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重机安装工艺标准内容摘要:
中心距离 L1 、 L2 的对称度 1 电动葫芦安装 电动葫芦车轮轮缘内侧与工字钢轨道翼缘间的间隙 ,应为 3~5 mm。 链式电动葫芦的链轮槽应保持在同一铅垂面上。 链条在运行时不应有歪扭、卡住和严重磨损现象。 空负荷试验时 ,电动葫芦小车制动距离应满足下列要求 : 一、吊运一般物品的电动葫芦: S1 = VI2 K1 16 二、吊运液态金属等危险品的 电动工葫芦: S1 = 式中 S1— 小车制动距离( m) VI— 小车运行速度( m/min) K1— 系数,宜为 2800~ 3900; K2— 系数,宜为 700~ 1400。 电动葫芦在进行额定负荷试验时 ,在制动时间内的下滑距离应按下式计算 : SC= VC/100 式中 SC— 下滑距离 (m) VC— 起升速度 (m/min)。 VI2 K2 17 手动梁式起重机和手动梁式悬挂起重机 手动单梁起重机在吊装前 ,应按下表规定进行复查。 手动单梁起重机的复查 名称及代号 允许偏差 ( mm) 简 图 起重机跨度 S 177。 6 起重机跨度 S S2相对差 ︳ S1 、 S2 ︳ 6 对角线L L2 的相对差 ︳ L1 、 L2 ︳ 8 主梁上拱度F S<10m + 2 S≥10m + 3 注:①起重机跨度两侧都应测量,应符合 G B5 027 8 规范附录一的要求; ②当有特殊要求时,应检查起重机跨度的相对差; ③主梁上拱度的最大值应处在主梁跨度中部 S /1 0 的范围内,应符合 G B5 02 78规范附录二的要求; 18 ④上拱度 F=S/ 10 00。 手动双梁起重机在吊装前 ,应按表规定进行复查。 手动双梁起重机的复查 名称及代号 允许偏差 (mm) 简 图 起重机跨度 S S≤ 14m 177。 6 S> 14m 177。 8 起重机跨度S1 、 S2 相对差︳ S S2 ︳ S≤ 14m 6 S> 14m 8 主梁上拱度 F +3 对角线 L L2 的 相对差︳ L1 、 L2 ︳ 8 小车轨距 K 177。 5 小车轨距 K1 、 K2 的 相对差︳ K1 、 K2 ︳ 5 19 手动单梁悬挂起重机 在吊装前,应按表规定进行复查。 手动单梁悬挂起重机的复查 名称及代号 允许偏差 (mm) 简 图 起重机跨度 S 177。 6 起重机跨度 S1 、 S2 相对差︳ S S2 ︳ 6 主梁上拱度 F 177。 2 对角线 L L2 的 相对差 ︳ L1 、 L2 ︳ 8 主梁旁弯度 f S/2020 注:①起重机跨度两侧都应测量,应符合 G B5 02 78 规范附录一的要求,主梁上拱度 F=S/ 10 00 ②当有特殊要求时,应检查对角线的相对差; ③当现场组装主梁时 ,应检查主梁旁弯度。 20 电动梁式起重机和电动梁式悬挂起重机 电动梁式直重机在吊装前,应按表规定进行复查。 电动单梁起重机的复查 名称及代号 允许偏差 (mm) 简 图 起重机跨度 S S≤ 10m 177。 2 S> 10m 177。 [ 2+(S10)] 主梁上拱度 F + 对角线 L1 、 L2的相对差 ︳ L L2 ︳ w< 3m 5 w≥ 3m 6 主梁旁弯度 f S/2020 注:①起重机跨度两测都应测量,应符合 G B5 027 8 规范附录一的要求; ②主梁上拱度最大值 应处在主梁跨度中部 S /1 0 范围内,应符合 G B50 27 8规范附录二的要求,主梁上拱度 F=S /1 00 0; ③当现场组装主梁时,应检查主梁旁弯度。 21 电动葫芦双染起重机在吊装前,应按表规定进行复查。 电动葫芦双染起重机的复查 名称及代号 允许偏差 (mm) 简 图 起重机跨度 S 177。 5 起重机跨度 S1 、 S2 的相对差 ︳ S1 、 S2 ︳ 5 主梁上拱度 F + 对角线 L L2 的 相对差 ︳ L1 、 L2 ︳ 5 大车车轮水平 偏斜 tgφ 小 车 轨 距 K 跨端 177。 2 跨中 S≤ +5 +1 跨中 S> +7 +1 主 梁 旁 弯 度 f S≤ S/2020 且< 5 S> S/2020 且< 8 同一横截面上一小车轨道高低差 c K≤ 3 K> 5 注:①起重机跨度两侧都应测量,应符合 G B5 027 8 规范附录一的要求; ②主梁 上拱 度的 最大 拱值 应处 在主 梁跨 度中 部 S/1 0 范 围内 ,应 符 合GB50278 规范附录二的要求,主梁上拱度 F=S /1 00 0; ③有特殊要求时检查对角线相对 差; ④大车车轮水平偏斜,在同一端梁下两车轮的偏斜方向应相反; 22 ⑤当现场组装主梁时,应检查主梁旁弯度,并应向两主梁外侧凸起。 