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瑞.林城住宅小区2#及1-9轴地下车库水暖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内容摘要:

必要时, 管道水压试验可根据施工进度,分段进行。 25) 环境温度低于或等于 0℃ 时,不应进行水压试验。 26) 室内给水管道系统试验压力应为工作压力的 1. 倍, 5 但不得小于。 27) 塑料管道水压试验应符合以下要求: 1 ○ 水压试验应在管道连接完成 24h 后进行。 2 ○ 水压试验前,管道应固定,接头须明露。 3 ○ 管道注满水后,先排出管道内空气,进行水密性检查。 4 ○ 对系统缓慢加压,升压时间不小于 lOmin。 5 ○ 至试验压力,稳压 1h,压力降不得超过 0. 05MPa,后在工作压力的 1. 15 倍,稳压 2h,压力降不得超过 0. 03MPa,同时检查各连接处不渗漏为合格。 水压试验 给水加压泵出口至系统最高点的立管的试验压力 为 ,保持一小时, 不渗不漏为合格;其余部分的管道试验压力为 ,观察接口部位不应有 渗水现象,十分钟内压力降不得超过。 给水设备安装 1) 管道上的阀门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1 ○ 2 ○ 塑料给水管道的阀门宜采用与管材同质的塑料阀门,也可采用铜质阀门。 铝 (钢 )塑复合给水管道上的阀门宜采用铜质阀门。 2) 安装螺纹阀门时,在阀门后 (按水流方向 )应安装可拆装的连接件,且便于 阀门检修或更换。 3) 水表应安装在便于检修、 不受曝晒、 污染和冻结的地方。 安装 螺翼式水表, 表前与阀门应有不小于 8 倍水表接口直径的直线管段。 表外壳距墙表面净距为 10~ 30mm。 4) 安装水泵按设计要求采取减振、隔声措施(消防泵除外 ),并应符合下列规 定: 1 ○ 在水泵吸水管和出水管上,应设软连接装置。 第 15 页 共 37 页 金瑞.林城住宅小区 2#及 19 轴地下车库水暖工程 2 ○ 3 ○ 4 ○ 5 、 水泵基础应设隔振装置。 立式水泵的减振装置不应采用弹簧减振器。 管道支架和管道穿墙、楼板处,应采取防固体传声措施。 水泵就位前的基础混凝土强度 、坐标、标高、尺寸和螺栓孔位置必须符合 设计规定。 设计无规定时,水泵基础高出地面不得小于 0. 1m。 水泵试运转的轴承温升必须符合设备说明书的规定。 二) 排水系统 管道安装 1) 管道安装前应对管材及管件进行材质检查,并将管子内外壁清理干净。 2) 排水管材及其管件,内外壁应光滑、平整、不允许有明显的痕纹、凹陷、 气泡、色泽不均。 3) 通向室外的排出管,过墙时应符合以下要求: 1 ○ 2 ○ 3 ○ 穿承重砖墙或砖砌基础处,预留洞的洞顶应与管道顶部的距离不小于 穿过地下室外墙或地下构筑物的墙 壁处,应采取防水措施。 穿过墙壁或基础,必须下返时,应吊顺水三通 (或用 45176。 弯头连接 45176。 斜三 150mm。 通 )连接,在垂直管段顶部应设地面清扫口。 4) 生活污水管道的坡度,当设计无规定时,应符合表 要求。 表 项次 1 2 3 4 5 5) 1 ○ 管 径( mm) 50 75 110 125 160 生活污水管道的坡度 标准坡度 最小坡度 在排水管道上 设置检查口或清扫口,当设计无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在立管上应每隔一层设置一个检查口, 但在最底层和有卫生器具的最高层必 须设置。 如为两层建筑时,可仅在底层设置立管检查口;如有乙字弯管时,则 在该层乙字弯管的上部设置检查口。 检查口中心高度距操作地面一般为 1m, 允许偏差 177。 15nm ;检查口的朝向应便于检修。 暗装立管,在检查口处应安装检 修门。 2 ○ 3 ○ 在转角小于 135176。 的横干管上应设检查口或清扫口。 公共建筑物内, 在连接 2 个及 2 个以上大便器或 3 个及 3 个以上卫生器具的 污水横管 上应设置清扫口。 当污水管在楼板飞悬吊敷设时,可将清扫口设在上 一层楼地面上,污水管起点的清扫口与管道相垂直的墙面距离不得小于 第 16 页 共 37 页 金瑞.