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工艺学精品课程-金属工艺学内容摘要:
=%不标 如 : 9SiCr (板牙 , 丝锥 ) %C %Si %Cr CrWMn (长铰刀 ,丝锥 ,拉刀 , 精密丝杠 ) *高速钢 含 C 也不标 W18Cr4V ~%C,18%W,4%Cr,%V 应用 :刃具 ,模具 ,量具等 3 特殊性能钢 不锈钢 : 1Cr13 1Cr18Ni9Ti 等 耐热钢 : 1Cr13 2Cr13 400℃ 工作 耐磨钢 : 高锰钢水韧处理 ,冲击下工作 ,表面产生加工硬化 .并有马试体在滑移面形成 ,表面硬度达HB450~550,表面耐磨 ,心部为 A. 水韧处理 : 钢加热到临界点以上 (1000~1100℃ )保温 ,碳化物全容于 A,水冷 ,因冷速快 ,无法析出碳化物 ,成单一 A组织 . 167。 5 常用非金属材料 一 高分子材料 天然 : 羊毛 橡胶 人工合成 : 塑料 人工橡胶 粘结剂等 有机玻璃 尼龙 丙纶 氯纶 商品名 工程塑料 : 环氧树脂 聚甲醛 : 塑料手表中零件 聚酰亚胺 : 绝缘 二 陶瓷 耐磨 耐蚀 脆 刀片 砂轮 三 复合材料 磨削软片 : 聚酰亚胺 +金刚石 167。 4 金属零件选材的一般原则 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成本如何 ,与材料选择的是否恰当有直接关系 ,机械零件进行选材时 ,主要考虑零件的工作条件 ,材料的工艺性能和产品的成本 . 基本原则如下 : 1 满足零件工作条件 : 受力状态 — 机械性能 ,基本 σ δ α k 等 工作温度环境介质 — 使用环境 ,高温 — 耐热 ,抗腐蚀 — 不锈钢 高硬度 — 工具钢 2 材料的工艺性能 零件的生产方法不同 ,直接影响其质量和生产成本 . 如 :灰口铁 ,铸造性能 切削加工性很好 ,可锻性差 . 3 经济性 价值 =功能 /成本 如 : 耐腐蚀容器 : 1)普通碳素钢 :5000 元 用一年 2)奥氏体不锈钢 : 40000 元 用 10 年 3)铁素体不锈钢 : 15000 元 用 6 年 1):2):3) =1::2 第四章 钢的热处理 167。 1 概述 一 钢的热处理 : 把钢在固态下加热到一定的温度进行必要的保温 ,并以适当的速度冷却到室温 ,以改变钢的内部组织 ,从而得到所需性能的工艺方法 * 只改变组织和性能 ,而不改变其形状和大小 .热处理是改善材料性能的重要手段之一 ,能提高产品质量 ,延长机件寿命 ,节约金属材料 ,所以 ,重要机件都要经过热处理 . (提问 :前面学过的改善金属材料性能的手段 — 固溶强化 ) 热处理工艺曲线 : 各种热处理都可以用温度 — 时间的坐标图形表示 . 温度 保温 临界温度 加热 冷却 时间 应用广泛 :机械制造业中 70%零件需热处理 .汽车 拖拉机 制造业 70~80% 量具 刃具 模具 滚动轴承等 100% 二 目的 1 冶金 锻 铸 焊毛坯或成品 ,消除缺陷 ,改善工艺性能 .为后续加工 (如机加 )做好组织 ,性能 ,准备 . 退火 正火 2 是钢件的机械性能提高 ,达到钢件的最终 使用性能指标 ,以满足机械零件或工具使用性能要求 . 淬火 +回火 表面淬火 化学处理 l 依据 :状态图 167。 2 热处理过程中的组织转变 一 钢在加热时的组织转变 1 临界温度 : 状态图上 A1 : 共析线 (PA) 临界温度 : A3 : A 析出 F(FA) 极缓慢冷却 Acm : A 析出 Fe3CⅡ ( ) 实际加 热临界温度 Ac1 Ac3 A “过热” Accm 实际冷却临界温度 Ar1 P Ar3 A 析出 F “过冷” Arcm 析出 Fe3CⅡ 2组织转变 1) 共析钢 : P(F+Fe3C)A (1) A 晶核形成 :F和 Fe3C 界面上先形成 A晶核 (因界面原子排列不规则 ,缺陷多 ,能量低 ) (2) A 晶核长大 :F晶格转变 ,Fe3C不断溶入 A, A 晶核不断生成 ,长大 .F 转变快 , 先消失 . (3) 残余渗碳体的溶解 :随保温时间加长 , 残余 Fe3C逐渐溶入 A (4)A 成分均匀化 : A 转变完成后 ,各处含 C浓度不均匀 ,继续保温 ,C充分扩散 ,得到单一的均匀 A 这个过程是 A重结晶的过程 . 