电动单梁悬挂起重机在吊装前,应按表规定进行复查。 架设到轨道上以后,其车轮缘内侧与工字钢轨道翼缘间的间隙,宜为 3~ 5mm。 电动单梁悬挂起重机的复查 名称及代号 允许偏差 (mm) 简 图 起 重 机 跨 度 S 主、端梁铰接 177。 4 主、端 梁刚接 S≤10m 177。 2 S>10m 177。 [ 2+ ( S10)] 连接板间距 差︳ S1—S2 ︳ 主、端梁铰 接 2 主梁上拱度 F 主梁旁弯度 f S/2020 注:①当现场组装时,应检查主梁旁弯度; ②主梁上拱度 F= S/1 00 0。 冶金起重机 本标准适合冶金桥式加料起重机、铸造起重机、夹钳起重机、揭盖起重机、脱锭起重机、刚性料耙起重机、板坏搬运起重机、回转挂钳起重机和锻造起重机的安装。 安装冶金桥式起重机时,应按本标准的有关规定执行。 其中有导向轮的冶金起重机的桥架和大车运行机构应符合表规定。 23 有导向轮的冶金起重机桥架和运行机构的检查 名称及代号 允许偏差 ( mm) 简 图 起重机跨度 S 有成对水平导向轮导向的 177。 [4+ (s1 0)] 同一端梁下的两组水平导向轮间距中心的联机与轨道中心线的重合度 1 注:① 起重机跨度两侧都应测量 ,应符合 G B50 27 8 规范附录一的要求; ② 对有水平导向轮的大车运行机构,应检查同一端梁下两组水平导向轮间距中心的联机与轨道中心线的重合度。 安装桥式加料起重机应符合下列要求: . 1 导架与小车架连接时,导架中心线对小车车轮支承面的垂直度不应大于导架总高度的 1 /2 00 0; . 2 导架中心的上、下支承孔的同轴度不应大于 0. 5mm,上、下支承对支承孔轴线的垂直度不应大于 /1 00 0; 上、下支承的导板与立柱的间隙,各边均宜为 1~1. 5mm; 导架上的两导向槽的平行度偏差,在全长上不应大于 3m m; . 5 回转机构的万向联轴器装配后,其上、下位置的尺寸偏差,不应大于 4mm; . 6 主 小 车上 的 防倾 覆 的 保险 反 滚轮 与 主梁 下 翼 缘板 之 间的 间 隙宜 为3~5mm; 调整料杆锁紧机构中液压推动器的弹簧,锁紧时应准确、可靠。 安装铸造起重机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安装后的铸造起重机,其上升限位器应能准确无误的动作; 上部滑轮组平衡杆的水平度偏差,在全长上不应大于 4 0mm; 组装两个主卷筒后,其轴向位移不应大于 3 mm; 24 . 4 钢丝绳在卷筒上固定并正确缠绕,经各滑轮后,吊钩横梁的水平度不应大于 2/1 00 0; 起升机构双制动器应调整正确; 吊钩横梁、主梁和司机室下面的隔热板应安装牢固正确; 司机室的降温装置与电气设备间的通风装 置应完好; . 8 电子称量装置、起重量显示装置和起重量限制器等的安装应符合设计要求。 安装脱锭起重机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 1 当导架与小车架连接时,导架中心线对小车轮轴承座支承面的垂直度,不应大于导架高度的 1/ 20 00; 导架中心线与导轨对称中心线应重合,其偏差不应大于 3m m; 两导轨槽的平行度偏差,在全长上不应大一 3 mm; . 4 组装顶出机构的方轴与轴承时,轴颈与轴大的间隙在各边均不应小于 5mm; . 5 顶出机构的方轴与 蜗轮减速器中的小齿轮导板的间隙,在各边均宜为 ~; 夹钳上部翼形架与套筒的导轨间隙各边均宜为 3~ 5。 小钳操纵机构的钢丝绳固定后,横梁两端的高低差不应大于 5m m; 大钳两臂与顶杆中心线应对称,其偏差不应大于 1 0mm; 大钳和小钳的动作协调,其开闭尺寸应符合设备技术档的规定; . 10 导向管柱 的铅垂度 不应大于 1 /20 0 0;平衡重应在导 管柱上移动灵活,不应有阻滞现象; 司机室内指示器指针位置的调整应与顶杆实 际移动距离相符合。 安装夹钳起重机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 1 当导架与小车架连接时,导架中心线与小车车轮轴承座支承面的垂直度,不应大于导架高度的 1/ 20 00; 导架中心线与导轨对称中心线应重合,其偏差不应大于 1 0mm; 两导轨的平行度偏差,在全长上不应大于 3 mm; 导轨与下、下横梁间的间隙,各边均宜为 1~ 4m m; 立柱与下横梁导板的间隙,各边均宜为 1~ 5m m; 25 方轴与小齿轮导板的间隙,各边均宜为 0. 37~ mm; 主起升机构的钢丝绳固定后,上横梁两端高低差不应大于 5m m; . 