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内容摘要:

革先从农村开始,在农村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从 1985 年起,改革也在城市全面展开,重点是国有企业的改革。 :①把原来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②对国有企业实行政企分开,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③实行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股份制;对小型企业采取改组、联合等多种形式。 3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对外开放也开始起步,逐步形成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大致过程是:第一步, 1980 年,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建立四个经济特区。 (后增设海南经济特区)第二步,建立 广州、上海等 14 个沿海开放城市。 第三步,建立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厦漳泉三角区、环渤海地区等沿海经济开放区,(后增设上海浦东开发区)第四部,内地。 1984 年,我国对外开放了 14 个港口城市: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上海、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和北海。 3中国的改革开放,是在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的领导下进行的,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在 1982 年党的十二大上,邓小平明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后逐步形成了邓小平理论。 南方谈话的“三个有利于” :( 1)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 ( 2)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国力。 ( 3)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① 1982 年,中共 12 大上,邓小平明确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② 1987 年,中共 13 大上,他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③ 1992 年,中共 14 大上,高度评价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④ 1997 年,中共 15 大上,把邓小平理论写入了党章,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3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提出“ 四项基本原则”的原因:出现了资产阶级自由化问题。 “四项基本原则”的四个“必须坚持”是:共产党的领导、社会主义道路、 人民民主专政、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 “四项基本原则”不仅是我们的立国之本,也是实现现代化的基本前提。 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 1. 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则 :一律平等。 2. 民族区域自治的内容 :在国家统一的领导下 ,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设立自治机关 ,行使自治权利 ,由当地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的内部事务。 3. 民族区域自治的意义 :实现了各民族的平等 ,满 足了少数民族自己当家作主的愿望 .保证了少数民族享有广泛的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和参与国家管理的权利。 4. 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措施 :(1)从人力、物力和财力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和帮助。 (2)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和抽调内地干部支援建设。 5. 自治区 成立时间 首府 内蒙古自治区 1947 年 5 月 呼和浩特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1955 年 10 月 乌鲁木齐 广西壮族自治区 1958 年 3 月 南宁宁夏回族自治区 1958 年 10 月 银川 西藏自治区 1965 年 9 月 拉萨 3中国是由 56 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间形成了相互依存、不可分离的关系,并逐步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格局。 国家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和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后又实施西部大开发。 3在国家的统一问题上,邓小平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