2) 亚共析钢 : F+P— Ac1— F+A— Ac3A 3) 过共析钢 : P+ Fe3CⅡ Ac1— A+ Fe3CⅡ AccmA(晶粒粗化 ) 二 钢在冷却时的组织转变 (钢在室温时的机械性能不仅与加热 ,保温有关 ,与冷却过程也有关 ) 1 冷却方式 1) 连续冷却 : 时加热到 A的钢 ,在温度连续下降的过程中发生组织转变 . 水冷 油冷 空冷 (正火 ) 炉冷 (退火 ) 2) Ar1 (2) (1) 等温冷却 : 使加热到 A的钢 ,先以较快的速度冷却到 Ar1线下某一温度 ,成为过冷 A,保温 ,使 A在等温下发生组织转变 ,转变完 ,再冷却到室温 . 等温退火 等温淬火 2 共析钢冷却时的等温转变 以共析钢为例 ,进行一系列不同过冷度的等温冷却实验 ,可以测出过冷奥氏体在恒温下开始转变和转变终了的时间 ,画到”温度 — 时间”坐标系中 ,然后 ,把开始转变的时间和转变终了的时间分别连接起来 ,即得到共析钢的奥氏体等温转变曲线 .又叫 C 曲线 . 1) 高温产物 : Ar1 ~ 650℃ P 层片较厚 500X 显微镜 HRC1020 650~ 600℃ 细珠光体 索氏体 S HRC25~35 层片较薄 800~1000X 600~ 550℃ 极细珠光体 屈氏体 T HRC30~40 层片极薄 l a)以上三种均为 F+ Fe3C 层片相间的珠光体,只是层片厚度不同。 l b)由于过冷度从小到大,原子活动能力由强到弱,致使析出的渗 碳体和铁素体层片越来越来薄。 l c)珠光体层片越薄,塑变抗力越大,强,硬越大。 2)中温产物 550~350℃ 上贝氏体 B 上 电镜下观察,渗碳体不连续,短杆状,分布于许多平行而密集的铁素体条之间。 350 ~ 230℃ 下贝氏体 B 下 比 B 上 有较高强、硬、韧、塑。 片状过饱和 F和其内部沉淀的碳化物组织(因为过饱和 F有析出 Fe3C倾向,但过冷度太大,导致碳原子没能扩散超出 F片,只是在片内沿一定晶面聚集,沉淀出碳化物粒子) 3)低温转变产物: 230 ~ 50℃ 马氏体( M) +残余 A 马氏体:过饱和的α固溶体“ M” (由于温度低,原子活动能力低,晶格转变完成,但是, C原子不能从面心中扩散出来,仍留在体心中,形成过饱和α固溶体) ∵ 晶格严重畸形,∴ M 硬↑ HRC65 塑 韧 → 0 3 共析钢连续冷却转变 连续冷却可能发生几种转变,很复杂。 共析钢连续冷却,只有珠光体转变区和马氏体转变区。 珠光体转变区:三条线构成:开始,终了,终止线 冷却速度过“开始”“终了”线,组织为珠光体 冷却速度过“开始”“终止”线,组织为珠光体和马氏体 冷却速度不过珠光体区,则为 M 167。 3 钢的热处理工艺 热处理 : 整体热处理 : 退火 正火 淬火 回火 表面热处理 : 表面淬火 化学热处理 — 渗碳 渗氮 一 退火 将钢件加热到高于或低于钢的临界点 ,保温一定时间 ,随后在炉内或埋入导热性较差的介质中缓慢冷却 ,以获得接近平衡的组织 ,这种工艺叫 — 目的 : 1) 降低硬度 — 切削加工 2) 细化晶粒 ,改善组织 — 提高机械性能 3) 消除内应力 — 淬火准备 4) 提高塑性 ,韧性 — 冷冲压 , 冷拉拔 1 完全退火 :将钢加热到 Ac3以上 30~50℃ ,保温一定时间后 ,缓慢冷却以获得接近平衡状态组织(P+F)的热处理工艺 . 目的 :通过完全重结晶 ,使锻 ,铸 ,焊件降低硬度 ,便于切削加工 ,同时可消除内应力 ,使 A充分转变成正常的 F和 P. 应用 : 亚共析钢 * 不能用于共析钢 ,∵在 Accm 以上缓冷 ,会析出网状渗碳体 (Fe3CⅡ ),脆性↑ 2 不 完全退火 :将共析钢或过共析钢加热到 Ac1 以上 20~30℃ ,适当保温 ,缓慢冷却的热处理工艺 又叫球化退火 . 目的 :使珠光体组织中的片状渗碳体转变为粒状或球状 ,这种组织能将低硬度 ,改善切削加工性 .并为以后淬火做准备 .减小变形和开裂的倾向 . 应用 :共析钢 ,过共析钢 (球化退火 ) 3 等温退火:将钢件加热到 Ac3A(亚共析钢)或 Ac1(共析钢或过共析钢 )以上 ,保温后较快地冷却到稍低于 Ar1的温度 ,再等温处理 ,A 转变成 P 后 ,出炉空冷 . 目的 : 节省退火时间 ,得到更均匀的组织 ,性能 . 