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宁地产施工图设计指导书(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宜采用阶梯式。 在室内外高差较大的情况下,外墙基础梁的设置应考虑挡土作用。 对于预应力管桩,同一单元可采用不同桩径,桩径 D=400、 500(具体型号与甲方商量确定)。 尽可能用大直径少数量的桩替代小直径 多数量的桩,从而减小承台的尺寸和配筋。 尽可能一柱一桩。 在满足要求的前提下,尽量选择 A 型桩,其次为 AB 型桩或 C型桩。 桩的 长度、断面、 承载力取值应恰当,必要时可通过静载试验确定 ,结合柱底内力,要比选各种布桩方案,从而完成相对合理的桩基设计,切忌盲目定桩。 布桩时没必要再考虑筏板的荷重,因为桩间土就足以承担其荷载了,布桩时的荷载组合为标准组合,不能用基本组合。 承台之间的联结宜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第 条设置。 二、地下室及挡土墙: 人防地下室的防护外墙计算和配筋要区分防护区的内外,配筋要区 别开,不能都取大值。 在建筑范围内的地下挡土墙均与主体结构连成一体,避免采用重力式挡土墙,计算挡土墙要取主动土压力,计算地下室侧壁要取静止土压力,且侧压系数一定要合理。 有防水需要的地下挡土墙均做钢筋砼墙,厚度不小于 250mm。 地下室应进行抗裂验算,迎水面和背水面的保护层厚度要区分开。 混凝土的抗渗等级、地下室的抗浮水位都要和勘察单位统一并经合理的分析后确定。 普通住宅的地下室的防水等级多为二级,抗渗等级为 S6。 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第 条,作用于支护结构的土压力和水压力,砂性土宜按水土分算 ,粘性土宜按水土合算进行分析。 应处理好天然地基基础与桩基础的接合部,以免因为沉降不均匀而导致底板开裂漏水。 三、墙、柱: 墙、柱的断面尺寸要结合宏观控制指标如:轴压比、周期、位移、剪重比、刚重比等,根据建筑和结构综合考虑,力求经济、合理。 剪力墙尽可能采用大开间布置,避免因墙过密过长而造成浪费,尽量不出现一字墙或短肢剪力墙,那样不但很浪费,力学性能也不好,剪力墙竖向及水平向分布筋的最小直径可取至 8mm。 墙体拉结筋直径间距按规范最低要求取值。 填充墙构造柱的具体平面位置(可与建筑相商)标注于建筑图上。 一些尺寸较小的填充墙垛(尺寸小于 200 时),可采用现场二次浇注 砼。 墙柱平面图中应标注沉降观测点。 . 楼梯间处综合管线集中处墙体,如入户门侧墙等预埋线管较多,容易裂缝,管网安装完毕后,应采用钢筋混凝土现浇成一体。 四、梁: 对跨度较大(≥ ) 且承受次梁传递荷载的主梁,应验算梁的挠度和裂缝,但要考虑支座宽度这一有利因素。 为防渗水,卫生间隔墙处做 200 高(相对于结构面)素混凝土反槛,宽同墙厚,且与梁板一起浇筑。 出屋面和露台的墙体设置 250~ 300 高(从屋面结构板开始算起)的钢筋混凝土反槛,宽同墙厚 且与梁板一起浇筑。 在楼板跨度不大,配筋为构造配筋时,隔墙下可不设梁。 梁端部负筋与梁中贯通负筋应分别配置、搭接处理,贯通负筋满足规范最低要求即可,其余的为小直径的附加架立筋即可,不应 采 用端部负筋拉通。 当梁腹板高度小于 450 时,不配置构造腰筋(如计算结果需要配置抗扭腰筋则属例外)。 主次梁相交处以加密箍为优先,吊筋设置与否应根据计算结果文件中剪力包络图为依据,如不需要,不应随意设置,以控制成本、减少施工麻烦。 悬挑梁箍筋全长加密。 考虑给排水管道穿梁套管高度(满足管道施工厨卫间梁高度设计应综合考虑结构安全 要求)。 考虑排烟管道穿梁预留孔。 住宅房间的天棚不应有梁,客厅与餐厅之间尽量不设置梁。 五、楼面板: 楼板负筋不应大面积拉通,但小板块如卫生间、建筑平面薄弱处抗震需要、突出建筑之外房间抗温度应力需要则属例外。 同样跨度,同样支承条件,同样荷载的板厚及配筋各单元必须完全一致 (各结构单元端开间可以除外)。 异形板设计应进行有限元分析,对跨度较大的异形板应验算弹塑性下挠度和裂缝。 对于小板块,如板上砌有隔墙,在板厚及配筋值不变的前提下,可以不设置两根加强筋。 楼板中穿管线不应有大量集中的地方及相互交叉超过 3 层的情况,否则应予以处理,防止砼开裂。 地下室结构顶板及裙房楼板应结构找坡排水。 窗台板转角处及内墙阳角应设置放射筋。 因板面的钢筋量很大,其面筋长度一定要依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第 条严格区分。 各部分标高及降板情况如下: 六、屋面板: 所有屋面、露台楼板厚度≥ 120mm,钢筋应有双层双向部分拉通,钢筋的拉通量一定要结合计算配筋量和温度筋分区配置,不能统一都按该方向的最大计算配筋值配筋,裂缝宽度 [W] ≤。 屋面 排水宜 优选 由 结构 按变厚度 找坡, 板底保持水平, 面积较大的屋面,在建筑景 观允许的前提下,应采用双向结构找坡。 