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级公路改造工程监理规划内容摘要:

须满足规范和支座的使用性能要求;粘结剂应能完成抵抗润滑剂的作用、大气和生物的影响 ,以及支座处的环境温度的影响。 19 道路工程质量通病分析及预控措施 序号 部位 质量 通病 现象、原因、预防及处理措施 一 路 基 路基 沉陷 1.预防措施 ( 1)填筑前对基底进行处理,挖除松土、杂草、有机土等,挖出台阶,然后进行压实。 ( 2)选用级配较好的粗粒料土作为填筑材料,当采用细料时应进行适当的处理。 ( 3)分层填筑,分层压实控制碾压分层 厚度和碾压次数。 ( 4)软土层采用换填土或加强排水等有效办法处理 ( 5)压实机械选择不当,或压实方法不对造成压实度不够或压实不均匀 二 路 基 路基边坡滑塌 1.预防及处理措施 ( 1)路基应按设计要求放坡,达不到要求应进行验算,采用反压护道、砌筑矮墙等措施。 ( 2)路基和边坡一起全断面分层填筑压实,填筑宽度比设计宽 50~100cm,然后削坡成型。 新旧交接处开挖成台阶衔接。 ( 3)坡顶、坡脚作好排水措施,根据路基高度设置拦水带。 2.治理方法 把失 稳路基的松散填料清除,然后采用置换 土层、反压护道、等办法处理,再 分层填筑、分层压实,或者采用轻质填料,减轻压力。 三 路堤 失稳 1.预防措施 对软基进行事先处理,控制填土速率 2.处理措施 把失稳路基的松散填料清除,然 后采用置换土层、反压护道、碎石桩、砂桩、塑料排水板等办法处理,再 分层填筑、分层压实,或者采用轻质填筑路堤,减轻压力。 五 路堤基底压实度达不到标准 1.防治措施 清除杂土、淤泥等,加强排水措施。 20 六 路堤填土压实度达不到标准 1.防治措施 ( 1)使土的含水量在最佳含水量附近时进行压实; ( 2) 选用级配较好的粗粒料作填料; ( 3)填土注意分层填筑、分层压实,逐层检验,严格控制填料的强度和粒径,严格控制分层厚度。 2.治理措施 ( 1)填料不合要求应挖出换土; ( 2)含水量过大的土,翻松晾晒或均匀加入石灰粉来降低含水量,含水量小的土洒水后进行压实; ( 3)减小分层厚度或增大机具的压实。 七 路基 弹簧 1.预防措施 ( 1)严格控制填土的天然稠度、液限、塑性指数,最佳含水量 ( 2)填土压实时,含水量控制在最佳含水量两个百分点之内 ( 3)填上层土时,检查下层土的压实度和含水 量是否合符要求 ( 4)作好排水措施,将地下水位降至路基以下 50cm 以下 2.治理办法 ( 1)将弹簧土翻开晾晒、风干致最佳含水量,或采用换土 ( 2)加入石灰等固化剂减少土的含水量再压实 八 新旧路面未接顺 1. 防治办法 ( 1)配筋 ( 2)严格控制施工质量,满足规范和设计要求 ( 3)如出现病害,翻挖砌块,调整垫层,再铺筑砌块。 如基层损坏,可用素 混凝土代替。 九 附属 工程 1.砌体砂浆不饱满 ( 1)现象:主要表现在浆砌块、片石的砌体上,块、片石块体之间有空隙和孔洞。 ( 2) 原因分析:卧浆不饱满或干砌灌浆,在石块之间缝隙小或相互贴紧的地方便灌不进砂浆。 ( 3)危害:石块与石块之间未全部由砂浆包裹,不能使砌体完全结合成整体,浆降低整体强度。 承重构筑物、薄弱部分有坍塌倾覆的危险。 护坡、护底有断裂下沉的可能。 ( 4)治理方法:浆砌块、片石应座浆砌筑,立缝和石块间的空隙应用砂浆填捣密实,石块应完全被密实的砂浆包裹。 同时砂 21 浆应具有一定稠度(用稠度仪测定 3~ 5cm),便于与石面胶结。 夏天应将底表面润湿,严禁干砌灌浆。 2.砌体平整度差,有通缝 ( 1)现象:砌体外露面高低不平,超出平整度 标准要求。 有两层以上的通缝。 ( 2)原因分析:①不注意选择外露面平整的石料。 ②砌筑石料小面朝下不稳定,当砌上层时,下层移动。 ③外面侧立石块,中间填心,未按丁顺相间和压缝砌筑,有通缝,侧立石块易受挤压移位。 ④当日砌筑高度过高,下层尚未凝固,承受不住上层的压力,局部石块外移。 ⑤放线不当,线位不在一个平面上,多反映在护坡和锥坡上。 ( 3)危害:主要影响外观和量测质量,承重砌体过分凹凸不平,影响受力。 ( 4)治理方法:①应注意选择一侧有平面的石料,片石的中部厚度最小边长不应小于 15cm,块石宽厚不应小于 20cm,以保证砌筑稳定。 ②应丁顺相间压缝砌筑,一层丁石,一层顺石,至少两顺一丁。 丁石应长于顺石的 倍以上,上下层交叉错缝不小于 8cm。 ③当日砌筑高度不得大于。 ④测量放线人员,应随时检查砌筑面(立面、坡面、扭面)线位的准确度。 3.砌体凸缝和顶帽抹面空裂脱落 ( 1)现象:砌石工程所勾抹的凸缝和砌石砌体的顶帽抹面出现裂缝、空鼓,甚至脱落。 ( 2)原因分析: ①砌石工程所勾抹的凸缝和砖石砌体顶面的水泥砂浆抹面,没有进行洒水养生,或勾缝抹面的基底干燥,原砂浆中的水分很快被蒸发或被干燥的基底吸干,水 泥砂浆中的水泥来不及完成水化热硬化,水化反应不充分,影响强度,便干燥、收缩一裂缝一空鼓,以致脱落。 ②勾缝的基底上未搂出凹进的缝隙,等于一薄层砂浆浮贴在平整的墙面上,与底基结合不牢。 更为突出的是由于砌筑墙体时,砂浆座灰不饱满,造成砌块松动、宽溥过大。 ( 3)危害:勾缝和抹面是为了构筑物的牢固和美观,裂缝、 22 空鼓、脱落,浆影响外观质量,降低砌体牢固程度。 ( 4)治理方法:①在砂浆勾缝和抹面的底基上应该洒水浸湿,砖面要有足够的水分浸透。 ②顶帽抹面,墙面抹面或勾缝,在大气干燥和阳光曝晒下应洒水养生,以保证其硬化所 需的水分。 ③砌石工程在砌筑过程中应随时将灰缝搂出一定深度,便于勾缝砂浆与墙面紧密结合。 4.护坡下沉、下滑 ( 1)现旬象:浆砌或干砌片石护坡,局部下沉或下部下滑裂缝。 ( 2)原因分析: ①护坡下沉主要是护砌基底不实。 ②下部下滑主要是坡脚基础下沉或未做基础。 ( 3)危害:破坏了护坡砌体的整体性,受雨水冲刷会造成护坡更大的损坏面,或引致路基的坍塌。 ( 4)治理方法:①护坡基础应该是经分层碾压密实削出的坡基。 如属于培土或砂砾填筑的坡基,应在接近最佳含水量下拍打或震压密实,不应在松土边坡上砌筑护坡。 ②护坡坡脚 应该按设计所给定的基础型式和要求施作基础。 (四)质量的事后控制 1.工程施工中若出现质量隐患或质量事故,监理工程师将参与分析发生质量隐患或质量事故的原因、责任,参与审核、批准质量隐患、事故的处理措施和方案,检查处理效果。 对于影响结构的质量,须组织质量鉴定小组进行分析及提出处理意见,形成质量鉴定意见存档。 2.工程完工,协助业主单位或经业主授权,组织工程竣工验收。 3.对工程项目提出质量评估意见书。 4.审核施工竣工图及承包商报送的技术资料,督促承包商整理工程资料并建目建档。 5.整理完善监理档案资料。 工程竣工,我监理公司可向业主单位提交 23 套本项目施工监理技术、文档、图片档案资料。 6.在工程质量缺陷责任期内,我监理公司将定期或不定期回访工程质量情况。 若发现质量问题,分析原因后,提出处理意见,并派监理人员至现场,对工程缺陷处理施工进行监理。 (五)质量监理创优措施 一条原则、二个重点、三个阶段、五个手段、五个方面。 1.一条原则 工程质量控制是整个监理工作的核心,与进度计划和工程计量相互制约,监理工程师监督承包人按合同、技术规范设计图纸要求施工,是监理工作的原则。 2.二个重点 重要的分部分项工程和关键部位。 3.三个阶段 施工准备阶段:审查承包人配备人力、材料、机械设备是否合理,审查拟定施工方案、技术、质量保证措施,原材料的检验和审批的混合料配合比是否符合设计(规范)要求。 施工阶段:旁站、巡视及平行检查验收。 检查施工单位工艺是否按规范和经审批的方案进行,并对施工过程的原材料、成品半成品进行抽查。 完工验收阶段:通过检测和验评该分项或分部已完工程是否达到规范要求的质量标准和误差在偏离允许范围内。 4.五个手段 ①旁站:施工过程中对重点的项目和部位实施旁站,检查施工过程 中所用材料及混合料与批准的是不符合,检查承包人是否按批准的施工方案,技术规范施工。 24 ②测量:监理工程师对完成的工程的几何尺寸进行实测实量验收,不符合要求的要进行整修,无法进行整修的要求返工。 ③试验:对各种材料、混合料配比、砼强度等级等,监理人员可随机抽样试验,承包人应提供条件。 ④指令性文件:承包人和监理工程师的工作往来,必须以书面文字为准,监理工程师通过书面指令和文字对承包人进行质量控制。 及时地指出施工中发生或可能发生的质量问题,提请承包人加以重视或修改。 ⑤支付手段:每月通过计量支付、质量签证来控制承 包人工期、质量及其他违规行为,这一手段经实践证明效果明显。 5.五个方面 :作业人员。 成品、半成品材料。 施工机具、仪器。 施工技术方法和措施。 