应用 : 合金工具钢 ,高合金钢 4 去应力退火 :将钢加热到 Ac1以下某一温度 (约 500~650℃ )保温后缓冷 . (又叫低温退火 ) 目的 :消除内应力 应用 :铸 ,锻 ,焊 *不发生相变 ,重结晶 例子 :杯裂 5 再结晶退火 :将钢件加热到再结晶温度以上 150~250℃ ,即 650~750℃ ,保温 ,空冷 . 目的 : 发生再结晶 ,消除加工硬化 . 应用 : 冷扎 ,冷拉 ,冷压等 * 可能相变 6 扩散退火 : 均匀化退火 ,高温进行 目的 :消除偏析 ,应用 :铸件 二 正火 钢件加热到 Ac3(亚 )或 Accm(过共 )以上 30~50℃ ,保温 ,空冷 * 正火作用 与退火相似 ,区别是正火冷速快 ,得到非平衡的珠光体组织 ,细化晶粒 ,效果好 ,能得到片层间距较小的珠光体组织 . 与退火对比 含碳量 工艺 碳素结构钢 (HB) 碳素工具钢 (HB) ≤ ~% ~% ~% 退火 ≤ 150 150220 220229 187217(球化 ) 正火 ≤ 156 156228 230280 229341 实践表明 :工件硬度 HB170230 时 ,对切削有利 正火目的 :1 提高机械性能 2 改善切削加 工性 3 为淬火作组织准备 — 大晶粒易开裂 对于过共析钢 ,正火能减少二次渗碳体的析出 ,使其不形成连续的网状结构 ,有利于缩短过共析钢的球化退火过程 ,经正火和球化退火的过共析钢有较高的韧性 ,。金属工艺学精品课程-金属工艺学
相关推荐
冲击荷载系数取 ): q=100*/7=2 8 . 64 . 3 Mmax=1/8**= Qmax=*分布荷载: q=4*=1 6 . 44 . 3 Mmax=1/8**= Qmax=*σ max=(+)*103/(*106)=[σ 0]=200MPa τ max=(+)/A=*107/=9MPa[τ 0]=120MPa 两种工况下主梁均能满足要求。 ⑬钻孔平台施工工艺要求
现浇框架钢筋绑扎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及钢筋加工的允许偏差见下表。 现浇框钢筋绑扎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项次 项目 允许偏差 ( mm) 检验方法 1 网的长度宽度 177。 10 尺量检查 2 网尺寸 177。 20 尺量连续三档,取其最大值 3 骨架的宽度、高度 177。 5 尺量检查 4 骨架的长度 177。 10 5 受力钢筋 间距 177。 10 怀量两端、中间各一 点, 取其最大值 6
节钢柱及配套钢梁安装完毕并经验收通过后进行。 ( 3)钢筋 桁架 模板铺设前,按图纸所示的起始位置放桁架模板 基准线。 对准基准线,安装第一块板,并依次安装其它板。 钢筋 桁架 模板侧向采用搭接方式,板侧边设置连接拉钩,搭接宽度不小于 10mm。 板与板之间的拉钩连接应紧密,保证浇筑混凝土时不漏浆,同时注意排板方向要一致。 北京饭店二期改扩建工程 钢筋桁架楼板施工方案 23 (
协商进行加筋补强。 钻孔时孔径应比锚固筋直径大 2mm,钻孔后孔深必 须达到+ 20, 0 ( mm)的要求。 图 3 植筋作业现场 (四 ) 清孔 钻孔的过程中或者在钻孔之后,会产生大量粉屑,使锚固能力降低 ,因此钻孔必须清理干净。 清孔先用配套钢刷清孔,然后 用棉丝擦拭孔壁两次 ,最后用脱脂棉丝蘸丙酮擦拭两次 ,直至钻孔中的粉屑和碎碴完全清理干净。 清孔后孔壁可以潮湿,但须保证孔内无明水
必要时, 管道水压试验可根据施工进度,分段进行。 25) 环境温度低于或等于 0℃ 时,不应进行水压试验。 26) 室内给水管道系统试验压力应为工作压力的 1. 倍, 5 但不得小于。 27) 塑料管道水压试验应符合以下要求: 1 ○ 水压试验应在管道连接完成 24h 后进行。 2 ○ 水压试验前,管道应固定,接头须明露。 3 ○ 管道注满水后,先排出管道内空气,进行水密性检查。 4 ○
内攻更加危险、艰难。 如灭火中水枪掩护不充分,个人防护不周全,还会危及消防员人身安全。 同时由于轰燃中可燃物不完全燃烧会产生大量有毒浓烟和气 体,降低了火场能见度,更加难以发现较隐蔽的火势威胁,影响了灭火效率。 (三)室内充满烟气,搜索救援难度大 轰燃发生前,大量积聚的浓烟和高温会迫使消防员将身子放低,弯腰或匍匐前进,在搜索被困人员时行动不便,效率低下。 此外,室内积聚的浓烟具有较强的减光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