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泵常见故障排除手册内容摘要:
油泵电比例插头,点动憋压,发现远柴油机端油泵压力只有 14Mpa(表 1)。 此现象表明,主溢流阀正常,问题在柴油机远的主油泵上。 什么原因导致此台 主油泵压力只有 14Mpa。 操作工反映液压油箱油温正常,因此可能排除主油泵内泄过大的可能。 将主油泵控制阀块拆下检查,发现恒功率阀芯及电比例阀芯灵活自如,电比例电控部分正常,而恒压阀芯卡 滞 ,将其拉出清晰装上后,系统恢复正常。 图 十七、 98年产 60C1816 泵油管频 繁爆裂 故障现象: 一台 98 年产的 60C1816 托泵在泵送高度约 30 米时,高压胶管都不时的爆裂穿孔,更严重时连主油缸后端螺丝都打断。 主系统压力在 14—— 28Mpa跳动。 故障分析 :胶管老化; 主系统压力过高; 换向冲击过大。 故障排除: 同一工地的另一台同一型号同期出厂的托泵工作正常,且新更换的胶管也极易爆裂,故排除胶管老化可能。 点动顶泵检查主系统压力为 31Mpa, 压力正常。 观察泵送换向时压力不稳定,主系统压力在 14—— 28Mpa 跳动, 说明换向冲击过大。 检查 C C4 信号油正常;检查 小液动阀阀芯运动正常,采用新件替代法故障依旧;检查控制主四通阀换向的两个 Ф 阻尼孔正常;检查主四通阀阀芯运动正常。 但将主阀芯取出 后装回去时感觉很轻松,于是怀疑主阀芯内泄,导致主油缸换向缓慢。 想采用新件替代,但 仓 库没货,于是将两个Ф 的阻尼孔加大到Ф ,试机后发现系统恢复正常。 十八、主油缸运行极慢,主系统油压只有 3Mpa 故障现象: 一台 60C1816III 托泵,泵送中因堵管,主系统压力突降到 3Mpa,换向压力压力有 16Mpa,摆缸点动正常。 清除堵管试机,正反泵各电磁阀得电工作正常,主油缸运行极慢 ,不能换向。 故障分析: 电磁溢流阀内泄; 比例电磁阀未得电或卡在最小排量处; 主油泵损坏或恒压阀故障。 排除 过程 : 检查电磁溢流工作正常; 比例电磁阀未卡死,排量阀芯有弹性,测量比例阀电压正常; 顶缸测压,压力有 4Mpa,调节溢流阀不起作用,调节主油泵恒压阀,感觉手感较重, 卸下恒压阀,一直卡在压力切断位置,油泵流量处在最小状态,而出现上述故障。 打磨清洗恒压阀芯,压力排量恢复正常。 十九、主系统无压力,不能泵送 故障现象: 一台 HBT60C1816D 托泵在施工过程中,突然不能泵送 且主系统压力为零 ,发动机能正常升速。 原因分析: 主系统无压力,可能有以下故障产生: 电气故障: PLC 上 无输出 .达林顿 .达林顿管烧坏 .油泵比例电磁铁失效,线路故障。 液压故障:主溢流阀阀芯卡死 .阀芯阻尼孔堵塞,主四通阀 .小液动阀对中等。 主油缸问题。 排除过程: 采用先易后难。 先电气后液压的原则: 检查 PLC上 输出正常,达林顿管、比例电磁铁线圈都得正常,电气故障排除。 检查主溢流阀阀芯活动正常,阻尼孔未堵塞,主四通阀、小液动阀阀芯都未对中,都将其推至一侧后试机,故障依旧。 启动柴油机。 将速度升至 1900 转 /分, 用手触摸主油缸至主阀块进油胶管,感觉正常,无异响震动现象。 触摸齿轮泵进油管及回油时感觉无液压油流动,再观察搅拌油压表,指针处在零位。 拆下液压马达进油胶管发现无压力油流出,则判断齿轮泵故障,拆下齿轮泵发现无压力油流出,则判断齿轮泵故障,拆下齿轮 泵发现齿轮泵轴折断。 换上新的齿轮泵后,故障排除,能够顺利泵送。 但是仔细观察搅拌压力表,发现搅拌压力随着柴油机的升速而增加,最高可达到 25Mpa。 