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带内容摘要:

市建设,促进惠州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技发展指导思想。 根据惠州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 惠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带建设的指导思想是 :坚持科学发展观,实行科学合理的规划, 积极实施科教兴 市 、可持续发展、外向带动 三大 战略 , 坚持高新技术自主研究开发与高起点引进 消化吸收再创新 相结合 ,人才培养与人才引进相结合 ,县区 产业布局与全市 产业布局相结合的原则 ,以国家级高新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为核心, 以TCL、德赛、中海壳牌石化等大型企业集团 为龙头 , 带动东西两翼和 北部 山区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全面 提高我市高新 技术产业持续、快速、协调发展能力。 高新技术产业带建设目标 2020 年 8 月,惠州市科技 .教育 .人才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了“把惠州建设成为珠三角东部的科技强市,全国重要的高新技术研究开发基地、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基地”的科技发展总体目标。 围绕科技发展总体目标, 高新技术产业带建设的总体目标是 : 以国家级高新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为核心,以龙头企业为带动,建立健全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和创业孵化体系,培育一惠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带发展规划 12 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小型科技企业,做大做强电子信息、石油化工新材料和光机电一体化三大支柱产业,把惠州建设成珠三角东部乃 至粤东地区的现代制造业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和辐射基地。 围绕上述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总体目标,结合惠州市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规划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状,惠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带建设的阶段目标预测如表 31 所列。 表 21 20202020 年惠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目标预测 年度 高新技术产品产值(亿元) 阶段年均 增速 % 占工业总产值比重 % 占工业增加值比重 % 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工业出口比重 % 三大支柱产业占 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比重 % 电子信息 新材料 光机电一体化 2020 562 20 37 34 48 88 3 7 2020 650 16 38 36 50 85 5 8 2020 1500 18 42 46 60 70 15 12 2020 2800 14 45 50 65 60 20 15 2020 5000 12 50 53 65 50 25 18 在发展速度上,随着高新技术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新技术产品产值的年均增长速度将会逐步放缓,从目前的 20%以上逐步降低到 2020 年的12%左右;但在 2020 年至 2020 年间,由于中海壳牌乙烯项目和炼油项 目等一批大型石化及其中下游项目陆续投产,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增速也会因此维持在相对较高的水平;同时高新技术产业的增长方式将由量的提高为主转向质与量同步提高,高新技术产品单位产值增加值率将会逐年上升。 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由 2020 年的 37%提高到 2020 年 50%以上。 2020 年至 2020 年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平均提高 2 个百分点 /年, 2020 年以后将逐步超出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工业总产惠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带建设的总体目标 13 值的比重,到 2020 年达到 53%。 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工业出口的比重20202020 年平均提高 2个百分点 /年, 20202020 年平均提高 1 个百分点 /年,达到 65%以上,以后与工业品出口增速基本同步。 在高新技术产业结构上,随着大亚湾石化工业区主要项目的投产,产业结构将逐步优化,以电子信息、精细化工与新材料和光机电一体化三大产业为支柱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体系基本形成。 2020 至 2020 年间,新材料和光机电一体化产业所占比重将会出现一个飞跃,由目前的 3%分别提高到 15%和 12%以上,至 2020 年将稳步提升到 25%和 18%以上。 与此同时,电子信息产业所占比重将由目前的 88%逐步降低至 50%左右,而其他产业所占比重将 由目前的 2%逐步提高至 7%左右。 惠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带发展规划 14 三、惠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带建设的产业发展战略 高新技术产业带产业发展的战略思想 针对目前惠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产业结构不平衡、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不强、辐射带动能力不强等问题,今后一段时期内,惠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带产业发展的主要任务有四个:一是进一步扩大高新技术产业总体规模;二是提高企业技术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主导产业竞争力;三是培育新兴产业,优化高新技术产业结构;四是加快利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增强高新技术产业的辐射能力。 