作业技术环境。 (六)质量控制工作流程图 1.图纸会审监理程序(见附图七); 2.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监理审批程序(见附图八); 3.分部分项工程质量验收监理工作流程(见附图九); 4.分包单位、材料供应商资质审核工作流程(见附图十); 5.原材料、成品、半成品验收监理工作流程(见附图十一); 6.隐蔽工程验收监理工作流程(见附图十二); 7.混凝土工程质量监理工作流 程(见附图十三); 8.模板工程质量监理工作流程(见附图十四); 9.构件安装工程质量监理工作流程(见附图十五); 10.挖孔灌注桩监理工作流程图(见附图十九); 11.承台施工监理流程图(见附图二十); 12.墩柱施工监理流程图(见附图二十一); 25 13.预制件施工监理工作程序(见附图二十二); 14.钢筋工程工序检查程序框图(见附图二十三); 15.现浇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施工监理流程图(见附图二十四); 16.后张法预应力工序检查程序框图(见附图二十五); 17.沥青路面施工监理流程图(见附图二十六) 18.附属工程施工监理工程程序(见附图二十七); 19.桥头搭板工序检查程序(见附图二十八); 20.桥涵工程完工验收程序图(见附图二十九)。 八、投资控制 (一)工程投资控制的依据 1.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和协议条款。 2.施工合同的变更及补充。 3.工程设计图纸、设计文件及设计变更、洽商单。 4.会议记要、通知、函电及指令等。 5. xx 市 预算定额、取费定额及相关配套文件,国家工程定额等。 6.工程质量合格证书。 7. xx 市 工程造价总站发布的工程材料价格信息及经业主审核认可的按有关规定属材料调价范围的材料价 格。 8.国家和 xx市 公布的有关工程造价的法规和规则文件。 (二)工程投资控制的原则 1.严格执行施工合同中有关的工程造价的规定。 2.无工程质量合格证书的分部分项工程坚持不予计量。 3.工程计量及工程款的签证处理坚持合理,公正的原则。 4.工程符合工程造价管理的计算原则。 26 5.工程量及工程款的审核均应在有关合同规定时限等。 (三)工程投资控制的途径 1.工程量清单: ( 1) 严 格按经业主审核批准的设计施工图进行工程量统计,编制工程量清单; ( 2)经业主、监理工程师共同审定的工程量清单将作为本工程施工承包合同 的组成部分,成为单价承包合同的取费基础; ( 3)若实际工程量与工程量清单比较,变化幅度未超过合同约定 ,工程结算仍以工程量清单为准。 2.变更工程:严格按经业主审批认可的设计施工图执行,在业主授权范围内,合理地处理工程变更。 3.工程索赔:认真审核合同条款,采用合同约束措施减少索赔事项的发生。 (四)工程投资控制的措施 1.组织措施:合理确定造价控制人员,且分工明确,以确保投资控制工作的有效完成。 2.经济措施: ( 1)审核承包单位编制的工程项目各专业及年、季、月度资金使用计划,并与工程进度计划,材料设备购置计划等相一致; ( 2)定期检查(每月一次)工程资金使用情况,检查计划值与实际值的偏差,及时进行调整,并向业主提出切实可行的纠偏措施及方案; ( 3)从设计图纸、设计要求、施工合同中通过风险分析,找出工程造价最易突破的地方、易发生费用索赔的原因及部位,及时地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严控工程造价及减少索赔; 27 ( 4)审核承包商编制的工程施工图总预算,在施工中对造价进行动态管理控制。 3.技术措施: ( 1)积极采用降低工程造价 的合理化建议,如采用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等,在保证工程质量和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合理地降低工程造价和合理地缩短工期; ( 2)合理地进行方案优化,对变更工程及时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