清洗辅阀块发现搅拌测压表管铰接螺栓内阻尼螺钉,重新装入铰接螺栓孔内使用,再观察搅拌压力等一切正常。 故障总结: 由于该型托泵主四通阀换向控制压力油来源于齿轮泵,而取油点在辅阀的 P 腔,压力油不能溢流,齿轮泵负载居高不下,随着柴油机的转速增加而增加,从而显示搅拌压力达到 25Mpa,直至齿 轮泵轴折断。 二十、 HBT80C2118打高层时换向数次偏低 故障案例: 一台 HB80C2118 托泵,空打时主系统压力为 20Mpa,换向次数在 820 次。 打高层时,主系统压力为 20Mpa,换向数次为 13 次,明显偏低。 原因分析: 因为托泵其它正常,换向次数减少和托泵主油缸排量有关。 80C 托泵两台主油泵并联供油。 必定是其中一台主油泵在 压力升高时压力截断,导致排量锐减,换向次数减少。 排除过程: 拧紧主溢流阀调节螺丝,拔下一个主油泵电比例插头,顶缸发现另外一个主油泵的顶缸压力只有 14Mpa。 调节压力调节螺杆,使主系统压力调到 ,试机正常。 结 论: 压力调节阀块压力调整过低,导致压力切断,流量减少,换向次数减少。 二十一、 HBT60C1610托泵摆缸无力不到位 故障现象: 一台 HBT60C1610 型托泵,低压泵送时两摆缸只能 摆到一半的位置就无法到位了。 高压泵送开始几分钟可以到位,但是随后就无法摆到位,经常停在中间位置。 排除过程: 因为泵送的砼料是人工机制的拌和物,标号为 C20 且和与易性较差,于是先清洗料斗,输送缸,并判断开输送管道进行判断,排除砼料 的原因所至的摆不到位现象。 观察 S 管的大小轴承座,发现润滑脂供应到位,排除机械原因。 观察换向压力,泵送时压力在 7—— 16Mpa之间摆动,停止泵送后,一边打开蓄能器球阀,发现压力在 7Mpa 时突然下降到 0,说明氮气充足。 点动弊压换向压力表显示 16Mpa,为安全起见,将叠加式溢流阀去掉,故障现象还是存在。 将双联齿轮泵的两根出油管对换,也无改善。 加工两个堵头将退活塞的限位油 缸的缸尾油管接堵头上,试机泵送,发现两摆缸都能位,泵送正常。 停机拆下限位油缸发现左边油缸密封正常。 二十二、 90CH2135D托泵偶尔出现主系统无压力 故障现象: 环球一台编号为 0509030607 的 90CH2135D 托泵在正常工作时偶尔出现主系统无压力现象,停一停又可以正常工作。 故障分析: 主溢流阀发卡或 DT1发卡; DT1 不得电。 排除方法: 检查 DT1 电磁阀和主溢流阀运动正常; 检查 DT2 电磁阀、小液动阀和小液动阀运动正常; 检查比例电磁阀运动正常; 观察得知一般连续工作 3 小时较易出现此类故障,怀 疑电路工作不稳定。 将原片式继电路带做实验,将继电器线圈接上 24V电源,用万用表测量继电器开点,继电器工作正常。 将继电器线圈加热到一定温度后,继电器出现接触不好,触点跳动的现象,只要温度一下来,工作 又正 常了。 导致该现象的原因 : 该电控柜采用全封闭式,泵车作业时如果外面温度较高,加上电器原件所产生的热量积累,可能会导至继电器线圈温度 上升使线圈产生的磁力效果减弱从而导至继电器工作不稳定; 温度上升到一定程度后,该片式继电器线圈的塑胶外壳发生变形使常开点无法正常闭合导致继电器得电后常开点不工作(经剖析后发现这种可 能型最大)。 二十三、 HBT80C1818dIII的 无正泵,反泵正常 故障现象: 一台 05年 12 月出厂的一台 HBT80C1818DIII的托泵,正常使用几天后出现无正泵,反泵及其他系统动作均正常。 故障分析: 此台 HBT80C1818DIII 的泵送系统是采用的 37 米泵车的泵送系统。 