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在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fmea)(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多数顾客( 75%以上)能感觉到有缺陷。 4 轻微 配合和精加工 /尖响和卡嗒响等项目不舒服。 50%的顾客能感觉到有缺陷。 3 很轻微 配合和精加工 /尖响和卡嗒响等项目不舒服。 有辨识能力的顾客( 25%以下)能感觉到有缺陷。 2 无 无可辨别的后果。 1 2020/7/7 中国最庞大的数据库下载 40 DFMEA—重要程度分级 •指出产品特性的重要性,如特殊、关键、主要、重要等。 •凡是识别为特殊特性,需要特殊过程控制的应以适当的符号在此栏目中标注,使用顾客规定的符号,并在 “ 建议措施 ” 栏中说明。 •当严重度 > 8时,应确认为特殊特性,当严重度为5~8,而频度 > 3时,可确认为重要特性( Significant Characteristic) 2020/7/7 中国最庞大的数据库下载 41 DFMEA—潜在失效的起因与机理 •研究失效可能的原因与机理,是为了能够正确采取控制措施,防止失效的发生或减少其发生的可能性。 •失效原因与机理:在 DFMEA中是指引起失效模式的可能的设计薄弱点。 •简明扼要,但要尽可能全面地列出可能想到的失效原因和机理,以便于对症下药采取纠正措施。 注:不要把产品的工作环境(如道路产生的振动、冲击、气温的变化湿度、粉尘、电磁干扰等)作为我们的分析目标。 工作环境是造成失效的重要外因,但它是客观存在,难以控制的。 我们要分析的是,在外因作用下的内因。 2020/7/7 中国最庞大的数据库下载 42 DFMEA—潜在失效的起因与机理 ( 1) 与制造、装配无关的原因(当制造与装配符合技术规范的情况下,发生了失效) 分析潜在失效原因 /机理可以采用以下途径: 现有的类似产品的 FMA资料; 应用失效链,找出直接原因,中间原因和最终原因; 应用 “ 五个为什么 ” ,例如: 门锁扣不上。 为什么。 锁舌与锁座错位。 为什么。 车门下沉。 为什么。 门铰链变位。 为什么。 固定门铰链的框架变形。 为什么。 框架刚度不足 应用因果图,从人、机、料、法、环等方面分析,应用排列图,相关分析,试验设计等方法,从可能的多因素原因中找出主要原因。 应用失效树分析( FTA) 找出复杂系统的失效原因与机理。 充分发挥小组的经验,采用头脑风暴法,对可能的原因进行归纳分析。 2020/7/7 中国最庞大的数据库下载 43 DFMEA—潜在失效的起因与机理 ( 2) 与制造 /装配有关的原因 指由于所拟定采用的制造 /装配设计在技术上操作者体力上的限制与难度,以及容易产生误操作而引起的潜在失效。 也就是与产品设计中可制造性与装配性有关的问题。 纯属制造与装配过程有关的问题,原则上由 PFMEA来进行。 ( 3)典型的起因有: 材料选择不当、设计寿命估计不当、应力过大、润滑不足、维修保养说明不当、环境保护不够、计算错误等。 ( 4)典型的失效机理有: 屈服、疲劳、材料不稳定、蠕变、磨损、腐蚀等。 2020/7/7 中国最庞大的数据库下载 44 DFMEA—频度( 0) 频度是指某一失效起因或机理出现的可能性,失效模式出现可能性大小的评估。 通过设计更改来消除或控制失效起因或机理是降低频度的唯一途径。 按可能性大小给出 1—10的评定分。 评分的依据要参考类似零部件的资料,以及相对改动的程度。 频度的估计可以参考以下资料: 类似零件或子系统的维修资料; 设计的零件与过去零件的差别; 使用条件有否变化; 有关新设计或修改设计的工程分析资料。 2020/7/7 中国最庞大的数据库下载 45 推荐的 DFMEA频度评价准则 失效发生可能性 可能的失效率 频度 很高:持续性失效 ≥100 个 每 1000辆车 /项目 10 50 个 每 1000辆车 /项目 9 高:经常性失效 20 个 每 1000辆车 /项目 8 10 个 每 1000辆车 /项目 7 中等:偶然性失效 5 个 每 1000辆车 /项目 6 2 个 每 1000辆车 /项目 5 1 个 每 1000辆车 /项目 4 低:相对很少发生的失效 个 每 1000辆车 /项目 3 个 每 1000辆车 /项目 2 极低:失效不太可能发生 ≤ 每 1000辆车 /项目 1 2020/7/7 中国最庞大的数据库下载 46 DFMEA—现行的设计控制 ( 1) 现行采用的设计控制 • 把设计控制比喻成预防潜在失效变成现实或减少其出现可能性的防线。 • 现行控制是指已被或正在被同样或类似的设计所彩的那些措施,如: 工程计算 材料试验 设计评审 台架试验 可行性评审 各种设计验证方法 样件制造与试验 道路试验 车队试验等等 2020/7/7 中国最庞大的数据库下载 47 ( 2)现行设计控制的种类 •把设计控制按优先采用的顺序,分成三种,形象地比喻为三道防线。 ①防止起因或机理的发生或减少频率 ②查出原因 /机理,采取措施 • 在只知失效模式,而对造成该失效模式的原因 /机理不清的情况下,找出造成该失效模式的潜在原因 /机理。 ③查明失效模式 • 在不清楚潜在的失效模式情况下,找出可能的失效模式。 •优先运用第①种方法,其次第②种方法,最后第③种方法。 要考虑两种类型的设计控制: 预防:防止失效的起因 /机理或失效模式出现,或者降低其出现的几率。 探测:在项目投产之前,或通过分析方法或通过物理方法,探测出失效的起因 /机理或者失效模式。 DFMEA—现行的设计控制 2020/7/7 中国最庞大的数据库下载 48 ( 3) 现行设计控制的采用 • 没有任何设计控制,设计将具有很大盲目性,风险极大。 从时间角度考虑,设计控制采取的越早越好。 这将有利于失效的早期识别和预防,降低开发成本,缩短开发周期,降低风险。 用于制造、装配过程的检验和试验不能视为设计控制。 DFMEA—现行的设计控制 2020/7/7 中国最庞大的数据库下载 49 • 设计控制方法有效性的评估 • 探测度是指零部件子系统、系统在投产前,用第 ② 种设计控制方法来探测潜在的失效原因 /机理(设计薄弱部分)的能力,或用第③种设计控制方法探测可发展为后续的失效模式能力的评价指标。 • 详见探测度的推荐评价准则表 备注:评估探测度时: 首先确定现有的设计控制是否能用来检出失效模式的原因 /机理。 其次应评价其检出失效模式的有效性 正确选择试验条件,增加试验样品的数量,能提高设计控制方法的有效性。 DFMEA—探测度( D) 2020/7/7 中国最庞大的数据库下载 50 推测的 DFMEA探测度评价准则 探测度 准则:设计控制可能探测出来的可能性 探测度 定级 绝对 不肯定 设计控制将不能和 /或不可能找出潜在的起因 /机理及后续的失效模式,或根本没有设计控制 10 很极少 设计控制只有很极少的机会能找出潜在的起因 /机理及后续的失效模式 9 极少 设计控制只有极少的机会能找出潜在的起因 /机理及后续的失效模式 8 很少 设计控制有很少的机会能找出潜在的起因 /机理及后续的失效模式 7 少 设计控制有较少的机会能找出潜在的起因 /机理及后续的失效模式 6 中等 设计控制有中等的机会能找出潜在的起因 /机理及后续的失效模式 5 中上 设计控制有中上多的机会能找出潜在的起因 /机理及后续的失效模式 4 多 设计控制有较多的机会能找出潜在的起因 /机理及后续的失效模式 3 很多 设计控制有很多的机会能找出潜在的起因 /机理及后续的失效模式 2 几乎 肯定 设计控制几乎肯定能找出潜在的起因 /机理及后续的失效模式 1 2020/7/7 中国最庞大的数据库下载 51 DFMEA—风险顺序数( PPN) • RPN—Risk Priority Number 潜在失效的风险评估 RPN=( S)( O)( D); • 用它来表示设计风险的度量, RPN的数值 1~ 1000之间; • RPN值为解决问题的优先顺序提供参考。 • 当 RPN相近的情况下,应优先注意 S大的失效模式,以及 S和 O都较大的失效模式。 • 如 RPN值很高,设计人员必须采取纠正措施; 不管 RPN多大,只要 S高时,就要引起特别注意。 2020/7/7 中国最庞大的数据库下载 52 DFMEA—建议措施 •对失效模式风险评估结果,由小组讲座决定是否要采取措施,采取哪些措施。 •措施是针对产品设计的措施。 产品设计的 FMEA中的措施不应包括在制造、装配过程的措施 不能依赖过程检验的强化措施。 •采取措施的目标是降低潜在失效风险,即降低失效模式的严重度( S)、 频度( O) 和探测度( D)。 •降低严重度 S 只有通过修改设计,使失效模式改变或不出现 2020/7/7 中国最庞大的数据库下载 53 DFMEA— 建议措施 •降低频度 O 只有通过修改设计消除失效原因或减少其原因发生 •降低探测度 D] 应采取更有效的设计控制方法,由第三种控制方法改变为第二种控制方法,由第二、三种方法改变为第一种控制方法。 •采取措施的情况,以及纠正后的 RPN。 •简要记下措施实施的情况及日期。 当明确了纠正措施后,重新估计 S、 O、 D值,并计算出新的 RPN。 •小组将最终确定采取的设计措施(设计改进和新的控制措施)。 2020/7/7 中国最庞大的数据库下载 54 DFMEA跟踪  任何建议措施都应有具体的负责人和规定的完成日期;  小组和主管设计的人员要对此负责到底。  DFMEA是一种动态文件,它应体现最新的设计思想,包括投产后发现问题而采取的设计修改而进行新的 FMEA。  由设计主管工程师负责保证所有建议的措施得到实施。 建议措施的落实是十分重要的,任何建议措施都应有具体的负责人和规定的日期,小组和设计主管工程师要对此负责。  DFMEA是一个动态文件,随着设计的修改和过程的完善,PFMEA也要进行不断的修订与完善,应体现最新设计及改进措施的情况,包括产品正式投产之后的改进活动。 2020/7/7 中国最庞大的数据库下载 55 第三章 制造与装配过程的 FMEA 一、 PFMEA 的准备工作 PFMEA中 •PFMEA。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