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工程师手册内容摘要:
上回次进尺 当换层回次采取率为 100%时,计算公式为: 换层孔深 =上回次终止孔深 上回次残留岩心长 空回次换层时,计算公式为: 换层孔深 =上回次终止孔深 +空回次进尺的二分之一(可据具体情况而定)。 每钻进一定深度,见重要标志层、见矿、处理重大孔内事故后和终孔时,都应进行孔深校测。 孔深误差较小时,在最后回次一次校正为校测深度;误差较大时,可在该校测间隔区段,按每回次校正177。 1cm,将最后回次校正为校测深度,向上配完为止;如误差过大,应由主任工程师配合施工方面主 管技术人员找出原因后处理。 编录时要随时检查核对岩、矿心摆放顺序及采取率、孔斜、简易水文观测等质量指标,配合施工方面搞好质量管理工作。 钻孔终孔后,要及时整理资料,配合有关方面进行钻孔验收,并参与封孔和建立孔口标志等工作。 3. 钻探质量要求 岩、矿芯采取率: 指岩心钻探回次或分层中所采取的岩、矿心实际长度与其进尺的百分比。 无选择性磨损时,要求围岩岩心分层平均采取率不少于 80%,矿体及其顶底板 3— 5m 内的岩、矿心采取率不小于 90%。 当厚大矿体连续 5m 低于要求时应立即采取补救措施,否则工程报废。 在地层岩性复 杂时,应研究采取措施,力求设法保证岩、矿心采取率的需要。 否则应补采岩矿粉(泥)予以弥补。 进行系统的孔斜测量。 孔斜又称钻孔弯曲,是指在钻进过程中,由于某些原因钻孔偏离了原设计方位和倾角(天顶角的余角),不能按设计要求位置截穿矿体,易给资料的利用造成误差和错误。 每钻进 50m 测斜一次;在 100m 深度内的直孔,孔斜不超过 2176。 ,斜孔不超过 3176。 发现孔斜超差,应实时采取纠正措施。 钻孔实际出矿点偏离设计出矿点的垂直勘探线距离,不得超过勘探线间距的 1/ 5。 孔深测量与校正: 每隔一定深度(如 100m)测深一次,尤其是 在钻孔见矿、出矿和通过重要地质界线位置时,要验证孔深。 若发现误差,要求立即采取递推的办法(因回次误差累积造成)进行平差校正,以保证所获得地质资料的准确性。 要求测量误差小于 1/‰。 简易水文观测。 按格式专门记录孔内水位的变化,漏水、涌水情况等,起到一孔多用的作用;有助于帮助完成矿床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的勘探任务。 钻孔的原始地质记录要在前后系统观察对比后,归并成矿区的统一分层,在检查、复核岩心的基础上,在岩心箱内放置分层标签,并整理成钻孔地质综合表和钻孔柱状图。 钻孔柱状图比例尺为 1: 100~ 1: 200;无矿 部分可用断开线缩短绘制,但断线上下同种岩性的柱状图不得少于 2cm(总共 4cm),比例尺可用 1: 200 或更小,采用自动化系统制图时,不作手工柱状图。 4. 岩心管理 ( 1)钻孔终孔后,一般保留(矿化)蚀变带上下各 5m 岩心,对地表钻剩余岩心按顺序就地掩埋; ( 2)岩心入库前由编录者负责保管。 5. 钻孔结束后应完成的地质资料 ( 1) 钻孔柱状图; ( 2) 钻孔地质记录表; ( 3) 钻孔结构,孔深校正,弯曲度测量登记表; ( 4) 钻孔各种采样登记表; ( 5) 各种鉴定、试验、分析报告; ( 6) 简易水文地质资料; ( 7) 物化探测井资料; ( 8) 封孔设计及封孔记录表; ( 9) 钻孔质量验收报告 ; ( 10) 钻孔地质小结(根据需要编写); ( 11) 岩矿心、标本等实物资料和照片。 6. 钻孔原始编录重点提示 1) 注意开孔及终孔验收。 2) 编录前检查钻探班报表,整理岩矿心并照相。 3) 残留岩心处理。 ( 1)认定:回次岩心长>回次进尺。 ( 2)处理:该回次采取率按 100%计,超出部分岩心依次上推,并重新计算影响到的回次采取率。 ( 3)砂、粉状及不同岩性的反循环岩心不准上推。 4) 观察分层:每一分层界线处都应放入分层隔板。 