正泵工作时,电磁阀 DT1, DT2 得电,反泵是 DT1, DT3, DT4 得电。 而反泵正常说明 DT1 正常,所以没有正泵应该检查 DT2 的得电情况和 DT2 的阀芯是 否卡死,以及其他情况。 排除过程: 首先,启动正泵,检查 DT2 的 得电情况,用 一字靠近 DT2的电磁阀线圈,有明显的吸力,说明电路及线圈正常。 然后,检查 DT2 的阀芯灵活情况,因 DT2 阀芯端部靠近主阀块上一出油管,所以就无法用顶阀芯的方法来试DT2的阀芯是否灵活,将其 DT2DT3 一起拆下来,解体检查阀芯,都灵活正常,无异常情况。 再将其装上试机,还是没有正泵。 因是新机且其他一切情况正常,所以可以排除液压主要部件的原因。 液压和电器都正常,但正泵还是没有,那就只有从外部找原因了。 从外部发现一个比较特殊情况;因主阀块上那根钢管跟 DT2 靠的比较强的磁性,所以 当 DT2得电的时候,钢管就被当作磁体把 DT2 及阀芯都给反吸住了,导致 DT2 得电 推动阀芯时,阀芯及线圈反被钢管吸住所以就造成 DT2 得电把油路导通,而使压力油流回油箱,正泵不工作。 排除方法: 因其安装位置定位不精确,导致 DT2与钢管之间的间隙太小,用一硬小塑料板把其与钢管隔开。 再试机正常了。 二十四、电动机起动或星一三角转换时跳闸 故障现象: 托泵电动机起动或星一三角转换跳闸。 原因分析: 从变压器到托泵安装的位置距离远; 用户配电柜采用的空气开关技术参数不符规定值; 电缆线横截面积小,当电流大时,线路损失电压多; 电缆质量差,每千米标准电阻远大于国家标准值,根据空机电流和线路电压降(未启动时电压减去启动后电压)测出电缆线电阻; 线路和开关接线处接触电阻大,有氧化发热现象; 变压器容量小,启动后,变压器端的电压下降量大,可先停止变压器的其他负载运行在启动托泵电机;在泵送距离不远的情况下可适当调整主油泵的恒功率; 带负载启动,如搅拌系统溢流、 DT1 故障、 60A在水泵 位置等。 排故过程 : 对电缆线路进行巡查时发现客户的空气开孔一线柱变黑,启动瞬间,该 接线由于接触电阻大而发热变红,更换空气开关后正常。 二十五、偶尔五规律掉排量 故障现象: 一台 50C1413 拖泵,用户反应在泵送过程中偶尔无规律掉排量,泵速很慢,停电后又恢复正常。 由于该故障只偶尔出现,操作手册说不清故障发生时机器的具体细节,工程师多次蹲守却没有遇到该故障。 故障分析: 出现以上故障现象应重点检查电气方面,主要从以下几点着手: 控制主油泵排量 的控制线路上某处有否接触不良现象,应检查 PLC 的 至 主油泵电比例电 磁 线圈插头间的每处连线是否良好,达林顿管的工作电源接线 是否良好;正常工作是用绝缘棒反复敲击相应各处,没有出现故障,排除了该种可能。 达林顿管是否焊接不良,达林顿管的工作稳压电源 7824 是否焊接不良,仔细查看并作了重新加焊,但后来故障依旧。 达林顿管或 7824 三端稳压器本身故障,但万用表检测没发现问题, 72号线电压平时很正常。 该故障由电比例阀芯故障和 PLC 的 输出故障的可能极小,基本可断定是达林顿管或 7824三端稳压器内部有瞬间故障现象。 解决办法 : 为 彻底弄清故障原因,线只将电路板上备用达林顿管接入,但后来故障又继续出现,更换 7824三端稳压器后再没出现 过该故障。 二十六、主油泵排量为零 故障现象: HBT60C— 1816III 拖泵油缸动作及其缓慢,空机泵送每分钟只有 3 次,主油缸点动憋压只有 2Mpa。 