为实现上述主 要任务,依据惠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现有基础以及即将形成的优势产业,今后 惠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带产业发展的战略思想是 :紧紧把握国际国内高新技术产业转移的重大机遇,以国际国内市场需求为导向,坚持科学发展观,以提高高新技术产业国际竞争力为主线,由轻型化向轻型高级化和适度重型化发展,由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发展,由产业链分工的中下游地位向中游为主、上中下游合理并存方向发展;既要进一步扩大高新技术产业总体规模,更要提高企业技术水平和信息化水平,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国际竞争力;既要做大做强石化、电子信息等优 势产业,也要加快培育光机电一体化、现代装备制造业、生物医药、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和物流、金融等现代服务业以及文化产业;既要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也要强调通过重化工业、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来带动、改造和提升纺织、建材、食品等传统产业以及农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升级,积极引导产业逐步走向规模化和集约化。 惠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带建设的产业发展战略 15 高新技术产业带产业发展的总体策略 围绕惠州市建设现代石化数码产业名城的宏伟目标,结合建设沿海重化产业、数码产业和文化产业三条产业带的总体规划, 惠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带产业发 展的总体策略是 :以当前优势产业和未来重点发展产业为主线,加强招商引资与扶持民营科技企业相结合,发展相关产业与配套产业,进一步延伸与完善主导产业链。 以企业投入为主、政府引导为辅,引进技术与自主创新相结合,全面提升高新技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与国际竞争力以及传统产业技术水平与品牌。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文化氛围与智力支持。 表 31 惠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带产业发展路线表 产业主线 重点发展产业 改造提升产业 石油化工 精细化工、新材料、生物制药、环保 化工、中药、建材、纺织、服装、轻工、食品 等 电子信息 电子元器件、计算机及其外围设备和配件、 通讯设备、数字视听产品、软件及网络、集成电路、电器与电工、信息服务业及其他 传统产业、农业和服务业信息化改造 钢铁能源 汽车、汽车配件、光机电一体化、新能源与节能、医疗器械、智能 仪器与仪表、现代装备业 机械设备制造、五金、光学等 文化产业 出版、教育培训、音像、科技中介服务 体育运动器材等 具体来说,可以按照以下四条主线发展: ( 1)以石油化工产业为基础,围绕中海壳牌 80 万吨乙烯工程和 1200万吨炼油等大项目的建设,通过招商引资、现有大型企业集团的 产品结构调整和民营科技企业的培育,逐步完善相关配套项目,向精细化工、新材料、生物、制药、环保等高新技术产业延伸,改造和提升化工、中药、建惠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带发展规划 16 材、纺织、服装、轻工、食品等产业。 ( 2)拓宽电子信息产业的优势领域,以增强电子信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为核心,重点发展电子元器件、计算机及其外围设备和配件、通讯设备、数字视听产品、软件与网络、集成电路、电工、电器等高新技术产业,利用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农业和服务业。 ( 3)努力引进和培育钢铁能源项目,壮大汽车配件产业,逐步发展汽车整车、光机电一体化、新能源 与节能、医疗器械与设备、智能仪器与仪表、现代装备制造业等新兴高新技术产业,改造提升机械设备制造、五金、光学等传统产业。 ( 4)大力发展文化产业,重点培育出版、教育培训、音像制作与放映、科技中介服务等知识密集型产业和知识服务业,改造提升体育运动器材等传统产业。 惠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带产业发展重点方向 做强电子信息制造业 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电子信息产业。 以增强电子信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为核心,以市场为导向,以结构调整和技术创新为重点手段,进一步拓宽电子信息产业的优势领域。 重点发展电子 元器件、计算机及其外围设备和配件、通讯设备、软件与网络、集成电路、电工、电器等高新技术产业。 重点培育一批技术开发中心,攻克一批关键技术,提升一批重点品牌,抓好一批重点建设项目,培育一批竞争力强的航母型企业集团。 鼓励大企业集团利用电子信息技术发展快、产品更新换代快的特点,加快开发出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新产品,在有一定基础优势的领域参与世界信息市场的“重新洗牌”,抢占新的市场领域。 同时要充分发挥优势,抓住世界惠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带建设的产业发展战略 17 电子信息产业布局调整机遇,高起点办好数码工业园,更多地吸引外资和国际电子产品制造业,特别是跨国公司 区域研发中心转移,壮大电子加工制造基地,并不断提升技术含量,逐渐由 OEM(贴牌制造)向 ODM(原设计制造)发展。 积极引导企业间的生产合作,扩大中间产品市场,以龙头企业带动一大批中小企业,建立起大中小企业间在整机与零部件、硬件与软件、科研与生产、核心产品与辅助产品等方面相互配套的分工协作体系,形成比较完整的产业增值链条和相互促进的产业群体,加强产业发展的后劲。 实施“走出去”战略,强化企业国际市场经营能力,培育国际知名品牌,争取在扩大产品出口和对外经济技术合作方面上新台阶,确保惠州市电子信息制造业的持续稳定快速 增长。 2020 年实现全行业工业总产值 1000亿元,按年均增长 20%,到 2020 年全行业实现销售收入 2020 亿元,重点扶持 TCL 集团到 2020 年实现销售收入 1500 亿元,力争进入世界 500 强。 延伸石油化工产业链 以中海壳牌石化项目和炼油项目为依托,按照“五个一体化”(即基础公用辅助设施、产品项目、物流传输、环境保护、管理服务一体化)的基本规则,建设沿海重化工业基地。 一方面抓好中海壳牌石化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