测量轴夹角 : 用量角器测量轴夹角是最简便的方法:首先找出要测量的标志面在岩心上的总体方向找出标志面在岩心上的最高与最低点。 (可用 红、蓝铅笔划一条线),如图中的 AB; 将岩心柱面(图中 CD)紧靠岩心隔板; 将量角器的零度边(图中 ab)与标志面( AB)平行,同时将量角器的 0点与标志面( AB)同心柱面( CD)的交点( 0)重合;读出岩心柱面在量角器上的读数( 70176。 )即为轴角。 5) 换层井深计算:( 1)回次内换层:孔深 =上回次孔深 +本回次进尺(岩心长247。 采取率)。 ( 2)两回次间换层:孔深 =上回次止孔深。 ( 3)空回次换层:孔深 =上回次止孔深 +空回次进尺的一半。 6) 分层采取率分层井深是重要计算、记录数据。 7) 布样原则:遵守“五不”原则,即同一件样不跨 孔径、不跨不同的矿种、矿层,不跨矿石类型及品级、样品厚度不超过可采厚度,不跨采取率相差大的回次。 8) 每件样都应在岩心箱内放入采样隔板,计算样品井深(同于分层井深计算)。 9) 注意钻孔六大质量指标的同时,还应特别注意钻进及采心工艺有无造成风氧化矿石的贫化问题。 10) 采样质量检查:布、采井深吻合性,重量误差。 11) 钻孔柱状图:据编录资料、用计算机成图(非素描图)。 岩矿心分层签 岩矿心样品签 钻 孔 分 层 签 矿区名称 孔号 层 号 层位 岩矿石名称 起回次 岩心长 m 孔深 m 止回次 岩心长 m 孔深 m 编 录 日 期 年 月 日 钻 孔 岩 矿 心 样 品 签 矿区名称 孔号 样品编号 岩矿石名称 起回次 岩心长 m 孔深 m 止回次 岩心长 m 孔深 m 采 样 日 期 年 月 日 钻探工程原始地质编录表 工序 名称 技术 要求 工序 类别 主要操作步骤 (内容 )及要求 控制点 注意 事项 施工前地质工作 严格 执行设计 一般 ⑴研究设计布孔; ⑵编制预想钻孔柱状图,提出施工要求; ⑶下达钻孔定位通知书; ⑷下达钻机安装通知书; ⑸检查孔位、孔斜、方位。 ⑹检查岩矿心编录用品、备品; ⑺下达开孔通知书 孔位、孔斜、方位 及时修编预想钻孔柱状图 地质编录前检查工作 按钻探施工合同书 一般 ⑴检查岩矿心的编号、摆放是否有颠倒,核对班报表、岩心票; ⑵检查 岩矿心采取率; ⑶检查简易水文观测资料; ⑷监督测斜、丈量钻具校正孔深,并汇总有关资料; ⑸向技术负责或施工单位反馈工程质量问题 岩矿心编号、长度、采取率、报表、水文记录、测斜、校正孔深 表、物一致 地质编录前准备工作 掌握钻孔原始编录规范、设计及有关工作细则 一般 ⑴研究设计,了解矿区的基本地质情况;⑵学习研究规范、设计、工作细则要求,掌握有关编录工作方法 设计、矿区地质情况 原有资料仅作参考 一次 地质编录 执行钻探原始编录规范、矿区设计、钻探编录工作细则 关键 ⑴填写工程编号及开孔日期; ⑵ 深入观察研究,正确划分层位,准确丈量分层岩矿心长度; ⑶逐层精心编录描述; ⑷技术负责现场检查见矿情况; ⑸计算采取率和换层孔深; ⑹自检、互检,向地质部长反馈钻探工作质量 分 层 切忌混层编录 终 孔 地质工作 设计及施工合同 一般 ⑴下达终孔通知书及终孔后工作要求或任务变更通知书; ⑵下达测井通知书(水文简观); ⑶下达封孔通知书、监控封孔质量; ⑷填写岩矿心入库移交单,岩矿心安全入库; ⑸孔位定测及埋石 ⑹填写钻孔工程质量验收报告 稳定水位、封孔、岩矿心复核 孔内地质情况变化 采样工作 执行设计及采样工作细则;按采样操作标准 重要 ⑴检查、现场核对岩矿心; ⑵布样,填写样牌,计算样品孔深; ⑶样品劈取、装袋、称重 布样 采样 切忌混样及样品串号 二次编录 细致、深入 重要 ⑴根据化学分析结果复查补充矿化特征描述,补采矿体边界控制样; ⑵补充专题研究编录内容; ⑶编制大比例尺素描或地质照相; ⑷补采专题研究样品 矿化特征补充采样 要有矿体边界控制样 钻孔资料整理 资料齐全 完善 一般 ⑴整理测试分析成果,填写各种原始登记表册; ⑵编制钻孔柱状图,对资料检查、验收、签字; ⑶装订成册 或袋,归档 柱状图 检查 填写好资料归档目录表 矿区 