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化学品事故处置方案内容摘要:

逃生时,佩带自给式呼吸器。 物质描述 溶于水、醚、甘油,不溶于二硫化碳 个体防护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应该佩带防毒面具。 紧急事态抢救或逃生时,佩带自给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防护服:穿工作服 (防腐材料制作 )。 手防护:戴橡皮手套。 其它:工作后,淋浴更衣。 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隔离 应急行动 泄漏应急处理:疏散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污染区,切断 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化学防护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在确保安全情况下堵漏。 喷水雾能减少蒸发但不要使水进入储存容器内。 用沙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然后收集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经稀释的洗水放入废水系统。 如大量泄漏,利用围堤收容,然后收集、转移、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 氨(氨气;液氨) NH3 名称 氨(氨气;液氨) 理化特性 无色有刺激性恶臭的气体;相对密度 (水 =1)(79℃ );相对密度(空气 =1) 毒性 低毒 包装分类与标志 主要用途 用作致冷剂及制取铵盐和氮肥 特别警示 侵入途径:吸入。 健康危害:低浓度氨对粘膜有刺激作用,高浓度可造成组织溶解坏死。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必须穿戴全身防火防毒服。 切断气源。 若不能立即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正在燃烧的气体。 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灭火剂:雾状水、抗溶性泡沫、二氧化碳、砂土。 危险特性 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与氟、氯等接触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 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燃烧 (分解 )产物:氧化氮、氨。 公众安全 工作现场严禁吸烟、进食和饮水。 工作毕,淋浴更衣。 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物质描述 易溶于水、乙醇、乙醚 个体防护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建议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 (半面罩 )。 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必须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戴橡胶手套。 应急行动 泄漏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立即进行隔离 150 米,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合理通风 ,加速扩散。 高浓度泄漏区,喷含盐酸的雾状水中和、稀释、溶解。 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 如有可能,将残余气或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水洗塔或与塔相连的通风橱内。 储罐区最好设稀酸喷洒设施。 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废弃物处置方法:建议废料液用水稀释,加盐酸中和后,排入下水道。 造纸、纺织、肥料工业中的含氨废料回收使用。 硫化氢(氢硫酸) H2S 名称 硫化氢(氢硫酸) 理化特性 无色 具有臭鸡蛋味 恶臭气体;相对密度 (空气 =1) 毒性 易导致急性中毒;易燃气体 污染来源 污染来 源:硫化氢很少用于工业生产中,一般作为某些化学反应和蛋白质自然分解过程的产物以及某些天然物的成分和杂质,而经常存在于多种生产过程中以及自然界中。 如采矿和有色金属冶炼。 煤的低温焦化,含硫石油开采、提炼,橡胶、制革、染料、制糖等工业中都有硫化氢产生。 开挖和整治沼泽地、沟渠、印染、下水道、隧道以及清除垃圾、粪便等作业,还有天然气、火山喷气、矿泉中也常伴有硫化氢存在。 主要用途 用于化学分析如鉴定金属离子 特别警示 侵入途径:吸入。 健康危害:本品是强烈的神经毒物,对粘膜有强烈刺激作用。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必须 穿戴全身防火防毒服。 切断气源。 若不能立即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正在燃烧的气体。 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灭火剂: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干粉。 危险特性 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与浓硝酸、发烟硫酸或其它强氧化剂剧烈反应,发生爆炸。 气体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起回燃。 硫化氢主要经呼吸道吸人。 当接触的浓度超过 100ppm 时,在尚未引起皮肤症状的短时间内,就能从肺吸收后进入血液中。 进入血液中的硫化氢被氧化成为无毒的硫酸盐和硫 代硫酸盐,然后主要通过尿道排出。 易 引起急性全身中毒症状。 主要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的症状和组织缺氧引起的窒息症状。 轻度中毒,最先出现羞明、流泪、眼刺痛、异物感以及呛咳、流鼻涕、咽喉部烧灼感等上呼吸道粘膜刺激症状,而后感到头昏、头胀、眩晕、窒息感,当场可昏倒。 轻度中毒者脱离现场后,经过 1~ 2 天,可逐渐恢复。 一般无后遗症。 中度中毒:浓度在 200~ 300mg/m3 以上,表现出一系列神经系统症状,如头痛、头晕、无力、呕吐、共济失调、意识障碍,同时引起上呼吸道炎症及消化道症状。 眼刺痛明显,对光反应敏感 及眼睑痉挛。 重度中毒:浓度在 700mg/m3 以上,通常首先出现头晕、心悸、呼吸困难、行动迟缓、谵妄、躁动不安、癫痫样抽搐而进入昏迷状态,最后因呼吸麻痹而死亡。 也有的患者昏迷和抽搐持续数小时,或反复发作。 间歇期内似有病情好。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