结构找坡困难的复杂屋面,采用建筑找坡。 坡屋面与天窗相交处、坡面相交处应画节点配筋大样,坡面相交处不宜梁。 非住宅裙房屋面板应结构找坡排水,板厚不变化。 坡屋面和女儿墙交接处应将设反梁至少 500 高(从最低处的板面起算)。 七、阳台及露台: 阳台边缘至少做 200~ 250 高(相对于结构面)混凝土反梁或反坎。 露台根部设 250~ 300 高(相对于结构面)混凝土反梁或反坎或做 250~ 300 高的降板。 露台边缘和分户墙处至少做 500 高(相对于结构面)的反梁或反坎。 反梁、反 坎宜和主体一起浇注。 八 、预埋件: 预埋件的尺寸要根据各工程实际情况由计算确定,在施工图中要详细标明其所处的位置和数量。 主体钢筋砼结构如果存在附属钢结构,应充分考虑钢结构的设计,并预留预埋件,避免事后打凿砼。 九、楼梯: 楼梯施工图要给出剖面图,楼板、梯梁的砼强度等级随层,除人防梯板、梯梁的受力筋强度等级为 HRB335,其它的梯板、梯梁的受力筋强度等级皆为 HRB400;楼梯板的分布筋、构造筋的强度等级皆为 HPB235。 楼梯休息平台梁相连的框架柱的箍筋宜全高加密。 十一、其它: 后浇带要注明是沉降后浇带还是伸缩后浇带,二者的性质区别是很大的,后浇带的钢筋不宜截断。 各工程子项的技术标准及绘图标准必须统一。 第六章 设计管理 一、设计管理实行全程管理 设计中心在工作中要做到提前介入、跟踪配合、随时沟通,在设计开始前就要向设计单位详细介绍我们公司的设计理念和控制措施,并督促设计单位制定实现这一目标的相应技术措施。 二、管理的主要阶段及过程: 结构设计统一技术措施。 荷载取值,包括面层、墙体等恒活荷载。 建筑方案确定时,结构构件的布置草图及预估尺寸。 机算设计参 数( 文件前半部分)。 机算输入模板尺寸及荷载图形文件(面荷、线荷、点荷)。 机算宏观指标结果文件:周期、位移、地震力、柱墙的轴压比图形文件,柱底内力图形文件。 天然地基承载力取值 、抗浮水位的标高 及单桩承载力取值。 基础沉降计算。 三 、对以上各阶段内容,设计单位应向甲方提供合理的进度计划,每一阶段内容完成时,应及时向甲方提供相应的资料。 在阶段设计过程中,当出现未曾预料到的问题而导致诸如结构方案改变导致成本加大,应及时与我公司沟通,以确保问题能得到及时妥善的解决。 设计单位的计算书一定要编目录、分页码,并在目录中注明各分项计算内容的起始页,方便查阅。 [返回目录 ] 第 四 部分 电气专业 强电专业 一、 低压配电房及供电系统 低压配电柜选用 GCK型抽屉柜。 在设计配电房布置时,应尽量使变压器至低压柜的密集型母线最短及减少母线之间交叉。 低压柜的框架开关型号应比整定值大一级(供电局要求,以免招标后修改)。 配电房的布置、设备选型应周全考虑,配电房室内地面标高应比配电房外高(具体数值,按规范执行),从防水及防鼠方面考虑, 配电房应考虑设门槛。 配电柜使用的断路器,建议采用失压延时跳闸的断路器,以避免雷电等引起的误动作。 设计单位应对设备系统方案进行详细对比后,由甲乙双方协商确定最终方案。 如供电系统的接线方式及运行方式(应考虑到今后物业管理的运行费用)。 在选择配电房位置时,除按规范规定应考虑的各种因素外,还应考虑:当项目用地有明确的“居住”及“公共”等不同性质的用地时,在项目设计中应避免将居住建筑的设备用房,布置在“非居住用地上”。 为尽量减少低压柜的数量,请在低压供、配电系统设计时,尽量避免全部采用放射式供电的方式,应与其 它供电方式综合考虑。 塑壳开关、框架开关、微型断路器的型号及品牌的选择,甲方将根据各项目阶段的市场情况及 苏宁 总部的招标情况进行确定。 请设计单位在设计阶段与甲方联系确定。 二、 发电机房 对 给排水专业的要求 ( 1) 柴油发电机组产生的废气必须经过净化处理后方可排出,给排水专业在发电机房适当位置预留一定压力的给水接口。 ( 2) 机房内设计废水排水明沟,柴油发电机的净化处理后的废水经排水明沟 引出 ,明沟进出发电机房处须有防鼠措施。 对电气专业的要求 在发电机房内应设双电源切换箱(市电、发电机电源),保证发电机房 风机双电源供电,手动、自动切换启动,并且能实现在消防控制中心远程操作,保证该处风机供电的连续性。 三、公共部分 给电视放大器箱、网络交换箱、可视对讲箱预留电源,特别是多层,弱电箱集中的位 置应预留 23个电源插座。 电表箱、电话交接箱、煤气抄表模块箱及对讲过线盒都为暗装,有线电视放大器箱也应尽量暗装,宽带网络交换机箱为明装,弱电系统箱体宜安装在楼梯间的下部空间隐蔽处。 住户楼梯间,使用 触摸 式 延时 开关。 电梯机房的风机,应考虑温控。 面积较大的公用部位如地下车库等,在满足设计规范的前提下,应尽量减少事故照明灯 具的数量,正常照明与事故照明相结合,避免全部采用事故照明,灯具采用节能灯。 配电箱﹑电表箱及其它留洞位置﹑尺寸大小,在结构图中有清楚的表示,特别注意在楼梯间电表箱留洞尺寸大小,能否安置。 户内配电箱置于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