号钻孔地质记录表(封面) 孔口坐标:设计 X= Y= 实际 X= Y= H= 方 位 角:设计 = 实际 = 倾角:设计 = 实际 = 钻 孔 结 构 孔 深 校 正 弯 曲 测 量 封 孔 记 录 孔深 进尺 孔径 岩心直径 记录孔深 校正深度 误差 处理方法 孔深 方位 顶角 方法 孔深 材料 方法及检查 直 至 孔位移动 米 孔口标志: 设计孔深 终孔孔深 施工机台 机长 开孔日期 年 月 日 终孔日期 年 月 日 审核人 编录人 日期 年 月 日 日期 年 月 日至 年 月 日 钻 孔 地 质 记 录 表 钻进 日期: 年 月 日 长度单位: 米 第 页 起 止 回次 孔深 进尺 岩心长 采取率(%) 岩心号 分层 注记 层次 号 分层 深度 分层 厚度 岩心长 采取率(%) 轴心 夹角 岩 性 描 述 备注 号钻孔地质记录表(封底) 样品 编号 采 样 位 置 岩 矿 心 样品名称。地质工程师手册
相关推荐
γ =2 所以三角形的重心坐标为: X=【 0+2( +) /2】 /( 1+2) =(0++)/3= Y=【 +2( +0) /2】 /( 1+2) =(+0+)/3= 则吊点布置必须成 45度穿过该点 、地基承载力计算 根据集中受力情况和实际施工经验,地面承受压力最大时为主吊下放整幅连续墙时。 此时最大钢筋笼重量为 60t,吊车自重为 385t,地面最大承重为 F合 =60+385=445t
电焊机 3 台 焊接 排污泵 8/6AHWARMAN PUMP 2 台 隧道内排污 挖掘机 1m3 1 台 沉淀池挖土 加温器 2 套 防水涂料制作 轴流风机 2SZS100B 2 台 隧道通风 风管 PVC 涤纶Φ 1100mm 3200 m 隧道通风 电话总机 自动 2 台 施工通讯用 测量仪器 TOPCON 2 台 隧道测量 测量仪器 苏光 DSZ2 2 台 隧道测量
mm。 立杆上端均安装可调支托以微调架高和沉降量。 以 立杆间距为例梁板支撑大样图见下图。 由于顶板厚度大,施工总荷载大,中板模板支撑体系与顶板模板支撑体系共同工作,在顶板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 85%以上后,中板模板支撑体系方可拆除,以免中板结构因施工荷载过大而破坏。 深圳市轨道交通二期 3号线 工程 3102标段 水贝 站主体结构工程施工方案 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13 ( 2) 侧
≤30m 取样深度> 30m 1 取土 锤击法厚壁取土器 试样规格 ф=80~ 100mm L=150~ 200mm 件 40 50 静压法厚壁取土器 ф=80~ 100mm L=150~ 200mm 65 95 敞口或自由活塞薄壁取土器 ф=75mm L=800mm 310 460 水压固定活塞薄壁取土器 ф=75mm L=800mm 420 620 固定活塞薄壁取土器 ф=75mm
— → 工程 管理 部和 安全质量 部部 长 — → 地铁集团 分管领导 — → 地铁集团 主要领导 — → 政府部门。 某级负责人通信不畅通 或 紧急情况可越级上报,同时按正常程序逐级上报。 (一)施工单位报告程序 一旦发生 生产安全事 故 ,施工单位 项目经理 必须在第一时间内向现场业主代表 和 监理单位汇报。 如遇信息不畅,施工单位可越级上报。 (二) 地铁集团 报告程序 ( 1)
桩的起吊、运输施工单位应办理申请,监理人员应在起吊、运输桩强度和防护措施符合要求后签署同意意见方可实施; ( 11) 测量放线经监理核查后 ,应提醒业主报有关政府部门(如规划、土地局)进行实地验线复核认可。 4. 4. 3. 2 监理巡视检查 ( 1) 检查水泥、砂、石等材料堆场及其加工动态情况,如发现异常,监理可通知施工单位进行材料见证取样; ( 2) 检查预制桩浇筑前现场准备工作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