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知识点全面总结大全内容摘要:
水的吸收:常用浓硫酸、生石灰、固体氢氧化钠、铁粉。 二、氢气 H2 物理性质:密度最小的气体(向下排空气法);难溶于水(排水法) 化学性质: (1) 可燃性(用途:高能燃料;氢氧焰焊接,切割金属) 2H2+O2====2H2O 点燃前,要验纯(方法。 ) 现象:发出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有水珠产生 (2) 还原性(用途:冶 炼金属) H2 + CuO === Cu + H2O 氢气 “早出晚归 ” 现象:黑色粉末变红色,试管口有水珠生成 (小结:既有可燃性,又有还原性的物质 H C、 CO) 3、氢气的实验室制法 原理: Zn + H2SO4 = ZnSO4 +H2↑ Zn + 2HCl = ZnCl2 +H2↑ 不可用浓盐酸的原因 浓盐酸有强挥发性 ; 不可用浓硫酸或硝酸的原因 浓硫酸和硝酸有强氧化性。 4、氢能源 三大优点无污染、放热量高、来源广 三、分子与原子 分子 原子 定义 分子是保持物 质化学性质最小的微粒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性质 体积小、质量小;不断运动;有间隙 联系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分子、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区别 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化学反应的实质: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分裂为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四、物质的组成、构成及分类 组成:物质(纯净物)由元素组成 5 原子:金属、稀有气体、碳、硅等。 物质 构成 分子:如氯化氢由氯化氢分子构成。 H O N Cl2。 离子: NaCl等离子化合物,如氯化钠由钠 离子( Na+)氯离子( Cl)构成 混合物(多种物质) 分类 纯净物 单质 :(一种元素)金属、非金属、稀有气体 化合物(一种物质):有机化合物 CH C2H5OH、 C6H12O淀粉、蛋白质(多种元素) 氧化物 H2O CuO CO2 无机化合物 酸 HCl H2SO4 HNO3 碱 NaOH Ca(OH)2 KOH 盐 NaCl CuSO4 Na2CO3 知识点题型汇总 水在地球上分布很广,江河、湖泊和海洋约占地球表面积的 3/4,人体含水约占人体质量的 2/3。 淡水资源却不充裕,地面淡水量还不到总水量的 1%而且分布很不均匀。 水的污染来自于 ① 工厂生产中的废渣、废水、废气, ② 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③ 农业生产中施用的农药、化肥随雨水流入河中。 预防和消除对水源的污染,需采取的措施: ① 加强对水质的监测, ② 工业 “三废 ”要经过处理后再排放, ③ 农业上要合理(不是禁止)使用化肥和农药等。 电解水实验可证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在化学变化 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而原子却不能再分。 写出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电解水中正极产生 ,负极产生 ,体积比(分子个数比)为 ,质量比为 ,在实验中常加稀 H2SO4 和 NaOH来增强水的导电性。 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为: 硬水指的是含有较多的 和 的水,我们可以使用肥皂水来区分硬水和软水,泡沫较多的是软水,泡沫较少的是硬水。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知识点 一、质量守恒定律 : 宏观:反应物生成物总质量不变;元素种类、质量不变 微观:原 子的种类、数目、质量不变 ( 2)一定改变 宏观:物质的种类一定变 微观:分子种类一定变 ( 3)可能改变:分子总数可能变 二、化学方程式 遵循原则: ① 以客观事实为依据 ② 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书写: (注意: a、配平 b、条件 c、箭号 ) 含义 以 2H2+O2 点燃 2H2O 为例 ① 宏观意义: 表明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 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水 ② 微观意义: 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分子 每 2 个氢分子与 1 个氧分子化合生成 2 个 水分子 (对气体而言,分子个数比等于体积之比) ③ 各物质间质量比(系数 相对分子质量之比) 每 4 份质量的氢气与 32 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化合生成 36 份质量的水 化学方程式提供的信息包括 ① 哪些物质参加反应(反应物); ② 通过什么条件反应: ③ 反应生成了哪些物质(生成物);④ 参加反应的各粒子的相对数量; ⑤ 反应前后质量守恒,等等。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三、化学反应类型 四种基本反应类型 ① 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 ② 分解反应:由一种反应物生成 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 ③ 置换反应: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④ 复分解反应: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反应:物质得到氧的反应 还原反应:物质失去氧的反应 氧化剂:提供氧的物质 还原剂:夺取氧的物质(常见还原剂: H C、 CO) 中和反应: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 但是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 第 6 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一、碳的几种单质 金刚石( C)是自然界中最硬 的物质,可用于制钻石、刻划玻璃、钻探机的钻头等。 石墨( C)是最软的矿物之一,有优良的导电性,润滑性。 可用于制铅笔芯、干电池的电极、电车的滑块等 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不同。 CO 和 CO2 的化学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分子的构成不同。 无定形碳:由石墨的微小晶体和少量杂质构成 .主要有 :焦炭 ,木炭 ,活性炭 ,炭黑等 . 活性炭、木炭具有强烈的吸附性,焦炭用于冶铁,炭黑加到橡胶里能够增加轮胎的耐磨性。 二、 .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 单质碳的物理性质各异 ,而各种单质碳 的化学性质却完全相同 ! 