林城住宅小区 2#及 19 轴地下车库水暖工程 200mm;若污水管起点设置堵头代替清扫口时,与墙面距离不得小于 400mm。 4 ○ 横管、排出管直线长度大于表 的规定值时,应设置检查口或清扫口。 表 管径 DN 距离 6) 1 ○ 2 ○ 3 ○ 横管在直线管段上检查口或清扫之间的最大距离( m) 50 10 75 12 90 12 110 15 125 20 ≥160 20 排水管道支、吊架安装应符合以下要求: 排水管道的支吊架应固定在承重结构上。 排水管道非固定支承件的内壁应光滑,与管壁之间应留有微隙。 排水管道支、吊架间距应符合规定,每 3 米设置两个支架活吊架,李广恩不 设置防晃支架,支架的做法参照施工图籍 7) 通向室外检查井的排出管,管顶标高应高于检查井内的排出管管顶或与之 相干,并有不小于 90176。 的转角流槽。 若跌落差大于 0. 3m,可不受转角限制。 8) 排水架空管道不得布置在食堂、厨房、生活水 箱间的上方。 如受条件限制 不能避免时,应采取防护措施。 9) 排水立管管件外侧与墙饰面的距离宜为 20mm~ 50mm。 10) 立管底部转弯处,必须设置坚固可靠的支墩或支架。 11) 靠近排水立管底部的排水支管连接,应符合下列要求: 1 ○ 排水立管仅设伸顶通气管时, 最低排水横支管与立管连接处距排水立管管底 垂直距离,不得小于表 的规定。 表 最低横支管与立管连接处至立管管低的垂直距离 立管连接卫生器具的层数(层) ≤4 5 ~6 7~ 12 13~ 19 ≥20 2 ○ 垂 直 距 离 ( m) 排水支管连接在排出管或排水横干管上时,连接点距立管底部水平距离,不 宜小于 3. Om。 12) 排水立管应设伸顶通气管,顶端应设通气帽。 通气管不得与风道或烟道连 接,不得接纳污废水或雨水。 13) 污水立管上部的伸顶通气 管管径应比污水立管放大一级,变径管应在室内 屋顶或吊顶以下 O. 3m 处。 14) 通气管高出屋面最低不得小于 0. 7m,在经常有人停留的平屋面上,通气 管口应伸出屋面不得小于 2m。 15) 管道严禁攀踏或承受其他较大的荷载。 第 17 页 共 37 页 金瑞.林城住宅小区 2#及 19 轴地下车库水暖工程 16) 排水主立管及水平干管管道安装完毕应做通球试验,通球球径不小于排水 管道管径的 2/ 3,通球率必须达到 100%。 管道试验 1) 隐蔽或埋地的排水管道,在隐蔽前必须做灌水试验。 灌水高度应不低于底 层卫生器具的上边缘或底层地面高度。 2) 灌水时,管道排出口用木塞或水泥砂浆砌砖抹灰,也可用胶皮球胆充气, 将排出口堵严。 3) 管道灌满水后,停放 15min,液面下降后,再灌满,观察 5min,液面不下 降,管道及接口无渗漏为合格。 4) 排水系统按立管分层进行通水试验。 将给水系统的 1/ 3 配水点同时开放, 各排水点应排水畅通,接口处无渗漏。 5) 通水之前,必须将卫生器具内的污物清理干净,不得在通水时,把污物冲 人排水管道内。 卫生洁具安装 1) 卫生器具用膨胀螺栓固定,支托架牢固、平整、与卫生器具接触紧密。 2) 卫生器具位置正确,安装平直。 3) 卫生器具安装完毕后,将污物清理干净做通水试验,并做好记录。 4) 卫生器具排水支管的承插口顶端应高出地面,安装卫生器具时,不得破坏 地面防水层。 排 水支管甩头的平面位置和高度,应根据卫生器具的实际尺寸确 定。 三) 采暖系统 采暖管道安装 1) 管道穿过内墙时应设置铁皮套管,其两端与墙饰面平齐。 管道穿越楼板时 应设置钢套管,其底面与楼板子齐,顶端高出楼层地面 20mm(卫生间内应高出 50mm)。 套管环缝应均匀,中间填塞石棉绳或其它非易燃物。 套管应卡牢塞紧, 不得随管道窜动。 管道的接口不得设在套管内。 2) 布置在地沟、吊棚内和非采暖房间里的采暖干管,必须采取保温措施。 3) 采暖管道不得穿过烟道、风道。 当必须穿过厕所蹲台等处时,要在穿过的 全长干管上设置套管,采暖管道引人口不得设在厕所、盥洗室等上、下水管道 较多处。 4) 管道支、 吊、托架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1 ○ 2 ○ 3 ○ 4 ○ 5 ○ 6 ○ 管道支、吊、托架位置正确,埋设应平整牢固。 