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公路圆管涵施工方案内容摘要:

实现创优目标,现将砼工程质量保证措施叙列如下: ( 1)对拌制砼的材料质量严格要求,不合格的材料 不准使用。 砂、石 、水泥 应报送总监办 试验 室验证 ,凡不符合试验报告的材料不准使用。 ( 2)由供应商供应的材料必须在送货时同时提供试验报告和合格证明,袋装水泥储存时应防潮,堆垛高度不超过 10 袋,按水泥不同、出厂日期分堆,如过期应检验,按结果使用或报废。 ( 3)必须严按砼配合比施工,各种材料必须盘盘过磅,水由水泵仪表控制,自动计量,严格控制配合比。 ( 4)严格掌握砼的拌合时间,当坍落度在 35cm 间时,拌合时间 (拌合机容量≤ 400)。 ( 5)如采用外加剂(粉煤灰),应有 产品 合格证明, 使 用前复检, 使用时应按产品说明书及有关规范 要求进行添加。 ( 6)砼不可因运输产生离析,要随时检验坍落度。 ( 7)严格执行工序间互检制,砼浇注前必须对支架、模板、钢筋、预埋件、沉降缝位置及有否杂物、污染、积水等进行检查。 ( 8)浇注砼前,钢筋、模板必须检查合格。 浇注砼的全过程,钢筋工、模板工必须派专人值班看守,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 9) 砼倾注高度如 ,要采用串筒或溜管,筒管底离砼高度≯ 1m。 ( 10)插入式振捣器移动间距应小于振动器作用半径 倍,插入下层砼 5~10cm,快插慢拔,不允许碰撞模板、预埋件。 ( 11)砼应按一定的厚度(插入式振捣 — 30cm)、顺序和方向分层连续浇筑,应在下层砼初凝前完成上层浇筑,否则按施工缝处理,在特殊情况如必须产生施工缝,须上报总工室和监理工程师同意,然后再按常规处理方法或研定方案处理。 ( 12)振捣砼时,要防止漏振和过振,当砼表面泛浆,呈平坦状,砼无显著下沉,不大量冒泡时,可以缓慢拔出振捣棒。 ( 13)砼浇注完毕且表面硬化后(砼浇筑后约 4~6 小时)用麻袋(或朔料薄膜) 1层履盖洒水养生,养生时间不得少于 7 天,以保证砼强度的正常增长。 ( 14)砼施工过程中,认真真实地填写施工记录。 对砂浆的质量要求 ( 1)提前做好砂浆配合比设计,使用砂浆拌合机搅拌水泥砂浆; ( 2)水泥砂浆要严格按照配合比配制,确保砂浆标号不低于设计标准(≮ ),砂浆要随拌随用,如超过 45 分钟未用,不得重新加水改变稠度再用; ( 3)要始终保持砂浆的和易性、流动性适中,不可过干影响与石料的粘结。 首次水泥沙浆配制后,须经监理工程师现场认可后,方可正式使用。 对砌筑工程的质量要求 外观 ( 1)砌体牢固外,要边缘直顺,缝宽均匀,无脱落; ( 2)砌筑(基础)第一层砌块时,应先将基底表面清洗、湿润, 再坐浆砌筑;砌筑上层砌块时,要避免振动下层砌块;砌筑中断后恢复砌筑时,要将砌筑的表面加以清扫和湿润。 ( 3)在砌筑前要浇水湿润,表面泥土、水锈应清洗干净。 片石分层砌筑,以 2~3 层砌块组成一个工作层,每一工作层的水平缝应大致找平,各工作层竖缝相互错开,不得 贯通。 ( 4)砌缝宽度不大于 3cm,上下层竖缝错开距离不小于 8cm,砌体每层平缝宽度不大于 3 cm,竖缝宽度不大于 4 cm。 ( 5)砌筑中,要求砂浆饱满密实,不得有空洞,不可采用灌浆法,竖缝较宽时,可塞以小石块,垫底时,小石块不得高于砂浆层厚度。 ( 6)砌体几何尺寸要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 ( 7)经常严格按规范规定的验收标准及检查方法进行检查。 对砌筑工程操作工艺的要求 ( 1)砌筑前,石料要加水湿润。 ( 2)基底清理夯实后可直接坐浆,否则砌筑前尚需对基底清理干净、洒水、湿润,坐浆后再行砌筑。 ( 3)水泥砂浆砌石,平缝宽≯ 3cm,竖缝宽≯ 4cm。 ( 4)砌石要分层错缝,竖向错缝≮ 8cm,石块要长短相间,交错排列,顺、丁砌恰当。 ( 5)在分层砌筑中,相邻工作段高差不得超过 ,分段位置应在沉降缝或伸缩缝处。 ( 6)浆砌石应平砌,每层石料高度大 致相等,外圈定位行列和镶面石块应丁顺相间或二顺一丁排列。 ( 7)砌体均采用挤浆法施工,勾缝采用凹缝。 ( 8)勾缝前,应清理缝槽、清洗湿润,勾缝嵌入砌缝内 2cm 深,如未留缝槽应开槽后勾缝,勾缝后应养生 7 天,养护期间避免碰撞、振动和承重。 进出水口 出入口河床铺砌应与涵身基础及上下游沟槽连接顺通。 碎石垫层铺设厚度严格按设计要求办理,铺砌面平顺,片石之间连接紧密,确保流水顺畅。 台背 回填 涵洞两侧过渡段的填筑:必须在 护管 混凝土强度、砌体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 75%以后,方可进行填土。 填土应在涵洞两侧同时 对称填筑,并按桥涵施工中有关部门规定进行回填,可辅以小型打夯机夯实。 改沟 当涵洞施工完成后,做改沟处理,与原沟顺接。 施工安全保证体系和措施 安全管理目标 安全管理目标 本项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目标是: “四无一杜绝一创建 ”。 “四无”即无工伤死亡事故,负伤率 3‰以下,无重大机械设备事故,无交通死亡事故,无火灾、洪灾事故;“一杜绝”即杜绝重伤事故;“一创建”即创建安全文明工程。 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宗旨,坚持“安全为了生产,生产必须安全”的原则,做到思想保证、组织保证、技术保 证、措施保证、确保人员、设备及工程安全。 安全管理目标的实施方案 ( 1)建立严格的经济责任制是实施安全管理目标的中心环节;运用安全系统工程的思想,坚持以人为本、教育为先、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