排故步骤: 根据故障现象初步判断为主油泵排量为零,电比例阀的故障可能性最大;故障判断和排除步骤如下: 拆掉电控柜内左侧端子排上 82线,测量其与 71线的电阻,电阻为 42 欧姆,证明电比例阀线圈正常。 将 82线直接在电源负极 57线,主轴泵排量恢复,进一步说明电比例电磁铁无问题。 拆下接在 PLC 上 线,将其接在 24V 电源正极72线上,这时主油泵排量恢复正 常,此步说明达林顿管工作正常; 将 PLC上 线接在 PLC排量调节备用点 ,主油泵排量恢复正常,说明 PLC的输出点。 二十七、 60C 泵主油缸运行速度过慢 故障现象: 一台 60C1816III 拖泵每分钟幻想 3 次,顶缸主系统压力为 2Mpa,换向压力有 16Mpa,摆缸点正常。 故障分析: 电器部分故障,电比例阀未得电 比例电磁阀卡在最小排量处; 主油泵恒功率故障 排故过程: 检查电路电路工作正常 检查比例电磁阀未卡死,排量阀芯有弹性, 调节溢流阀不起作用,调节主油泵恒 功阀,无效。 拆卸恒功率阀,发现恒功率阀阀芯发卡, 清洗后正常。 二十八、 60C 泵主油缸运行速度过慢 故障现象: 一台 2020年生产的 60C1816 拖泵每分钟换向 3 次,摆缸运动缓慢。 故障分析: 电气部分故障,电比例阀未得到电 比例电磁阀卡在最小排量处 主油泵横功率故障 主四通阀未完全到位 辅阀块至主阀块的阻尼孔堵塞。 排故过程: 检查部分电路工作正常; 检查比例电阀 未卡死,排量阀芯有弹性; 顶缸主系统压力为 30Mpa,检查恒功率阀正常; 检查住四通阀正常 检查辅。托泵常见故障排除手册
相关推荐
达砼浇灌令和拆模令, 质量预控,主持参与 QC活动。 (4)项目技术组:具体实施工程的技术、质量工作。 具体工作为:编写本工程的有关施工方案,组织针对工程的技术、质量、安全交底、负责具体技术工作的现场指导与操作,组织参加 QC活动并完成 QC活动成果报告;施工过程中,及 时填写开工报告,隐蔽工程验收记录,砼、砂浆的配比、试块、养护和试块报告,工序交验单,工程质量通病预控单,分项工程检测记录
先,切实解决思想不先进的问题。 针对少数党员理想信念不坚定、党员意识淡薄等问题,坚持把学习放在首位并贯穿始终。 组织全体党员学习党章党规,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 ,教育引导党员自觉按照党员标准规范言行。 要求党员干部从一开始就建立问题清单,有针对性地选定学习篇目,边学习、边思考、边受教、边提高。 针对不同领域、类型党员实际,采取集中研讨、下基层讲党课、上门送学等形式,利用各类媒体
期 末 数 币 种 原币金额 汇率 折人民币金额 小 计 (4) 应收关联方账款 (无此类欠款也应说明) 关联方名称 期末数 小 计 5. 其他应收款 期末数 (1) 账龄分析 期末数 账 龄 账面余额 比例 (%) 坏账准备 账面价值 1 年以内 12 年 23 年 3 年以上 合 计 (2) 坏账准备的计提比例过高或过 低,计提比例及理由的说明 (3) 其他应收款 ——外币其他应收款 期 末
连续使用 7 天间隔 1 天。 影响泽通疗效的因素 用量不足,患者血容量不足,肾小球过滤低下,低钠血症,明显尿蛋白、白蛋白低下,药物相互作用(非甾体抗炎药、糖皮质激素、雌激素等)。 注意事项 作为一种强效速效利尿药,应从小剂量开始使用,逐渐增加剂量直至达到理想的利尿效果。 在与甘露醇( t1/2=)协同使用时,应与其间 23h 使用。 当患者 24h 尿量大于 3000ml时,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