8 小车运行机构的防倾覆的保险反滚轮与主梁下翼缘板的间隙不应大于 10mm; . 9 大钳的转动点应灵活,夹钳的开闭链条在钳架孔中不应有阻滞现象。 安装揭盖起重机应符合下列要求: . 1 组装后,曲柄、连杆和偏心轮的动作应协调;提升钳或吊环的动作应同步; . 2 自动停车器应调整到对位准确,使揭盖起重机能在任何一个炉子的中心在线自动停车。 安装刚性料耙起重机应符合 下列要求: . 1 当导架与小车架连接时,导架中心线对小车车轮轴承座支承面的垂直度偏差,不应大于导架高度的 1/ 20 00; 导架与导轨的侧间隙,各边均应为 1~1. 4mm;顶间隙为 ~ 3mm; 钢丝绳固定后,横梁的水平度不应大于 1 /1 00 0; 上部运行小车的圆形轨道直径的允许偏差为177。 2mm; . 5 圆形轨道的上表面对下部小车车轮底面所在平面的平行度偏差,不应大于 3mm; 圆形轨道与小车架回转中心线的同轴度不应大于 3 mm; 导电滑环与小车架回转中心线的同轴度不应大于 3 mm; 大车运行机构的水平轮与轨道的侧间隙不应大于 1 0mm。 回转机构的水平轮与圆形轨道的侧间隙不应大于 1. 5mm; 所有的耙齿工作面应在同一水平面上,其高低差不应大于 3 mm。 安装板坏搬运起重机应符合下列要求: . 1 钢丝绳固定后,板坏搬运起重机的挂钳横梁水平度不应大于 2/ 100 0; 夹钳的各转动点和滚动点动作应灵活,相互间应无干涉现象; . 3 刚性伸缩 导柱或升降导柱的中心线与小车架的基准平面的垂直度,不应大于 1/2 00 0; . 4 夹钳的开闭尺寸应符合设备技术档的规定;两组夹钳的间距在设备允许范围内应能调节方便,其对称中心线与垂直导柱的中心线应重合,其偏 26 差不应大于 1 0m m; 板坏厚度或坏垛高度显示均应准确、清晰。 0 回转挂钳或电磁起重机组装后,应符合设备技术档的规定;钢丝绳固定后,其吊具上的平衡梁的水平度不应大于 2/1 00 0。 安装锻造起重机应符合下列要求: . 11. 1 组装松闸机构时,应调整上滑轮 组的调整螺钉或制动器,当起重机在超过额定负荷的 1 0%时,应松开制动器; 松闸装置的各铰接点应转动灵活; 用手转动翻料机构的制动轮,其链轮与链条应转动灵活; . 11. 4 翻料机挂上额定负荷后,缓冲弹簧不应有永久变形,锥形摩擦联轴器的性能应良好。 起重机吊装工艺(具体吊装方案另行编写)选择,吊装方法依据吊车特点和现场条件综合考虑而定。起重机安装工艺标准
相关推荐
监检项目整体合格 回 复 监检小组 回 复 监检 机 构并备案 施工单位将 A 类监检点的见证资料报监检机构存档(除产品技术文件) 施工 单位向监检机构报检 监检小组进驻现场 开工前资质及资料申报 受理 施工计划等返还施 工单位,汇总 见证 资料 施工单位 领取 监检 合格证及监检报告 及时填写《监检项目表》、并对 施工单位 的见证资料进行签字确认 报告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 整体合格
,贯入度为辅进行控制。 贝雷梁预先在栈桥上按每组尺寸拼装好,用吊机安装在 II56b 上。 贝雷梁上方铺设 II32b 横桥向工字钢分配梁,然后在 II32b 上铺设 I10纵桥向分配 梁,最后在 I10 纵向分配梁上铺设花纹钢板作为平台面板,平台两侧安装防护栏杆。 施工工艺流程 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怀邵衡铁路项目经理部 新建怀邵衡铁路 HSHZQ6 标段(资江特大桥栈桥)专项方案 18 图
共 36 页目 录第一篇、 编制依据 2一、 施工组织设计 2二、 主要规范、规程、标准 2二、主要法规 2第二篇 工程概况 2第三篇 安全文明施工管理 2一、安全组织管理 2二、项目工程文明施工基本要求 5三、施工布署及施工总平面布置镑淤粟看酥熙涤拖俗暇犀劳乙妹亮籍坦蠕陆崖晨雪郴战涎顿垦若纳桶耽温管肤寓迸蜕固痪孔潜趋峰纬舒筏七甫仆阉处胯麻饮划谴悲曲榴费引共选学 建立安全生产文明施工领导小组
机安装竣工交验 起重机安装完工自检合格后,向起重机使用单位提交检验报告,由起重机使用单位对起重 机的安装质量和安装后的起重机性能质量等进行必要的审查和复查。 工程验收时,应有技术监督局安检部门在场,进行起重机劳动安全许可检查,合格后施工单位向起重机使用单位提交正式验收移交报告和有关资料。 起重机验收后,应有双方代表签字,认可验收及移交的全部技术文件。 卫华集团有限公司 2020 年 8 月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