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有机物知识总结内容摘要:
) 2. 苯的同系物 3. 不饱和烃的衍生物 ( 包括卤代烯、烯醇、烯醛、烯酸、烯酯、油酸、油酸盐、油酸酯等 ) 4. 含醛基的有机物 ( 醛、甲酸、甲酸盐、甲酸 某 酯等 ) 5. 还原性糖 ( 葡萄 糖、麦芽糖 ) 6. 酚类 高中化学有机物知识总结 第 4 页 共 12 页 7. 石油产品 ( 裂解气、裂化气、裂化汽油等 ) 8. 煤产品 ( 煤焦油 ) 9. 天然橡胶 ( 聚异戊二烯 ) (二) 、 无机物 1. 氢卤酸及卤化物 ( 氢溴酸、氢碘酸、浓盐酸、溴化物、碘化物 ) 2. 亚铁盐及氢氧化亚铁 3. S( 2) 的化合物 : 硫化氢、氢硫酸及硫化物 4. S( 4) 的化合物 : SO H2SO3及亚硫酸盐 5. 双氧水 ( H2O2) 十五、既能发生氧化反应,又能发生还原反应的物质 (一) 、 有机物 1. 含醛基的化合物 : 所有醛 , 甲酸、甲酸盐 、甲酸酯 , 葡萄糖 . 2. 不饱和烃 : 烯烃、炔烃、二烯烃、苯乙烯 3. 不饱和烃的衍生物 : 包括卤代烯、卤代炔烃、烯醇、烯醛、烯酸、烯酸盐、烯酸酯、油酸、油酸盐、油酸酯、油 . (二) 、 无机物 1. 含中间价态元素的物质 : ① S( +4): SO H2SO3及亚硫酸盐 ② Fe2+ 亚铁盐 ③ N:( +4) NO NO2 2. N S、 Cl2等非金属单质 . 3. HCl、 H2O2等 十六、检验淀粉水解的程度 1.“ 未水解 ” 加新制 Cu(OH)2煮沸 , 若无红色沉淀 , 则可证明。 2.“ 完全 水解 ” 加碘水 , 不显蓝色。 3.“ 部分水解 ” 取溶液再加新制 Cu(OH)2 煮沸 , 有红色沉淀 , 另取溶液加碘水 ,显蓝色。 十七、能使蛋白质发生凝结而变性的物质 1. 加热 2. 紫外线 3. 酸、碱 4. 重金属盐 ( 如 Cu2+、 Pb2+、 Hg2+、 Ag+ 等 ) 5. 部分有机物 ( 如苯酚、乙醇、甲醛等 )。 十八、关于纤维素和酯类的总结 (一) 、 以下物质属于 “ 纤维素 ” 1. 粘胶纤维 7. 脱脂棉 ( 二 )、 以下物质属于 “ 酯 ” 1. 硝酸纤维 2. 硝化甘油 3. 胶棉 4. 珂珞酊 5. 无烟火药 6. 火棉 易错 : TNT、酚醛树脂、赛璐珞既不是 “ 纤维素 ”, 也不是 “ 酯 ”。 十九、既能和强酸溶液反应,又能和强碱溶液反应的物质 1. 有机物 : 蛋白质、氨基酸 2. 无机物 : 两性元素的单质 Al、 (Zn) 两性氧化物 Al2O ( ZnO) 两性氢氧化物 Al(OH) Zn(OH)2 弱酸的酸式盐 NaHCO NaH2PO NaHS 弱酸的铵盐 (NH4)2CO NH4HCO (NH4)2SO (NH4)2S 等 属于 “ 两性物质 ” 的是 : Al2O ZnO、 Al(OH) Zn(OH)氨基酸、蛋白质 属于 “ 表现两性的物质 ” 是 : Al、 Zn、弱酸的酸式盐、弱酸的铵盐 二十、有机实验问题 (一) 、 甲烷的制取和性质 1. 反应方程式 : 2. 为什么必须用无水醋酸钠。 若有水 , 电解质 CH3COONa 和 NaOH 将电离 ,使键的断裂位置发生改变而不高中化学有机物知识总结 第 5 页 共 12 页 生成 CH4。 3. 必须用碱石灰而不能用纯 NaOH固体 , 这是为何。 