管道支、吊架不得设在焊缝处,距焊缝应不小于 50mm~ 100mm。 固定支架与管道接触应紧密,固定应牢靠。 滑动支架应灵活,滑托与滑槽两侧间应留有 3mm~ 5mm 的间隙,纵向移动量 采暖管道的吊架、吊杆应向热膨胀的反方向偏移。 管道上支架前应进行调直,管道内部清理干净,并检查各 管端的平 直度、 应符合设计要求。 椭圆度,以保证管子对口间隙的均匀。 5) 室内地沟安装采暖管道,应方便通行和维修,管道尽量靠边布置。 但管道 第 18 页 共 37 页 金瑞.林城住宅小区 2#及 19 轴地下车库水暖工程 保温层外表面距地沟壁不宜小于 100mm,距地沟盖板下表面不小于 200mm,距 地沟沟底不小于 150mm,管道保温层外表面净距不应小于 100mm。 6) 管道穿越墙体时,不得用墙体做为活动支架。 在管道转弯的墙角、补偿器 两端各向外 lm 处应设置活动支架。 7) 弯制钢管 ,弯曲半径应符合下列规定: 1 ○ 2 ○ 3 ○ 4 ○ 热弯:应不小于管道外径的 3. 5 倍。 冷弯:应不小于管道外径的 4 倍。 焊接弯头:应不小于管道外径的 1. 5 倍。 冲压弯头:应不小于管道外径。 8) 焊接连接的水平千管管道变径,应加工成偏心异径管,并在安装时,分别 向下或向上偏斜;立管开孔焊接时,应距变径管 200mm~ 300mm。 9) 管道固定支架的结构形式及安装位置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设计无要求时, 钢管活动支、吊、托架的设置距离应符合表 的规定。 表 公称直径 ( mm) 支架 最大 间距 ( m) 保 温 管 非 保 温 管 15 2 20 2. 5 3 25 2. 5 3. 5 32 2. 5 4 钢管管道支架最大间距 40 3 50 3 70 4 80 4 10 0 4. 5 6. 5 12 5 6 15 0 7 20 0 7 25 0 8 30 0 8. 5 12 2. 5 4. 5 5 6 6 7 8 9. 5 11 10)采暖立管安装,与墙面净距应符合表 的要求。 立管外表面距离门、窗 口不得小于 150mm。 表 管外壁与墙面最小净距( mm) 管道名称及规格 DN≤25 DN=32 ~ 50 采暖立管 DN=70~ 100 DN=125~ 150 散热器支管 DN≤25 DN=32~ 40 管外壁与墙面最小净距 25~ 30 35~ 50 55 60 15~ 25 30~ 40 11) 采暖立管与支管相交时,应使立管绕过支管,即在立管上煨制弓字弯,弓 字弯可采用可锻铸铁成品件。 12) 立管安装时每层应安装立管管卡,当建筑物层高 h≤5m 时,每层设一个立 第 19 页 共 37 页 金瑞.林城住宅小区 2#及 19 轴地下车库水暖工程 管管卡,管卡距地面 1. 5~ 1. 8m;层高 h5m 时,每层不得少于两个管卡, 管卡应匀称安装。 同 一房间内管卡安装高度应一致。 散热器支管长度大于 1. 5m 时,应在支管中部安装一管卡。 13) 立管与墙面的距离 50mm60mm,支管煨弯时,弯曲半径应一致,上下位置 一致。 14) 管道变径点应在分流三通后或汇流三通前 处。 15) 管道翻身时应在高点加放风,低点加泄水。 16) 系统在使用前,应用水冲洗,冲洗用水应有足够的压力、流速,直到将管 道的污物冲洗干净 为止,冲洗应有记录。 17) 集气罐安装必须平正、牢固。 散热器安装 1) 散热器支管的安装坡度应为 1%。 一般情况下,在同一组散热器中,上面 的支管坡向散热器,下面的支管坡向立管。 2) 散热器支管同侧连接时,其上、下两个立管应在同一个垂直线上;上、下 支管两个乙字弯的弯曲度应一致,且安装在同一垂直面上;当散热器暗装,支 管明装时,其乙字弯不得安装在墙内。 如乙字弯安装尺寸不够时,可采用 45 弯头配 45 弯管的方式。 3) 散热器组对后,应进行水压试验,合格后方可刷油,运至安装地点预备安 装。 水压试 验过程中严禁敲打。 4) 栽托钩时,应上下挂两道水平线,线的两端与墙的距离应一致,上下线应 在同一垂直面上,散热器托钩安装应平整、位置应准确。 5) 散热器顶端距离窗台下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