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消毒剂效力验证方案内容摘要:

朝上,细菌贴于营养琼脂培养基平板上,置 30~ 35℃恒温培养箱培养 48 小时;真菌贴于改良马丁琼脂培养基平板上,置 23~ 28℃恒温培养箱培养 72 小时,取出,观察计数。 结果见附表六。 阳性对照:以无菌纯水代替消毒剂,同时同以上步骤操作。 标准要求:与阳性对照比较,微生物数量应下降 3 个对数值(细菌芽胞至少 2 个对数值)。 表面试验确认: 洁净室擦拭条件: 试 验 部 位 质量部 无菌Ⅲ室:墙壁(以西墙为主); 地面(以东北角为主);工作台面;集菌仪上表面;无菌检验员手指;启盖器 原料车间 干粉间:墙壁(以西墙为主); 地面(以东北角为主);取样台面;干粉机外表面;出料工手指;出料手套;料铲 粉针车间 非青线分装间:墙壁(以北墙为主);地面(以西北角为主); 1 号分装机台面、分装机长手指;盛胶塞用不锈钢桶 综合制剂车间 普线制粒干燥间: 墙壁(以西墙为主); 地面(以东北角为主);压片机转台;制粒工手指; 铝塑包装机下成型模具; 周转桶把手 所用器具 无菌镊子、无菌生理盐水、灭菌脱脂棉球 擦拭面积 25cm2 检验供试品(质量部)或分装产品(粉针车间)或出料(原料车间)或制文件名称 消毒剂效力验证方案 共 8 页 第 6 页 粒干燥(综合制剂车间) 前对洁净室表面的擦拭试验:分别用无菌生理盐水湿润灭菌的脱脂棉球,平稳而缓慢地擦拭 试验部位 的表面,在向前移动的同时将其从 分发号: 一边移动到另一边,然后将擦拭后的棉球放入培养基中培养计数。 检验供试品(质量部)或分装产品(粉针车间)或出 料(原料车间)或制 粒干燥(综合制剂车间) 后对洁净室表面的擦拭试验:分别用无菌生理盐水湿润灭菌的脱脂棉球,平稳而缓慢地擦拭 试验部位 的表面,在向前移动的同时将其从一边移动到另一边,然后将擦拭后的棉球放入培养基中培养计数。 用制备好的消毒剂在最佳消毒杀菌时间内对 检验供试品(质量部)或分装产品(粉针车间)或出料(原料车间)或制粒干燥(综合制剂车间) 后的洁净室 进行消毒杀菌,然后分别用湿润的灭菌脱脂棉球,平稳而缓慢的擦拭 试验部位 的表面,在向前移动的同时将其从一边移动到另一边,最后将擦拭的棉球放入培养基中,培养计数。 结果见附表七。 消毒剂效力验证小结 小结人: 日期: :在方案的执行过程中遇到任何短缺的数据或异常情况应被作为偏差 记录下来,并经调查分析,出具解决方案,由质量部审核,质量负责人批准。 (附表八) : 正常情况下,消毒剂再验证周期为一年。 : 消毒剂效力验证确认后,对试验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并作出评价。 验证过程中如出现偏差,应填写偏差报告,由 验证结果及偏差报告综合分析写出验证报告,作出验证结论,可以用于公司质量部、原料车间、粉针车间及综合制剂车间工艺生产的消毒杀菌。 : 细菌培养菌落计数 附表一 文件名称 消毒剂效力验证方案 共 8 页 第 7 页 真菌培养菌落计数 附表二 中和剂毒性试验结果 附表三 分发号: 中和剂效力试验结果 附表四 消毒剂最佳消毒杀菌效果的时间确认结果 附表五 消毒剂效力特性试验结果 附表六 表面挑战试验结果 附表七 偏差报告 附表八 验 证 工 作 内 容 起 始 时 间 文件名称 消毒剂效力验证方案 共 8 页 第 8 页 附表一 细菌培养菌落计数 菌 种 金黄色葡萄球菌 枯草芽孢杆菌 铜绿假单胞菌 生孢梭菌 第 代 第 代 第 代 第 代 1 号 2 号 1 号 2 号 1 号 2 号 1 号 2 号 计数 (CFU) 均值 (CFU) 试验人: 复核人: 配制日期: 年 月 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