碱石灰中的 CaO 的作用 如何。 高温时 , NaOH固体腐蚀玻璃 ; CaO 作用 : 1) 能稀释反应混合物的浓度 , 减少 NaOH跟试管的接触 , 防止腐蚀玻璃。 2) CaO 能吸水 , 保持 NaOH的干燥。 4. 制取甲烷采取哪套装置。 反应装置中 , 大试管略微向下倾斜的原因何在。 此装置还可以制取哪些气体。 采用加热略微向下倾斜的大试管的装置 , 原因是便于固体药品的铺开 , 同时防止产生的湿 水倒流而使试管炸裂。 还可制取 O NH3等。 5. 点燃甲烷时的火焰为何会略带黄色。 点燃纯净的甲烷呈什么色。 1) 玻璃中钠元素的影响 ; 反应中副产物丙酮蒸汽燃烧使火焰略带黄 色。 2) 点燃纯净的甲烷火焰呈淡蓝色。高中化学有机物知识总结
相关推荐
32+ 6H+= 3S↓+ 3H2O 5Cl+ ClO3+ 6H+= 3Cl2↑+ 3H2O S SO32, Cl、 ClO3在酸性条件下均反应而在碱性条件下共存 . Fe2+与 NO3共存 ,但当酸化后即可反应 .3Fe2++ NO3+ 4H+= 3Fe3++ NO↑+ 2H2O 一般含氧酸盐作氧化剂 ,在酸性条件下 ,氧化性比在中性及碱性环境中强 .故酸性KMnO4 溶液氧化性较强 . 4.
▲海禁、闭兰锁国政策 ①旪间:明清旪期 ②原因: a、明 刏为防 患倭寇 ; b、清 刏为对 付东协 沿海癿 抗清斗 争; c、清政 店讣为 无需同 外国迕行贸易; ③评价 a、妨碍了海外市场癿廹拓,抑制了资 本癿原 始积累 ,阻碍 了资本 主丿萌 芽癿収 展; b、陻绝了丨国不外界癿联系,使丨 国落后 二丐界 潮流 第三卍元近代丨国经济结杴癿发劢不 资本主 丿癿曲 折収展
领用服装为夏装一套,春秋装一套,可根据季节情况现行领用一套。 工作服的使用期限为一年,已发放工作服装的人员,在领取工作服装六个月后离开公司的,工作服费用由公司全额承担;领取工作 14 服装后若工作未满六个月离 职的,按实际时间予以结算扣款,计算公式如下:扣款金额 =工作服总额 247。 6 月未满月数。 工作服如未达到换发年限而遗失或损坏者,应按工作服原价购买,离职员工
NO2(红棕色) 5.特征反应现象: ])([])([ 32 OHFeOHFe 红褐色白色沉淀 空气 十五、 中学化学实验操作中的七原则 掌握下列七个有关操作顺序的原则,就可以正确解答“实验程序判断题”。 1.“从下往上”原则。 以 C12实验室制法为例,装配发生装置顺序是:放好铁架台→摆好酒精灯→根据酒精灯位置固定好铁圈→石棉网→固定好圆底烧瓶。 2.“从左到右”原则。
[知识网络] 氧化还原反应的一般 规律 较强的氧化剂+较强的还原剂 较弱的还原剂+较弱的氧化剂 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 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 [整理归纳] 比较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六种基本方法 1.根据元素周期律判断 ⑴同周期 氧化性:左<右 还原性:左>右 ⑵同主族 氧化性:上>下 还原性:上<下 2.根据金属(非金属)活动顺序表判断 ⑴金属 还原性(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