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填路基冲击碾压施工方案内容摘要:

度达到设计要求。 ⑷ 冲击碾压试验段完成后需提交试验报告: ① 试验全过程的情况,包括工程概况、土质状况、自然条件、施工过程等; ② 冲击碾压技术的适用性及技术评价:确定其有效影响深度、有效压实厚度; ③ 提出冲击碾压遍数、冲击压路机的型号、冲击行驶速度、质量检测方法等指导全线设计、施工与质量控制的结论性意见与建议。 图 :试验路段工艺流程 施工工艺 路基基底冲击碾压的目的是提高强度,减少沉降。 冲击碾压路基 时应压至路基两侧坡脚外 1m。 ⑴ 用平地机对冲击碾压工作面进行清理,整平。 ⑵ 埋设观测点标志,冲击碾压前观测沉降标志的标高,并做好记录。 ⑶ 冲击压路机进行冲击碾压,机械行进速度在 1215km/h 之间,从路基的一侧向另一侧转圈冲击碾压,冲击碾压顺序应符合 “先路边,后中间 ”错轮进行,轮否 是 路基清表 埋设高程测点 检测压实度 冲击碾压至第 N遍 检测沉降量、压实 度 冲击碾压 5 遍 推土机、平地机配合 是否至设 计密实度 检测结束 检测其它参数 试验结束 继续冲击 迹覆盖整个路基表面为冲碾一遍。 ⑷ 冲击碾压过程中如果因轮迹过深而影响压实进行时,可用平地机平整后再进行冲击碾压,若路基表面扬尘,可用洒水车适量均匀洒水继续冲碾。 ⑸ 冲击碾压结束,用平地机整 平冲击碾压路段,然后采用振动压路机将路基表面碾压密实平整,若表土干燥,下面应适量洒水,以保证压实效果。 图 :冲击碾压工艺流程 质量检测 ⑴ 沉降量检测 沉降量检测主要是根据布设的沉降观测点,在冲击碾压前用水准仪测定沉降标志的标高,顺时针冲击碾压至 5 遍后,对沉降观测点标志观测一次标高,逆时针冲击碾压至 10 遍和 10 遍以后每冲击碾压一遍都进行标高观测,并作好记录。 ⑵ 压实度检测,对每个断面检测 2 点,检测点的位置为距中线 2/3 的路基宽路基清表 埋设高程测点 冲击碾压到 第 N遍 检测沉降量、压实度 是否至设计密实度 继续冲击 碾压 否 检测其它参数 是 冲击碾压结束 度(半 幅宽度),左右各一点。 冲击碾压 5 遍和 10 遍及 10 遍以后每冲击碾压一遍都做好压实度测定,直至冲击碾压合格。 ⑶ 每一冲击碾压工作段完成后,将检测结果分析整理,并做为工程质检资料的一部分进行保存。 冲击碾压的适用范围及注意事项。 ⑴ 用冲击式压实机进行冲击碾压时,因机械的掉头范围过大,尽可能在路基形成较长的连续冲碾段后进行。 不但可以提高冲碾效率,也可以避免因过多的 “接头 ”而影响路基的整体均匀性。 ⑵ 因冲击式压实机的冲击能量大,路表 50cm的土体含水量对冲击碾压的效果具有较大影响。 含水量过大时,容易形成弹簧、翻浆 等,故需严格控制路表以下 50cm内的含水量。 ⑶ 用冲击式压实机进行冲击碾压时,为了避免结构物遭到破坏,必须制定相应的措施,严格控制冲击碾压的范围。 在距离结构物 3~5m、暗涵顶面填土高度小于 2m时,禁止用冲击式压实机进行冲击碾压作业。 明涵顶面不得用冲击式压实机进行冲击碾压。 ⑷ 当土体表面含水量较大时,如果用冲击式压实机进行冲击碾压,易形成表面推移,上层 20cm左右的土体与下部土体产生脱离现象。 因此,雨后或表面含水量较大时,采取晾晒或其他措施降低表面含水量,不宜直接用冲击式压实机进行冲击碾压作业。 质量控制 措施 ⑴ 扬尘情况严重时应洒水。 冲击碾压时注意冲击波峰,错峰压实,冲压 5遍应改变冲压方向。 ⑵ 施工过程中若出现 “弹簧 ”现象,可暂停施工,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后方可继续施工。 ⑶ 施工过程中须有专人负责记录,记录资料归档备案。 ⑷ 冲击碾压边角及转弯区域采取其它措施压实,以达到设计标准。 安全环保控制措施 ⑴ 施工过程中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减少噪声与振动对环境的影响。 ⑵ 施工单位须加强对员工的安全生产教育,树立安全第一的观念。 操作机手在上机前必须经严格的培训,合格后方能上机。 每台至少应配备 2名操作机手,轮流进行作业 ,每名机手每次冲压时间不宜超过 2h。 冲击碾压范围内的出入口应有醒目的安全标记,禁止无关车辆与人员出入。 在不断绝交通的情况下应采取交通安全措施,设置交通指示标志。 夜间施工时,现场必须设置符合操作要求的照明设备与夜间警示标志。 ⑶ 施工前查明冲击碾压范围内的地下管线及附近各种构造物 ,并根据构造物的类型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施工前对拟保护的构造物,在保护范围的外围应设置明显的标记物。 ⑷ 冲击碾压施工场地附近有构造物时,注意观察,发现异常情况时,立即中断施工,以避免构造物损伤。 横向半填半挖路基处理 为减少 横向半填半挖路基的不均匀沉降及路面结构的开裂,采取有效措施对横向半填半挖交界处过度段进行处理。 如下图所示,地面横坡陡于 1: 且边坡高度大于 4m时,在路面底面以下铺设 3 层土工格栅,格栅长度为 6m,深入挖方区不小于。 4%的内倾斜横坡的台阶。 然后分层填筑,碾压至规范要求的压实度。 边坡施工及防护 边坡施工与防护是本项目的重点和难点,为防止其他次生地质灾害的发生,必须选择合理的施工方案,开挖一段,防护一段,绿化一段。 ① 、填方边坡: 当路堤填筑高度< 8m时,边坡坡度采用 1: ;当路堤填筑高度> 8m时,图 半填 半挖路段 2 种 典型路基处理图 则按高度 6~8m分级并设置不小于 宽的边坡平台,第一级边坡坡度采用 1:,第二级边坡坡度采用 1: ,第三极边坡坡度采用 1: 20。 ② 、挖方边坡: 根据沿线的地层构造、岩土性质、裂隙发育程度,结合沿线公路边坡稳定情况, 拟定挖方边坡如下表: 对于挖方高度大于 30m的边坡要配合设计通过稳定计算边坡坡度和分级。 高 边 坡 坡 度 分 级 表 岩土类别 边坡高度 Ⅰ 级挖方边坡 Ⅱ 级挖方边坡 Ⅲ 级挖方边坡 分级高度( m) 坡 度 平台宽度(m) 分级高度( m) 坡 度 平台宽度(m) 坡度 低液限粘土冰水堆积层 ≤30 8~10 1:1~ 8~10 1:1~ 1:1~ 泥岩及砂泥岩互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