常温下的稳定性强 可燃性 : 完全燃烧 (氧气充足 ),生成 CO2 : C+O2 点燃 CO2 不完全燃烧 (氧气不充足 ),生成 CO: 2C+O2 点燃 2CO 还原性: C+2CuO 高温 2Cu+CO2↑ (置换反应) 应用:冶金工业 现象:黑色粉末逐渐变成光亮红色,石灰水变浑浊。 2Fe2O3+3C 高温 4Fe+3CO2↑ 三、二氧化碳的制法 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原理、装置、检验) ( 1)发生装置:由反应物状态及反应条件决定: 反应物是固体,需加热,制气体时则用高锰酸钾制 O2 的发生装置。 反应物是固体与液体,不需要加热,制气体时则用制 H2 的发生装置。 ( 2)收集方法:气体的密度及溶解性决定: 难溶于水用排水法收集 CO 只能用排水法 密度比空气大用向上排空气法 CO2 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 密度比空气小用向下排空气法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1)原理: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 CaCO3+2HCl==CaCl2+H2O+CO2↑ 2) 选用和制氢气相同的发生装置 3)气体收集方法 :向上排空气法 4)验证方法:将制得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如能浑浊,则是二氧化碳。 验满方法:用点燃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 证明已集满二氧化碳气体。 二氧化碳的工业制法: 煅烧石灰石: CaCO3 高温 CaO+CO2↑ 生石灰和水反应可得熟石灰: CaO+H2O=Ca(OH)2 四、二氧化碳的性质 物理性质:无色 ,无味的气体 ,密度比空气大 ,能溶于水 ,高压低温下可得固体 干冰 化学性质 : 1)一般情况下不能燃烧 ,也不支持燃烧,不能供给呼吸 2)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CO2+H2O==H2CO3 生成的碳酸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 H2CO3 == H2O+ CO2↑ 碳酸不稳定 ,易分解 3)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CO2+Ca(OH)2==CaCO3↓+H2O 本反应用于检验二氧化碳。 4)与灼热的碳反应: C+CO2 高温 2CO (吸热反应,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还原反应, CO2 是氧化剂, C 是还原剂) 用途:灭火(灭火器原理: Na2CO3+2HCl==2NaCl+H2O+CO2↑) 既利用其物理性质,又利用其化学性质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制冷剂 温室肥料 二氧化碳多环境的影响:过多排放引起温室效应。 五、一氧化碳 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 有毒:吸进肺里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体缺少氧气而中毒。 化学性质 : ( H CO、 C 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① 可燃性 ② 还原性) 1)可燃性: 2CO+O2 点燃 2CO2 (可燃性气体点燃前一定要检验纯度) H2 和 O2 的燃烧火焰是:发出淡蓝色的火焰。 CO 和 O2 的燃烧火焰是:发出蓝色的火焰。 CH4 和 O2 的燃烧火焰是:发出明亮的蓝色火焰。 鉴别:。初中化学知识点全面总结大全
相关推荐
速率 ,而本身的 质量和化学性在化学变化前后都没有变化的物质(注: 2H2O2 === 2H2O + O2 ↑ 此反应 MnO2 是催化剂) 2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物质的质量总和。 (反应的前后,原子的数目、种类、质量都不变;元素的种类也不变) 2溶液: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溶液的组成:溶剂和溶质。 (溶质可以是固体
对应升, 遇到两个已知量,应照不足来进行。 含量损失与产量,乘除多少应分清。 二、气体制备 气体制备首至尾,操作步骤各有位, 发生装置位于头,洗涤装置紧随后, 除杂装置分干湿,干燥装置把水留; 集气要分气和水,性质实验分先后, 有毒气体必除尽,吸气试剂选对头。 有时装置少几个,基本顺序不可丢, 偶尔出现小变化,相对位置仔细求。 三、氢气还原氧化铜 试管被夹向下倾,实验开始先通氢, 空气排尽再点灯
、 C、 CO) 3、氢气的实验室制法 原理: Zn + H2SO4 = ZnSO4 +H2↑ Zn + 2HCl = ZnCl2 +H2↑ 不可用浓盐酸的原因 浓盐酸有强挥发性 ; 不可用浓硫酸或硝酸的原因 浓硫酸和硝酸有强氧化性。 4、氢能源 三大优点无污染、放热量高、来源广 三、分子与原子 分子 原子 定义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最小的微粒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性质 体积小
,可用原子结构示意图简单表示(如右图)。 右图表示的是铝原子的结构 —— 核电 荷数为 13,核外第一电子层上有 2 个电子,第二 电子层上有 8个电子,第三电子层上有 3个电子。 电子电子层的规律: ( 1)、第一层最多容纳 2 个电子,第二层最多容纳 8 个电子,第三层最多容纳 18 个电子。 ( 2)、最外层电子层不超过 8 个,(只有一层的不超过 2 个) 3
反映村民 的建议、意见和要求。 1履行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职责。 二、村委会工作制度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管理好本村村务,负责本村的日常工作,制定生产规划,搞好经营管理,使全村各项工作制度化、规范化。 10 负责指挥和检查落实各项工作,在抓好粮食生产的前提下,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开展各种经营活动,发展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提高村民生活水平。 负责召开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
......................................... 错误 !未指定书签。 刘 大 线航道整治工程新团船闸工程施工组织设 计1施工组织设计刘大线航道整治工程新团船闸工 程房屋建筑施工项目( LDX CZFJ标段)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组织设计 1第一章、工程概况 41. 1, ,工程概况 41. 3, ,主要目标 5第二章 , ,施工组织机构 , ,项目组织体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