网格 设计方量以及多层抛投的要求,经常合理地移动船只,防止抛石成堆、抛投不匀。 每船抛投结束后,承包商应填写《护岸工程水下抛石登记表》,填明船号、石料方量、材质、粒径、抛投位置、水深、流速、到岸和离岸时间等内容,报送监理工程师签证认可。 每一网格抛投工程量至少分二期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